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11|回复: 9
收起左侧

修职郎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阶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文阶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

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阶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文阶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

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钱榖出纳缮料例,凡数计文牍簿籍之事。”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授登仕郞。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



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榖的属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钱榖出纳缮料例,凡数计文牍簿籍之事。”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郞,升授登仕郞。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八品:说明:清朝官员等级的第十五等级

清代八品补子

包括: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描述:清代八品补子

图片:清代八品补子.jpg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散阶:散阶指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品阶。 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像今天军衔。一称散官或阶官,指获有散阶的官员。散阶属于荣誉称号。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1376)定文、武官员散阶。文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共四十二阶;武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忠显校尉,共三十阶。每一品级分为初授、升授和加授。分别由吏部验封司和兵部武选司给授。宦官不从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阶。钦天监监官,洪武四年设有正仪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阶。洪武十四年改从文官给授。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从内官散阶给授。







评定标准




出身流官同文官散阶给授;出身庖人,自尚膳大夫至执膳郎,共八阶。明代文武官员均予对应品级给授,始为初授,三年初考、六年再考称职者方得升授、加授。





2明朝文官散阶品级





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 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升授


描述:文官补服

图片:文官补服yi.jpg



(文官补服)



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

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

资善大夫,正二品,初授

资政大夫,正二品,升授

资德大夫,正二品,加授

中奉大夫,从二品,初授

通奉大夫,从二品,升授

正奉大夫,从二品,加授

嘉议大夫,正三品,初授

通议大夫,正三品,升授

正议大夫,正三品,加授

亚中大夫,从三品,初授

中大夫,从三品,升授

大中大夫,从三品,加授

中顺大夫,正四品,初授

中宪大夫,正四品,升授

中议大夫,正四品,加授

朝列大夫,从四品,初授

朝议大夫,从四品,升授

朝请大夫,从四品,加授

奉议大夫,正五品,初授

奉政大夫,正五品,升授

奉训大夫,从五品,初授

奉直大夫,从五品,升授

承直郎,正六品,初授

承德郎,正六品,升授

承务郎,从六品,初授

儒林郎,从六品,升授

宣德郎,从六品,升授(文官凡官吏出身者)

承事郎,正七品,初授

宣议郎,正七品,升授(文官凡吏员出身者)

文林郎,正七品,升授

从仕郎,从七品,初授

迪功郎,正八品,初授

修职郎,正八品,升授

迪功佐郎,从八品,初授

修职佐郎,从八品,升授

将仕郎,正九品,初授

登仕郎,正九品,升授

将仕佐郎,从九品,初授

登仕佐郎,从九品,升授



3明朝武官散阶品级





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

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升授

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

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

骠骑将军,正二品,初授

金吾将军,正二品,升授

龙虎将军,正二品,加授

镇国将军,从二品,初授

定国将军,从二品,升授

奉国将军,从二品,加授

昭勇将军,正三品,初授

昭毅将军,正三品,升授

昭武将军,正三品,加授

怀远将军,从三品,初授

定远将军,从三品,升授

安远将军,从三品,加授

明威将军,正四品,初授

宣武将军,正四品,升授

广威将军,正四品,加授

显威将军,从四品,升授

信武将军,从四品,加授

武德将军,正五品,初授

武节将军,正五品,升授

武略将军,从五品,初授

武毅将军,从五品,升授

昭信将军,正六品,初授

承信将军,正六品,升授

忠显校尉,从六品,初授

忠武校尉,从六品,升授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阶官:词目:阶官(阶官)拼音:jiē guān ㄐㄧㄝ ㄍㄨㄢ

