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1|回复: 0
收起左侧

民俗在民趣的沃土上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5-7 1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今中外,凡有人群聚居的地方,都有民俗,代代相传,世世相沿,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社会实践证明,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往往通过民俗的有关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乃至价值取向,或人生理想。
    而民俗文化之所以有着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有着显而易见的社会功能,有着广泛的凝聚力,首先是因为它富有一定的趣味性,能迎合群众的心理和口味,富有穿越世纪的渗透力,富有割裂不断的感染力。
一、 趣在与民生民意紧密结合。
  源于民间的大量的民俗充满了浓浓淡淡的趣味,这些趣味往往深入人心,使人终生难以忘却,以致在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人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远离故土之后,但家乡的习俗不改,少小离家, 老大回来,对家乡的风俗仍倍感自然,倍感亲切,胜似佳肴美酒。
         二月二,龙抬头,在沭河两岸这是一年之始的一个重要的节日。龙抬头了,就是要开始行云布雨了,往后的雨水就要勤了。为了给龙助威,沭河两岸的人好在那天早晨手持木棒敲打屋内的梁头,并且一边敲一边说,“二月二,龙抬头,手持棍子敲梁头,大褶子满小褶子流,吃的穿的不用愁”,既充满了生动的意趣,又寄予了对新一年五谷丰绕的厚望。
交冬数九,冬至阳生,白天渐长,夜间趋短,冬至阳生,故有“过了冬,一天长一葱”之说。苏北鲁南一带有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九九去寒图”,既有情趣,又有文化韵致。其具体画法是,像画棋盘一样,用黑笔分别画出纵横交错的9条直线,即竖9条,横9条,这样就形成九九八十一个十字花,然后再在每个十字花上用红笔画出一个圈,共计八十一个圆圈,状似铜钱,俗称为画铜钱。据有关的书上介绍,交冬数九后,每天要涂一个铜钱,而涂法也各有不同,“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须分清,九九八十一全涂遍,春临大地万物青”,有的地方还对阴晴雨雪风霜各类天气用各种颜色分别涂之,使人一目了然,其实这就是81天的日历图,你说这个习俗趣不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上坟的日子,还是踏青赏游的佳节,这点在古代诗歌中就足以体现出来。
在古代,清明踏青蔚成风气,为的是消除不祥,图个吉利。晋代诗人张华的《后园会》一诗就反映了这一点:“阳气清明,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吾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披绿,翠华含英。”充满了对春天的希望,对万物更新的欢欣。
“古木阳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似暖还寒,杏花雨似有还无,春游的气息是多么浓郁。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踏青中还酿出了千古风流佳话,真是美不胜收了。习俗如此有趣,怎么能不代代流传呢?
二  、趣在内涵积极向上
民俗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而依然青枝绿叶,民俗研究,日益深入,民俗活动,朝气蓬勃,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的根深叶茂,开拓进取。
农历五月五日吃粽子,这个活动沿袭已久,有不少地方还形成了鲜明的富于时代特色的粽子文化。粽子的形状由单一而变为多种多样,粽子的馅料由简单而丰富多彩,而在包粽子、吃粽子、讲粽子,说粽子的过程中,人们自然会受到粽子的文化陶治和熏染。而有些地方在滔滔江水或河水里,还举办盛大的有相当影响力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观者如堵,万人空巷,一年一度,形成赛事,把有关端午节的习俗演绎得风生水起,别有特色,把有关端午节的文化张扬得淋漓尽致,五光十色。而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从战国时期吹来的弥久不衰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之风,也滋润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田。
立春这个农时节气,我们沭河两岸称之为“打春”。立春之后,就意味着进入春天了。如何度过这个节气,其中咬春这个活动就很有意思。立春那天,人们一早就洗好了青头萝卜,切成一些细条条放在盘子里,当立春的那个时刻要到来之际,一家人老老小小围在一起,大嚼青头萝卜,兴致高昂,以咬春为快。据说,老人咬了春,能返老还童,姑娘咬了春,会更加妩媚,从而找到自己心仪的人,小媳妇咬了春,能怀上自己理想的孩子……
试想一想,咬春之际,全家人兴味盎然,萝卜在手,青脆多汁,甜辣相宜,吃者认真,寄托深远,其乐融融,咬春如何,暂且无法知道,但心里的春天却已经来到了。
