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1|回复: 0
收起左侧

颜真卿学术研讨会(2009年)

[复制链接]

306

主题

47

回帖

196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68
admin 发表于 2015-4-9 14: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主办单位: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
会议内容: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和颜真卿“干禄字书碑”的研讨
会议时间:2009年10月24-25日
会议地点:绵阳市高新区永兴狮子山隆富山庄
会议形式:参观与研讨会相结合
10月24日专家学者观看三台县1995年出土的《顔氏干禄字书》碑
专家学者与《干禄碑》宋刻和明代拓片合影
参观由颜真卿四十三世裔孙颜兴平创办的三台县电脑科技学校
在三台县电脑科技学校前与校长颜兴平(左一)合影留念
会议行程:
    1、24日早晨8点,参会的专家学者从川师大南大门和省社科院上车出发,直达三台县琴泉寺,先参观考察1995年出土颜真卿的《顔氏干禄字书》碑(国家一级文物)。后参观由颜真卿四十三世裔孙颜兴平创办的三台县电脑科技学校。(三台午餐)
    2、下午从三台出发,去往绵阳永兴隆富山庄参观《顔氏干禄字书》2009年重刻碑,播看《颜真卿电视剧》第1集和第34集。
3、参观绵阳科学家公园,富乐山公园,晚餐后下榻绵阳城内。
4、25日上午8:30-12:30点,隆富山庄开展学术研讨会。
5、午餐,返回成都。
出席人员:
社科院方面:
    1、陈德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2、黄荣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老子研究专家。
    3、潘成稷:四川省创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青年辞赋家。
    4、邱路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生。
川师大方面:
    1、李金远,川师大艺术学院教授,
    2、徐湘霖,川师大文学院教授,
    3、秦彦士,川师大文学院教授,
    4、李恕皓,川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5、汪  涛。川师大艺术学院教授,
省研究会方面:
    颜继禄( 顾问)  颜贵波(顾问)
    颜其礼(会长) 颜泽勤(副会长) 颜晓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德述(副会长)   丁常春(副会长)   潘成稷(副会长)
    颜招强(理事)颜昌松(理事)颜宗军(理事)颜隆富(理事)
    曾广栋(理事) 左启(理事)锺利戡(理事)向成国(理事)
绵阳市方面:(25日到会)
    高显齐: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
    肖平凡: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南治平: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
    黄宗民:市文化局副局长
    钟  治:市文物局文物科科长
绵阳颜真卿研究爱好者颜海涛等20余人
秘书长晓亚先生介绍各路专家学者与来宾
研讨会在纵横方面展开高度专业的发言
各家之长相互展露,专家之说深入浅出。
顔氏族人细细聆听1
顔氏族人细细聆听2
研究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硕士生导师陈德述先生(左四)做最后总结。
                  

             《颜氏干禄字书》碑三次重刻记
  

             一、《颜氏干禄字书》的背景及内容
    在我国文字学史上,正字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正字学也有称“正字法”或“字样学”。正字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整理和研究异体字,确定文字的标准形体,促进文字的统一。自有文字以来,字体经历了多次的演变。甲骨金文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秦汉之际,隶书取代篆书、文字逐步走向成熟。隶变是一大改革,隶书继续发展,出现了楷书。随着字体的演变,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唐代,由于政府的提倡和学者的努力,正字学有了成效显著的发展。在唐初使用的文字中,同字异体的现象极为普遍。经济和政治日益强盛的唐朝,为促进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交流,自然需要文字的进一步统一。
    在唐以前,古书都是写本。辗转传抄,或字有讹夺,或篇简错乱,必须再经过校勘。自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开校勘端绪,历代官府都设校书官,而对古代经典的校定尤为注重。校勘就必须对文字的形、音、义仔细推敲,考辨用字的正误。北朝未期,秘书省设正字一官,地位略次于校书郎,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亦文士出身之官员。以后,唐、宋几代都设秘书正字官职。
    作为唐代正字学的一项成果,《干禄字书》(即追求官爵所用规范字样书)由唐颜元孙撰。颜元孙,字聿修,一字仲坚,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附近)人。生于公元668年,即唐高宗总章元年,卒于公元732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享年65岁。元孙是昭甫的长子,真卿的伯父,历官朝议大夫,滁、沂、豪三州刺史,勋上柱国,赠秘书监。对诸家书迹精于鉴别。
    颜元孙的伯祖父颜师古,颜师古的伯祖父颜之推,都以考注经史而著名,对六书声韵之学又都有著述。颜之推著有《急就章注》一卷、《训俗文字略》一卷;颜师古著有《匡谬正俗》八卷、《急就章注》一卷等。贞观年间,颜师古在刊正经籍过程中,将不同写法的楷书字记录下来,在当时被称为“颜氏字样”。后来,学士杜延业又加以扩充,编出《群书新定字样》。在这个基础上,颜元孙才进一步完成《干禄字书》。颜元孙在《干禄字书》正文之前有段文字,说明撰书的缘由和体例,通篇不过五百余字,言简意赅,可谓《序言》
   

