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城海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远古文化深厚,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宗教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海州民间生活习俗,项目众多,具有诸多的特色。本人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谈一下宗教文化对海州地区的民间生活习俗影响。
一、海州地区宗教的特点
宗教,我们可以称为宗教文化,它包含了灵魂观、神灵观、神性观,宗教行为与活动,例如:巫术、禁忌、崇拜、占卜与民俗文化关系极为密切。早期的人类文化中的许多现象,从宗教的角度看是宗教现象;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看,又是民俗现象,人们生活在世俗的社会中,星转斗移,岁月如流,生死离别,悲欢离合,具体的生命总是遵循自然法则的存在,而人们创造“神”或者“上帝”这些精神偶像,实际上是追求一种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超自然的存在。
海州地区和其它的区域一样,佛教广为传播。 海州自汉代以来广建佛寺。据《云台山志》卷二<寺观>中记载汉代至清代建佛教寺院几十处:三元圣宫、石佛庵、大佛寺、地藏庵、观音庵……等等。但是海州地区有它自身的特点,就是佛道兼容。海州地区的寺院以佛教为主,但是有的也包含道教的文化。例如三元宫的寺院以佛教为主,据《云台山志》卷三<寺观•三元圣宫>记载在三元宫群体建筑中也有崇拜道教的寺观。如玉皇阁、吕祖庵、真武殿、老君堂等,这说明海州地区是佛道合流的宗教地区。
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要在中国社会上流传,必须依附中国本土的宗教和文化思想,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另一方面,人们是否能接受一种外来的宗教,要看它能否为他们理解并符合他们的需求。佛教传入中国,即依附于当时社会流行的黄老道术和鬼神迷信思想,而封建统治阶级也把它看成是各种方术的一种,认为崇佛祠祭可以招致福祥,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也有用处。所以中国的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结合在一起,并附于道教,以在中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一点表现在海州的寺观混杂并存。那么,宗教在对民间的生活习俗的影响具体表现是怎么样呢?我们下面对它详细地阐述。
二、海州宗教对民俗的影响
海州地区的民俗与宗教,我称它为“民俗宗教”。海州的宗教基于“敬天尊祖”的传统信仰,也就是指海州地区崇拜对象而言。 所以海州地区的原始宗教有神明祭祀、祖先祭祀、鬼魂祭祀这样三类。这三类祭祀不同,涉及到民俗宗教不同,在民间的民俗中反映不同。
“古今风俗,皆有渊源”。风俗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风俗的形成,有许多方面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的影响(“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然条件的差异)、历史发展的影响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是比较起来,影响最深最广的还是宗教观念、宗教情绪及宗教活动。我们仔细分析风俗 所包含的精神实质,我们就会发现:大量风俗中存在着宗教观念、宗教情绪以及宗教挥动的影响。
因灵魂崇拜、祖先崇拜而形成的丧葬习俗。
灵魂崇拜形成是这样的一种认识:人死后,还有另外一个实体存在,而且因为它已经脱离躯壳,能够自由来往于各处,因而有能力让人们得祸或得福,由此产生对死人的崇拜。这种崇拜的对象首先集中于祖先身上。祖先,是与人具有血缘关系,有过共同生活的可以感知的实体。提起祖先,人们头脑里就会复现死去不久的先人的具体形象,与一种亲切怀念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感情和观念的支配下,便形成许多的丧葬仪式。这些观念、感情和仪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续下去,逐渐形成丧葬反面的风俗。
海州地区对丧事的处理,颇多的讲究,比如“剃头洗澡”,意指人临死前要洗澡,男的剃头刮脸修胡子,女的洗头梳正发型,讲究“清清而来,清清而去”。俗语有“想死先把头剃剃”之说;又如“送老衣”(又称“”寿衣)、到头饭、用棺椁盛殓、棺里装日用品、停灵祭奠、献供蜡烛食物、烧冥钞等等仪式。海州民俗中埋葬仪式,一般考虑使死者的灵魂有个好的住处,其中“打金井”(是请风水先生选择埋葬地点,叫作阴宅选阴宅的标准是前有罩“兆”,后有靠,左右有抱有移棺)⑶、移棺、出殡等等一系列的仪式。
因灵魂崇拜、性崇拜而形成的生育、婚姻礼俗
