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5|回复: 0
收起左侧

[颜子研究] 宗子后裔迁徙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4-8 15: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颜氏发祥地在山东曲阜。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宗子为首的颜氏后裔为了生存与发展,先后有过几次大的迁徙。繁衍至今,已遍布国内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在海外则以东南亚为主,散居世界各国。据有关资料估算,现在全世界颜氏后裔人数已逾300万。
  一、第一次迁徙及"瑯琊颜氏"
  颜子后裔世居于鲁。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始迁琅琊临沂。颜盛字叔台,又字叔震,出生于魯(今山东曲阜),任汉尚书郎,三国魏時历青、徐二州刺史,赐爵关内候。娶沛国刘氏,生有四子:颜钦、颜曾、颜兴、颜士光。因避兵乱,颜盛不顾年老体衰,携其全家由鲁国故里曲阜徙居瑯琊临沂,代传孝恭,因号其居孝悌里。二十五代颜钦,字公若,居瑯琊,历中郎將司马,大中丞大夫,东莞广陵太守,给事中引直禁省,葛绎县子,谥曰貞。娶赵氏,生七子:颜默、颜平、颜协、颜雅、颜闵、颜永、颜考。颜曾,系颜盛次子,生二子:颜彻、颜叡。颜兴,系颜盛三子,失传。颜士光,一作士先,系颜盛四子,    失传。二十六代颜默,字静伯,系颜钦长子,历任晋汝阴(今安徽阜阳县治)太守,护军將军,给事中,袭葛绎县子。生三子:颜畿、颜辇、颜含。颜平、颜协、颜雅、颜闵(一作敏)、颜永、颜考均系颜钦子,其后传不明。颜曾之子颜彻、颜叡,亦后传不明。二十七代颜畿,字世都,系颜默長子,居瑯琊。西晋咸宁年间(公元276-280年)得疾殁于医家,无传。颜辇,颜默次子,居瑯琊,曾袭葛绎县子,无传。颜含,字弘都,颜默三子,居瑯琊。历仕三国、晋光禄大夫,娶鲁国孔氏,生三子:颜髦、颜谦、颜约。颜氏居瑯琊临沂历四世,约八十年,形成当地世家望族之一。故颜氏后裔多以此为郡望,称"瑯琊颜氏"。
  二、第二次迁徙及"金陵颜氏"
  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因北方匈奴及羯族起兵叛晋,战乱不已,瑯琊颜氏二十七代颜含随晋元帝赴江南任督軍,继仕东晋元、明、成三帝。此時颜氏家族亦为南渡过江百族之一,徙居建业(今江苏南京)之長干里,所居巷名"颜家巷"(今南京中华门一带)。据元张铉《至正金陵新志》云:"长干里,在秦淮南,越范蠡筑城长干。《丹阳记》:大长干寺道西,有张子布宅,在淮水南。《实录》云:长干是里巷名,江东谓山垄之间曰干。建业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民庶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小长干在瓦官寺南巷,西头出江。"
自东晋至南北朝(公元317-589年)近三百年间,颜氏后裔在江南金陵长干里一带定居九世,其子孙居官者甚多。颜含以下七世茔墓皆葬幕府山西(今南京市新华门外老虎山麓,即"靖安道"旁),故被称为"金陵颜氏"。颜含,字弘都,少有操行,以孝闻名举于世。西晋永嘉初年(公元307年)前后,东海王司马越以颜含为太傅参军,出补阖阳(今临沂城北)令。东晋元帝司马睿初镇下邳,复命颜含为参军,始自瑯琊临沂孝悌里举家迁居建业(金陵南京)。生三子:颜髦,颜谦,颜约。故颜含为迁居江南颜氏始祖。二十八代颜髦,字君道,系颜含长子,历太尉西阳王散骑将军,尚书都官郎中大夫,中正给事,黄门侍郎,以父老不就;袭爵西平侯加给事中,晋陵(今常州市)、临川(今撫州市西)、浔阳(今江西九江)太守,侍中,本州大中正,光禄 勋,谥曰"定"。娶东莞童氏,济阴江氏,生六子:颜綝、颜纶、颜矫、颜朗、颜畅、颜绍。颜谦,字子让,颜含次子,安城(今广西宾阳东)太守。生子颜熙。颜约,颜含三子,零陵(今广西全州)太守。生子颜显。一作颜颙。二十九代颜綝,字文和,系颜髦長子,州西曹散骑都尉,西平县侯。卒葬南京挹江门外东北老虎山。生二子:颜靖之、颜秉之。