除夕之夜,习俗繁多,大年初一(农历正月初一)凌晨,夜还是黑漆漆的一片,天上繁星明亮,远远近近飘荡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人们那时早已起来了,但起来之后,并不急于开门出去,而是把除夕傍晚抱进屋内的干草一一整理好,有芝麻秸,有豆草,有花生秧,有玉米秸,有麥草……然后把草混合点着,草细细缕缕的烧着,屋子里顿时暖和起来。此时大人小孩围着火堆烤火,有的烤耳朵,有的烤头,有的烤腰,有的烤腚,有的烤手,有的烤脚……边烤边说:“大年初一烘一烘,身体健康事无忧;大年初一烤一烤,吓得病魔无处跑。”“烤烤手,暖悠悠,烘烘脚,力气多”。“烘烘眼,眼不花,烤烤耳,耳不聋”。“烤烤腰,腰不弯,烘烘腚,走路爬坡一溜风”……也有的说,烤去了过去   一年的晦气,新的一年一定会交上好运。
我曾就这个风俗询问过乡间的中医先生,他们说,这里面是有科学的道理,那么多种庄稼的秸杆组合在一起,点燃后,人们赤裸着上身,随意地烘烤,有针对性地烘烤,简直就像沐浴在多味中草药里一样,对身体无疑是有好处的。在寒冷的冬夜里烤,对夏日产生的疾病尤其会有一定的疗效。
是时,火光明亮,暖意盈室,在这辞旧迎新之夜,人们在火堆旁,犹如在温室中一样,一家人谈谈笑笑,说说讲讲,烘烘烤烤,评说央视春晚的节目,议论本地方过去一年的是是非非,真是惬意无比,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烤过火之后,人们再去开门燃放鞭炮,去煮饺子,去迎接这新春第一天的到来,去欣赏一年之始的第一轮朝阳……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向往,充满了快意。
三   、趣在与时俱进
作为民俗文化的特征之一,那就是在民俗文化发展中,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良俗与陋习同生。
兴趣是民俗之火,发展是民俗之魂。在民俗继往开来的过程中,呆板的僵化的无时代浪花无生活激情的糟粕会被逐渐摒弃,逐渐淘汰,这正像大浪淘沙一样,不符合潮流的东西会沉没下去,泯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苏北鲁南一带过去老了人(去世),丧事完毕之后,在五七以里,孝子及老人没出五服的侄子一辈,皆要在灵屋内守灵,要守五七三十五天,白天可以出去,夜里则都要在灵屋里睡,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如今这个习俗早已改变。因为在料理完丧事之后,孝子有的要上班,有的要外出打工,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们说孝与不孝,关键要看老人生前对老人的赡养如何,至于在灵屋内睡不睡一个五七,并不重要。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民俗坚持在沉淀和积累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因而“新桃”累累。
青年男女结婚时,新娘坐的喜车停在新郎家门口后,按旧的习俗,新娘下车前往新房时,男方家一个与新郎平辈的青年人要挎着箢子,抓里面的麸子(磨小麦面时的麦皮)往新娘头上抛,据说抛的越多越受欢迎,因为“麸”、“福”同音,麸越多,福越多。但这可给新娘带来了麻烦,不仅洗过的头发遭到污染,头上的红花也沾上了麸子,脖子里、衣服上皆是麸子,当别人欢声笑语时,确实也给新娘带来了痛苦。而现在举行婚礼也保留了这个喜庆的程序,但用五颜六色的纸屑代替了麸皮,新娘下车,彩色的纸屑纷飞,充满了情趣,既营造了一种皆大欢喜的环境,又使新娘感到身心轻松,享受到美的氛围。
 新娘子结婚,一般坐的都是运输用的车,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牛车,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换上了手扶拖拉机,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新人那时有个拖拉机坐,就是颇为时尚,颇为风光了,尽管在乡村的土路上颠颠簸簸,尽管一步三晃,但还是比牛车亮眼,比牛车强劲,新人满意,双方的长辈也都觉得有脸面。九十年代,农用汽车又挺排场地占据了农村的婚嫁市场,拖拉机人们是瞧不上眼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种型号的轿车又八面威风地出出进进在婚礼的场面上……
新人们说,形势发展了,再抱着过去的那老一套不放,婚礼寒酸,岂不叫人笑掉大牙。老一辈人思想也开通了,他们说,只要年轻人喜欢,多花费一点,我们也高兴,况且现在生活确实比以前提高了嘛,再用以前的婚礼习俗来约束现在的婚礼,那不成了张果老倒骑驴了嘛!    
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生活的镜子,丰富的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使得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更有知名度,更有活力,更有历史的厚重感和责任感。因而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浩如烟海的民俗活动中,努力驾驭民俗活动的规律,使民俗活动在今天新的形势下,百花齐放,趣味浓郁,香飘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2 19:30 , Processed in 0.33764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