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7|回复: 0
收起左侧

王央央:关于华夏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思考

[复制链接]

2150

主题

218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00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6-4-19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要:
华夏传统节日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长河所积淀的产物,它们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伦理文化意味。但是,伴随欧风美雨的影响和现代都市生活的发展,都市青年人往往对自身的传统节日丧失应有的温情与敬意,却对过洋节乐此不疲。传统节日在中国现代生活中似有日趋式微的倾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追寻传统节日于现代生活的伦理文化意义,实现传统节日的创造转生,使其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伦理文化意义,成为了我们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内涵; 伦理意义; 现代生活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


  在中国古代社会时期,任何王朝,无不强调风俗之重要性,汉代设有风俗使,常以时分适四方,览观风俗。中国古代许多文化人也认识到了风俗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如贾山《至言》曰:“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②郑晓论风俗,“夫世之所謂谓风俗者,施于朝廷,通于天下,貫于人心,关乎气运,不可一旦而无焉者。”③黄中坚论风俗,谓:“天下之事,有视之无关于轻重,而实为安危存亡所寄者,风俗是也。”④


  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是各地人们民俗文化生活的载体之一,在精神上、物质上对人们的生活起了重要作用,今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式微倾向,西人伽达默尔云:在消逝中总有变化,在变化中总有消逝。节日文化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自身选择的结果,但也不是盲目地,而是不断地有思想,有自觉意识的人参与节日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结果,今天,如何重拾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传统节日在当今的都市化进程中获得转生,成了我们共同的课题。


  一、传统节日的深层伦理文化意义


  我国古代的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传统节日的组成要素可以分为下列三项:一是特定的日子,如:时令、节气。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以及后来划出的节气有关。二是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禁忌等。宗教情怀给予我国古代节日以更多的崇敬感,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三是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的以及娱乐性的活动。当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便成了节日⑤。


  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积累的包括祖先崇拜、天地崇拜、鬼神崇拜、生殖崇拜等在内的原始宗教信仰为后世创设繁复的节日民俗准备了大量的文化素材。成长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新的社会经济条件、稳定的历法,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浸润,是这一时期节日习俗欣欣向荣的生长点。而华夏传统节日定型则在隋唐两宋时期。据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当时的节日计有元旦、立春、上元、正月晦、中和节、二社日、寒食、清明、上巳、佛日、端午、朝节、三伏节、立秋、七夕、中元、中秋、重九、小春、下元、冬至、腊日、交年节、岁除,这一序列基本上囊括了传统社会全部的重要节日,元明清时期对这一体系没有大的突破。有些节日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时令的相近或是人们的心理习惯而产生了合流或是前后替置,清明节实际上是一个复合节日,是在吸收借取了寒食、三月三等节日的传承因子后整合而成的。有些节日则是融合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形态的文化因子,元宵节,对元宵节的起源看法很多,据一般认为则是由多种文化和习俗复合而成的,先秦楚文化的影响、汉代正月上辛日燃烛祭太已的礼仪、道家的“三元”说月、祭门习俗和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祭紫姑、送火神习俗,对元宵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中,传统节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而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民众广为认可的传统节日则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端午节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外还有如纪念春秋战国时的名将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⑥。


  浪漫的七夕节则是源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相传每年夏历的七月初七(晚),是牛郎织女鹊桥幽会的时刻。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中国的先人们对皎洁的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月亮的美丽诗句。中秋月圆,则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如重阳节、除夕、春节等传统节日无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所以挖掘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我们今天重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1、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宇宙意识。


  华夏传统节日是与我们民族独特的阴阳合历即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曾对颜渊说:“行夏之时。”(《论语·颜渊》)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对于顺应天地自然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自古至今,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春节是一个庆祝万物勃生的节日,如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王安石《元日》诗中说:“爆竹声中一岁除。”⑦说明了人们在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放鞭炮象征着宇宙开辟那一刹那,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蕴涵着天地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


