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606|回复: 6
收起左侧

小邾国国君颜友后代人才辈出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邾国国君颜友后代人才辈出





颜回
  〖颜回〗(前521年一前481年)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出身于有一定家产的自由民家庭。拜孔子为师后,一直跟随孔子学习和生活。终身末任官职。他是颜氏之儒的创始人。以《诗》传道,人称讽谏之儒。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出众著称于世。终身学习和实践孔子的思想,并对其有所发展。其思想以仁为核心,能做到内心不违仁。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老少康健,丰衣足食,四国咸服,天下安宁,充满仁爱的社会。主张用教化治国,不赞成用暴力手段。实行教化的内容是道、德、义、礼、仁等,他的思想中继承了孔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因素,如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不迁怒”,“不贰过”,不自矜,“敏于事而慎于言”,待人谦和。在政治上抱有城郭不治,“而君缕于上,君和于下,垂拱无为,动行中道,从容得礼”的理想。主张积极改良社会。他天资聪慧,勤奋乐学,“能闻-而知十”,孔子认为众多弟子中勤奋好学没有任何人能与他相比,曾赞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生活清贫,但志学不辍,攻诵诗礼。他尊敬师长,视师长如父,完全听从孔子的指教,从未说过违背孔子的话。他从不离开孔子。在孔门“三盈三虚”之时,“唯颜渊不去”。他努力实践孔子的“仁”学思想,受到孔子的称赞,谓“其心三月不违仁”,并把他列为四科优秀者,德行的首位。他在道德修养方面是全面的,如恭宽、敏、惠、温、良、俭、让、孝、梯、忠、信等,从而成为后世道德修养的楷模,“善人”的代表,“仁德”的象征。但他不死板,认为如果阻止社会前进动力,也可以打破,做到“忘仁义”、“忘礼乐”境界无私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达到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的理想社会,其学说最高境界是“坐忘”是对孔子学说的创造性发挥,被中国佛教奉为先祖,颜子“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洞于化通,此谓坐忘。”包含着很有学问的哲学思想,他是空与色的最早创造者,是空与色的超越思维及空间的想象力的哲学思想。



  “堕肢体”,堕是空,即忘掉,肢体是色,是形体、外物,堕肢体也是空,是忘掉形体、外物。“黜聪明”,黜是空,即忘掉,聪明是色,是感觉与思虑,黜聪明也是空,是忘掉自己的感觉与思虑。离形去知,离是空,去也是空,形是色,知也是色;离形是空,也是小级别的空色转化,去知也是空,也是小级别的空色转化,而离形去知是属于大级别的空,也是大级别的空色转化,这说明了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从小级别空与色转化,到大级别时也是按照空与色转化。因此,洞于化通是要处理好空与色哲学关糸才能达到洞于化通的境界,即空与色互相转化,空即是空,色即是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就说空空,色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逾空,色逾色等。任何事物从小级别到大级别发展都是按照空与色的转化。坐忘就是要自己以博采众家之长所得的知识去渗化,去渗悟。只能完全凭借自己实力去渗化,至于渗化后得到什么之果只能由于自己努力程度和聪明才智决定,如果引子不正确(即不按空与色哲学思想去思维)也可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今天我们想象二千五百多年前颜子有这样的哲学思想真不简单,难怪佛学要用颜子哲学思想去渗悟就是有其道理所在。所以我们要学习颜子哲学思想,少走湾路,提升自己思辨能力,为社会作贡献。


    历代统治者对他都给予很高评价。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前195)把孔予以其配享;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241)以其配祀孔子;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尊其为“先师”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封为“亚圣”,列“十哲”之首,二十七年(739)加封“兖公”;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封“兖国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为首配,从祀孔子。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尊其为“国复圣公”;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尊其为“复圣颜子”。 


颜师古