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具体表现为求食和增殖行为。为了生存,人们求食,为了种族的延续,人们增殖;两者相互补充,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种族延续的希望,寄托于幼儿的诞生,幼儿的诞生,依赖于婚姻的缔结,因而生育和婚姻,成为与求食同等重要的大事。在生育和婚姻方面,人类生理本能方面的要求加上宗教的影响,便形成一系列礼俗。宗教影响,首先表现于与性崇拜直接相关的习俗,古海州地区的性崇拜的遗迹和实物很多,如赣榆县金山、墟沟、东海博物馆等地的石祖,将军崖的女阴石刻等等生殖崇拜的文物。海州地区的婚礼上有“戳窗”习俗,就是用女方陪嫁的十双红漆筷,筷子一定用成双戳破蒙窗的红窗纸,边戳边说喜话,筷子一定落在喜床上,俗称“戳窗”寓意“快生子”。这里的“筷子”和“红窗纸”分别代表着男女的生殖器官。在生育方面,观音是生育的保护神,一般人家有了身孕,每月的初一、十五要到观音庙烧香磕头,祈求观音保佑胎儿正常发育,平安生产。若附近没有观音庙,就在家中设香案,礼仪的程序不变。这些都是因宗教观念而形成的习俗。在婚礼方面,因宗教影响而形成的婚礼习俗,更是多得不胜列举。如男女双方能否成婚,要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结婚日期要选择吉日良辰,结婚有一系列的辟邪驱鬼等等习俗。
因宗教活动而形成节日
节日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前面所述形成风俗的几种来源,都是节日形成的因素,但是多数的节日,乃因宗教活动而形成。如我们的中元节、清明节以及春节期间的祭祖活动,来源于祖先崇拜习俗。
海州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崇拜神明即诸神都在天界的万神殿里,权能相应,各自拥有各自的等级和职务,构成了和地方一样的官僚制度式的中央政府和神军。其中玉皇上帝为神灵界的总管,也是宇宙的本源,诸神都是玉皇上帝任命的。在统帅神灵界的同时,玉皇大帝他还命令从祀神以监视人伦。人世间的寺庙与小寺里的神坛,或家庭的祭坛,不过是接受玉帝之命的诸神的派出机构,在那里,他们能与人们相互接触,应对人们的各种要求,或者监视人们的行为,以决定他们的祸福吉凶。
诸神如果被请求保护人间,它们就会把福、禄、寿、喜、财等所有正面的有价值的都给予人间,但是如果人们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么他什么都不会做。但是,人间是一个多烦恼的存在,也是一个难预期的灾祸不断涌现的存在。人们所求的是“平安”,是生活的安宁,为了保护自身免受不期之灾祸的危害,人们就不断对诸神祈求希望得到保护。在民俗中不同的行业中敬奉的神也各自不同。
农业崇拜的是农神。古海州的原始人们崇拜农神,在将军崖岩画中已经有反映,它是在我国出现最早的农神,这说明古海州的先民,在宗教的意识上已经知道通过祈求农神来保佑他们的农业丰收。
渔民在出海前要祈求龙王和天后娘娘(新浦原有天后宫,现存天后宫碑),烧香磕头保佑他们平安。渔民认为天后是他们在海上的保护神,在顺风顺流是她看舵,夜间若遇风由她在前方引路,渔民对她很崇拜。
山民敬的是山神,他们认为山是天地之子,是神仙的住处,能生云布雨,主宰一切安危。每一个山都有一个神仙居住,这一现象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最为突出⑻。因为山上有各样的神仙,所以,每到清明前后人们上山给山神庙烧香磕头,祈祷丰收免灾或祈求升官发财。
商业敬的是财神,海州的商人大多供养的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的;也有供养福、禄、寿、喜、财五路财神和财神老爷或财神奶奶等等。
诸神应人们的要求,给予人们以正面的价值,与此相反,鬼魂是加害于人间的存在,鬼魂主要活动在“阴间”地界,时不时来到“阳间”即人间,扰乱人间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疾病和死亡的恐怖。这些鬼魂是死后无人祭祀的“野鬼”、有定期来到人间,乞求食物的“饿鬼”、有游荡人间加害人间不得超生的“亡鬼”、有稍不留意就会赋予人体,使人生病的“恶鬼”、有在特定环境的“妖鬼”(水鬼等)。他们都是生活在“阴间”,对人们来讲他们都是起着负面影响的作用。所以,为了维护生活的“平安”,就必须防止这些鬼魂所带来的灾难,也就是说,仅从诸神那里得来的利益,生活也未必“平安”因此,就要定期举行以辟邪为目的的祭祀这在海州地区的民俗中称为消灾民俗。
在春雨贵如油的季节,常常发生旱灾,人们都在各地举行各种形式的求雨仪式,其中有请“北极大帝出坛”、“抬泥龙下河”、“七个大姐扒阴沟”“扒旱魃”等等。
祈雨习俗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是地方官员率官民登山求雨的场面。龙祠摩崖石刻群:位于海州锦屏山巅的马耳峰东南处,宋代被称为石庵或石泉庵,为宋代官民求雨之处。直到清代香火不断。石刻目前能看清楚的有七处,刻在洞内外壁,其中宋代6处,金代1处。分别为:北宋宣和二年题记、北宋庆历七年题记、北宋崇宁壬午题记、北宋皇佑癸已年题记、北宋庆历丙戊年题记、北宋绍圣四年题记、金大定九年题记。其中一方石刻:“绍圣四年春旱闰月壬子太守鲍梓监郡陈升都巡检李禹锡县令周何尉沈钧宿齐祷于龙祠癸丑雨应三月辛酉复论祭谢”。通过刻文我们不难看出在,在北宋绍圣四年,春天大旱,有太守鲍梓率众官僚前往龙祠求雨,雨应后,又率众官僚到龙祠感谢的过程。
