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马坡乡哈班岔村的村民个个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在帮扶单位和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整个村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农民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活了84岁,从来没见过我们村子像现在这么漂亮,看着这么好的环境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在新修的水泥路旁,看着帮扶单位又上门来时,晒太阳的老奶奶颜玉莲和邻居又拉起了家常。
10月22日,沿着弯弯的山路,记者来到位于榆中南部二阴山区的马坡乡哈班岔村。连日来,为改变哈班岔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帮扶单位县委宣传部邀请县上画家给哈班岔村画了70多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文化墙。村里的老太太看见这些文化墙笑得合不拢嘴了,老人们都说这些文化墙不仅让村子变得漂亮了,还给不识字的老人们提供了一种茶余饭后学习、欣赏的乐趣。
“奶奶,垃圾往哪扔呀?”
“扔到门口的小筐里,我一会儿拿去倒进村里的垃圾池里!”
“村里什么时候有垃圾池了?”
“今年村里来了扶贫组,就建了好几个垃圾池,你好长时间没来都不知道,现在要把垃圾全部倒进垃圾池呢,我们还有保洁员、保洁车呢,每天打扫街道!”
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哈班岔村10岁的乐乐与奶奶的对话。
乐乐跟着父母在城里生活好久没来哈班岔了,对于村里巨大的变化,乐乐感到很开心。“我以前都不爱来,每次来我的新鞋子不是沾满土就是沾满泥,还臭烘烘的。”乐乐笑着说,这次来再也不用害怕把鞋子弄脏了,路成了水泥路,路边还栽上了小松树,村子里的墙上还画了好多漂亮的图画。“我回去要教我的同学们学着画这些图案呢,昨天几个叔叔还在安路灯,以后天黑了都可以出来玩。”
据了解,目前哈班岔村在农户居住集中的地方建设固定垃圾集中收集堆放池或垃圾中转站,有条件的地方配置了车辆清运垃圾,每个社增设一至三名清洁员负责及时清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12小时保洁。在村冷凉型蔬菜种植较集中的地方新建1处冷凉型蔬菜尾菜治理点,防止蔬菜废弃物污染环境。
在村委会的文化广场,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女儿玩着健身器材。他说:“我们村的变化真的很大,以前哪还有场地锻炼身体呀,就算是想锻炼也没有器材,现在好了,随时可以在这个广场玩了,现在我们村上的妇女们农闲了也可以跳舞了。”
目前哈班岔村修建通村道路1.7公里,村社道路2.2公里,建成1200平米村文化健身广场,配有健身设施;通过截引工程建成集中供水点3个;在村主干道两侧进行植树和种草绿化,村民们房前屋后都栽种草树;好多农民还形成了养花习惯,做到屋内有花,房前屋后有花;破旧房屋墙体都进行了粉刷,村社围墙绘上了70多幅关于文明的图案;村道安装了13盏太阳能路灯……作为今年全县重点脱贫村,哈班岔村所有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扶贫专项资金的扶持,离不开市、县两级帮扶单位的支持,更离不开全村农民的辛勤劳动。
今年确定该村为全市脱贫重点村以来,根据区位和自然、社会资源优势,哈班岔村借力帮扶单位,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遵循“依托资源、突出特色、精细种植”的战略思想,积极发展冷凉型蔬菜产业,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进产、供、销、加一体化发展,提高冷凉型蔬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13年全村种植冷凉型蔬菜352亩,人均达0.97亩,年产蔬菜70.4万公斤,实现总产值140.8万元,人均蔬菜收入达到了3868元。在发展冷凉型蔬菜的同时大力发展百合、中药材、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加大引进新品种和精细化种植技术,提高单位产值。积极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全村主要以养殖黄牛、肉羊、猪、鸡为主,全村现存栏黄牛45头,羊150只,猪80头,在扶贫单位的帮助下将逐渐以规模养殖代替分散养殖。以“农家乐”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业也正在起步阶段。2013年哈班岔村共输转117人在城镇务工,户均1.16人,总收入达176万元,人均收入1.5万元。这些都将带动哈班岔村从贫困逐渐走向富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