  〖颜师古〗(581-545年)字籀,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之推,父思鲁,俱以儒家著称于世。师古少习家学,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文词。隋仁寿中,由李纲举荐,侵安养尉。后失职。回长安以教书为业。李渊起兵人关,授朝散大夫,拜敦煌公府文学馆学士,累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唐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官至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唐太宗以儒学经典文字讹谬,诏令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多有厘正。撰成《五经定本》,诏诸儒详议,师古随问辩答,人人叹服。太宗颁《五经定本》行于天下,作为学生法定课本。他从《汉书》难读,各家注“或离析本文、隔具辞句”,或“从意刊改”,错乱失序。故博采众说,在班昭以下三十七家旧注基础上重加校正,凡旧著是者,具而存之;旧注未详者,衍而通之;旧有所阙漏,详注而补之。评较诸家音义是非,校正旧史文之讹误。“条理精密,实在独到”,为前代各家注的总结。又“以世俗之言多谬误”,撰《匡廖正俗》八卷。所正谬误,多属古书字句训义、读音、形体等,间有当时俗语,少数以问答形式阐释词语来源演变。匡正涉及的典籍有《诗经》、《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史记》、《汉书》、汉赋、六朝史书。是未定遗稿,故体例内容较芜杂。永徽三年(651),由其子颜扬廷呈上,录一本付秘书阁。宋代刻印时为避太祖讳,更名为《刊谬正俗》。师古刊定纠误儒家经典工作,使儒家诸经文字完全统一,不再有因文字不同释经各异的弊病。有利儒学的发展。主要著作有《五礼》、《急就章》、均佚。《五经定本》、《匡谬正俗》、《汉书注》。 



  颜元
  〖颜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幼年父被掠关外,母改嫁,移居义祖父处。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习骑射剑戟及攻守兵法。务实,拒绝课以时文。年十九,义祖父讼败逃匿,代罪入狱。事息迁居乡下,耕田灌园,劳苦淬砺,涉猎群书,怀疑宋儒。曾被迫人京应不第。回乡务农,与好友结文社,商质经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北上寻父,负骨归葬。世称孝子。苦行励节,名声渐著,问学者日众。三十所南游,一路辩学质难,思想发生转变。两年后主讲肥乡漳南书院,强调“习行”。当年归里,不复出,著述终老。治学重躬行实践,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认为程朱理学使人人禅子,家家虚文,直接与孔门相对立。必破一分程朱,始人一分孔孟。程朱之道不熄,孔孟之道不著。谓人朱门者,便服其砒霜,永无生气、生机。认为朱熹的学术是禅宗、训诂、文字、乡愿四者集成一种人。因而结论是: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指出宋明理学不务实际,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甚至认为千余年来,率天下人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朱熹为之。提倡实文,实体、实用,卒为天下造实事、实用之学。认为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中谈论,尽有千百义理,不如身行一理之为实。人们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主张性命之理不可讲。虽讲,人亦不能听;虽听,人亦不能醒;虽醒,人亦不能行。指出程朱陆王斥佛老之虚无而终蹈虚无。对朱熹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批判道:试问十二个时辰,那一刻是尧舜周孔?认为朱熹反对佛老,其实朱熹就是佛老。朱熹推崇庄周正是他参于掸、老、庄、列的明证。批判佛道之理论为“镜花水月”,认为佛道之徒不劳动,有如世间仓鼠木蠹一般。针对宋明理学“虚”的命题,提出“务实”的主张。认为浮言之祸,甚于焚书。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提出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的主张。针对“静”提出“习动”的命题,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常动则筋骨疏、气脉舒。死读书、静的结果,使人身体衰弱。又进一步分析说:“人心,动物也,习其事则有所寄而妄,故吾儒时习力行,皆所以治心”。认为人不做事则暇,暇则逆,逆则惰,惰则疲,暇、逆、情、疲,私心杂念随之而生。主张理气一元论。认为“理气融为一片”,天下无“无理之气,”也无“无气之理”,“理即气之理”。主张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认为五官、四肢、筋骨、内脏等形体是“质”,通过呼吸周遍全身的是“气”。气质是天地予人至高至贵至有用者。若无气质,理将安附?“性”字,从生、心,正指人生以后而言。性依赖于形体,故而舍形则无性。“义理”就在“气质”之中,性恶是后天习染的结果。重视习行、践履的作用。反对朱熹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上。