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世界上,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常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便融入在中华民族博大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精神世界里,感悟着中华民俗文化的不朽和她那无限奥妙的魅力。 我是在沂河沭水间长大的,从记事起,就浸泡在苏北鲁南民俗文化海洋里。五六岁时,我就看着妈妈剪纸,红的、绿的,各种色彩的花样子从妈妈的剪刀下飘出来,笑在婶子大娘们的脸上。哪家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总要请妈妈去剪喜花,什么“石榴炸百子”、“喜鹊闹梅”,名堂可多啦。每到清明、春节,跟在大人后头去给老祖上坟,学着磕头祭拜,那时就听说“要想日子好,常往老祖坟上跑”;会吃饭就要学会用筷子,还要懂得很多注意事项。喜欢逢年过节,那时因为总要有点比平时好吃的东西,还有耍龙灯,踩高跷,有热闹看;过年再穷也要吃顿饺子、穿件新衣服、贴对子、贴挂门签子、放鞭炮,还可以跟着“散财神”的跑满庄,学说“恭喜发财”;正月十五放花灯,买不起花灯炮仗,就与穷小子们用干豆草、荞麦皮、再掺上盐用草纸裹起来,点燃满街跑,心中说不出有多得意;等懂事了,妈妈就讲“二十四孝”的故事,讲“孟母择邻”、“悬梁刺股”、“岳母刺字”、“杨家将的故事”等,还有那“家有百担粮,不如有个读书郎”、“种不好一季子,学不好一辈子”、“在家不欺人,出外无人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软的不捏,硬的不怕,假的不装、暗的不做”等等俚语民谚,教唱“花喜鹊,翌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儿歌,在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种下了人生观、世界观的种子,至今还在影响着我。当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的锣鼓声中身背书包走进学校时,就已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里。课本里读的,口里唱的,耳朵里听的,都是嘹亮的“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学老师不但教书,还带领我们到地里帮老乡干农活,家长与老师的关系淳朴而又真诚,“尊师爱生” 的传统习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放学后或是星期天,我最大的享受是在打麦场上或集市上听说书唱戏。说书有说大鼓、唱琴书的,小戏有柳琴、吕剧、肘鼓子等,后来还有“拉洋片”的,玩出鼓驴子(皮影戏)等等,说书的内容多是“岳飞传”、 “杨家将”、“水浒传”、“隋唐演义”、“包公案”、“大八义”、“小八义”、“三侠五义”等,都是些除恶扬善,忠孝仁义的英雄豪杰;小戏的内容多是《三劝》、《四京》、《八大记》的传统戏和“王丁保借当”、“张郎休妻”、“喝面叶”等男女爱情、邻里故事的内容。我被这些惊险动人的故事,妙趣横生的情节,鲜活可爱的人物,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深入迷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 进入中学以后,正是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时期。那时组织公社化、干活集体化、吃饭食堂化、行动军事化,老师参加整风反右倾活动,学生享受了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待遇。我们常停课和老师一起去大炼钢铁,轮流拉风箱烧小高炉,直到化出铁水,然后就敲锣打鼓到公社报喜。人们思想大解放,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程度。在“除四害,破四旧”的革命大潮涤荡下,“挖坟平地归大田”家门口的“孝妇庙”被拆除,村口的“土地庙”被推倒,自家的锅砸碎送去炼钢了,自然也没有谁去管灶王老爷。只有村里某一家死了人,还偷偷地为死人“送汤”到村口,围着“土地老爷”(用白纸条写上“土地老爷”的牌位贴在砖头上竖起来)转一圈就回来,死人火化了深深埋入地下,上面留个标记就完了。在“人人放卫星,处处插红旗”的年代,大家服从领导听指挥,谁也不敢阻挡革命的洪流呢。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来到连云港市,在磷矿区的锦屏矿业学校读完了专业课程。这里是各地人群杂居的地方, 在饱尝了饥不择食的酸楚中,我也知道了不同地方的生活习俗,如本地人骂广东人吃老鼠,我却喜欢上东北人的酸白菜,南京的学生开始骂这里的自来水不如洗脚水,只吃白米饭,不吃白馒头,到后来饿的忘了斯文,半夜里竟到食堂偷山芋面的黑窝头。三年自然灾害过后是调整恢复时期,我奉命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在煤矿、盐场、农村,我亲身感受了矿工们大块吃肉,一起喝酒的哥儿们的义气。耳闻目睹了文化大革命红海洋里,红卫兵造反了,革命化代替了民俗化的历史进程。古老的庙宇在一座一座地拆除,古老的城墙在一段一段地消失,不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当作“封资修”和“牛鬼蛇神”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民俗文化遭到了空前的一次浩劫。 一九七五年九月我从锦屏矿业学校调到市历史博物馆,从老一辈的手中接管了文革后残存下来的文物,并在以后的全市文物普查和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创作中,逐步了解了连云港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连云港市东临黄海,隔海与朝鲜、日本、韩国相望;西部与江苏徐州、山东郯城、临沭毗邻;北与山东日照、莒南接壤;南临江苏的淮安、宿迁、盐城等市;处于苏、鲁、豫、皖的结合部。她既处在海(海洋)陆(大陆)和南北两个自然气候过渡带交叉的中心点上,又处在港(连云港)路(陇海铁路)运输东西过渡和沿海运输南北过渡的结合处。因此,这里的民俗文化既带有苏、鲁、豫、皖文化、海洋内陆文化的多地域、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又有这些文化相互融汇结合而生的共同特征。境内山、海、河、湖、丘陵、平原一应俱有,农、林、牧、渔、商、工各业齐全,更有盐、茶著世;民众在衣食住行上的风俗习惯表现的花样纷繁,丰富多彩。特别是这里的盐俗、渔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随着党的路线不断调整和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的民俗文化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迎来传承创新的大发展时代。当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提案获政府的批准后,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传统民俗节日,对现代国人生活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影响,并由此而延伸出的许多文化活动在国际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放眼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大发展、大开放、大融合的世界,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与发展,连云港向世界敞开大门,各地区、各国文化渗透进来,对当地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文化的冲击,加之媒体、商家为捕捉商机,纷纷为“洋节”推波助澜,推出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顾客。由于传统节日多是内敛而含蓄的,不少节日讲究礼节,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常给年轻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洋节”多以自娱自乐的形式,热情奔放的情感,迎合了年轻人的心态,加上崇洋意识较浓的“追潮”者,总以为外国的东西就是好,他们便不分国情,只要沾上“洋”边就大肆流行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更能“与世界接轨”,民俗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 世界各国从来就没有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美国长期以来通过各中媒体,来传播他们的“西方自由文化”。
美国一名社会学家在《我们为什么要过“圣诞节”》一文中声称:美国流行文化的传播是长久以来为实现全球统一而作出的努力中最有效的一次行动。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战略研究报告中说:受过西方生活方式熏陶的外国留学生回国以后,“其威力将远远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民俗文化,是最能集中而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它像语言一样,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如果大多数国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冷淡传统节日,这对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百害而无一益。因为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丧失,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在世界竞争中将无立足之地,更无庸说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西方所有的节日,都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它们有着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因此,传统节日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经过数千年的沉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其锻铸民族文化之魂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也决不会轻易消失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只有因势利导,积极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吸取西方节日的某些合理形式,设计和倡导各种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节日庆典来,不断创新发展我中华民俗文化,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节日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题内容。我们身边在弥漫着洋节文化的同时,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也正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确定为当地的法定节日。所以,我们对洋节不必避退三舍或拒之千里之外,完全可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客观的在传统节日文化里注入现代元素,让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灿烂多姿地绽放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 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是永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