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孝道文化是一种传统的民族道德观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在我国历史上,曾在协调家庭关系,规范社会礼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新世纪,面临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在这种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孝道文化的基本精神仍然还有存在的社会价值,仍然还有古为今用的合理成分,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一、孝道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缺失后果。
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孝道文化的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淡薄,甚至可以说到了严重缺失的地步。 敬老意识严重缺失。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意思是说,孝的实行从侍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宽心。”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或长者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可是,有一些人没有做到这一点。有的嫌弃老人,使老人缺衣少食,贫病交加,无人过问;有的对父母感情麻木,只考虑衣食住行,不与老人交流,致使老人在孤独中苦熬。以上这些现象,在社会上较为普遍,特别在广大农村较为严重。由于传统的孝道在社会继承上出了问题,一些人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淡漠,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由于孝道的不畅,而滋生了很多的腐败案件,如媒体报道的同谋作案、合伙作案,如果这些贪腐者孝敬父母,谨遵父母的教诲,一般不会走到身败名裂、家毁人亡的地步。由于孝道的不畅,也大大降低了家庭的亲和力、聚合力。试想,如果血缘关系都维护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怎么能提升呢?特别是由亿万个家庭本应负担的养老问题,也变成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这给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因而,孝道的缺失问题,已经是社会的严重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二、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与历史影响
《说文解字》中解释:孝,善事父母者。道即道理。孝道即孝顺的道理。它是中国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这就是孝道文化的基本含义。 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孝道含义加进了符合自己需求的注解,扩充了孝道文化的精神和内容。这些在儒家著作《孝经》里有具体阐述。《孝经》是儒家阐述其孝道文化的一部著作,有十八章,约2100多字,这部著作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孝道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内容。一是把孝道作为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提了出来,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二是分别论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庶人这五种贵贱不同者孝行的不同要求,统称为五孝。这显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如要求天子“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意思是说,竭尽爱敬去侍奉自己父母,再以道德教化施行于华夏百姓之中,并以之作为四方各族的榜样法式。这虽然是要求太高,但对当今的领导者仍有借鉴作用。再如要求诸侯“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意思是说,花费节省,生活俭朴,虽然财富溢裕,仍不可奢侈腐化。这种要求作为当今干部的廉洁标准也不为过。又如要求庶人“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更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大力提倡的美德。三是通过孔子对孝道的论述和圣明天子以孝治国的史实,来阐述孝道的政治意义和作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只要做到孝,就国泰民安了。四是具体论述如何行孝。《孝经》提出孝子在侍奉双亲时要做到“五要三戒”。即在日常侍奉时要竭尽恭敬,在平常供养时要表现出快乐,在父母有病时要很忧愁,在办丧事时要极度哀痛,在祭祀时要表现严肃。身处上位时戒骄傲,身处下位时戒作乱,身处贱位时戒忿争。在当今,这“五要三戒”,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五要三戒”,社会的道德风尚将会更好。五是论说君主如何利用孝道治理国家、感化民众。《孝经》中说:“孝民亲爱,莫善于孝。”即国君想教育人民相亲相爱,没有比国君自己行孝道、孝敬父母更好的办法了。这就提出了国君必须带头行孝道的要求。
以上孝道的形成与道德意识,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周初制定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法家都讲孝道,在秦统一以前,孝已成为当时诸家公认的一种道德观念。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孝道正式成为统治者的立国根本和治国武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渐深人人心。孝道这种理念为什么能够绵延两千多年,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孝道适应了民间经济发展和宗法家族结构的需要;二是孝道变为统治者欺骗民众的精神枷锁和巩固权力的需要;三是孝道作为一种人伦道德,也有它合理的一面,被广大百姓所接受。纵观孝道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孝道的核心是敬老尊老,而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不仅能被历代统治者和普通百姓所认可,而且能够形成社会的共识,因而也就能沉淀为一种文化心理,产生一种共鸣力。在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已摆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确实需要认真研究思考,吸取孝道的合理成分,认真加以利用。
三、孝道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基本要求
大力倡导大孝于天下,有利于强化当官为民意识。历史上,从唐朝开始,每个朝代使用提拔官员都讲究一个“孝”字。“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历代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求一个当官的,必须有基本的爱心,有基本的德行,才能将情爱发挥至他人。一个连父母、家庭、社会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对国家和民族尽忠呢?怎么能心系百姓,为民谋利呢?因此,必须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大孝于天下”的传统美德。首先,教育领导者从基本的孝做起。孔子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意思说,君子在家中侍奉父母竭尽孝道,就能将孝心转移为侍奉国君的忠诚;君子在家对兄长能竭尽孝道,就能将对兄长的恭敬转移为对待天下长者的和顺服从。君子在家能将复杂的家务管好,使家庭和睦,就能将治家的手段转移于官位,治理好一方,使美好的声名永远传扬于后世。孔子这段话,充分说明,一个人要大孝于天下,必须先从基本的孝做起,必须从自身做起。其次,是要大力宣传大孝于天下的典型。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郑培民,就是当代中国大孝于天下的榜样,他们在家是孝子,在外是公仆,都值得每一个干部很好地去学习。必须大力宣传他们大孝的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为官为孝的氛围,让所有领导者都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再次,建立能使当官者“大孝于天下”的有效机制。这种机制应包括教育、使用、惩罚等内容。对个别不能自觉实践大孝于天下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对那些齐家治国都做得好的应给予褒奖提拔。
大力倡导、强化尊老敬老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和谐稳定,社会也就和谐稳定。和谐家庭的构建应从何人手?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践行家庭之孝。也就是说对父母之孝,可推及到孝顺男女双方的父母老人。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过去的解释是,父母老了,怕没有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字,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真正有“方”。同时,还要理解对父母老人的孝,还有另一个的要求,就是父母老人有错误时要敢于规劝他们改正,而不是一味的“愚孝”。不仅要让父母老人衣食住行有周到的安排,还要让他们精神愉快。如有的子女晚辈对父母老人没有好脸色,即使给吃饱穿暖也不能算作敬爱之心。孔子说的“色难。”就是这个意思。说孝道难,难就难在子女对待父母老人,还要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既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又要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精神需求。如果这二者都做到了,也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孝子了。
家庭之孝是大孝的前提,是社会友情的基础,是孝道的核心,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倡导和实践。孝道教育应从小抓起,从中小学教材抓起,让孩子了解孝的含义,明白孝的标准,开展孝的实践。要将尽孝的内容写进有关法律和公民守则中,对有关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也要充实孝的内容适时修订,让老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保障。对不孝之子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更要严格要求,对个别不讲孝道,虐待老人的要严加惩处。特别在当前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中,更要大力倡导孝文化,努力宣传孝文化,人人有了孝道的规范,处处都有孝道的氛围,对实现党风、民风、社风的根本好转,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