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1).
汉高祖刘邦,字季,号
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是刘太公第三子,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216年,时年31岁,为
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九月,参加
陈胜,
吴广起义,后加入楚国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
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
张良,武有
韩信,后方有
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
垓下设下十面埋伏, 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
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02年
称帝于山东
定陶,建立汉朝,定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卒于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享年61岁,葬于陕西省西安
咸阳县东,称
长陵。其妻
吕雉,曾
称制八年,史称高后,卒于公元前179年,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2).
汉惠帝刘盈,谥号
孝惠帝,生于公元前211年。公元前194年,17岁时登基,在位7年,卒于公元前188年,寿24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
安陵。
3).
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
薄姬生,公元前195年封
代王。公元前179年,
吕后死,
周勃等杀西汉后少帝及
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刘恒即位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减轻刑罚;厉行节约,兴修水利,加速农业生产,加强
中央集权;驻军北方,增强边境防御。汉朝由此趋向安定繁荣。在位23年,卒于前157年,享年46岁,葬于陕西省西安
咸阳县霸陵。
4).
汉景帝刘启,谥号
孝景帝。生于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56年登基。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
削藩”,任
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集权中央,削弱诸侯王之力量;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
文景之治”。在位16年,卒于公元前141年,享年48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阳陵,坐东向西。
5).汉武帝
刘彻,谥号孝武帝,庙号世宗。生于公元前156年,卒于公元前87年。公元前15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年登基,在位期间数次大破
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
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在位54年,病故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陕西省西安
咸阳县茂陵。
6).
汉昭帝刘弗陵,又名刘弗,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94年,卒于公元前74年,武帝刘彻之少子。公元前86年刘弗陵八岁登基,在位期间政事一直委任
霍光。在位13年,享年21岁,无嗣。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平陵。
7).
汉宣帝刘询,本名
刘病已,字次卿,谥号孝宣帝,庙号
中宗。生于公元前91年,卒于公元前48年(黄龙元年冬十二月),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
刘据因
巫蛊之祸受诬陷,全家遇害,襁褓中的刘询被关入监狱,受到廷尉监
邴吉的舍命保护,于是武帝为他大赦天下,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后武帝诏令将刘病已收养于
掖庭,籍属宗正。公元前七四年登基,刘询在位期间,
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曾联合
乌孙打击
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
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击败
西羌,任将军
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设立
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郭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史称“
宣帝中兴”。在位25年,享年43岁。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
杜陵。
8).
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东汉时庙号被削)。生于公元前76年,公元前48年登基。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33年,在位16年,享年43岁。葬于渭陵。
9).
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统宗(东汉时庙号被削),生于公元前51年,卒于公元前7年,公元前32年登基,在位26年,享年45岁。葬于延陵。
10).
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26年,卒于公元前1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
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22年,刘康去世,年仅3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6年登基,在位6年,享年26岁,葬于夷陵。
11).
汉平帝刘衎,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
刘兴之子。生于公元前9年,卒于公元5年十二月。公元前6年登基(时年九岁),在位5年,卒年14岁,葬于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