犹如学琴,不能把琴谱视为琴,代替操作。把空谈性命此做画鬼,鬼无对证可胡画。主张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重视“习而行之”,批判“穷理居敬”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应务期实用,体用一致。格物致知之“格”,应是“手格猛虎”之“格”,“物”就是具体事物。“格物致知”就是“手格其物而后至”。主张义利统一,符合义之利,为君子所贵。早年主张恢复井田、封建、学校的“王道”政治。后来提出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兵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反对重文轻武,提出军人为“天下至荣者”的主张。反对歧视妇女。其学力主励实行,济实用,别具一帜,世称颜李(□)学派,有重大影响。近人认为其学术贡献虽不及顾、黄、王,但在反映社会思潮上较之更鲜明。张伯行曾云颜学“四方响和者,方靡然不知所止”。刘师培、梁启超都极力推祟。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习斋记余》等,后人编人《颜李遗书》。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人称颜鲁公,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儒颜师古五世从孙。少孤,由母亲自训导。通经史,尤精《礼》学,事亲以孝。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雄伟,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兼称“颜柳”。开元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奉诏前往劝谕,被希烈缢死。真吻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尤祟忠孝。认为德有三,“孝悌称其至”。常有五,“仁道原其终”。善事父母谓孝,和睦兄友谓悌。孝悌为仁之本。竭诚奉君主谓忠,“率义忘穷谓勇”,“子仕教忠之谓慈”,战阵勇敢谓孝,“慈孝有裕”,则道存于方册。主张君主要掌握赏罚二柄,此为事在必行。“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罔辨”(《文忠集·让宪部尚书表》)。应使天下知道有必行之法,有必赏之令。他总结唐立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建言德宗要广开言路。昔太宗勤劳庶政,其《司门式》白:“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与仗家引对,不得关碍”(《新唐书·颜真卿传》),使天下大治。天宝以后,李林甫专权,上意不能下宣,下情不能上达。权臣蔽主,不遵太宗之法。今日天下未平,干戈日滋,岂能不博闻说言,以广视听,而塞绝忠谏。如不早觉悟,逐渐孤立,必后悔不及。他久任礼仪使,参定礼仪多有建树。代宗卒,他建言:“太祖、高祖、太宗皆不毁,而代祖元皇帝当迁”(《新唐书·礼乐三》)。于是迁元皇帝而□代宗。关于庙享,当时争论不休。他上言:景皇帝以受命始封之功,百代不迁,况且又配天,尊严无上。至于□□时,暂居昭穆之位,是屈己申孝,敬奉祖宗。亦以教天下尊循孝悌。而且晋蔡谟等有成议,不为无根据。请大□享奉祖神主居东面之位,懿祖神主居昭,景皇帝神主居穆。以彰国家重本尚顺之明义,为万代不变的令典。于是从真卿议。建中三年(782),上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新唐书·礼乐五》)。颜真卿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身体力行,以尽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对唐礼仪制度多有厘正。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之推
  〖颜之推〗(531-591年)字介,北朝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九世祖含,从晋元帝东渡,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累代研修《周官》和《左传》。之推早传家业,勤习《礼》、《左传》,博览群书,有才辩,词情典丽,为萧绎所称许。萧绎称帝,任散骑侍郎。入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齐亡入周,北周静帝大象末年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召为学士,“甚见礼重”。针对颓废的世风,他以儒家的思想观点,写作《颜氏家训》二十篇,阐述其立身、治家之本以及其伦理道德,以诫训子孙。他主张父母对子女应做到“严威而有慈”,子女幼时,“无教而有爱,恣其所欲”,长大之后,“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用粗暴的手段就会产生对抗和怨恨情绪。结果是“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他指出做长辈的要自尊自重,否则,子女便会怠慢长辈,甚至上行下效,贻害无穷,反映在政治思想上,抨击和揭露南北朝统治阶层腐朽寄生的丑态。