  2、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意识。


  春节、清明节是有着祭祀严肃性的节日,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礼记·月令·孟春》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古代皇帝也都在春节举行祭天大典,作为孤独于世的人们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灵的庇护。这是我们宗教文化开端的象征。西人伽达默尔有云:在节日中,我们的目的的特殊性让位给了在高度自我充实的瞬间中的心灵交会,这种自我充实的瞬间的意义不需要从任何尚待完成的任务和任何要进一步达到的目的那里获得。显然,这种自我充实的瞬间的首要的、典型的表现就在祭祀仪式中⑧。在神圣的祭祀中我们感受到了自我存在与先人,与天地的息息相关。春节所祭的祖灵很全,总是从家族始祖开始,囊括一切祖灵。《礼记·效特性》说:“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说明了报天地之恩,感祖宗之恩的意识深深地扎根在国民心中。在烟雨迷蒙、万象更新的清明时节,踏青扫墓,怀念先人,寄托了国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感激先人的赐予生命,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理想追求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寻根心理与归属意识。做一个有根的人,顺着先人的理想摸索着活下去的路。


  3、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家庭温情。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表达着人们对亲人、家庭的思念和维系,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自然经济,形成了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企冀安定,向往祥和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美好愿望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强烈的表现。如中秋节,人称“团圆节”,春节、重阳节,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尊老爱幼的美好愿望。人们在节日里释放着平时聚集的精神疲劳、焦虑和种种心理压力,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着亲情的美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


  4、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就是表达着国人对安详、健康生活的追求。如清明节、端午节除了历史文化意义外,更始表达了国人对安详、幸福的追求,如清明节时农村家家户户均于凌晨折柳插于门框两边、窗上、梁上、床铺的席后面等地方,称“插柳”,《岁时记》云:“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避邪崇。端午时值农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大戴礼》上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祛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措施。人们喝雄黄酒,在门口悬艾叶、葛蒲剑等,认为这样可以辟邪和避蛇蝎诸毒。春节插桃符,人们认为桃符可以制鬼,给人们带来幸福。



  5、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娱乐功能。


  华夏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后来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觉醒,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更多了娱乐文化的因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像元宵节“何处闻灯不看来”、“花市灯如昼”的绚丽;在国人的心目中认为只有过了元宵节,年节才算过完了,人们在这一天尽情地狂欢,平时受礼教束缚的妇女在这一天可以外出参与娱乐,所以也是少女幽会佳期、结识意中人的好时机,清明节“荐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热闹,端午节的“画鹢回来合,大竞长江流。”重阳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人们登高远望,赏菊赋诗。《离骚》云:“朝饮木兰之坠露隰,夕餐秋菊之落英。”这都是大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庆典的生动体现。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情趣生活,一种闲适,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释放平时聚集的精神疲劳、焦虑和种种心理压力,以获得心灵上哪怕是短暂的解放和愉悦,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一系列节日民俗逐步地由“为神而行”变为“为人而行”,节日给人以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这层含义不断地增长着,而原先的祭祀祷祝性质则日益呈现淡化趋势。


