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滕州----颜锡扬宗长好样的(一)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15-01-23 08:10:34 | 浏览:1889次 ]
分享到:

 

古 滕 颜 氏

颜 锡 扬

滕州颜氏起源黄帝轩辕氏,发祥于小邾国。《古滕颜氏族谱》载:“吾颜姓出与邾颛顼高阳氏,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及吴回,黎与回代为高辛火正(官名),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吴回生陆终,终有六子,第五子曰安。武王克商,求祝融之后,乃安之苗裔曹挟于邾,其后夷父颜有功于周,分封小邾,为鲁附庸,子孙以父字为氏,世为鲁卿士,亦散处。列国,孔门高弟子七十七人,而颜氏有八焉。自是以后,代有文人,汉史游作《急就章》曰‘颜文章’,盖言颜氏世有文章之才也。”别封友于郳(今滕州市),为纪祖念本,以父字为姓曰“颜友”系第一“颜”姓。滕州古为“三国五邑”,“孔门八颜,皆郳出也”之说因此而出。后世子孙繁衍,成为华夏名门望族,称“古滕颜氏”。

谱载:“南北朝时颜延年(384~456年)为桂林守,子孙家焉者。”颜智原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八桂堂,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军功授山东济宁卫左所,调泗州百户所,升滕县守御千户所,爵袭五世。智公命三子颜荣去级索力农传至今。天启壬戌(1622年),族谱毁于兵火。碑载:“颜氏始于鲁,徙于桂,复迁于滕”。宗祠内植八株桂树,谕子孙怀之。自明清今已衍传二十六世,集居洪绪镇南颜楼,姜屯镇北颜楼,级索镇颜庄,散居峄城、微山、鱼台及海内外各地。古滕颜氏恪守“忠孝耕读,礼让乡邻”之祖训,世代文人济济,敬老尚贤。

族谱人文、史地、山川、民俗、技艺等汇萃,且将女子收入谱牒,明学历、娶嫁、功德,属北宋三苏学派,堪称滕州谱牒范本,是写史修志不可多得的信实资料。

1997年7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主持人徐小燕致函市委宣传部,专为《百家姓》节目拍摄滕州颜氏家族,笔者曾受命撰文,但因古迹文物匮乏,只得割爱辞却。徐先生来滕拍摄过《墨子故里》,在海外引起强烈轰动,这次欲以颜氏为题宣传滕州,向世界各国公诸颜墨两家的严谨治学与学术内涵。

(原载1998年12月4日《滕州日报》)