在《涉务篇》里指出,“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不曾骑过马,看到马嘶跳跃,惊得面无人色,还对别人说:“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这是何等的无用!对那些长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照样可以作官。颜氏也曾揭露北方的世家大族教儿子学习鲜卑语,弹胡琵琶以猎取官位的无耻行径,在《教子篇》中说:“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吾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反映在学习方面主张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和求是的学风。他指出,《书》云,“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倡切搓琢磨,互相探讨,反对闭门读书,自以为是。着重指出,那种有点学问,读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甚至“凌乎长者,轻慢同列”是要不得的。一定不可骄傲。在文风上先有充实的内容,然后才能讲求技巧。如果偏重辞藻,反而妨碍内容的表达,要言之有物,反对浮夸绮艳的文风。特别是“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的废话连篇,会“令人气塞”,千万要力戒这种学风。其所著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又著《还冤志》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自梁武帝以后,佛教弥昌。士大夫率皈礼能仁,盛谈因果。之推《家训》有《归心篇》,于罪恶尤为笃信。故此书所述,皆释家报应之说”。现有《颜氏家训》点校本。关于他的社会影响方面,在骈偶文盛行之际,颜氏所沾染的习气不深,且能避免理重事复,议论平实,言之有物,故其文风为后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好影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7 9:47:4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邾国国君颜友后代人才辈出





颜回
  〖颜回〗(前521年一前481年)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出身于有一定家产的自由民家庭。拜孔子为师后,一直跟随孔子学习和生活。终身末任官职。他是颜氏之儒的创始人。以《诗》传道,人称讽谏之儒。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出众著称于世。终身学习和实践孔子的思想,并对其有所发展。其思想以仁为核心,能做到内心不违仁。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老少康健,丰衣足食,四国咸服,天下安宁,充满仁爱的社会。主张用教化治国,不赞成用暴力手段。实行教化的内容是道、德、义、礼、仁等,他的思想中继承了孔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因素,如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不迁怒”,“不贰过”,不自矜,“敏于事而慎于言”,待人谦和。在政治上抱有城郭不治,“而君缕于上,君和于下,垂拱无为,动行中道,从容得礼”的理想。主张积极改良社会。他天资聪慧,勤奋乐学,“能闻-而知十”,孔子认为众多弟子中勤奋好学没有任何人能与他相比,曾赞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生活清贫,但志学不辍,攻诵诗礼。他尊敬师长,视师长如父,完全听从孔子的指教,从未说过违背孔子的话。他从不离开孔子。在孔门“三盈三虚”之时,“唯颜渊不去”。他努力实践孔子的“仁”学思想,受到孔子的称赞,谓“其心三月不违仁”,并把他列为四科优秀者,德行的首位。他在道德修养方面是全面的,如恭宽、敏、惠、温、良、俭、让、孝、梯、忠、信等,从而成为后世道德修养的楷模,“善人”的代表,“仁德”的象征。但他不死板,认为如果阻止社会前进动力,也可以打破,做到“忘仁义”、“忘礼乐”境界无私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达到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的理想社会,其学说最高境界是“坐忘”是对孔子学说的创造性发挥,被中国佛教奉为先祖,颜子“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洞于化通,此谓坐忘。”包含着很有学问的哲学思想,他是空与色的最早创造者,是空与色的超越思维及空间的想象力的哲学思想。