               二、《颜氏干禄字书》原刻
“干禄字”成书后,由于它当时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巨大影响,但那时只能传抄。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为了让“干禄字书”发挥更大的价值,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就决定书录,摹勒上石,立于湖州(今浙江吴兴)刺史院东厅,广为流传。此为《干禄字书》原刻。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开元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出为平原太守,后为刑部尚书,德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从一品)。后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颜氏“世学渊博,工于尺牍文字。又以褚遂良、张旭笔法,受姻戚陈郡殷氏影响”,故颜真卿“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而遒劲舒和,古法为之一变,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干禄碑》为颜真卿楷书“小字”之代表作,欧阳修《集古录》称:“鲁公书刻石者多,而绝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笔力精劲可法,尤宜爱惜。”
              三、《颜氏干禄字书》第一次复刻
    由于《干禄字书》碑在文字学和书法上的价值,受到人们重视,成为唐代石刻中的一件珍品,大显于世。开成四年(公元839年),颜真卿的亲侄颜顒想将原刻移于他市,但财力拮据,未能如愿。时湖州刺史杨汉公拿出自己的余俸,终成顒之意。汉公后记云:“自看摹勒,不差纤毫,廉使笔踪,传之永永”。此为《干禄字书》第一次重刻,距大历九年六十五年。
    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著录了《干禄字书》拓本。其中讲到两本,一是鲁公所书真本,二是汉公模本。关于真本他说:“此本刻石残缺处多,直以鲁公所书真本而录之尔……此以残缺不传,独余家藏之。”关于模本他说:“今世人所传,乃汉公模本,而大历真本以不完遂不复传。若颜公真迹今世在者,得之零落之余藏之足以为宝,岂问其完不完也。”上述欧阳修语分别写于平治三年和元年(1066和1064年)。由此可推测两点:一、原石刻损泐巳甚,早拓本也巳难见到,连欧阳修也仅仅收藏刻石残缺的拓本。二、杨汉公模本传世甚多,这表明大历之后的三百年间,《干禄字书》仍被世人看重。被列为“颜书”小楷传世名作。然传拓既多,剥损乃甚。到宋朝时《干禄字书》已毁不入目。
   

              四、《颜氏干禄字书》第二次复刻
   《干禄字书》第二次重刻是在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
    曾任湖州刺史的“府尹龙阁”宇文公,后改任潼川(今四川三台县)府尹。宇文公根据在湖州任上所得到的“鲁公所书”与“杨汉公所摹”二本,主持《干禄字书》的重刻审校工作,并由梓学教授成都人勾泳为碑作题跋,跋云:“府尹龙阁比刺湖州,得鲁公所书与杨汉公所模二本,特为精详……于是俾以杨、蜀二本参校,若颜书之剜缺者,以二本补焉;不可推究者,阙之。通令颜书之士摹勒刊石于伴”,此既“蜀石本”。将碑立于潼川府文庙内。
    历史上把大历九年初刻碑和开成四年第一次重刻碑,称为湖本(碑);宋绍兴十二年第二次重刻碑称为蜀本(碑)。
    由于朝代更替,兵战不断,风雨侵蚀,原湖碑已荡然无存,不知去向。只第二次重刻的《干禄字书》即“蜀碑”世传,到元明两朝才有人将唯一的蜀碑拓片收藏于北京几书院。
   

