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2|回复: 0
收起左侧

略议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与创新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5-7 17: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传统节日民俗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随着时移世易,主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科学的昌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政治运动的涤荡和“洋节”的冲击,有些传统节日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许多优秀传统节日民俗已成明日黄花。国务院于2008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假日,春节假日也改自除夕算起,这使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以法定形式确定下来,使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新的转机。在此有利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使传统节日民俗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老年人抹不掉的美好记忆,年轻人却茫然不知
在现今五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心目中,传统节日隆重而神秘的氛围,是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即以四大节为例:春节从“祭灶”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年了,即使再穷也要倾其所有,往来穿梭于街市采办年货;大盆大碗地烹制各种菜肴,笼屉中馒头包子冒着腾腾热气;桌椅板凳统统大洗大抹;剪窗花、写对联、贴挂浪;挨号到除夕下半夜也要剃头洗澡;除夕彻夜的鞭炮声;初一早“发五更纸”的袅袅青烟,红蜡烛闪烁跳动的火苗,虔诚地磕头祭祖;大人小孩不许乱说话,“闷声大发财”,一切一切都那么神圣、神秘、庄严、隆重……。
又如清明节,不管你在天南海北,只要有可能,都要回家扫墓祭祖,一筐一筐地抬土圆坟,给先人“修补房屋”;坟前摆上水饺等供品,尽量多地梦烧纸钱,使先人“有钱用”;家家户户屋檐插柳“辟邪”;孩子们头戴嫩柳枝编成的帽子玩耍;青年们相约去郊外“踏青”……。
端午节,除了忙着包粽子,吃粽子,还要用艾蒲水给小孩洗澡,用雄黄涂抹小孩的鼻孔、耳眼、肚脐,戴香荷包,大人们则在祭祖后喝雄黄酒;家家户户在屋檐下插艾蒲,用“百草水”在房前屋后消“五毒”;还有的挂“艾虎”、挂锺馗像,以趋吉避凶……。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包糖饼,中秋夜还要院中的桌上摆上月饼和各色瓜果,祭月、拜月,烧“月光纸”,给“月光菩萨”磕头……。
而今,随着社会发展,有些民俗事项被简化甚至被淘汰,本属自然现象,如:废止土葬,清明节无须再圆坟;不信鬼神,无须再频频烧纸磕头。但是,许多有益起码是无害的民俗活动也被淡忘了,特别是年轻人更是茫然不知。据《连云港日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调查20位年轻人,对清明节的一些风俗,如踏青、放风筝等已全然不知;对端午节除了知道要吃粽子,有80%的调查对象不知为什么要吃粽子,也不知还有其他民俗活动;对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更是知之甚少,更遑论“二月二”、“六月六”、“七月十五”、“过冬”等一般民俗节日了。而善于“借节造势”的商家,对“情人节”等洋节大事炒作,对于传统节日却十分冷谈。这不光是因为许多市民淡忘了一些传统节日,也因为很多商家也不知一些传统节日的内涵,当然不知如何“借节造势”。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变,必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造成很大损失。韩国将“江陵端午祭”抢先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我们该如何应对?