  二、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式微


  近代以来,由于种种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传统节日正在悄悄的远离我们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在我国现有的公众性法定节日中传统节日只有春节。而其他同样为民众所钟爱的,在民间有很深渊源的传统节日,如清明、除夕、中秋等。政府并没有把它们列为法定假日,这就使得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节日的温馨与意蕴,长而久之,传统节日自然淡出了年轻一代的视线,为年轻人所忽视。许多传统节日原来的活动,仪式、意义也早已为现代年轻人所遗忘:如除夕守岁,贴门神、挂春联、倒贴福字,七夕乞巧、乞智,中秋祭月等等。随着乡土艺术的凋零,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已经很少看到祭天大典、庙会、花灯、社戏的喜庆,节日的文化蕴涵正在日趋失落,节日只是徒具其表,而少有内涵。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⑨。这是最可怕的,也是导致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的原因所在。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文化由盲目的自大转变为了盲目的自卑,误认为中近代落后挨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害。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孙中山先生下令实行基督教世界通行的所谓“公历”,而废除了沿袭已久且与农事密切相关的夏历。这样既以阳历新年——元旦,为一年之元,无疑削弱了春节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同时也使元宵、中秋等与月相密切相关的节日为都市年轻人所遗忘。五四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对传统文化的偏激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登峰造极。在这场空前绝后的运动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华传统的宗教与文化的庄严神圣感被破坏殆尽,造成人们精神上的空虚与迷惘,带给历史无尽的遗憾和惨痛。而如今,西方文化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从服饰、饮食、城市规划到学习课程设置都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而传统的东西由于我们过去打倒了,失落了,无力与强大的西方文化相抗衡,作为传统文化承载的传统节日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市化进程的发展,西方的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也随之渗入了现代都市生活中,成了越来越多都市年轻人轻松、快乐、交流的理由,张扬自我的个性需求和日益高涨的消费热情使他们不再深究洋节的宗教背景和传统意义。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期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8%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一定会过圣诞节;27.6%的被访者表示到时如果有时间的话会庆祝一下,凑凑热闹;11.4%的被访者表示不一定,而仅有9.2%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不会⑩。现代的年轻人可能对华夏美好的富有诗意的“七夕”无动于衷,甚至闻所未闻。可是对在巧克力和玫瑰花的包装中度过情人节却是乐此不疲,美其名曰“浪漫”。商家也紧紧盯住这两个黄金节日,推出了各式奢侈消费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街头巷尾都是情人节的促销广告,一些网站和手机网络,也急不可耐地推出种种项目,为“情人节”推波助澜。此外如在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也越来越为现在的年轻人所推崇,商家借洋节赚了个满盆钵,可是带给我们的除了浮躁消费外,更是传统节日的失落。



  当我们的传统节日失落之时,韩国和日本却很好地保护继承着华夏传统节日,当然韩国和日本也曾经崇尚过西方文化,可是在经济起飞后,马上就认识到了传统的重要性。在当今中国失落的传统节日,在韩国、日本却是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和政府的重视。日本在五十年代就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韩国在1962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


  韩国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也隆重地过春节,端午节,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儿童节)列为节日。韩国、日本人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努力保持着华夏传统节日的原汁原味性。政府提倡各式各样的民俗节来丰富民众的休闲娱乐生活,有意识地保存、继承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如韩国的江东端午祭,安东民俗祭,百济文化祭……


  孔子曾经感慨:“礼失求诸野。”(《汉书·艺文志》)2004年韩国决定将“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05年度“人类口传和无形文化遗产”一事,在中国国内激起了千层浪。看看这么些年来自己对祖先的漠然、对传统节日的冷淡、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摧残,而韩国、日本却能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对华夏传统节日文化的温情和崇敬。我们是否应该警觉了,应该清醒了,理性地思考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何在当代获得转生。


  三、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近现代中国,由于中华民族不断经历的挫折使人们误以为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谈起传统文化,许多人可能会不约而同地用“封建”和“落后”来形容。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眼中已经严重妖魔化了,作为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自然也难逃罪责,被斥为“迷信”。可是事实上如以塞亚··柏林所说:“人们称为迷信和偏见的东西只是风俗习惯的外壳,通过它可以显示证明一个民族漫长生活过程的荣枯盛衰;丢失了他们也就是失去了保护人们的民族性存在、民族性精神,民族性习惯,民族性记忆和忠诚的盾牌。”○11传统节日在现今生活中,在改善民风,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节日有着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华夏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积淀起来的,影响至周边国家,对人们的风俗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台湾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族,有着共同的节日传统,是传统节日的力量,是传统文化的无限张力,将海峡两岸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中国海外的华人至今保留着中国的传统节日,身居海外,思念祖国,传统节日使他们牢记自己是中国人。同时保存着共同的节日传统,如祭天、祭祖来增加文化认同,如清明节时,人们公祭黄帝陵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


