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20:59:55新华网
0:55/1:40自动播放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近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近陕西省黄陵县、白水县、洛南县,实地领略这些与中华文明史“同龄”的古树,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更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无言史书,见证着从石器敲击到数字浪潮的文明迁徙,诉说着从未中断的文明密码。
黄帝手植柏,称“轩辕柏”,为轩辕黄帝定居桥山后亲手栽种,是中华民族植树传统的起源。树龄约5000年,为古柏之冠,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中华第一柏”。1998年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评为“中华名树”;2018年中国最美古树遴选委员会评为“最美古树”;2023年全国“双百"古树名木推选活动中,手植柏被评为“最美古侧柏”,黄帝陵古柏群被评为“最美古树群”。
黄帝手植柏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巍峨参天、苍劲挺拔、枝叶繁茂,昭示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历史见证。
2016年精心挑选的黄帝手植柏种子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2018年,3株黄帝手植柏扩繁苗入植广西南宁,这是黄帝手植柏扩繁苗第一次走出陕西故土。在中华大地上,古树的后代生生不息,接力延续5000年古树基因。
保生柏位于轩辕庙保生宫旧址而得名,保生宫是始祖轩辕黄帝时期重要的生活、居住地,华夏中医始祖“医圣”天师岐伯与黄帝在此论道,形成了《黄帝内经》“养生、养心、养性”的主要精髓,开启了中医药学、养生学之先河,被人们视为长寿的象征。
如今,保生柏已成为研究古树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样本。它提醒着我们,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自然与文化的瑰宝,守护中华民族的根脉。
轩辕庙除了这两棵5000年的手植柏外,还有18株树龄在3000年以上的古柏。而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上共生长柏树十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柏8.6万余株,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柏有3万多株。这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人工栽植最早、面积最大、树龄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桥山古柏亦被称为人类文明历史的“活化石”。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北征朔方得胜归来,听闻古商道葫芦河畔有“老君神庙”,遂前往焚香祭拜,并在庙前植下这株柏树,赐名“老君柏”。后“老君庙”垮塌,“老君柏”仍傲然屹立,被百姓敬为“神树”,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信仰与希望。
2009年,为配合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经延安市及黄陵县两级政府与国内林业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决定对老君柏实施保护性移植。这棵千年古柏由此开启了一场堪称“世界之最”的移植工程。在移植过程中,工程方动用国内顶尖的650吨履带车及十轴液压板车,实际吊装重量达450吨。历时4小时有余,老君柏最终成功移栽至川庄村。此次行动不仅挽救了这株珍贵的古树,更为我国古树移植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开创了大型古树保护工程的新范例。
相传,这棵古柏是中华文字始祖仓颉亲手所植。仓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创造汉字的先贤,他的发明创造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棵古柏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象征。
仓颉手植柏的形态奇特,纹理如奔腾的河流,有学者称之为“文化之源”。它的树干犹如飞流直下,卷起浪花无数,因此又称为瀑布柏。
2020年这棵古柏的籽种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行航天育种,成为中华文明“飞向太空”的象征。如今,白水县仓颉手植柏繁育基地内,近千棵太空育种苗长势良好,通过太空种子育苗,更好地延续了仓颉手植柏的基因,彰显了中国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洛南页山大古柏又名“栖霞柏”,是秦岭发现的最大古侧柏。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参观大古柏后认为,它生长于原始社会,距今已数千年。
相传在上古黄帝时期,轩辕黄帝的左史官仓颉在洛南造字之后,带领百姓植树造林,这便是洛南古柏的起源。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洛南知县陈作枢亲访此树,并作了《页山古柏记》。同治七年(1868年),该文章被补入《洛南县志》。
页山大古柏形态奇特,树干上有自然形成的龙的形状,仿佛一条巨龙在树身中穿梭,赋予了它神秘的灵性。
作为“有生命的文物”,古树如同“活化石”,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们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铭刻着民族发展的时代印记。
文案:别培辉 史梦 郝云菲
制作:穆涛
专家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秦岭研究院院长 赵忠
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科长 李小军
鸣谢: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中心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陕西频道
联合出品
2025年04月05日20:5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video id="_v_p_346" class="video-js vjs-default-skin" playsinline="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5-playsinline="true" x5-video-player-type="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false" controls="" autoplay="autoplay" width="640" height="360" poster="http://flvimage.people.com.cn/videofile7/pvmsimage/2025/4/5/WangRenHong_18fab2e1f0c83f98a43ea2afaff24b7b.png" data-setup="{"example_option":true}"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丰台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年复一年的垂范,树木植于土,生态文明理念植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年年履行与春天的“绿色约定”,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白皮松、西府海棠、油松、金枝槐、美人梅、车梁木、杜仲、元宝枫……习近平总书记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种下一棵棵树,爱护一片片绿。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经过持续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成绩来之不易。”植树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场的干部群众亲切交谈。