消灾民俗在海州地区的种类还有很多,如“镇海民俗”、各种器物的“玉器辟邪功能”、“泰山石敢当”、“拜石干爸、石干妈”,它们以及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而且,生活还得不间断的伴随咒语和护符,或者请求宗教职业者以发现原因,进而加以防范和阻止。
祖先是介于神明和鬼魂之间存在的,可以说它是两义性的存在,有可以说它是不同于前两者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存在。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就脱离肉体,前往被称为“阴间”的地界。祖先在阴间应该和他生前一样的生活,衣、食、住、财以及冥间生活的一切必须用品,都要由现在生活在阳间的子孙提供。因此,没有子孙的或断子绝孙的,就会变成孤魂野鬼来到人间乞食,并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对于祖先来说,子孙的繁荣和家族的永续,关系到祖先的这种生活福利能否继续下去的保证。相反,子孙祭祀祖先,只要不断的供养他们,祖先就会庇护子孙的生活,并给他们带来繁荣。
祖先祭祀正是基于这种祖先和子孙之间的互惠关系,子孙对祖先提供的福利,即是提供祖先在冥间的生活资料。祭祀活动的祭场,大体上有两种,既坟墓和祖庙(家庙、祠堂等)。坟墓是收藏祖先遗骨的所在,通常在村落附近;后者是位于人们生活其中的屋宅的中央,作为“佛间”而独立存在的,其中安放着牌位。至于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人的灵魂有“魂”、“魄”,前者在人死后被祭祀于阳间的“牌位”,海州地区的“牌位”,又称“亡人牌”等,按辈分及排列次序用来供奉历代祖宗亡人。家中的祖先堂,供奉的是五代以内的“牌位”,五代以上的“牌位”送到祖庙(祠堂)供奉。与祖庙(祠堂)相对,后者则被祭祀于“阴间”坟墓。这种看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把祖庙称为“阳府”将坟墓称为“阴府”的是一致的。
祖先祭祀,还包括族中有人得了功名或有大的喜庆,都要先到祖庙(祠堂)烧香磕头,然后才到家中的祖先堂前祭祖。每年初一早上,全族男性老少都要到祖庙(祠堂)磕头。每年清明和冬至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担任主祭的是本族德高望重的前辈,负责整个祭祀活动的策划等事宜,祭祀前三天要沐浴更衣斋戒,住进祖庙等等一系列活动。祭祀是本族人的重大节日,不分尊卑贫富,祭祀那天本族人要在祖庙(祠堂)内聚餐一次,以加深本族人们的宗族观念,协调关系,解决纠纷。祖先祭祀,是为了祖先的安定和子孙的繁荣,而在两界之间进行互惠交流的重要手段,参加祭祀的子孙越多,祖先在来世的生活也就会越安定,子孙们也就能够不断享有祖先更多、更大的庇护。因此,如果不是子孙们个别独立分居式的分别各自的祭祖先,而是集中起来举行合祭祀,就能保证获得更多的互惠和繁荣、安定。因此海州地区的古时的房屋,都是大家族式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的集合式的住宅,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曾祖父与曾孙的共居,既“四世同堂”式的理想或者具体实现的家庭关系,是基于这种祖先祭祀中的互惠原理。如果不是一家的祖堂(祠堂),而是由同一祖先门下的子孙协同出资,通常有德高望重的族长发起,同族同宗人集资建造,并购买土地作为祠产,又叫“祭田”或“香火地”,香火地和祖庙(祠堂)一样,是全族人的共同财产,其收入主要是用来支付祖庙(祠堂)的维修、日常的香火、节日祭扫宗事活动等等。为了子孙的繁荣永恒不替。为了共同祭祀而建祖庙(祠堂),时至今日决非少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宗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特征。
海州地区的各种寺、庙、庵观、宫、堂众多,而供养的主神都不一样,它们担负的责任也不一样,各负其责。宗教文化在民俗中来说,重要的是对应于人们的要求而发挥特定的权能,满足人们各种祈愿的诸神,就存在人们生活的周围,寺庙、祠堂、家庙等是神仙的宇宙,它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宗教之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宗教艺术在人们心理风景的具体表现。这些寺庙、祠堂、家庙主要是宗教设施,其中不仅有主神、还有各种各样的众神,这些神对人们的现实利益分别承担着各种功能。
因宗教观念、宗教情绪、宗教活动而形成民俗,在民俗中占的比例最大,影响最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宗教观念、宗教情绪和宗教活动,是大部分民俗的内核或灵魂。所以我们研究它,绝不能脱离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而去孤立进行,必须结合宗教、民俗、历史等科学进行立体的研究。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就曾这样说过:“民俗故事是不能脱离仪式、社会学、甚或物质文化而独立的。民间故事、传说、与神话,必须抬到平面的纸面生活以上,而放在立体的实地生活以内”。这一观点,与我们从实际研究中得到的认识完全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