                       五、《颜氏干禄字书》第三次复刻
    《干禄字书》第三次重刻是在公元2009年9月。
    立于三台县(潼川)文庙的《干禄字书》碑,800多年来,历经磨难,失而复得,险得重生。解放初,三台文庙被改建成国家粮站和面粉厂。高约250cm、宽约120cm、厚达36cm、重达数吨的《干禄字书》碑被推倒作为墙基石而后埋于地下。改革开放,中日文化交流不断深入,1990年5月,一直仰慕颜真卿书法的日本友人远道至成都而来,要看历史上明确有记的潼川《干禄字书》碑,三台县政府才知道,本县有一重大国宝。因多方寻找未果而未能如愿。同年,西南师大教授、书法篆刻硕士生导师徐无闻先生应邀在绵阳市出席书法学术研讨会时,也向三台书画家方晓问起《干禄字书碑》的下落,希望三台能认真查访此碑下落。次年,徐先生去射洪县出席陈子昂国际学术研讨会,途经三台县城时,再次向县领导建议:一定要努力查找此碑下落。如果实在不能如愿,他愿意和他的学生一起,完成重刻《干禄字书碑)的使命。
    1995年,三台师范学校(粮站和面粉厂已转交教育部门)在原文庙地址上修建艺术大楼,在清理基础时,《干禄字书》碑被突然发现,经师范学校美术老师方晓辨认后,这一“国宝”被逐级上报到了县政府和市、省文物部门。《干禄字书》碑在原地短期存放后,最后被移置到了当年赵藐写《长短经》的三台长坪山的琴泉寺盘陀园。1996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由于《干禄字书碑》在地下侵埋了四十余年,出土后风化严重,三台文化艺术界、书法界和文物界的人士罗子平、方晓、苏理深和曾广栋等人都曾酝谅重刻《干禄字书》。终因经费搁浅。
    国学研究的复兴,促进了颜子文化的研究。作为儒家复圣的颜回,在中国思想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后裔秉承颜氏家训,灿若星辰,光辉历朝历代。
    2005年,“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筹委会”成立,《干禄字书》的重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正是由于《顔氏干禄字书》碑的出土,在各种媒体的报道后,促进了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的诞生。)2006年,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颜晓亚在族人的切实支持下,开始了漫长的重刻筹备工作。
    颜真卿书《顔氏干禄字书》的书法,是他传世的碑刻中独一无二的,这种小楷在全国极为少见(应该说是唯一),碑文内容又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翻刻保存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要翻刻《颜氏干禄字书》碑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干禄字书》全文5400多字,其中核桃般大的字有2800多,手指甲般大字有2600多。由于这块碑1995年才从土中挖出来,在地下掩埋了四十多年,出土后险些被开成三个条石用作工棚的房檐石。石匠在布满字体的正面开出三条路子,当然也就彻底铲掉了许多字时,幸及时被制止,才保住原样。再加上出土后不断的风化,到2005年,仅有不到50%的字还可以辨别清楚,其余的字几乎模糊不清。据说三台文馆所有清代拓片,经多次打听,只看到16开大的一个复印件。2006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颜晓亚从原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曾广栋(三台人)处获得了故宫博物院的一本《颜氏干禄字书》碑的拓本书,然而,这本拓本也是明代的拓片(当然也是中国唯一最早的),还是不容易看清全部字迹。拓本仍有数百字看不清,上千字的笔画模糊不清。绵阳市政协文史委积极支持颜晓亚翻刻之意,他们以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施安昌先生编的《颜真卿干禄字书》为蓝本,经多方校戳,或以碑集碑贴其字,或以上下文意断其笔,或以显字替代相同残字,或描补其点、折、撇、捺使字完形。断断续续,倾其心智,颜晓亚先生历时3年时间,进行了五次修改,终于完成石碑上缺失和模糊不清的五分之二以上文字的修复工作。大小5400多字的样本终于完成,碑文恢复达99.5%,使摹勒刻石有了基础。颜氏后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按出土原样大小,原石材质,重达三吨的巨大石碑2009年三月由三台籍颜泽勤花数千元购得,送往绵阳。又在三台籍颜隆富大力支持下,《颜氏干禄字书》开始了具体的重刻工作。
    2009年9月10日,共有6000字(含复刻碑记)第三次重刻的《颜氏干禄字书》碑,终于在文人墨客和顔氏族人的鞭炮香烛中,耸立于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狮子山的“隆富山庄”。
    不过要说面一点的是,《颜氏干禄字书》碑上的文字内容确是基本上全部恢复了,全碑只有不到20个字无法现形。但要按照颜真卿当年的书法风格复原,实有难度。一是时间短,修订人的水平又有限,二是难以找到真正懂得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石匠师傅。碑中可以看到颜真卿书法风格和影子,但差距较大。为了早日让《干禄字书》碑文现世,我们只好先下手为实。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尧日  曾广栋
                                          2009年10月
  

    2009年9月10日,当新《干禄字书碑》刚安装落地,绵阳的颜氏族人就敬敬地点上崇尚之香。
    2009年10月25日,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组织召开的“颜真卿学术研讨会”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在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隆富山庄一起观摩了由研究会主持,2009年完成的第三次重刻《顔氏干禄字书碑》。

2009年10月26日   出处:秘书处    作者:尧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2 23:59 , Processed in 0.27264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