植树造林,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更加注重‘提质’”“更加注重‘兴业’”“更加注重‘利民’”,习近平总书记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指明方向。
众人植树树成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责编:王仁宏、高雷)
本报记者 袁 泉 琼达卓嘎
2025年04月06日0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尽管已回到香港多日,但75岁的市民梁筹庭还沉醉在不久前的西藏之旅中。
今年2月19日,“拉萨—成都天府—香港”首航航班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拉萨至香港首条地区航线正式开通。为感受藏文化的魅力,梁筹庭买了机票。
“放眼世界,有多少地方像西藏这样迷人呢?”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地,第一次来西藏旅游的梁筹庭直言“眼界大开”,“西藏是一个值得再来的地方!我已经和很多朋友分享了这次难忘的旅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西藏融合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族风情之美,坚持走特色化、精品化的路子,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富民兴藏的支柱产业。
坚持文化赋能,打造精品文旅品牌。
星空为幕、山川为景,金碧辉煌的宫殿前,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正精彩演绎……3月23日晚,拉萨河畔、宝瓶山下,藏文化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迎来第十三季首演,现场观众的喝彩声不绝于耳。
欣赏一场《文成公主》,如今已成为很多游客来拉萨的必打卡项目。依托《文成公主》剧目,拉萨在剧场所在地慈觉林村打造了民族风情街、旅游主题园,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构建了“吃、住、行、游、购、娱”有机融合的文旅全产业链。该剧自开演以来,演出及园区旅游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3200万人次,累计为当地村民发放薪资约5亿元。
文化赋能,打开西藏文旅产业的发展新空间。2024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11.44亿元,同比增长23.8%;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1万人次,同比增长15.81%;实现旅游总花费745.93亿元,同比增长14.5%。
坚持市场导向,构建全域全季旅游格局。
“冬天来西藏,A级旅游景区免费游览!”去年冬天,这样一条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热传,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为持续推动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西藏已连续7年开展“冬游西藏”活动,推出一系列“奖补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
为推动旅游业实现从“一地一季”到“全域全季”的转变,西藏突出区域联动,着力提升G318等进出藏主干道沿线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游客出行体验;突出精品特色,打造“滇藏公路世界屋脊风情自驾之路”“拉萨城市漫游”“最美天湖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展“冬游西藏”等活动,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西藏正加快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今年,西藏将深入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文旅廊道和旅游名县,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到今年底,争取实现文化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和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7%和16%以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2025年4月5日)
2025年04月06日0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美国有关做法违背基本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罔顾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无视美国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公平”的旗号搞零和博弈,本质上是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特殊”,是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崇尚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美国应顺应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从维护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停止以关税为武器对华经贸打压,停止损害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世界决不会也不应该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以邻为壑的经济霸凌终将反噬自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责任。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国际上的事情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各国应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相信公平与正义的国家,都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文化养分
本报记者 栾心怡
2025年04月06日0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清明,是节气、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青砖黛瓦间寻一抹新绿,于百家灶火中品一口春鲜。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蕴藏在一个个文化符号中;“诗与远方”的文旅牵手,激发出旺盛的时代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从红色旧址上追思追忆,到山水花丛间踏青赏春,清明时节,人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赓续精神血脉、汲取文化养分,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红色文化传承不息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清明假期,革命旧址参观者络绎不绝。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在跨越时空的思念与坚守中赓续传承。
圪梁梁、山峁峁,如何垦出歌谣里“陕北的好江南”?
