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4-24 15:13:14 | 浏览:77996次 ]
分享到:

2025年04月24日13:44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董雪、邵艺博)4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建交62年来,中肯双方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传承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和丝路精神,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肯关系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是双方的战略选择。中方愿同肯方一道,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大势,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引领中非关系发展和全球南方团结合作。

习近平强调,构建命运共同体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同球共济”的大道正途。中肯双方要继续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支持彼此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共建“一带一路”是两国合作的亮丽名片,要加强常态化政策沟通,推动高水平互联互通,促进可持续贸易畅通,探讨多元化资金融通,赓续世代友好民心相通,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者。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始终对肯尼亚优质产品敞开大门,中方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肯投资兴业。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肯两国要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不会变,中非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初心不会变,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不会变。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愿同包括肯尼亚在内的非洲国家一道,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形成更多早期收获,更好惠及非洲人民,继续发出中非联合自强、团结协作的时代强音,推动以高质量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合作。

习近平强调,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愿同世界各国一道,通过团结合作应对各种挑战,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维护国际贸易规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鲁托表示,肯中始终坚持真诚相待、互利共赢,两国合作有着共同愿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肯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肯方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为肯尼亚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无私帮助,蒙内铁路等“一带一路”项目有力推动了肯尼亚国家发展。肯方愿同中方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强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等领域合作,增进教育、文化、旅游交流,推进各自现代化进程,把两国的未来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中非合作有利于非洲和平发展,肯方愿同中方密切协调配合,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贸易战破坏现有国际规则和秩序。肯方赞赏中国在当前动荡局势中发挥稳定器作用,维护全球南方国家正当权益。肯方愿同中方共同坚持和践行多边主义。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高新科技、人文交流、经济贸易、新闻传媒等领域20项合作文件。

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

会谈前,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鲁托和夫人蕾切尔举行欢迎仪式。

鲁托抵达时,礼兵列队致敬。习近平同鲁托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肯两国国歌,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鲁托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当天中午,习近平和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鲁托夫妇举行欢迎宴会。

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习近平:将中肯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2025年04月24日14:43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小字号


Play Video


4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肯尼亚总统鲁托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中肯关系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是双方的战略选择。中方愿同肯方一道,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大势,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引领中非关系发展和全球南方团结合作。

鲁托说:“尊敬的习主席,肯中关系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加坚固,展现了两国人民的自豪感和紧密相连的未来。两国的未来将在这种友谊与共同进步的基础上紧密融合,进一步实现肯中共同发展的愿景,构建一个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加速两国的现代化进程。”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王鹏飞 邢彬 姚瑶 马喆

摄像丨李铮 李增仁 杨波 鄂介甫 陆泓宇 闫耀东

翻译丨余凤生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

2025年04月24日13:44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肯尼亚共和国总统威廉·鲁托于2025年4月22日至26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气氛中举行了会谈,就新形势下中肯、中非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会见鲁托总统。

双方一致认为,中肯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建交62年来,两国合作为“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注入活力,又在新时代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作出表率。中肯合作助力彼此现代化进程,惠及两国人民。新形势下,中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双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彼此捍卫核心利益,深化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双方一致认为,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年来,引领中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中非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成为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擘画了中非团结合作新蓝图,开启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新篇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了新动能。双方致力于落实北京峰会成果,推动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把中肯关系打造成为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双方一致认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理念倡议正在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要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坚决摒弃丛林法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这些都是构成“全球南方”团结自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致力于以中非团结合作的确定性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中坚力量、捍卫多边体系的中流砥柱,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一)双方同意继续以元首外交为战略引领,保持密切高层交往。深化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党、立法机构等各层级、各领域交流合作,加强执政理念和发展经验交流。

(二)双方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坚决反对外来压迫和干涉。肯尼亚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认为按照国际法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新疆、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

(三)双方对中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满意,愿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和中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为契机,加强与肯方“自下而上的经济转型议程”和203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战略对接,推动务实合作提质升级,保障两国合作项目人员和机构安全,将中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成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繁荣之路。

(四)双方愿充分发挥双边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中肯联合工作组等机制作用,深入对接经贸合作需求。中方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肯投资兴业,助力肯扩大优势产能,推动产业链升级,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中方愿持续扩大进口肯尼亚特色产品,促进两国贸易均衡、可持续发展。双方愿积极推动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为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提供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五)双方愿依托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同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推动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合作建设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双方愿建立两国铁路政府部门间合作机制,深化铁路领域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双方愿根据市场化原则积极探讨开通两国首都间直飞航班。