  “堕肢体”,堕是空,即忘掉,肢体是色,是形体、外物,堕肢体也是空,是忘掉形体、外物。“黜聪明”,黜是空,即忘掉,聪明是色,是感觉与思虑,黜聪明也是空,是忘掉自己的感觉与思虑。离形去知,离是空,去也是空,形是色,知也是色;离形是空,也是小级别的空色转化,去知也是空,也是小级别的空色转化,而离形去知是属于大级别的空,也是大级别的空色转化,这说明了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从小级别空与色转化,到大级别时也是按照空与色转化。因此,洞于化通是要处理好空与色哲学关糸才能达到洞于化通的境界,即空与色互相转化,空即是空,色即是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就说空空,色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逾空,色逾色等。任何事物从小级别到大级别发展都是按照空与色的转化。坐忘就是要自己以博采众家之长所得的知识去渗化,去渗悟。只能完全凭借自己实力去渗化,至于渗化后得到什么之果只能由于自己努力程度和聪明才智决定,如果引子不正确(即不按空与色哲学思想去思维)也可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今天我们想象二千五百多年前颜子有这样的哲学思想真不简单,难怪佛学要用颜子哲学思想去渗悟就是有其道理所在。所以我们要学习颜子哲学思想,少走湾路,提升自己思辨能力,为社会作贡献。


    历代统治者对他都给予很高评价。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前195)把孔予以其配享;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241)以其配祀孔子;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尊其为“先师”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封为“亚圣”,列“十哲”之首,二十七年(739)加封“兖公”;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封“兖国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为首配,从祀孔子。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尊其为“国复圣公”;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尊其为“复圣颜子”。 


颜师古
  〖颜师古〗(581-545年)字籀,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之推,父思鲁,俱以儒家著称于世。师古少习家学,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文词。隋仁寿中,由李纲举荐,侵安养尉。后失职。回长安以教书为业。李渊起兵人关,授朝散大夫,拜敦煌公府文学馆学士,累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唐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琊县男,官至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唐太宗以儒学经典文字讹谬,诏令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多有厘正。撰成《五经定本》,诏诸儒详议,师古随问辩答,人人叹服。太宗颁《五经定本》行于天下,作为学生法定课本。他从《汉书》难读,各家注“或离析本文、隔具辞句”,或“从意刊改”,错乱失序。故博采众说,在班昭以下三十七家旧注基础上重加校正,凡旧著是者,具而存之;旧注未详者,衍而通之;旧有所阙漏,详注而补之。评较诸家音义是非,校正旧史文之讹误。“条理精密,实在独到”,为前代各家注的总结。又“以世俗之言多谬误”,撰《匡廖正俗》八卷。所正谬误,多属古书字句训义、读音、形体等,间有当时俗语,少数以问答形式阐释词语来源演变。匡正涉及的典籍有《诗经》、《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史记》、《汉书》、汉赋、六朝史书。是未定遗稿,故体例内容较芜杂。永徽三年(651),由其子颜扬廷呈上,录一本付秘书阁。宋代刻印时为避太祖讳,更名为《刊谬正俗》。师古刊定纠误儒家经典工作,使儒家诸经文字完全统一,不再有因文字不同释经各异的弊病。有利儒学的发展。主要著作有《五礼》、《急就章》、均佚。《五经定本》、《匡谬正俗》、《汉书注》。 



  颜元
  〖颜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幼年父被掠关外,母改嫁,移居义祖父处。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习骑射剑戟及攻守兵法。务实,拒绝课以时文。年十九,义祖父讼败逃匿,代罪入狱。事息迁居乡下,耕田灌园,劳苦淬砺,涉猎群书,怀疑宋儒。曾被迫人京应不第。回乡务农,与好友结文社,商质经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北上寻父,负骨归葬。世称孝子。苦行励节,名声渐著,问学者日众。三十所南游,一路辩学质难,思想发生转变。两年后主讲肥乡漳南书院,强调“习行”。当年归里,不复出,著述终老。治学重躬行实践,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认为程朱理学使人人禅子,家家虚文,直接与孔门相对立。必破一分程朱,始人一分孔孟。程朱之道不熄,孔孟之道不著。谓人朱门者,便服其砒霜,永无生气、生机。认为朱熹的学术是禅宗、训诂、文字、乡愿四者集成一种人。因而结论是:误人才,败天下事者,宋人之学!指出宋明理学不务实际,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甚至认为千余年来,率天下人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朱熹为之。