一代宗师颜安乐
作者:颜锡扬颜道彩
  
颜安乐是汉代知名学者、著名教育家和著作家,他一生致力研究春秋公羊学,自办家学教书育人,集毕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写成一代名著《春秋公羊颜氏记》。
  颜安乐,字公孙(生卒年代不详),汉代东海郡薛县人,今滕州市人。当时蕃县和薛县的一部分是由古代郳国划分出来的,郳国后来又名小邾国。郳国国君、小邾子颜友是颜姓的始初祖,郳城是历代颜氏的发祥地。颜安乐自幼家贫,他从小就立志继承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先祖美德,兴办家乡教育。蕃县有位经学大师叫眭宏,是他的舅氏。眭宏的姐姐把安乐交给弟弟,让安乐跟舅氏读书。颜安乐拜舅氏为业师,他读书非常刻苦,后来成为春秋公羊学派的一代宗师。
  眭宏,字孟(生卒年代不详),汉代东海郡蕃县人,今滕州市区内蕃阳街人。眭宏是讲授春秋经学的儒家大师,蕃县城古属小邾国,因此他更注重对《公羊传》的研究和讲授,创立了“春秋公羊学”学说。眭宏先后收弟子百余人,其中有两个弟子最使他称心如意,一个是他的外甥颜安乐,另一个是下邳的严彭祖。安乐和彭祖深受业师的垂爱,二人也十分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读书,切磋学问,遇有疑难的问题便展开热切的讨论,都能各抒己见,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业师见状高兴地说:“春秋之意在二子矣。”自成一家的春秋公羊学大师眭宏名声大震,经朝廷选拔和地方推荐,他先被封为议郎,后来又提封为符节令。公元前78年,全国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百姓惶恐不安,眭宏认为是皇帝治理不当的责任,于是上书请皇帝让位,结果因触怒皇帝被杀。从此,讲授春秋公羊学的职责便落在颜安乐和严彭祖的身上。颜严二人强忍悲痛,竭诚师训,尽心办学。他二人不知疲倦地教授师友和弟子,诠释各种疑难,人们又称他们主办的学叫“颜严之学”。后来,颜严二人各回原籍,在家乡开馆垂帐各自办学。
  颜安乐在家乡创办起家学,开始广收弟子,悉心教学,质疑解难,日夜辛劳。他把要讲的课程内容先写成“讲义”,然后交给弟子,让弟子去用心领会,自己去接受知识,人们又称这所家学叫“颜氏家学”。颜氏家学的弟子成名成才者众多,《汉书》里记载,有个弟子是淮阳的泠丰次君,后来做了朝廷里的少府官;有个是淄川的任公,后来做了淄川太守。那时,颜氏家学为国家培养了知名人才,家乡的文化教育也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人们又称颜氏家学叫“泠任之学”。这期间,先师眭宏的弟子贡禹又官升御史大夫,疏广也做了太子太傅,加之汉代初年的叔孙通也是薛县人,后被历史学家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宗”,汉王朝的达官显贵出自蕃薛,蕃薛二县的教育更是声震朝野,远近来投奔颜氏家学的学子络绎不绝。太子太傅疏广收琅琊的管路为门生,御史大夫贡禹收泰山的冥都为门生,管路和冥都后来又投奔颜安乐,拜安乐为业师,并转达恩师疏广和贡禹的委托,虔诚地向业师求教。颜安乐不负重托,不辞劳苦,寒来暑往,朝夕授受,指点迷津,呕心沥血地传授春秋公羊学。管路后来做了御史中丞,冥都做了丞相,世人又因颜氏家学的再传弟子成名,称之为“管冥之学”。其后,御史管路收孙宝为门生,孙宝官居大司农。少府泠丰次君收马宫为门生,马宫做了九卿;收琅琊的左咸为门生,左咸做了郡守。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师承徒效,代代相传。蕃薛的教育盛名遂播扬天下,成为当时培育英才的襁褓和摇篮,令世人刮目相看。上述名人和事迹后被载入史册,今在《汉书》和明清版《滕县志》里可以查证,县志还专为眭孟、颜安乐刊立传记。今滕州地方谱牒《古滕颜氏族谱》里载有清代学者闫法鲁的评论说:“颜氏,吾邑(县)仕学之家也”。
  “春秋三传”是《春秋》和《左传》、《公羊传》及《谷梁传》。《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公羊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传于齐国人公羊高所著的书,经过五代人的口授最后才书之于帛。经过汉代儒学宗师董仲舒及弟子们的整理印制,最后才完成这部经典著作。《公羊传》记述了春秋时期长达242年的历史,上溯自三皇五帝,是一部史学、文学价值很高的经典著作。《公羊传》较翔实地记载了滕州古代的滕、薛和小邾三个国家,且以更多的笔墨记载了邾国、小邾国和滥国三国的兴衰与沿革,是一部研究滕州古代三国史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鉴于此,滕州的历代学者对《公羊传》的研究和考证从未中止过。在以“四书五经”为国学教材的封建社会,滕县书院和滕籍学者所讲授的《公羊传》经学则更为真实、细致、深刻,所撰著的文章超脱世俗,能够经得起学者的推敲、考证和实地查验。颜安乐作为颜友的后世子孙,其用力程度则更是不言而喻的。《公羊传》一书,在某些史实上曾直言不讳地指责《左传》记述中的回避态度与不实之处,学术的争议至今已持续了2000多年。颜安乐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业师眭宏的指导下查证古籍文献,对照石经残碑,进行实地考察,倾听当地老人的口碑资料,对《公羊传》其中的谬误进行注释,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撰著出《春秋公羊颜氏记》。