(六)中方重视肯尼亚作为东部非洲金融中心地位,将支持中国金融机构在肯尼亚设立分支机构,同肯方探讨实施创新、多元的金融合作。中方愿依据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同肯方探讨开展熊猫债合作,服务两国共建“一带一路”。

(七)双方愿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交流与合作。肯方愿借鉴中方在普惠医疗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中方重视当前形势下肯方在应对药品和疫苗短缺方面的紧迫需求,愿根据肯方需要支持中国企业同肯方合作建设本土医疗卫生产业,帮助肯尼亚人民增进健康福祉。肯方愿在中国药品准入方面提供必要便利。

二、打造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典范

(八)肯方高度赞赏并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双方一致认为,该倡议汇聚“全球南方”国家心声,为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强劲动力。中方赞赏肯尼亚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双方愿深化在减贫、粮食安全、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等领域合作。

(九)肯方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和“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工业、农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合作。肯方愿借鉴中方在农村减贫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中方支持对肯尼亚可持续和现代农业生产和农食加工领域投资。

(十)中方欢迎肯方加入“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肯方赞赏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双方愿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移动技术、区块链、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推进新质生产力合作。

(十一)中方积极评价肯方2023年9月成功主办首届非洲气候峰会,赞赏鲁托总统为促进非洲团结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贡献。双方重申《内罗毕宣言》和《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的重要性,将探讨深化绿色合作,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三、打造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典范

(十二)肯方高度赞赏并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双方一致认为,各国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双方愿积极落实两国全球安全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在此框架下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提升安全治理能力,为维护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十三)双方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以非洲方式自主解决非洲问题的努力。中方坚定支持非洲联盟团结非洲国家,积极应对地区安全挑战,调解地区冲突与争端。中方积极评价肯方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所作努力。肯方赞赏中方提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愿同中方继续推进“构想”落实,加强在非洲热点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为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

(十四)双方愿进一步深化和平安全领域各层级交往,加强在人员培训、军工军贸、反恐、联演联训等领域合作。

(十五)双方愿积极商签两国执法部门间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在反恐、执法能力建设以及打击人口贩卖、毒品走私、电信诈骗、网络犯罪、非法武器和野生动物贸易、非法捕鱼、环境犯罪、洗钱等跨国犯罪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安全利益。

四、打造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典范

(十六)肯方高度赞赏并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双方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愿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合作,共同落实好联合国大会“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十七)以交流互鉴弘扬中肯世代友好。双方将于2025年举办中肯文化和旅游季活动,继续扩大人员往来,鼓励两国人民尤其是青年赴对方国家参观访问。双方愿积极支持和参与2026年举办的中非人文交流年。

(十八)以民间交往厚植中肯友好基础。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在科技、文化、旅游、妇女、青年、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成果,同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加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合作,充分发挥两国立法机构友好小组、人民友好团体等组织机构作用,早日完成在肯尼亚设立中国文化中心,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增进民心相通。

(十九)以经验分享凝聚中肯理念共识。双方将加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在肯推广中文教育,支持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汉语和职业教育平台在肯发展。双方支持中肯智库加强交流合作,鼓励中肯高校开展联合科研和学术研究。中方愿继续向肯方提供政府奖学金及来华研修名额。

五、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

(二十)双方一致认为,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将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配合,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双方欢迎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同意共同推动公约尽快生效,以强化打击网络犯罪国际合作。

(二十一)双方致力于推动提升“全球南方”在国际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双方将继续维护世界贸易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支持世贸组织通过投资便利化等联合声明倡议对规则进行必要更新。双方坚决反对非法单边制裁、“脱钩断链”、关税壁垒、技术封锁等新型霸权手段,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使其更加包容、公平,改善发展中国家发展融资,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共同繁荣。

(二十二)双方呼吁对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进行必要改革和加强,纠正非洲遭受的历史不公,包括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代表性。肯方赞赏中方提出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支持就优先解决非洲诉求作出特殊安排。中方积极评价肯尼亚作为非洲联盟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十国元首委员会(C10)成员国发挥的重要作用。双方愿继续就安理会改革加强协调合作。中方支持加强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建设,以便其打造全球事务多边主义中心。

(二十三)双方同意继续同非洲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解决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热点问题,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不懈努力。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加沙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合法权利,反对针对加沙民众的强制迁移。

(二十四)双方认为发展人权事业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人权发展道路。双方认为各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开展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反对把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反对搞双重标准。