颜纶,颜髦次子,晋廷尉正。颜矫、颜朗(一作明),系颜髦三、四子,二人均早逝。颜畅,颜髦五子,州西曹,生子颜邵之。颜绍,颜髦六子(失传)颜熙,系颜谦子,散骑常侍,生二子:颜根、颜实。颜显,一作顒,系颜约子,护军司马。生三子:颜系之、颜延之、颜坦之。三十代颜靖之,字茂宗,系颜綝长子,郡主簿,历西中郎行参軍,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司徒咨议大夫,御史中丞。生三子:颜腾之、颜遵之、颜恭之。颜秉之,字敬宗,系颜綝次子,散骑常侍。生二子:颜茂之、颜希之。颜邵之,系颜畅子,历领軍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南)太守。生三子:颜师伯、颜师仲、颜师叔。颜根,字道熙,系颜熙長子,历治书御史,晋安(今福州市)太守。颜实,字道安,颜熙次子,历御史大夫,永安(今山西霍县)太守。颜系之,系颜显長子,益州刺史(今四川成都市)。颜延之,字延年,颜显次子,历官始安(今桂林市)太守,中书侍郎,领步兵校尉,御史中丞,国子祭酒,司徙左長史,秘书监,太常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宪"。生四子:颜峻、颜测、颜夐、颜跃。颜坦之,颜显三子,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三十一代颜腾之,字弘道,系颜靖之長子,州西曹主簿,度支校尉,治书御史,巴陵(今湖南岳阳)太守。生五子:颜兴之、颜炳之、颜泰之、颜吾昌、颜思遄。颜遵之,颜靖之次子,散骑常侍。生二子:颜文昌、颜蔡之。颜恭之,颜靖之三子,历司徒,谯王主簿。颜茂之,系颜秉之长子。生四子:颜楚、颜梵、颜飏 、颜霈。颜希之,颜秉之次子,郎中,新安(今河南新安)太守。颜师伯,字长深,系颜邵之长子。生于东晋元熙元年(公元419年),卒杀于南北朝宋泰始二年 (公元466年)。历左右仆射,丹阳(今江苏丹阳市)尹,平都子。颜师仲,颜邵之次子,历中书侍郎,晋陵(今江苏常卅市)太守。生子颜幹。颜师叔,颜邵之三子,历司徒主簿,南康(今江西于都)相。娶臧氏。颜峻,字士遜,系颜延之长子,历丹阳(今江苏丹阳)尹,吏部尚书右將军,东扬州(今江苏杨州市)刺史,封建城开国男。生子颜辟疆。颜测,颜延之次子,历江夏王傅刘义恭大司马,录事参军,临淮(今浙江杭州市)太守。早卒。颜夐,颜延之三子,历记室参军,济阳太守,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颜跃,颜延之四子,历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另有,颜僧叔履历不详;颜僧度,给事中,大明中博士;颜僧超,历徐州刺史;颜徽之,历散骑常侍。三十二代颜兴之,系颜腾之長子,官安宁太守。生子颜登。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次子,历官辅国江夏王参军,奉朝请员外散骑常侍。生二子:颜见远、颜宣仁。颜泰之,颜腾之三子,生子幼明。颜吾昌,颜腾之四子;颜思遄,颜腾之五子,均失传。颜文昌,系颜遵之长子;颜蔡之,颜遵之次子,均失传。颜楚,系颜茂之长子,失传。颜梵,颜茂之次子。生三子:颜彬、颜翻、颜俨。颜颺,颜茂之三子;颜霈,系颜茂之四子,均失传。颜辟疆,一名辟强,系颜峻子,孝武帝孝建三年(公元454年)在遣送途中被害,沉于宫亭湖。颜举、颜幹等颜师伯六子,于南朝宋永光元年(公元465年)一并被害。三十三代颜登,字康之,系颜兴之子,历仕梁鄱阳王府郎中,无传。颜见远,系颜炳之长子,历仕安城王侍郎,征西参军,南齐治书御史兼中丞。于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卒。配谢氏,生子颜协。颜宣仁,颜炳之次子,历仕巴陵王府参军。颜幼明,系颜泰之子,历仕征虏記室,晋驾部郎中。颜彬,系颜梵长子,失传。颜翻,颜梵次子,历官广州刺史。生子颜歆之。颜俨,系颜梵三子,失传。颜积,仕中书郎。三十四代颜协,字子和,系颜见远子,生于南朝齐明帝永泰元年(公元498年),卒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葬江陵东郊。历仕南朝梁湘东王右常侍,领西記室,居荆州13年。