  《春秋公羊颜氏记》共一卷十一篇,是颜安乐一生致力学术研究的力作和学术思想的结晶。据《汉书》和文献记载,汉宣帝时颜安乐被封为经学博士,他出任过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汉书·儒林》里有他的传记,《汉书·艺文》里有《春秋公羊颜氏记》的书目及篇章,《汉书·艺论》里还有学者郑元写的论文。唐代学者孔颖达校注编纂《春秋左传正义》时引用过该书的章句,学者徐彦为《公羊传》作序和注疏时也曾引用。其后,《春秋公羊颜氏记》在激烈的学术斗争中失传。颜师古是唐代的训诂学家,他奉旨校注《汉书》时,只对严彭祖的弟子江门云注释为“被逄见所杀”,而对颜安乐“为仇家所杀”却只字未注,后代颜氏宗族资料里说是有意回避学术上的争议。
  战国以后,历代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国颜氏的起源、分封、沿革有多种说法和猜测,颜真卿经过长期地详查细考后对族人说:“不知王俭所依何据,当以旧谱为之。”王俭是齐国人,著有《姓谱》。公元780年,颜真卿在长安主持续修《颜氏族谱》,建颜氏家庙,立《颜氏家庙之碑》,谱序和碑文由他亲自撰文和书写,指出了久争不决的重大论题。他在文中写道:“(颜)友始封郳,称小邾子”,这里的“郳”指的是滕县东一里的倪城,是颜友建国立都和颜氏的发祥地,并没指后来郳犁来又东迁建立的郳犁来城。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记载:“滕,盖以一邑而包春秋侯国之地者三邑。以今图按之,县治为小邾地”。倪城“在梁水东一里(梁水,古河名,今为荆河),周八里。”2000年5月,第六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在马来西亚召开,世界颜氏公认颜氏起源于今滕州市东一里的倪城,在会刊资料里还印刷了用古今地名绘制的福建桃源颜氏起源与迁徙地图,并加以文字说明证实。而有学者却旁征博引,声称晋代学者杜预注的是在昌虑的东北。昌虑县治即在今滕州市羊庄镇的土城村,那里是叔术建立滥国的故城,即汉代的昌虑县。颜友的曾孙郳犁来建的郳犁来城在昌虑城的东北,又称郳犁城或郳城,郳犁来受“子”爵后,才又称他的国家叫小邾国,这座城因此也叫小邾城。在春秋战国时期,郳与小邾的称谓一直是交叉使用。如公元前567年《左传·襄公元年》记载:齐灭莱,迁莱国国君于郳寄居终身,齐大夫高厚、崔杼为莱君划定田界。齐国以强凌弱,侵占莱国的国土,掳夺莱国的国民和财富,却又以强暴的手段把莱君转嫁到郳国,侵吞他国的利益。在齐鲁两国争霸的年代,《左传》对这次事件则记述得非常真实,这里用的仍旧是郳国的名称。
  至今世界各地颜氏后裔依旧遵循宗族世代传承的史料,依旧遵循“当以旧谱为之”的家训箴言,依旧遵循认定的颜氏发源地是山东滕州东一里的郳城。历代的滕州史志学者和滕州人民,依旧遵循县志的记载,郳国古都在滕州城。不仅如此,郳氏后裔倪义省也在山东政协《春秋》杂志上发表文章:《郳城和滕州城》(见2002年5月第3期,总第51期)。颜氏、倪氏两个姓氏都是起源于郳城,在东江考古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邾友父、郳庆、郳害”字样的大篆铭文,文献中也有“郳友、郳犁来、郳甲”的记载。
  清代,山东历城(今济南)的学者马国翰,他从大量古籍中把收集到历代学者引用《春秋公羊颜氏记》的章节内容,集中在《玉函山房辑佚书》里,今国家及大专院校图书馆古籍书库里均有珍藏本。另据明清《滕县志》记载:明代正统年就间(1436—1499年),知县罗斐报请上司增设三个乡二十八个社,其中一乡名叫“安乐乡”,为“领社”。安乐乡古属小邾国,今为滕州东部及山亭区,所领辖十个社。随着朝代的更替和行政区划的改变,明代的安乐乡已不存在,只有名称保留在县志里。再据《古滕颜氏族谱》记载:明代崇祯二年(1629年),湖广德安府司理颜守耕辞官回滕,在城南安乐窝买地建安乐别墅,世传这是颜安乐办学的地方,这个村庄那时还叫安乐窝。“窝”是滕州历代的方言俚语,指的是“地方”,至今人们把占地方还叫“占窝”。这是迄今最早的村庄地名的记载,滕州颜氏为纪念宗族中的先贤也最早载入谱牒。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安乐窝已经是城乡联体,1984年县政府统一更名为“安乐街”。同时,还把以古国名的城更名为小邾城街,在市区内的龙泉塔东侧;把古蕃县(北魏名蕃阳郡)更名为“蕃阳街”,在市区内104国道的西侧。
  古往今来,岁月悠悠。人们不忘颜安乐、颜氏家学和《春秋公羊颜氏记》,用来缅怀他的安乐街在滕州一直延续到今天。历代的滕州学者和历代的颜氏名人治学是严谨的、审慎的,历代传承续修的县志、颜氏谱志是真实的,是无可非议的。古往今来的滕州人代代保护着郳城这个文明古国,岁月悠悠也不能淡化世代人的信念。笔者呼吁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小邾城街建立以“郳国故都遗址”为题的永久标志性建筑物,并建议把2002年颜友陵墓的考古重大发现载入正在续修的《滕州市志》,这对于国家、地方和人民,对当今和后世都是有益的。
(原载《滕州日报》2003年5月9日,本次输入补入原先网络上空缺的“郳”字。)


上一篇:滕州----颜锡扬宗长好样的(二)
下一篇:颜景策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