释义: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以别于职事官而言。宋初,官名与职务分离,官称仅用以确定其品位、俸禄,非有皇帝特殊诏令,不管本部门事务,称寄禄官,朝廷各部门及地方官署皆由朝廷另行委派官员主管,称为差遣,差遣方为实际职务。神宗元年三年(1080)改革官制,使官名与职权合一,杂取唐代及宋初制度,制定《寄禄格》,以原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迪功郎共二十五阶为阶官,用以确定官员品位、俸禄。例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之类。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朱子语类》卷一一二:“后世官职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为阶官贴职之类,不复有师保之任,论道经邦之责矣。”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父淮加赠奉直大夫尚宝司少卿》:“干严谴而不悔,固云无忝所生;逊盛名而弗居,亦曰皆本诸父。是用赠具阶官。”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阶官分左右》:“按 元祐 阶官分左右,自承务郎以上,则选人无左右之分也。”



词目:阶官(阶官)

拼音:jiē guān ㄐㄧㄝ ㄍㄨㄢ

释义: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以别于职事官而言。宋初,官名与职务分离,官称仅用以确定其品位、俸禄,非有皇帝特殊诏令,不管本部门事务,称寄禄官,朝廷各部门及地方官署皆由朝廷另行委派官员主管,称为差遣,差遣方为实际职务。神宗元年三年(1080)改革官制,使官名与职权合一,杂取唐代及宋初制度,制定《寄禄格》,以原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迪功郎共二十五阶为阶官,用以确定官员品位、俸禄。例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之类。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朱子语类》卷一一二:“后世官职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为阶官贴职之类,不复有师保之任,论道经邦之责矣。”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父淮加赠奉直大夫尚宝司少卿》:“干严谴而不悔,固云无忝所生;逊盛名而弗居,亦曰皆本诸父。是用赠具阶官。”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阶官分左右》:“按 元祐 阶官分左右,自承务郎以上,则选人无左右之分也。”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官: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





1介绍





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例如唐代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士郎凡二十九阶,武散官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八校尉副尉凡四十五阶。故散官亦称阶官。宋代称为寄禄官。明清则职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故无散官之名,但亦可特授较高级的阶官。

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汉至南北朝,朝廷有时对高级文武官员于本官外另加位亚三司、仪同三司等名号,以示尊崇而无职掌。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唐承隋制,置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至文林郎、将仕郎共二十九阶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至陪戎校尉、陪戎副尉四十五阶为武散官,凡九品以上职事官皆带散位,称为本品。职事官随才录用,迁徙出入,参差不定;散位则皆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职事官与散官品级不定一致,散官低而充高级职事官称守某官,散官高而充低级职事官,称行某官,待遇则按其散官品级。宋初沿唐制,置文武散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改革官制,依官名确定职掌,据唐朝及以前散官旧制,制定文臣阶官,用以规定官员地位、俸禄等待遇,徽宗政和六年(1116)又制定武臣阶官。金、元皆有文武散官,并有司天散官、太医散官、内侍散官、教坊司散官等。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





2散官列表







唐代散官



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 从一品;

特进光禄大夫 从二品;

金紫光禄大夫 正三品;

银青光禄大夫 从三品;

正议大夫 正四品上;

通议大夫 正四品下;

太中大夫 从四品上;

中大夫 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 正五品上;

朝议大夫 正五品下;

朝请大夫 从五品上;

朝散大夫 从五品下;

朝议郎 正六品上;

承议郎 正六品下;

奉议郎 从六品上;

通直郎 从六品下;

朝请郎 正七品上;

宣德郎 正七品下;

朝散郎 从七品上;

宣义郎 从七品下;

给事郎 正八品上;

征事郎 正八品下;

承奉郎 从八品上;

承务郎 从八品下;

儒林郎 正九品上;

登仕郎 正九品下;

文林郎 从九品上

将仕郎 从九品下

武散官

骠骑大将军 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 正二品;

镇军大将军 从二品;

冠军大将军 正三品;

云麾将军 从三品;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上;

壮武将军 正四品下;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上;

明威将军 从四品下;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 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 从五品下;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下;

振威校尉 从六品上;

振威副尉 从六品下;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下;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下;

御武校尉 从八品上;