生四子:颜之仪、颜之奇、颜之推、颜之善。颜晃,字元明,生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卒于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历仕邵陵王记室参军,中书侍郎,累迁员外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谥曰"贞子"。颜歆之,系颜翻子,生子颜邈之。颜挺,历仕山阳(今江苏淮安)太守。颜誓,历仕交州(今广西梧州)刺史。三十五代颜之仪,字子昇,系颜协長子。生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卒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冬。历仕周麟趾学士,司书上士,小宫尹迁上仪同州将军,御史中正大夫,拜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剌史,进爵新野郡公,封平阳县男。生二子: 颜 囗、颜昶。颜之奇,颜协次子,失传。颜之推,字子介,颜协三子,祖藉琅琊临沂,梁大通三年(公元531年)生于湖北江陵,卒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历仕梁湘东王国右常侍,镇西墨曹参军,散骑常侍,奏舍人事,奉命校书,奉朝请,赵州功曹参军,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娶陈郡殷氏,生三子:颜思鲁、颜愍楚、颜游秦。  颜之善,颜协四子,隋叶县令。生二子:颜颐隋、颜偲。  颜邈之,系颜歆之子。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颜氏迁居江南,后裔多为显宦名卿,子孙繁衍众多,形成江南颜氏巨族。
  三、第三次迁徙及"京兆颜氏"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颜氏三十五代颜之推在京城长安任御史上士。次年,隋代周后,颜之推转为隋王朝效力,定居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其兄颜之仪后裔无传,故颜之推被尊为京兆颜氏始祖。身居高位的颜氏后裔云集都城,并在京兆万年县宁安乡凤栖原建林墓,在城内敦化坊建家庙。隋唐时期,京兆颜氏众多,名臣巨卿迭出其门,形成了声望卓著的庞大家族。三十六代颜囗,系颜之仪长子,随父徙居長安。无传。颜昶,颜之仪次子,宁仁县令,徙居長安。无传。颜思鲁,字孔归,系颜之推长子。出生于江陵(今湖北),唐初随父移居京兆长安县敦化坊,历仕北齐卫府行参军,隋秘书省东宫学士,校书郎,唐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長宁王侍读,踰岷将軍。娶陈郡殷氏,继娶王氏,生四子: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育德。颜愍楚,颜之推次子,历仕秦小記室,直内史省通事舍人,隋大业中因事被贬左迁南阳。颜游秦,颜之推三子,隋时典校秘阁,唐武德中为廉州(今广西合浦)剌史,封临沂男,终郓州(今郓城)剌史。颜颐隋,系颜之善長子,汝南侯侍读。颜偲,系颜之善次子,失传。三十七代颜籀,字师古,系颜思鲁长子。训诂学家,生于南朝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卒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历隋安阳、南海二尉,直秘书省校书郎;唐授朝散大夫,敦煌公府文学,迁起居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奉诏校定经史,修五礼成,进子爵,终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弘文、崇贤两馆学士,中书侍郎。从太宗出征道卒,谥曰:"戴"。配殷氏,生三子:颜趋庭、颜扬庭、颜光庭。颜相时,字睿思,颜思鲁次子,亦以学才著称。