提倡实文,实体、实用,卒为天下造实事、实用之学。认为人之为学,心中思想,口中谈论,尽有千百义理,不如身行一理之为实。人们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主张性命之理不可讲。虽讲,人亦不能听;虽听,人亦不能醒;虽醒,人亦不能行。指出程朱陆王斥佛老之虚无而终蹈虚无。对朱熹的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批判道:试问十二个时辰,那一刻是尧舜周孔?认为朱熹反对佛老,其实朱熹就是佛老。朱熹推崇庄周正是他参于掸、老、庄、列的明证。批判佛道之理论为“镜花水月”,认为佛道之徒不劳动,有如世间仓鼠木蠹一般。针对宋明理学“虚”的命题,提出“务实”的主张。认为浮言之祸,甚于焚书。救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提出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的主张。针对“静”提出“习动”的命题,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常动则筋骨疏、气脉舒。死读书、静的结果,使人身体衰弱。又进一步分析说:“人心,动物也,习其事则有所寄而妄,故吾儒时习力行,皆所以治心”。认为人不做事则暇,暇则逆,逆则惰,惰则疲,暇、逆、情、疲,私心杂念随之而生。主张理气一元论。认为“理气融为一片”,天下无“无理之气,”也无“无气之理”,“理即气之理”。主张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认为五官、四肢、筋骨、内脏等形体是“质”,通过呼吸周遍全身的是“气”。气质是天地予人至高至贵至有用者。若无气质,理将安附?“性”字,从生、心,正指人生以后而言。性依赖于形体,故而舍形则无性。“义理”就在“气质”之中,性恶是后天习染的结果。重视习行、践履的作用。反对朱熹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上。犹如学琴,不能把琴谱视为琴,代替操作。把空谈性命此做画鬼,鬼无对证可胡画。主张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重视“习而行之”,批判“穷理居敬”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应务期实用,体用一致。格物致知之“格”,应是“手格猛虎”之“格”,“物”就是具体事物。“格物致知”就是“手格其物而后至”。主张义利统一,符合义之利,为君子所贵。早年主张恢复井田、封建、学校的“王道”政治。后来提出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兵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反对重文轻武,提出军人为“天下至荣者”的主张。反对歧视妇女。其学力主励实行,济实用,别具一帜,世称颜李(□)学派,有重大影响。近人认为其学术贡献虽不及顾、黄、王,但在反映社会思潮上较之更鲜明。张伯行曾云颜学“四方响和者,方靡然不知所止”。刘师培、梁启超都极力推祟。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习斋记余》等,后人编人《颜李遗书》。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人称颜鲁公,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儒颜师古五世从孙。少孤,由母亲自训导。通经史,尤精《礼》学,事亲以孝。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雄伟,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兼称“颜柳”。开元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因被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奉诏前往劝谕,被希烈缢死。真吻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尤祟忠孝。认为德有三,“孝悌称其至”。常有五,“仁道原其终”。善事父母谓孝,和睦兄友谓悌。孝悌为仁之本。竭诚奉君主谓忠,“率义忘穷谓勇”,“子仕教忠之谓慈”,战阵勇敢谓孝,“慈孝有裕”,则道存于方册。主张君主要掌握赏罚二柄,此为事在必行。“无功受赏,为善不劝;有罪不罚,为罔辨”(《文忠集·让宪部尚书表》)。应使天下知道有必行之法,有必赏之令。他总结唐立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建言德宗要广开言路。昔太宗勤劳庶政,其《司门式》白:“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与仗家引对,不得关碍”(《新唐书·颜真卿传》),使天下大治。天宝以后,李林甫专权,上意不能下宣,下情不能上达。权臣蔽主,不遵太宗之法。今日天下未平,干戈日滋,岂能不博闻说言,以广视听,而塞绝忠谏。如不早觉悟,逐渐孤立,必后悔不及。他久任礼仪使,参定礼仪多有建树。代宗卒,他建言:“太祖、高祖、太宗皆不毁,而代祖元皇帝当迁”(《新唐书·礼乐三》)。于是迁元皇帝而□代宗。关于庙享,当时争论不休。他上言:景皇帝以受命始封之功,百代不迁,况且又配天,尊严无上。至于□□时,暂居昭穆之位,是屈己申孝,敬奉祖宗。亦以教天下尊循孝悌。而且晋蔡谟等有成议,不为无根据。请大□享奉祖神主居东面之位,懿祖神主居昭,景皇帝神主居穆。以彰国家重本尚顺之明义,为万代不变的令典。于是从真卿议。建中三年(782),上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新唐书·礼乐五》)。颜真卿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身体力行,以尽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对唐礼仪制度多有厘正。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之推