御武副尉 从八品下;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尉 从九品下。





明代散官



文散官

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

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升授

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

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

资善大夫,正二品,初授

资政大夫,正二品,升授

资德大夫,正二品,加授

中奉大夫,从二品,初授

通奉大夫,从二品,升授

正奉大夫,从二品,加授

嘉议大夫,正三品,初授

通议大夫,正三品,升授

正议大夫,正三品,加授

亚中大夫,从三品,初授

中大夫,从三品,升授

大中大夫,从三品,加授

中顺大夫,正四品,初授

中宪大夫,正四品,升授

中议大夫,正四品,加授

朝列大夫,从四品,初授

朝议大夫,从四品,升授

朝请大夫,从四品,加授

奉议大夫,正五品,初授

奉政大夫,正五品,升授

奉训大夫,从五品,初授

奉直大夫,从五品,升授

承直郎,正六品,初授

承德郎,正六品,升授

承务郎,从六品,初授

儒林郎,从六品,升授

宣德郎,从六品,升授(文官凡官吏出身者)

承事郎,正七品,初授

宣议郎,正七品,升授(文官凡吏员出身者)

文林郎,正七品,升授

从仕郎,从七品,初授

迪功郎,正八品,初授

修职郎,正八品,升授

迪功佐郎,从八品,初授

修职佐郎,从八品,升授

将仕郎,正九品,初授

登仕郎,正九品,升授

将仕佐郎,从九品,初授

登仕佐郎,从九品,升授

武散官

特进荣禄大夫,正一品,初授

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升授

荣禄大夫,从一品,初授

光禄大夫,从一品,升授

骠骑将军,正二品,初授

金吾将军,正二品,升授

龙虎将军,正二品,加授

镇国将军,从二品,初授

定国将军,从二品,升授

奉国将军,从二品,加授

昭勇将军,正三品,初授

昭毅将军,正三品,升授

昭武将军,正三品,加授

怀远将军,从三品,初授

定远将军,从三品,升授

安远将军,从三品,加授

明威将军,正四品,初授

宣威将军,正四品,升授

广威将军,正四品,加授

宣武将军,从四品,初授

显武将军,从四品,升授

信武将军,从四品,加授

武德将军,正五品,初授

武节将军,正五品,升授

武略将军,从五品,初授

武毅将军,从五品,升授

昭信将军,正六品,初授

承信将军,正六品,升授

忠显校尉,从六品,初授

忠武校尉,从六品,升授





清代散官



文散官

正一品,光禄大夫

从一品,荣禄大夫

正二品,资政大夫

从二品,通奉大夫

正三品,通议大夫

从三品,中议大夫

正四品,中宪大夫

从四品,朝议大夫

正五品,奉政大夫

从五品,奉直大夫

正六品,承德郎

从六品,儒林郎

正七品,文林郎

从七品,征仕郎

正八品,修职郎

从八品,修职佐郎

正九品,登仕郎

从九品,登仕佐郎

武散官

正一品,建威将军

从一品,振威将军

正二品,武显将军

从二品,武功将军

正三品,武义都尉

从三品,武翼都尉

正四品,昭武都尉

从四品,宣武都尉

正五品,武德都尉

从五品,武德佐骑尉

正六品,武略都尉

从六品,武略佐骑尉

正七品,武信都尉

从七品,武信佐骑尉

正八品,奋武校尉

从八品,奋武佐校尉

正九品,修武校尉

从九品,修武佐校尉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官员等级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旧读zòng)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此外还有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都视为超品。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中文名清朝官员等级



类    别官制





朝    代清代



识    别服饰与顶戴





1品级详解



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  文职外官:无


描述:清朝官服

图片:官服.jpg




描述:清朝官员等级帽顶珠

图片:清朝官员等级帽顶珠.jpg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 、 各部院左右侍郎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太医院左右院判、国子监司业、堂主事、各部院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各部院七品笔帖式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各部院九品笔帖式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2品级区分