  2、有增进人际和谐,传承文明的作用。


  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谐、邻里和谐,天人和谐的美好愿望。节日祭祖活动之余的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也和祭祖仪式一道,进一步密切了祭祀圈范围内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安定。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疲于奔命,平时亲朋好友难得一聚,而节日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是与农业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有利于国人对农村生活风俗的尊重,对农民的尊重,使农村在面对都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中,树起一道天然的文化屏障,保持农村田园生活的美好。


  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文化载体,如除夕夜贴门神、贴春联、挂春桃、放爆竹、唱傩戏等民俗活动,也为绘画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表演艺术以及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民间艺人、民间文化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传统节日的维系。在对传统的保护中,我们不仅仅要保护“有形”的文物古迹,更要保护“无形”的宝贵文化遗产,那里深深地蕴涵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风貌。


  3、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我们所要追求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人和谐”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身心和谐”即每个人都能幸福快乐地生活。那么传统节日中的祭天、敬天的情怀,对自然、对远祖的崇敬在今天有着莫大的意义。“上元酌灯,端午酌彩丝,七夕酌双星,中秋酌月,重九酌菊,则吾友俱备矣。”○12人们在节日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感受着平日里所没有的情趣,消解生活的紧张忙碌,人们在节日里由于敬畏,由于避讳,也特别注意“和气”、“平安”平时不打招呼的,节日里互相见了面也要问个好,即使不愉快,也不会大动干戈。所以发掘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安乐,幸福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帮助。


  四、传统节日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得转生


  经过20世纪近100年来好了对,传统文化的摧毁,传统的东西似乎被摧毁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就如无鱼之水,失去了对历史、祖先的记忆的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失去了传统的支撑,失去了对传统道德的信念。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们似乎除了金钱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了,为了追逐短暂的自我利益,毒大米、瘦肉精、劣质奶粉充斥着市场;在市场中人们相互伤害着对方,为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摧毁一宝贵的文物古迹,拆掉古老的建筑,在推土机中我们感受到了城市似乎已经成了一座钢筋水泥筑成的空壳。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民族文化的失落感萦绕于我们心中。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一个不尊重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会走向毁灭的;一个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的。


  在历史上,传统节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演化,整合着的。由于历史和知识的局限性,民间节日这种传统文化,不免显出它的局限性,乃至于落后性。因此,有些被淘汰、筛刷了,另一些则以改变了的形态乃至机能被保存下来。韦政通先生在《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中,饱含着深情写到:一个有悠久传统的社会,在它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活上的一个理想情况,应该是传统价值观念与逐渐抬头的新价值之间能相互融合,这样一方面不致陷入心理上无所归属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可使新的价值指南在渐变中达到更新的目的○13。在都市化进程中,如何使传统节日在都市生活中获得传承与转生,获得新的载体,却又保持其民族性。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维持夏历和西历并存的历法制度。


  阴阳合历(夏历)是我国劳动农民体认自然,阴阳和谐宇宙观的独特体现,是与四时节气,农业耕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可是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在节日文化方面,就是以西历新年取代夏历新年,而把农历新年变成“春节”。可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文化变革并没有得到全体国民的响应,公历新年也并未能深入民众生活成为真正的节日,基本只是一个法定假日而已。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是以夏历为主。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都市化进程,夏历渐渐淡出了都市年轻人的视野。近年来,一些包含日历的印刷品只有公历,竟没有写明相应的夏历,更没有夏历节日。一年之中出现两个“新年”容易使人迷惑,甚至有人想到用元旦代替春节。这是对传统节日的漠视,更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漠视。


  所以建设传统节日不能离开与之息息相关的夏历,对此,政府应该声名:夏历和西历并存是现政府的历法制度,报纸、电视台等媒介也应该夏历与西历并用,也许会觉得繁琐,可是却是对民族文化的觉醒意识,对自己民族传统的珍视。不至于让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迷失自我,失落最宝贵的东西。


