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像 人类社会结束了中世纪之后,进入近代化、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中国仍沉睡在“天朝王国”的迷梦中,中国人尚不知机器为何物。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的大门,带来了一个充满屈辱和悲壮的时代,中国历史被动地转入近代。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兰州创办“两局”开创了兰州近代工业文明的新纪元,也为整个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点燃了一束火炬。 1、左宗棠上了一个折子,兰州有了一个制造局公元1872年元月,正是中国西北寒冷的季节。一个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在北风萧萧的西安东大街转悠。他蓝白相间的眼睛里忽闪着兴奋的波光。 西安,早在中世纪就排在世界名城之列,被誉为“东方雅典”。这座中国的帝王之都,对李希霍芬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原因是,此地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丝绸之路”这个好听的名字就是这个李希霍芬起的。 李希霍芬是研究中亚和中国的地理地质学家,曾七次到中国旅行。此行他又有新的发现:在西安东县门(赫舍里代家庙)有了一个机器厂,是专门制造新式枪炮所需弹药的。 李氏看到的西安机器局创办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这一年,中国早期的两个机器局分别出现在东海之滨和黄土高原。一个是闽浙总督英桂奏请设立的福州机器局,另一个就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奉朝廷之命率军西征中随军建立的西安机器局。此刻,左宗棠的机器局触动了这个外国人敏感的神经。 1872年元月12日,李希霍芬写信给上海英商总会,信中说:“如果官军能够获胜并荡平两省,主要将由于使用新式军器军火和由外国人训练洋枪队。我参观了这儿(西安)城里的一个机器局,局里在制造大量的新式枪炮所需要的子弹和火药;制造的工人是宁波人,都曾在上海、金陵两制造局受过训练。” 信中所说的官军指清军,两省即陕西、甘肃。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出身在一个耕读传家的家庭,幼有强国富民壮志,喜研农田水利、山川地理、用兵救荒等经邦济世之学。他自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1852年,年近半百的左宗棠受湖南巡抚骆秉章邀请入幕,策划军务。后又被曾国藩请去治军。他胆识过人,屡立战功,升迁很快。曾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1866年调任陕甘总督。 左宗棠率湘军辗转西征,1872年,其行营西迁,从西安入驻兰州,其机器局也随军迁移到兰州,改名兰州制造局。 左宗棠把兰州制造局的地址选定在通远门外,即今天的畅家巷路南,又委托上海候补道台胡光墉向英国汇丰银行借白银400万两,从法国泰西洋行购进一批机器加以扩充。 为什么要建这个制造局? 左宗棠在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三十向朝廷呈送的折子中是这样讲的:除了陕军甘军各营所需军装、军火等项以外,还有湘军七十营加上客军所需军火军装,数量巨大。其中洋炮洋枪洋药洋火各项供应都是从上海洋行采办来的,价格昂贵。其他军装等物,以前都是湖北制造转运西安。设立西安机器局,招募浙江工匠,自造洋枪、铜帽、开花子等件,大大节省了上海购运的费用。 左氏认为,中国原料低廉,人力也贱,自造机器比购买欧美者便宜得多。 从大局来看,此前成立于1865年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所生产的军器军火数量有限,远远供给不上清政府全国军队的需要,加之国土广大,交通不便,各省督抚维持地方割据,军用品的供应极为困难。因此各省督抚以地方特殊需要为理由,纷纷建立起制造军火的机器局。 更深层次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商周文明和汉唐文明,古代中华文明的火炬曾经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中国人一向把国外的一切民族叫“蛮貊”、“夷狄”,根本看不起那些野蛮落后的人。明朝末年来华的耶稣会士利马窦说:“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 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穷途末路,清王朝曾经的相对稳定的统治年代及“康乾盛世”的匾牌维持不下去了。 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中国还固守着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天朝礼治”。那些蓝眼睛发现,曾经在世界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华帝国,脚步蹒跚地度着八字步,已失去了往昔的活力。列强便挟带工业文明的成果对中国发起一次次的侵略。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洋人手里变成了侵略中国的洋枪洋炮。 中国人长期生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封闭圈里,听不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突然有一天,中国人看到闯入珠江口的葡萄牙兵舰,大吃一惊。后来又被荷兰的红夷大炮吓了一跳。 1840年的鸦片战争,把紧锁的中国大门轰开了一个口子。二十年后,大沽口岸八里桥旁,亲王僧格林沁的3000骑兵手拿刀矛弓矢,英勇顽强地抗击英法联军,最终还是倒在了侵略者的洋枪洋炮下。 鸦片战争带来了一个充满屈辱和悲壮的时代,中国历史被动地转入近代。有识之士从梦中惊醒,寻找落后挨打的原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急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和某些机械。 兰州制造局百年变迁 简况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兰州通远门外(今畅家巷)创建兰州制造局,到光绪八年(1882年)停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兰州道彭英甲将兰州制造局由通远门外迁到小仓子(今兰园南门稍东),更名为兰州机器局,恢复生产,一直到1911年彭英甲离任后停产关门。民国六年(1917年)甘肃督军张广建把兰州机器局由小仓子迁到萃英门贡院内(今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扩建,改名甘肃机器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冯玉祥部刘郁芬主甘期间,将甘肃机器局易名为“甘肃制造局”,刘郁芬亲笔题写石刻,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生产完全停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省政府将甘肃制造局改为甘肃省制造厂,第二年又改成甘肃制造厂总管理处,不久又撤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张心一任省建设厅厅长后,改名甘肃省建设厅机械工厂,一年后定名为甘肃机器厂。民国三十年(1941年),因日本飞机轰炸,在兰州西郊土门墩另建新厂,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正式由萃英门搬迁到土门墩(今兰通厂址)1946年4月停产,1947年3月复工。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由军管会企业处接管。1950年隶属省工业厅领导,定名为兰州人民机器厂。1953年划归一机部领导,定名为兰州通用机器厂,转产通用机械、采油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