双方一致认为,鲁托总统访华取得圆满成功,对促进中肯关系发展、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鲁托总统对习近平主席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访问期间给予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衷心感谢,邀请习近平主席在方便时访问肯尼亚。

会谈结束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发表致辞

2025年04月24日05: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四月二十三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致辞全文见第二版)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尽管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历史总会在曲折中前进。只要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冲破逆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一切进步事业行稳致远。

  一是坚守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秉持法治精神,重信守诺,锚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二是深化国际合作。以开放包容超越隔阂冲突,以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使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让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中国将大力深化南南合作,继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是推动公正转型。以人民为中心,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和气候治理,统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重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和长远福祉。

  四是强化务实行动。各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在统筹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纲领。中国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切实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4日 01 版)

相关报道:

共迎时代挑战 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的致辞

(责编:岳弘彬、牛镛)

习近平对双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李强出席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并讲话

2025年04月24日05: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赵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双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和改革,主动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进一步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军队要树牢宗旨意识,积极支援地方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军地双方要密切协作,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4月23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大会并讲话。

  李强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是党领导双拥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李强说,近年来,经过军地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双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拥军组织和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全军部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强边固防等重大战略实施,出色完成抢险救灾、撤侨护航、维稳处突等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团结军民,要更好发挥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发挥对军地双向支持的独特优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李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全局观念,聚焦军队建设和改革重点,加强资源统筹,密切军地协作,主动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统筹考虑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实际需要,提高服务保障措施的精准性,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军人关心的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父母养老等问题,扎实做好退役安置、就业创业、抚恤优待和困难帮扶等工作。要支持军队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地方帮扶、维护平安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提升双拥工作质量和成效,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深化双拥模范创建,巩固扩大双拥社会基础,推动党中央双拥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大会宣读了关于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决定(名单见第六版),并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代表颁奖。有关军地代表作了发言。

  石泰峰、李书磊、张又侠、王东明、吴政隆、沈跃跃出席大会。谌贻琴主持大会。

  受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代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军地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双拥办负责同志等参加大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4日 01 版)

相关报道: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责编:岳弘彬、牛镛)

第一观察 |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5年04月24日14:42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酷爱读书,将读书作为“最大的爱好”和“生活方式”。勤学自励、博闻强识、积学储能、经世致用,学习总书记的读书之道,有益于我们把书读透、读通、读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

(一)“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马列经典到经史子集,从唐诗宋词到中外文学名著……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很多经典著作,开列出一张张长长的书单。

书单之中,我们能瞻望一路走来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底色。

下乡插队,带着两箱书前往陕北迎接未知生活;步行30里借书;窑洞之夜,一盏煤油灯伴读,鼻孔都被熏黑了……

习近平总书记形容自己插队时“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同志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外,海量阅读、乐而忘疲,不断地充实自己、砥砺自己、振奋自己,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养成了弘毅的人格气象,为此后地方工作、治国理政奠定厚实基础。

在英国访问时,习近平总书记以莎士比亚的名言观照自己的知青岁月:“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读书,正是对自我的养心养气、储才储能,是不惧一时困苦、迎接光明未来的精神准备。

(二)“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复杂判断和现实抉择时是无法直接套用书本知识的,需要从“本本”到实践、从主观到客观的灵活运用、进出自如。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经典论述。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给广大青年寄予“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箴言,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要求“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在厦门工作时同大学生交流,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

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从掌握知识到实践创造,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

《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求知善读,贵耳重目》,这样写道:“读书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读书不只是为读而读,而是对他人的实践经验做调查研究。挤掉“水分”以后,要用各种方法把知识的“干货”运用起来。

2016年4月,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在耳闻、目见、足践之中见微知著、管窥全豹,获得真知灼见,形成正确思路,作出科学判断。从中,我们能领会总书记的学习之道、运用之妙。

(三)“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得;学有所得,必是读有所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尤其是领导干部,更需要读书来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与时俱进。干部,正需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

“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有细读地方志的习惯。“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要求绍兴领导干部背诵《兰亭集序》《钗头凤》,增进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古时候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今天如果不及时阅读、吐故纳新,则很难适应复杂且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让知识的河流、生命的能量始终充沛,解决“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本领恐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看到“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坐着读本书不容易”,放眼未来,更指出要把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倡导读书,推动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必要的精神准备。“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策划:张晓松

主编:朱基钗

主笔:张研

视觉:朱思明、徐菁、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网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上一篇:人民网评:不断谱写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篇章
下一篇: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