|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死亡档案
死者姓名:颜真卿
死者享年:77岁
死亡时间:公元785年
死亡地点:蔡州龙兴寺
死亡方式:被缢
死亡原因:劝降不成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会陕西西安币)人,祖籍琅琊临沂(会属山东省)。他出生在书香贵官世家,开元年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因受宰相杨国忠排挤,外任为平原太守,因此后世称“颜平原”。安禄山反叛,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进行抵抗,被河北十七郡推为盟主。后入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因此也称之为“颜鲁公”。德宗朗,李希烈发动叛乱,朝廷派他去劝说,被李希烈勒死。
在非正常死亡的中国古代文人当中,颜真卿算是相当高寿的了。他不仅是位享誉千载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忠君爱国、万死不辞的贤臣名士。
由于他的耿直,安史之乱后的数任权相都不容他,杨国忠、元载、杨炎,最后把他推向死地的人叫卢杞。这是一个面貌和心地一样丑恶的人。
卢杞当政后,比他的几位前任更不喜欢颜真卿。朝中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而且耿直不阿的老臣,任何一个玩弄权术、专断独行的当政者都会觉得如骨鲠在喉。卢杞多次派人去向颜真卿询问愿意到哪个方镇任职,似乎是想委以封疆大吏的重任,其实是想把他排挤出京师。
颜真卿怎么能不明白?他直接去见卢杞,说:“真卿以褊性,为小人所憎,窜逐非一,今已羸老,幸相公庇之。”好像是感激,其实是明志:我被小人陷害不止一次,现在虽然老了,可也不怕!他还责备卢杞说:“当年安史之乱时,你父亲卢奕中丞的首级被传送到平原郡时,满面都是血迹,我不敢用衣服去擦拭,亲自用舌头去舐,以表示我对他的尊敬。你就这样狠心容不得我吗!”卢杞听了,表面上对颜真卿矍然下拜,但内心恨之入骨,总想伺机报复。
这时淮西李希烈兵叛,攻陷汝州,朝野惊恐,“东都士民震骇,窜匿山谷”。卢杞抓住时机,向德宗上奏:“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看来卢杞也并非一个草包,他对李希烈的了解还是相当深入和准确的。这一番话无疑增添了德宗的不安和恐慌。
计将安出?卢杞早巳胸有成竹:“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新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这一番话无疑给了无计可施的德宗一丝大大的希望。
何人能担此重任?卢杞也当然早有人选:“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
恐怕还很难见到卢丞相对哪位臣僚有如此高度的赞美称颂,德宗为自己有如此镇定自若、运筹推幄的丞相感到高兴,也庆幸朝中竟有颜真卿这样足当大任的老臣,他当即准奏。
命令一下,“举朝失色”。只有一个人笑得很开心,那就是卢杞。他只用几句漂亮话就把不讨他喜欢的颜真卿送上了不归路。
颜真卿当然知道卢杞的用心和此行的危险,但这位年迈的老臣还是慨然前行,他只是淡淡地撂出他的理由:“君命能违背吗?”
颜真卿见到李希烈,宣读圣旨。被李希烈的手下持刀包围,并且破口大骂,恨不得把他吃下去,颜真卿声色丝毫不为所动。看来这位70多岁的老人真的做到了“从心所欲”,心内没有怕死的念头,行动举止当然没有恐惧慌乱的表现。
李希烈也并非是只有匹夫之勇的人,他的打算还是很长远的。看到颜真卿临危不惧,李希烈也暗自佩服,他以身护住颜真卿,斥退众人。
李希烈的目的是想逼迫颜真卿,让他上疏为自己辩白,颜真卿不答应。李希烈派李元平去劝说颜真卿。
李元平原来是汝州别驾,“薄有才艺,性疏傲,敢大言,好论兵”,在李希烈遣将袭陷汝州时,他做了叛军的俘虏,“见希烈恐惧,便液污地。”敢说大话但没大本事的李元平被吓得至少是尿了裤子,真够给唐王朝争气的!肯定是马上投降,任李希烈驱使。他来劝降颜真卿,真不知该如何开口,告诉这位老臣,李希烈得罪不得,不才被吓得尿裤子吗?
颜真卿虽然年迈,却不像李元平那样缺少骨气和定力,他直接斥责道:“你受国家的委任,却不以死报效朝廷,可惜我手中无刀,有刀就把你宰了,你还来劝说我吗?”
李希烈和他的同党聚会,把颜真卿召来,让艺人演唱,辱骂朝廷,颜真卿怒不可遏:“你李希烈是朝廷的臣子,怎么能这么做!”并且呵斥说:“你们听说过颜常山(杲卿)吗?他是我的哥哥,安禄山反叛时,他首先兴兵平叛,后来虽然被俘,到死口中骂贼不绝。我已年近八十,官至太师,节操不改,死而后已,我难道怕你们的胁迫吗!”
李希烈见软的不行,决心动武。他拘捕了颜真卿,派士兵在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坑,扬言将要活埋他。颜真卿看到李希烈,说道:“生死已定,何必如此多端相辱侮!但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耶!”生死是我的命运决定的,要杀就来个痛快的,不必再说什么了!
李希烈一计不成,又不死心,便把颜真卿押送至蔡州,囚禁在龙兴寺中。颜真卿终日不与人言,估计这次必死无疑,便写下遗书、墓志、祭文,并自撰挽联:“不忍金项缺,长怀玉露情。”忠心可昭日月。
李希烈谮号皇帝,派人去向颜真卿请教登基仪式,颜真卿明白来人的用意,回答说:“我已经老了,虽然曾主管国家的礼仪,但我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李希烈仍然不能令颜真卿屈服。
兴元年间以后,官军的力量又强大起来,李希烈担心形势发生变化,派将领辛景臻、安华到颜真卿那里,再一次发出死亡威胁。满院堆满柴草,对颜真卿说:“你如果不投降,就把你烧死。”颜真卿站起来自己向烈火扑去。辛景臻等人没有料到颜真卿会以这样的方式表明态度。应了老子那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颜真颜根本不怕死,拿死吓唬他只有徒劳。他们只好马上拉住他。
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被朝廷处死,李希烈大为恼怒,加之他欲拜颜真卿为“大司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袭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宁死不受,黔驴技穷的李希烈终于失去了耐心,决定杀害颜真卿。
李希烈派去的太监到了龙兴寺,对颜真卿说:“圣旨到!”颜真卿行礼听旨。太监宣布了赐颜真卿死的“旨意”。颜真卿说:“老臣我出使没有完成使命,罪该赐死,但使臣你哪一天从长安出发的呢?”那太监说:“我是从大梁派来的。”颜真卿大骂:“原来是叛贼派来的,怎么能称圣旨!”
这位忠心于李唐朝廷的老臣,直到绳索套在脖项上,也不肯对李希烈的谮越行为保持沉默。他的临终遗言就是对李希烈的痛骂。于是颜真卿被勒死,时年七十六岁。
嗣曹王李皋听到这一消息,泪流满面,三军将士都为之痛哭。于是李皋向朝廷上表,陈述颜真卿的高风亮节:
臣死王事,子复父仇,人伦常经,不足褒异。所悲去古日远,浇风荡浮,多苟且偷生,曾不顾节,使忠孝寂寞,人伦憔悴。……今颜真卿伏缢希烈庭,皆启明君臣,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
淮、蔡地区平定以后,颜真卿的儿子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到长安。德宗五日不上朝,表示悲哀,追赠他为司徒,谥号为“文忠”,供丧葬用的布帛米粟等物加倍赐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