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9|回复: 0
收起左侧

朴汉济教授在中韩儒学?人文交流对话会主旨演讲全文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6-4-19 17: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家好!我是首尔大学的名誉教授朴汉济。作为中国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历史的研究学者,不知今天站在这里发言是否妥当。韩国俗语中有“孔子 ??? ?? ??”或者“?? ??? ?? ??”的说法,意思是班门弄斧,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有点儿班门弄斧的样子了。起先我认为自己对孔子学院相关方面的学识不足,不能够担当此任,所以慎重地拒绝了。但是此次大会的主办方李润和院长多次代表安东孔院恳切地拜托我,让我难以回绝。我和李润和院长相识已近40年,40年来我曾多次拜托李院长帮忙。这是李院长第一次拜托我,如果我一再拒绝,则有悖于孔子最重视的有关人际交往之中的 “礼”, 违背了我们今天交流对话的精神,也就难以称之为“中韩儒学?人文交流大会”了。


  回顾过去,我很早就接触到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言论集《论语》。那是19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一名研究生时候的事儿。当今韩国屈指可数的成功企业中SK企业的创建者——崔钟铉董事长,曾对韩国汉文接班人逐渐减少的现实予以高度关注,他设立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拜托汉学家青冥任昌淳先生每年选拔五名汉文研修奖学金生,让其于五年期间背诵四书五经等中国古典书籍,就这样,韩国开始了培养汉学家的事业。当年,我作为第一批奖学金生中的一名,用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背诵了四书和诗经的一部分,后来因为个人原因很可惜地中断了。当时我是同期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或是因为自己天生愚钝,我是当时背诵成绩最差的人。那些年里,面壁91分钟背诵整部《论语》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现在虽然不能像当时那样背出《论语》,但是比起中国其他典籍,我更熟悉《论语》。只要《论语》中的句子一出现,我就像见到了以前的恋人一样高兴。这种特殊经历的重现,也让我无法再拒绝李润和院长的请求了。所以, 今天我站在了这里,想和大家进行一次坦率而真诚的对话。


  说到孔子和儒学,我首先想到了几件事。如果说引领西方社会的是基督教的话,那与之相应的东方社会的指导理念,就当之无愧是儒学或者说是儒教了。但是作为引领中国文明的基本思想,儒学受到过推崇,也遭到过迫害。众所周知,“焚书坑儒”“批林批孔”等都是儒学遇到时代变化的飓风时所遭到的巨大迫害。儒学从未成为学术争论的牺牲品,却在政治斗争中,一再成为当权者想要消灭敌对势力,巩固自己权力的牺牲品。19世纪80年代横扫中国大陆的“河殇”论,不仅是针对儒学的自伤言论,也是针对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的自伤言论,然而儒学成为了它批判目标的中心。“河殇”论提出 的观点是“只有排斥黄河和儒学才能发展中国”,而我认为这就是一场闹剧。这是对数千年来中国历史华美历程的整体否认。这种排斥和迫害儒学的背后也正反映出儒学在中国社会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这是因为,与以诸子百家为首的中国古典思想的思辨哲学相比,儒学与现实的关联性更为紧密,政治思想的性质也更为强烈。由于这些原因,儒学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我一直坚信,儒家思想能够跨越中国,成为解决现在各种世界性难题的社会指导理念,毋庸置疑是因其思想核心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我认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构成有两项:一是寻求并实现自己;另一个是遇见并适应他人。这就是修己和治人。儒学就是这样解决人与人之间(即人间)的根本性问题,并使之更上一层楼。我相信儒学就是这样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把钥匙而存在的。


  作为人类的先师,佛祖、耶稣、苏格拉底和孔子被称为四大圣人。这其中,佛祖、耶稣的理念和儒家思想几乎成为一种宗教信仰。佛祖的最终教义是寻求真我;耶稣不是通过人之善,而是通过追求对神的皈依,实现现世的幸福和死后的安定;而孔子则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方面来看,孔子和耶稣是处于对立立场上的。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即儒家思想是否认神的存在,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也就是与来世主义相对的现实主义。《论语》中,对询问有关鬼神和死亡的弟子,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还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解释一下,就是连生的事情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知道死的事情呢?由此看来儒学是不容许神的存在的。那么,难道我们就可以由此得出基督教和儒学在教理上不能共存的观点吗?


  如果说,佛祖重视“因缘”即缘起,那么孔子的思想就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维持人际关系的核心是礼仪。但是儒学的礼仪中,没有比“恭”或“恭敬”更重要的了。所以《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中有“恭”字也就不足为奇了。请大家看一下《论语》。“居处恭”是孔子对弟子樊迟说的话,记录在“子路篇”中;“季氏篇”中出现的“慕思恭”;“卫灵公篇”中的“恭己”;”学而”篇中的“温、良、恭、俭、让”是弟子子贡在称赞老师孔子时的话,也列举了圣人孔子人格的构成要素;“述而”篇中的“恭而安”;“颜渊”篇中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阳货”篇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泰伯”篇中孔子还说到“恭而无礼则劳,……”。由此可见,“恭”和“礼”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礼”具体指什么呢?曾子在“泰伯”篇中说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在《论语》提出的人际关系中,“恭”和“礼”也是相伴而出且有详细说明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儒教被称为“恭教”也不为过。