历仕瀛州学士,天策府参军,唐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礼部侍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胞兄颜师古卒,因体弱多病,不胜哀而卒。颜勤礼,字敬之,颜思鲁三子,唐朝散大夫校书郎,直秘书省雍州参军,弘文崇文两馆学士,校定经史。原配殷氏,生二子:颜昭甫、颜敬仲;继配柳氏,生五子:颜殆庶、颜无恤、颜辟非、颜少连、颜务兹。颜育德,颜思鲁四子,历仕太子通事舍人,校定经史。生三子:颜康成、颜强学、颜希庄。颜千里,不详。颜利仁,仕秘书郎。颜有意,仕沔州(今湖北汉川东南)剌史。颜博古,仕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丞。三十八代颜趋庭,字茂实,系颜师古长子。后裔回归曲阜,为嫡长孙。历唐文皇帝挽郎,朝散大夫,职方郎,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剌史。生子颜尚宾。颜扬庭,颜师古次子,符玺郎,蒋王侍读,太子通事舍人。颜光庭,颜师古子,职方郎,涉县令,注《后汉书》。颜幹庭,不详。颜欣期,著作郎。颜益期,详正学士。颜昭甫,初名显甫,字周卿,系颜勤礼长子。历仕汝南郡太守,曹王属,晋王侍读,唐至德三年(公元758年)赠华州(今华县)剌史。配殷氏,生二子:颜元孙、颜惟贞。颜敬仲,颜勤礼次子,历仕吏部郎中,平昌县男。生四子:颜会宗、颜孝友、颜澄、颜润。颜康成,系颜育德长子,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状元,擢制科太子舍人,崇文学士。颜强学,颜育德次子,进士,制举校书郎。颜希庄,颜育德三子,进士,历仕银青光录大夫,和州(今安徽和县)剌史。生九子:颜贞固、颜同寅、颜景纯、颜升庠、颜昭伯、颜唯亨、颜恭敏、颜攸止、颜知微。颜中和,渝州剌史。颜日损,大基应制丞,高第。颜嘉宾(早卒)。三十九代颜尚宾,系颜趋庭子,历唐右率府亲尉,鄜州司功,监州录事,下邽令,生子颜鼎。颜隐朝,进士,拔萃,河北尉。颜匡朝,朐山令。颜元淑,校书郎。颜志正,下郢令。颜志恭,右卫翊卫。颜志廉,右卫翊卫。颜志谦,赞善大夫。颜志宣,殿中侍御史。颜景灵,校书郎。颜元孙,字聿修,唐京兆万年人,系颜昭甫长子,生于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甲申科进士。历仕登封、长安二尉,洛阳丞,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唐玄宗时出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长史,迁除、沂二州剌史,终朝散大夫,濠州剌史,上柱国。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壬申秋七月三日卒。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赠秘书监。配亓氏,生五子:颜春卿、颜杲卿、颜曜卿、颜旭卿、颜茂曾。颜惟贞,字叔坚,颜昭甫次子,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辛亥七月。周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庚寅科判入高第,授衢州参军,温县、永昌二尉。代兄(颜元孙)为长安尉,迁太子文学,拜薛王友,加勋上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配殷氏,生七子:颜阙疑、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真卿、颜允臧。颜会宗,系颜敬仲长子,襄阳参军。颜孝友,颜敬仲次子,楚州司马。颜澄,颜敬仲三子,右卫翊卫。颜润,颜敬仲四子,涪城尉。颜贞固,系颜希庄长子。颜同寅,颜希庄次子,明经。 颜景纯,颜希庄三子。颜升庠,颜希庄四子,历富阳令。颜昭伯,颜希庄五子。颜惟亨,颜希庄六子。颜恭敏,颜希庄七子,有德行,明汉书,历武功尉。颜攸止,颜希庄八子。颜知微,颜希庄九子,历仕制举,伊阙丞。颜大智,并州录事参军。颜隣几,校书郎。四十代颜鼎,系颜尚宾子,生子颜超。颜允济,好属文,榆次尉。颜挺,明经,有词理,万年尉。颜广成,将军。颜舒,制举,长安尉。