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镢头,静列在延安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刃口处的斑驳凹痕,镌刻着80多年前的垦荒史诗。
“这把镢头,是1941年八路军359旅开赴南泥湾后,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战士们自己动手打造的。”讲解员李茜向清明假期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战士们没有工具,就找废铁自己造;没地方住,就搭帐篷、挖窑洞……一把把镢头,刨出的不仅仅是土地和粮食,更是披荆斩棘垦荒原、筚路蓝缕建家园的高昂士气。”
纪念馆尾厅墙上,“南泥湾精神”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人们在重温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虽已成为历史,但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诉说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传递着开拓前行的奋进力量。”来自陕西宝鸡的游客梁京说。
延河水畔,游人如织;石库门前,熙熙攘攘;嘉兴南湖,波光粼粼;北京香山,苍翠遍野……神州大地,红色资源星罗棋布。
漫步革命旧址,红色文化的滋养,在思接千载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切身体验之中。
全息影像亮起,长征“无名英雄”身影浮现,与游客“同走长征路”;模拟寒冷气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有了实感”……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借由科技手段,将长征历史转化为一个个体验互动场景。
“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让我感受到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来自江苏的游客叶女士说。清明假期,“红飘带”接待省外游客占比超30%。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各地的守正创新实践,推动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感染力。
逛集市、买文创、品美食。江西瑞金,红井步行街的“红色集市”人潮涌动。来自广州的游客朱志辉正在挑选伴手礼:“苏区纸币纪念册、少年家国梦手办,红色文创很有新意;黄元米果、脐橙米酒,地道风味值得分享。”
“来瑞金的青年游客越来越多,瑞金正推动形成更多红色旅游新业态,为青年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瑞金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说。
文旅市场释放活力
春和景明好时节。从曲水流觞、临水赋诗,到踏青插柳、放飞纸鸢,清明在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出多样的民俗习俗。市民游客在清明假期尽享“文化味儿”。
“铛——”一声铜锣响彻石板路。延续近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山轧蚕花”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拉开帷幕。
我国的蚕桑文化内涵丰富,清明蚕桑习俗多姿多彩。“轧”在方言中意为“挤”。每逢清明,浙江杭嘉湖地区的蚕花庙会、水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蚕花轧得越闹猛,收成就越好。”在村民口中,这是一场祈求风调雨顺、蚕花茂盛的盛会。蚕农手持竹篮,头戴蚕花发饰,沿青石板路拾级而上。“蚕花娘娘”沿途撒下寄托着美好祝福的蚕花和糖果。鼓乐队、舞龙队、舞狮队一一出场。
清明时节,一系列富有节日特色的文旅活动与春日胜景相映成趣,吸引游客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美。
沿着两岸长满芦苇的五布河,向东温泉镇飞驰,四周山峦环抱。何怀凤一家三口从重庆巴南城区来到郊区踏青。
春风轻拂,孩子兴奋地牵着线奔跑,五彩斑斓的燕子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摇曳。“看她笑得多开心!”何怀凤说,一家人订了村里的民宿,带孩子挖野菜、做清明粑。
清明假期,巴南区组织开展赏花、登山、露营、挖野菜等乡村旅游活动,全区特色旅游民宿平均订房率超70%。
文旅融合带动“一业兴、百业旺”。各地积极打造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清明假期,北京推出312场群众文化活动、843场各类演出、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线路和十大赏花胜景地,发展“春日经济”;安徽将国潮、美食、数字体验等融入文旅空间;湖南长沙通过非遗集市、研学直播等形式,打造可触、可感的文旅新消费模式。
强化保障丰富体验
“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必须服务人民、惠及人民。
各地博物馆、文化馆加强服务保障,丰富产品供给,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广东深圳博物馆、南山博物馆等无需预约,精彩展览“随到随看”。山东文化馆开办丰富多样的展览,“走进展厅,非遗展览、陶艺作品展、创意作品展一应俱全。”来此参观的张先生说。
清明假期迎来出游高峰。4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近2.9亿人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为保障群众安全平稳出行,各地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在哈尔滨至亚布力开行“旅拍专列”,北京局集团公司“开往春天的列车”涂装换新,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开行“杏韵之旅”银发专列,提供一铺到底、慢旅行服务等。
为满足自驾出行需求,浙江海宁盐官景区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新建的低碳停车楼建设有637个充电车位,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景区还安装了光伏停车棚,提供绿色电力。”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营销工作人员吕杰说。盐官景区创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酒店、餐饮、房车营地、民宿以及所有公共设施均已使用绿电。
从交通出行到游玩赏景,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做好假期文旅市场保障工作,让市民游客舒心出游。
从景区展馆到大街小巷,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火热开展,解锁更多“打开方式”。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释放更多消费潜力,写下人文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注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记者张丹华、陈隽逸、杨颜菲、刘军国、王欣悦、潘俊强、窦瀚洋、王珂、韩鑫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本报记者 董丝雨
2025年04月06日0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去年,“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聚焦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为蓝图,以重点项目和光伏治沙为抓手,采取要素保障、联防联治、示范带动、考核引领等举措,巩固扩大东部片区歼灭战战果,牢牢守住西部片区阻击战总体防线,重点打好中部片区攻坚战。
三北地区沙漠、戈壁和荒漠面积广阔,太阳能资源富集。为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国家林草局成立“三北”工程攻坚战专班风电光伏治沙组,积极开展光伏治沙规划编制、完善用地政策、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等工作。