品级高下与职能所属,通过服饰与顶戴区分。以顶珠为例,官员品级高低一目了然。

顶戴区分:

一品珊瑚,表面光华,俗称亮红顶

二品起花珊瑚,俗称暗红顶,即顶珠正面雕刻寿字

三品蓝宝石,俗称亮蓝顶,

四品青金石,俗称暗蓝顶

五品砗磲(chequ)石

六品水晶

七品素金,即表面光华的金顶

八九品镂花金顶

补子区分:

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 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俸禄








正俸

正从一品 俸银180两 禄米90石

正从二品 俸银155两 禄米77石5斗

正从三品 俸银130两 禄米65石

正从四品 俸银105两 禄米52石5斗

正从五品 俸银80 两 禄米40石[1]

正从六品 俸银60 两 禄米30石

正从七品 俸银45 两 禄米22石5斗

正从八品 俸银40两 禄米20石

正九品 俸银33两1钱1分4厘 禄米16石5斗5升7合

从九品、未入流 俸银31两5钱2分 禄米15石7斗5升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禄米
据《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介绍,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大约可以购买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市场上大米一斤在1.5元至2元之间,按照中间价1.75元计算,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大约等于2065元人民币。
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至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至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至1848元。
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约相当于200元人民币左右。
通过比较,《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至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至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至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至4000元。
假如你目前的月薪3000元左右。依照《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的计算比较,你在盛唐时期年薪应该是银子12两,北宋中期约36两,明朝中期约56两,清朝中晚期约180两。
以下是清朝官员的每年的俸禄,比较一下吧:
清代文职官俸计分十等:一品岁俸银180两,禄米180斛;二品155两,禄米155斛;三品130两,禄米130斛;四品105两,禄米105斛;五品80两,禄米80斛;六品60两,禄米60斛;七品45两,禄米45斛;八品40两,禄米40斛;正九品33两1.14钱,禄米33斛1.14斗;从九品兼未人流31两5钱,禄米31斛半。
京师武职为:一品岁俸银180两,禄米90石;二品155两,禄米77石5斗;三品130两,禄米65石;四品105两,禄米52石5斗;五品80两,禄米40石;六品60两,禄米30石;七品45两,禄米22石5斗;八品40两,禄米20石;正九品33两1.14钱;从九品31两5钱。
驻防八旗:一品(将军、都统)年俸银95.823/81.694两(分正、从),年薪银144两;二品(副都统)年俸银67.576/53.458两,年薪银144两;三品(城守尉、协领等)年俸银39.34两,年薪银120两;四品(防守尉、佐领等)年俸银27.394两,年薪银72两。
提督(从一品)俸银81.693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80两,灯红纸张银200两,合计605.893两;
总兵(正二品)俸银67.575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40两,灯红纸张银160两,合计511.575两;
副将(从二品)俸银53.457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72两,灯红纸张银108两,合计377.457两;
参将(正三品)俸银39.339两,薪银120两,蔬菜烛炭银48两,灯红纸张银38两,合计243.339两;
游击(从三品)俸银39.339两,薪银120两,蔬菜烛炭银36两,灯红纸张银36两,合计231.339两;
都司(正四品)俸银27.393两,薪银72两,蔬菜烛炭银18两,灯红纸张银24两,合计141.393两;
守备(正五品)俸银18.705两,薪银48两,蔬菜烛炭银12两,灯红纸张银12两,合计90.705两;
千总(正六品)俸银14.9**两,薪银33.036两,合计48两;
把总(正七品)俸银12.471两,薪银23.529两,合计36两。
除了这些收入以外,文武官员还有一块比较大的收入,名曰:养廉金。顾名思义,高薪养廉嘛,大家看看自己目前的薪水可以在清朝抵个什么官职,如果薪水还要丰厚,那就要开始给大家计算皇室宗亲的供给俸禄了!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8 1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的官名,一时记不住的了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3 05:29 , Processed in 0.44675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