颜说,明经,渭阳尉。颜援,明经。颜据,明经。颜揆,明经。颜撰,明经书。颜振,高陵尉。颜春卿,系颜元孙长子,以明经擢第拔萃科 ,历仕浦、蜀二县尉,剑南节度使判官,调翼城偃师丞。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卒于东都。生子颜紘。颜杲卿,字昕门,一字孔思,系颜元孙次子。周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生,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八日卒。 阴补斋郎,江、遂二郡司法,除韩南判官,功迁郑州司兵,魏郡录事,太常寺丞兼常山太守。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赠太子大保,谥曰"忠节"。配崔氏,生三子:颜泉明、颜威明、颜季明。颜曜卿,颜元孙三子,工诗,善草隶。年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历城丞。唐开元中,以书判超等选调吏部,授淄川司马,终朝散大夫。生六子:颜翰明、颜通明、颜沛明、颜袭明、颜徽明、颜德明。颜旭卿,颜元孙四子,美丰姿,善草隶,胤山令。生三子:颜翽、颜仙期、颜准。颜茂曾,颜元孙五子,讷言敏行,颇工篆籀,嘉陵犍为司马。生四子:颜靓、颜副昌、颜岘、颜觌。颜阙疑,系颜惟贞长子,仕杭州参军。孝友仁让,专精诗传春秋。生二子:颜 颢、颜慈明。颜允南,字去惑,颜惟贞次子,生于周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十一月十日。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以挽郎入高第,授鹑觚尉。历仕右卫兵曹,领军录事,江南经略判官,大理评事,左补阙,国子司业,累官正议大夫,上柱国,金乡县男。生三子:颜熲、颜颍、颜正岳。颜乔卿,颜惟贞三子,仁友,精晋史,有吏才。仕富平尉。生四子:颜顼、颜頔、颜颀、颜颉。颜真长,颜惟贞四子,清直举明经进士,早逝。颜幼舆,字令执,颜惟贞五子,生于周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卒于唐玄宗天宝九年(公元750年)七月三日。仁和有蕴,精班汉书,进士斋郎,历新息簿。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仕左卫帅府兵曹,赐绯鱼袋。娶殷氏,生三子:颜颂、颜顶、颜願。颜真卿,乳名门羡子,字清臣,号应方,颜惟贞六子。生於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登第,历仕校书郎,醴泉尉,除长安尉,三院御史,迁平原太守,兵部员外,户部侍郎兼领平原郡防御使,河北采访招讨使,吏部侍郎,除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观察御使,迁抚州(今江西临川市)剌史,湖州剌史,拜刑部尚书,充礼仪使,拜太子少保,迁太子太师,官至光禄大夫。初封丹阳县子,进爵侯,改封鲁郡开国公。娶韦氏,生子二:颜頵、颜硕(按:《颜真卿志》载颜真卿生三子:颜颇、颜頵、颜硕;福建德化《泗滨颜氏族谱》载颜真卿生四子:颜颇、颜頵、颜硕、颜庀;《永新双乳峰(山背)颜氏族谱》载颜真卿生八子:颜颖、颜颢、颜颀、颜颂、颜頔、颜顶、颜硕、颜頵;《广东南海蟾步房谱》载颜真卿生十一子:颜颕、颜頔、颜颀、颜颂、颜顶、颜願、颜頵、颜硕、颜頮、颜弁囗、颜颙)。颜允臧,字季宁,颜惟贞七子。生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冬十一月五日。历仕太康尉,延昌令,拜侍御史兼太子中允,江陵少尹兼待御史,充荆南行军司马。娶韦氏,生三子:颜颇(覿)、颜頮、颜弁页囗。京兆颜氏后裔众多,名臣巨卿迭出其门,隋唐时期形成了声望卓著的庞大家族,成为颜氏后裔最为辉煌的时代。
  四、第四次迁徙--回归曲阜
