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7|回复: 0
收起左侧

实现中国梦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访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

[复制链接]

2150

主题

218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00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6-4-19 17: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阐述中国梦,请问王教授,您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王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梦要实现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这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存在于一个统一的过程之中。

  一方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价值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比如,崇礼尚义、“百善孝为先”的道德风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大同世界、天下一家”的美好理想,“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当今世界,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发展的维度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底气和文化自尊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要想真正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起来,就需要依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民族成员精神联系的纽带。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日益强大,走向复兴,其重要的价值根源之一,便是对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觉认同。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另一方面,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指出,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比过去更为重要,它可以扩大一国的影响力,并增强一国外交政策在其他国家眼中的合法性。文化软实力是构成一个大国的不可缺少的要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愈显重要。

  中国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历史上,中华文化赓续不绝,根本原因在于立足时代特点,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

  记者:儒家的大同思想与中国梦具有哪些相通之处,对实现中国梦具有哪些重要启示?

  王杰:中国梦的提出既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也是儒家大同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话语表达。中国梦与儒家大同理想之间具有内在的文化传承性:第一,都强调“民本”思想。第二,都倡导“为公”意识。第三,都主张“诚信”理念。第四,都追求“大同”目标。

  首先,全体公民都应该树立“为公”意识,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道德要求。儒家“天下为公”思想具有多重的哲学意蕴,“为公”强调的不仅是要实现财产“公有”,还强调社会要努力追求“公平”与“公正”,每个社会成员应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实现中国梦,同样离不开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的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坚持选“贤”与“能”的人才标准,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人才要求。儒家历来强调用人。孔子在回答鲁哀公问政时,就说“政在选臣”,司马光也说“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在人才的选择标准上,儒家大同理想中明确指出要选贤与能者,即要把有德有能之人选拔出来。这既是实现儒家大同理想社会所必需的,也是大同社会的重要表征。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德才兼备之人是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财富,这是儒家大同理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再次,倡导“讲信”的社会风气,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社会条件。儒家不仅把“信守诺言”看作是君子的良好操守,更是把“取信于民”视为政权稳固的根基所在。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人们还在遭受着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的困扰,这与中国梦的美好追求背道而驰。因此,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诚信之风,唯此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国家和睦、世界大同。

  记者:中国梦要想获得认同和接受,既要接通历史激活文化,还要以现代文化为现实支撑,您认为中国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王杰:从时间维度上说,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

  中国梦有利于凝聚国人共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带来的是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把亿万人民的价值观念凝聚起来,形成共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梦的提出,把人们的视野引向被众多国人接受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助于统一思想,引领行动;把人们的目光从现实投向未来,使人们在发展中看到更多希望,取得更大共识,有利于人们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中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与目标。

  中国梦有利于增强公民认同。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存方式的现代化、虚拟化、多样化,人们在价值领域的公民认同感不断降低,不仅表现在公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降低,而且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也在日趋下降。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公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国梦强调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完美结合,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有机统一。因此,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增进公民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中国梦有利于激发改革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又强调,精神因素在历史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各种利益与矛盾冲突不断加深,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生态失衡、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等问题突出。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想,除了继续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之外,还应该要坚持把物质利益与理想追求、物质刺激与精神鼓励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改革的难度或许会更小一些、效率会更高一些。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富强与个人幸福的有机统一,个体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紧密结合。

  记者:中国梦的实现,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您认为中国梦的“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是什么?

  王杰:从空间维度上说,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评论到的“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中国梦具有“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双重意蕴。

  从“中国向度”来说,中国梦的实现要立足于中国自身,关键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的实现时,用了“三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用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这实际上就很好地回答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向度”问题。

  从“世界向度”方面来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也有益于世界。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明朝中后期及清雍正朝,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了近代的百年屈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经济奇迹得益于我们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翻开中国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丝绸之路”留下的是互利合作的足迹,郑和的“七下西洋”,播撒的是和平友谊的种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3-29 09:14 , Processed in 0.23501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