二、对传统节日民俗应如何看待
当我们为许多传统节日民俗被淡忘而感到遗憾甚至痛心的时候,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究竟应该怎么办。我们知道,民俗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既应传承,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这已被文献和历史事实所证明。民俗应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传承中存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时代,创新发展。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对源于农耕社会的落后民俗应予抛弃
中国有许多民俗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形成的。这些民俗固然有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但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许多迷信、禁忌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科学知识的普及,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一些不合理的繁缛习俗也会被人们予以简化甚至厌弃。对此应持肯定的态度。例如,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的“祭灶”源于“灶王爷”是“东厨司令”、“一家之主”,靠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反映了农耕社会人们祈求温饱和平安的良好期盼,但在今日已显然不合时宜。几乎没有人再相信向“灶王爷”磕头祷告就能获得温饱平安。因此“祭灶”这一节日民俗淡出现实生活是必然的。怀旧是可以的,但也不必为此伤感。又如,春节期间的“散财神”、“接财神”、“跳财神”;端午节的“挂钟馗像”以祛鬼驱邪等等,在节日民俗中消失也属必然,没有必要再人为刻意地恢复它。当然如果把“跳财神”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让其传承下去,还是可以的。
2、对于封建迷信习俗应移风易俗,不能让其死灰复燃
由于传统民俗从封建社会沿袭下来,封建迷信遗毒会长期顽固地潜伏在社会生活领域,一有时机便会死灰复燃,有些已被淘汰的陋习也会沉渣泛起。例如,解放后已经销声匿迹的办丧事中的吹奏鼓乐、送汤、超度亡灵等在某些地方又流行起来,小土地庙也随之兴建。又如,烧纸磕头,是传统的祭奠先人的形式,已传承了几千年,至今难以改变,也无可厚非。但近些年一些人由于受“视死如生”、“生苦死偿”、“要得旺祭祖上”等迷信思想和求得心理安慰的驱使,在祭祀活动中除烧纸磕头外,还依照现实生活“尽情发挥”,给死者烧去纸做的洋楼别墅、汽车、电脑、大额冥票、美元、金条,甚至还有“保镖”等等。祭祀已成斗富比阔,烧纸已成“烧钱”。这种祭祀已失去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本意,已成为活人庸俗心理的折射。不但扩大了原有的迷信,而且浪费了钱财,影响了后代。因此,对于诸如此类的封建迷信陋习应当革除,以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对于传统节日的良风美俗应予传承和发扬
在革除陈规陋习和迷信糟粕的同时,对传统节日民俗中的许多寓意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应当继续传承和发扬。例如,春节前的全民性的大扫除“除旧迎新”,除夕全家吃团圆饭、守岁;春节期间的拜年祝福;元宵节放花灯欢庆;二月二吃荠菜饺子“咬春”;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祛“五毒”搞卫生,小孩洗艾水澡戴香荷包;六月六吃炒面庆丰收,“晒龙衣”除霉;七夕进行“穿针引线”“乞巧”活动、崇尚牛郎织女纯真爱情;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合家团圆;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腊八节喝“腊八粥”;冬至节祭祖等等。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中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崇尚孝道、团圆美好、和谐相处、讲卫生、祛病延年以及爱国爱民等崇高理想和精神内涵,应当继续传承和光大。
4、对新民俗应予积极提倡,并进行发掘整理使之固化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民俗的变异性在加强和加速,趋新性越来越明显,一些新民俗在逐渐形成。例如:春节期间除了传统的登门拜年外,出现了电话拜年、手机发信息拜年和举行春节团拜会,以节省往返时间,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春节、元宵节期间许多单位和社区到街头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已形成节日欢庆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清明节除了祭奠先人,还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以示继承革命遗志。随着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尊老敬老活动集中开展已形成风尚。婚庆等喜庆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仪式和内容,使喜庆活动增添了时代特色。扫墓祭祖活动有越来越多的人用鲜花果品代替烧纸磕头,使传统祭祀形式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晨练、健身、歌舞以及其它多种户外活动,使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虽然上述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时尚是否称得上是“新民俗”,尚可商榷,但这些新形式和新内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时代的新风尚,是健康文明的,因而理应得到肯定、提倡和推广。
由于上述传统节日民俗的传承与创新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时代在发展,民俗学的研究应立足于当代。应摆脱传统的偏见,把民俗学从历史学的领域,转向社会学的领域。不仅要研究历史上的民俗,更要研究当代民俗。不仅要重视仍在农村中保留较多的传统民俗的调研,也要重视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新民俗的调研。不仅要重视本地固有民俗的调研,也要重视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域封闭被打破,人员流动大,异地民俗对本地民俗的影响和相互交融变化的调研。这样才能使优良传统民俗得以更好地传承,才能使新民俗的研究不断深化,并使新民俗不断得到提倡、推广和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4-27 20:36 , Processed in 0.17696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