  第二,将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民族传统节日,而其他的有些是政治性节日:如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出发,来设置了七天长假,少了文化底蕴,节日的欢愉,却多了浮躁与喧嚣。在传统节日与现代政治性节日比重大大失谐的情况下,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


  在2005年的两会上,60多位香港特区代表又联名提案,呼吁把清明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各地人大代表门也纷纷建议将增设传统法定假日纳入议程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教授多次呼吁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所探讨。


  第三,加强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国外的中小学中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在中国由于种种历史的,教育体制的原因,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直很薄弱,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对本国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须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


  第四,需要民俗学学者的努力,社会对民俗学的重视。


  民俗学家在发掘传统节日文化意蕴,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转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应该重视民俗学家的工作,其中政府也应该在此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在除夕夜发表新春贺辞,创设各种条件,引导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了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为年轻人所喜爱。使年轻人在快乐地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时同样不忘记我们自己的节日,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对洋节多一份宽容。


  华夏传统节日该如何回应全球浪潮(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市化),已经成为考验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领域能否继续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标志。但是传统节日的现代转生并不意味着抛却固有的传统和精神内核,一味地去屈就现代化、都市化。而是在都市化、全球化浪潮中给人们以精神的慰藉,自我身份的认同。


  华夏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地珍惜,保护,我们的政府应增设传统法定假日,加强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给人们充裕的时间来体味节日的美好,重温传统节日的美好意蕴,保护传统节日,同样也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至于迷失方向。



  
释:



  ○1《论语.学而》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根据历代注解,这句话说的是对丧祭之礼的重视及其对民风民德的影响。首先,何晏的《论语集解》记载孔安国的注解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后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基本上沿用这一注解而稍作发挥:“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而本文以此作题目是因为节日起与祭祀,宗教信仰,对百姓移风易俗起着重要作用。


  2○3○4《风俗通义校注》序言,应劭撰,王利器 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页。


  ○5《中国节日框架的建构与重构》,高丙中,载《文化年夜饭网话央视春节晚会》,中华书局2003年1月第1版,第189页。


  ○6 对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端午节源于于夏至说,着眼点是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这种解说注意到了时令,不过,我过古代许多节日,初期并不是固定的,是在逐渐的发展中才固定下来的。所以夏至习俗做端午广义的源头则可,狭隘地理解则有些牵强。另椐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中的考证认为端午节之成因是对龙图腾的祭祀,是先民希望证明和显示自己的“龙子”身份,以此祈求龙保佑健康与安全。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的五月五日都要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竞渡,娱神娱己。但端午的节俗远不止此,何况竞渡之举也非吴越独有。


  ○7 爆竹和春联一样,最初作用也是趋辟妖魔鬼怪。最初发明的爆竹并不像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劈啪之声,惊吓鬼怪。据东方朔的《神经异》说:西方有个一尺来长的怪物,叫“山魈”,人要是冒犯了它,就会得寒热病,但这个怪物害怕声响,听见劈啪之声就逃走了,所以人们才把竹子扔在火中来惊吓它。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明确地指出了:“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这里的焚烧竹子使其爆响,正是爆竹的原义。


  ○8《伽达默尔集·戏剧的节日特性》,伽达默尔,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547页。


  ○9 张者:《冯骥才:在空谷中呐喊》,《文化自白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http://book.news.sina.com.cn/longbook/1096528532_wenhuazibaishu/49.shtml


  ○10 王蔚、倪红梅、刘畅:《中国人将西方圣诞节变成自己的欢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2/24/content_2377232.htm


  ○11 柏林:《反启蒙运动》,出自《世界著名哲学家丛书》,约翰格鲁著,马俊峰、杨彩霞、路日丽 译,昆仑出版社。第42页。


  ○12 张潮:《幽梦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62页。


  ○13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 张
君.神秘的节俗[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鸿宇遍.中国民俗文化——节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3] 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陈
烈.中国祭天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6] 乔继堂.细说中国节——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内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7] 刘连喜主编,文化年夜饭——网话央视春节晚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3-29 19:26 , Processed in 0.24691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