  朝鲜时代有一名叫赵翼的学者。他把恭顺作为第一品德,把自己的堂号也叫做“恭斋”。赵翼是个真正的学者,他曾对儒学经典《论语》十分仔细地地研读,观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复强调“恭”的价值,并付诸实践。世人也都希望活出这样的人生。他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时 ,否定了许多名字,因为他认为唯有“恭”字包含的意义是读书和做学问的最高价值体现,核心品德也就是“恭”。


  李润和院长不只是历史学者,对《论语》也知之甚详,我也一直认为李润和院长作为孔子学院院长当之无愧,我很尊敬他。最近我偶然地发现了李院长平时生活中的人生信条。我看到李院长kakaotalk中所用的签名是“温而言,威而不猛,恭而安。”我也非常喜欢这句话。尤其对这句中的“恭而安”铭记于心。恭敬并且让自己和他人生活安详,便别无他求了。


  我平时是不带领带,而是佩戴挂件的,今天也是带了挂件出来的。在造就了著名儒学大家退溪李滉先生的故乡安东到处铭刻着先生的亲笔题字。今天我这个挂件上刻着的“勿不敬”也是退溪先生平生喜欢的句子,他的一生努力追求三种品德:思无邪,勿自欺和慎其独。这都是《论语》和《大学》等儒学经典中的语句。这四句话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而奥妙。纵使简单地说明,世人也很难理解并履行。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实践这些话,即使不能达到太平盛世,也可以实现小康社会。


  我认为佛教在这方面和儒学有相似之处。在东方学习的核心是为自己学习。佛教是使人们不断积累自己的内在品德,主要是为了实现内在超越而做出的提升。这样指向的是内在品德的上达,并不是要培养某种超越现实的人格,而是希望培养具有包容性的优秀人格。所谓“优秀人格”就是抛弃肤浅对立的价值观,使之能够共存并行。我认为孔子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两面价值的自然并存和融合的可行性。


  对于人类来说,精神就是生命。比起肉体的生命,精神的生命更为宝贵。肉体的生命很难超过一百年,但是精神的生命却可以永存。失去精神生命的人就像是稻草人或者活僵尸。精神生命取决于心性的修养。如果不修养心性也就没有精神生命,没有精神生命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为了精神生命而放弃肉体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即使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只要有精神生命,他的人生也终将会发光发彩。从这方面来看,夫妻也就是共有灵魂的关系。这难道不是东西方宗教共同追求的目标吗?


  我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在目标和修养层面对东方儒学和西方基督教进行一下比较,也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平时对两教所持有的评价是否恰当。“产业革命”之后,随着所谓“西势东渐”时代的开始,中国和韩国近代化的评论家们认为只有吸收基督教思想,才能为走向近代化提供前提条件和精神武装。因此废除迂腐的旧思想---儒家思想,将西方的基督教代替儒家思想作为精神信仰,在当时成为一个命题。西方近代化理念的优越性是以基督教思想为依据的,所以不仅是中国,大多数韩国人也认为近代化过程中,西方的近代化值得当作韩国发展的模板,儒教反而成为迂腐的旧思想应该被废除。这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观点。


  东方社会否认儒学就是对自身思想发展历程的否认,如果连历史都要丢掉,那么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否认儒学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寻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近代化是以启蒙主义为基础的,而启蒙运动就是接受了以孔子思想为中心的中国思想体系后才开展的。启蒙主义是以理性和合理主义哲学为依据出现的,也就是说西方所谓的近代化是根据这些合理主义为依据达成的。由此可见,西方的近代化里面也应用了儒家思想。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西方产业革命胜利后的这近200年之前,中国文明很长时间都比西方文明更先进的事实。即使儒学不属于我们,作为数千年伟大的价值体系的儒家思想也永远不会被全盘否定。因为思想或哲学就是在新思潮的推动下实现一些辩证地改造的。


  我想再一次说明的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他既是维新的模板也是世界人民的典范。同时,孔子是超越国界的圣人。孔子本身和儒家思想是不以国境为界限的。区分华夷的标准不是种族,而是文明和野蛮。通过教育,使人明理,夷也可以变成华。


  大家都知道,韩国是儒教国家。韩国人为什么数千年以来都推崇孔子的思想即儒家文化呢?在西方人的眼里,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为什么?因为这里的“中国”其实指的是儒学。难道是因为我们常说的事大主义思想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韩国人尊重人类创造的至高而普遍的价值体系。就像佛祖并不会局限在印度一样,孔子也超越了时空。孔子不只在中国,他是穿越古今、跨越东西方界限、走向世界万邦的师表。为了不背弃“春秋大义”,为了维护五千年的“道脉”而殉节的人不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王蠋。朝鲜时代也有很多忠臣、志士为了守护这样的价值献出自己的生命,像退溪、栗谷、茶山等学者,他们同中国儒学大家一样,也对儒学进行了深刻地阐述。


真心希望我们能够和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通过之后几天在此次大会中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拓宽并加深对孔子和儒学的理解。同时,也希望中国人和韩国人遵循孔子至高思想的教导,不论国土大小,人口多少,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恭敬。今天我的演讲,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原谅。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2 13:20 , Processed in 0.25367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