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天下纷争,动荡不安。后周太祖广顺年间,颜子四十三代孙颜旻率领颜氏近支族人,离开长安,辗转东移。居长安的其他颜氏后裔有的留居长安,有的返回建康及琅琊临沂,有的居官南迁,这是历史上颜氏后裔第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四十三代宗子颜旻率五子颜君则、颜君佐、颜君雅、颜君信、颜君立东迁。颜君则无传。颜君佐继嗣为宗,任金乡丞,其子颜文威隐居峄山(今山东邹城市东南)著书立说。颜君雅长子颜文蕴首先率家人回到曲阜定居故里;次子颜文铎官至节度副使,赠太常卿,始于曲阜城近郊买地立林。后周广顺二年(公元739年),太祖郭威驾幸曲阜,追封颜子为兖国公,特授颜文蕴之子颜涉为曲阜主簿。颜文威之子颜承祐亦自峄山归居曲阜,又一次促成了曲阜故里颜氏的繁衍生息,发展成为长江以北庞大的颜氏家族。四十六代颜承祐,系颜文威之子。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太祖郭威封颜子为兖国公后,颜承祐由峄山迁回曲阜故里定居,为颜氏宗子。生二子:颜崇德、颜仲昌。颜涉,系颜文蕴之子,乡贡进士。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太祖郭威以其为兖国公后,特授为曲阜縣主簿。居曲阜故里,生四子:颜匡朗、颜匡密、颜匡美、颜匡讚。  颜衎,字祖德,系颜文铎之子。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擢第,历仕海澄簿,临济邹平令,以治行闻。累迁河阳三城节度使,知州事。开运末年拜御使中丞,周初为尚书右丞,显德初年为工部尚书。生五子:颜柽、颜进朝、颜知勉、颜知谦、颜卓。  五十代颜广、颜唐、颜康、颜庚兄弟四人徙居临沂一带定居。五十一代颜成及其三子颜仙、颜俊、颜和徙居滋阳县(今兖州市)颜家村。五十四代颜珍于宋金之际徙居宁阳县。
  五、第五次迁徙--扈跸南徙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赵构南渡长江,以颜回五十代孙宗子颜峣为首的兄弟十一人奉召伴驾,颜氏后裔再次南徙。颜峣,字平伯,承务郎,系颜复长子。奉召伴驾南徙,居武林(浙江杭州)。建炎五年(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卜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无嗣,以颜岐之子颜堪为宗。颜岐,字夷仲,承务郎,颜复次子。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以尚书左丞擢中书门下侍郎、资政殿大学士、正奉大夫、鲁郡侯,伴驾南徙。筑别业于浙江嘉兴府桐乡县石门镇北十里白马塘,后自成村落,因名曰"陋巷村"。殁葬陋巷桥北。诸昆季散居浙江上虞、海盐、慈溪、福建漳州等地。颜崘,字德配,承务郎,颜复三子,承务郎,南徙。颜囗,颜复四子,承务郎,南徙。颜岹,颜复五子,朝奉郎,南徙。颜嶕,颜复六子,朝奉郎,南徙。颜峒 ,系颜公弼长子,左朝奉大夫,越州监,南徙。颜屿,颜公弼次子,登仕郎,南徙。颜崿,系颜隋长子,敦武郎,南徙。颜峈,颜隋次子,南徙。颜嵫,颜隋三子,生子溥,南徙居浙江山阴县。另有颜仲弘于南宋初"由山东渡江来",居浙江湖州安吉县。其子孙历元、明两代难记其传。至清初,颜正色(字于廷)为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举人,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进士,历任湖北广济县、广西北流县知县,升任郁林直录州知州,诰授奉政大夫。原居江南的颜氏后裔亦有小规模的迁徙,使颜氏后裔子孙遍及江南各省;而北方故里曲阜颜氏后裔由四十八代颜端之子颜继,继嗣为宗,主奉祀事。至明代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朝廷特授复圣颜子后裔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代承袭。民国初年,改授复圣颜子奉祀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3 05:59 , Processed in 0.3094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