据悉,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编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正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二级巡视员潘红星介绍,《规划》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光伏治沙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实验项目和一体化工程、融合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等,构筑东起内蒙古中部西至新疆“点、线、面”相结合的光伏治沙长城。
为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规范项目用地管理,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按照光伏用地政策相关规定,利用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综合考虑国土‘三调’数据、生态保护要求、植被盖度、交通路网、光伏电站选址要求及沙化土地治理等,在‘沙戈荒’地区划定了对生态影响小、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低的适建区域19.98万平方公里,理论装机近100亿千瓦。”潘红星说。
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护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光伏治沙建设。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将主动靠前服务,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保障风电光伏基地和能源通道建设。此外,还将收集分析不同区域光伏治沙成果案例和技术模式,完善光伏治沙标准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潘红星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彭 飞
2025年04月06日0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清明节之际,宁夏固原市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的师生凌晨5点出发,徒步百里山路,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以30年的坚持和“我们会继续传承、行走下去”的宣示,激励学校师生,触动社会各界,启人思考。
英烈从未远去,他们的信仰与精气神,在无数后来者那里承续。AI情景模拟对话,VR技术还原革命场景……近年来,通过思政“小课堂”探索创新,英烈的英雄气概、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得以生动再现,人们的感悟真切而深刻。
也有刻骨铭心的行走。到泸定桥感受枪林弹雨中战士勇攀铁索的凶险,到脱贫村庄感念1800多名扶贫干部的牺牲……英烈的事迹与精神具有无声的穿透力。在社会“大课堂”汲取战风斗雨、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能够更好转化为顽强奋发的动力。
新征程上,我们还有很多“雪山草地”要跨越。把“小课堂”“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我们一定能取得新的好成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2025年04月06日05: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美国政府日前抛出所谓“对等关税”计划,拟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美方此举招致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各方普遍认为,美方关税计划打着“对等”的幌子,实则在经贸领域推行权力政治、实施单边霸凌,这种做法严重冲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也将给全球经济发展制造巨大风险。
美方“对等关税”计划以主观臆断和单边评估为依据,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本质上是强权政治的体现。美方宣称此举旨在纠正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吃亏”现状,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美方所谓的“吃亏论”,无视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究其本质,美国“对等关税”的逻辑是以强权压迫弱者,以单边取代多边。美方将矛头指向所有贸易伙伴,无异于要将“美国第一”升级为“美国独霸”。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所指出的,美国贸易政策正倒退回19世纪,该政策忽视了全球化带给美国的空前繁荣。
美方这种赤裸裸的恃强凌弱、唯我独尊做法,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严重冲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认为,“对等关税”至少在两方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一是对不同贸易伙伴施加差异化关税,违反成员间互不歧视的承诺;二是将关税税率调至超出与其他成员协商约定的上限,构成违规行为。长期以来,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不仅降低了贸易摩擦,更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无异于对这一共赢格局的肆意撕裂。
美国“对等关税”计划遭到广泛抵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欧盟已准备好应对美国新的“对等关税”,敦促美方通过对话解决担忧。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指出:“国家的长期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遵守国际法和自由贸易仍是核心价值。”巴西政府表示:“正在评估所有可能的行动,以确保双边贸易的互惠,包括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以捍卫合法的国家利益。”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分歧,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方始终认为,各方要坚守世界贸易组织理念和规则,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开放做大共同发展的“蛋糕”。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针对美方所谓“对等关税”,中国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中国也将与各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都将损人害己。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是保障各方利益、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美方应当摒弃零和思维,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回到对话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与贸易伙伴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分歧,造福各国人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03 版)
相关链接:
(责编:袁勃、赵欣悦)
2025-04-06 18:24:44新华社0人参与0评论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题: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边主..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
总访问量: n|总访客量: n|今日访问量: n|今日访客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