  〖颜之推〗(531-591年)字介,北朝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九世祖含,从晋元帝东渡,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累代研修《周官》和《左传》。之推早传家业,勤习《礼》、《左传》,博览群书,有才辩,词情典丽,为萧绎所称许。萧绎称帝,任散骑侍郎。入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齐亡入周,北周静帝大象末年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召为学士,“甚见礼重”。针对颓废的世风,他以儒家的思想观点,写作《颜氏家训》二十篇,阐述其立身、治家之本以及其伦理道德,以诫训子孙。他主张父母对子女应做到“严威而有慈”,子女幼时,“无教而有爱,恣其所欲”,长大之后,“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用粗暴的手段就会产生对抗和怨恨情绪。结果是“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他指出做长辈的要自尊自重,否则,子女便会怠慢长辈,甚至上行下效,贻害无穷,反映在政治思想上,抨击和揭露南北朝统治阶层腐朽寄生的丑态。在《涉务篇》里指出,“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不曾骑过马,看到马嘶跳跃,惊得面无人色,还对别人说:“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这是何等的无用!对那些长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照样可以作官。颜氏也曾揭露北方的世家大族教儿子学习鲜卑语,弹胡琵琶以猎取官位的无耻行径,在《教子篇》中说:“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吾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反映在学习方面主张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和求是的学风。他指出,《书》云,“好问则裕”,《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倡切搓琢磨,互相探讨,反对闭门读书,自以为是。着重指出,那种有点学问,读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甚至“凌乎长者,轻慢同列”是要不得的。一定不可骄傲。在文风上先有充实的内容,然后才能讲求技巧。如果偏重辞藻,反而妨碍内容的表达,要言之有物,反对浮夸绮艳的文风。特别是“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的废话连篇,会“令人气塞”,千万要力戒这种学风。其所著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又著《还冤志》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自梁武帝以后,佛教弥昌。士大夫率皈礼能仁,盛谈因果。之推《家训》有《归心篇》,于罪恶尤为笃信。故此书所述,皆释家报应之说”。现有《颜氏家训》点校本。关于他的社会影响方面,在骈偶文盛行之际,颜氏所沾染的习气不深,且能避免理重事复,议论平实,言之有物,故其文风为后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好影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7 9:47:42编辑过]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禄字书
  〖干禄字书〗一卷。唐颜元孙撰。元孙字聿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为颜杲卿之父,颜真卿诸父,当活动于玄宗朝,进士出身,历官太子舍人,濠、滁、沂诸州刺史,赠秘书监。此书原本为章奏、书启、判状而作,故曰“干禄”,也即求诸禄位之意。汉字发展到唐代,已历隶、楷、草等字体,致使原来的笔画形体逐渐为一般人所不了解。此编即以辨正字形为主旨,收字先按四声,再依二百零六韵编排。每字列俗、正、通三体,其中许多是当时已通行的简化字,颜氏对其详加考辨,有助于当时识字及书写规范化。如虫、□,□、□,□、商,冻、□等等,截然两字,元孙却认为前为俗字,下为正字;又如□乃古貌字,元孙乃谓“貌”是正字,□是通用字。诸如此类,则不免解释失当,可谓千虑一失。元孙所用二百零六部之次序,与《广韵》间或有所不同,盖仍沿用陆法言之旧第。故书中注音,又可用来研究中唐语音,参证《切韵》音系。书成以后,大历九年(774)其侄颜真卿官湖州时,将此书勒石于湖州。开成四年(839)杨汉公又刻石于蜀中。南宋宝□五年(1257),衡阳陈兰孙始以湖州石刻木。清扬州马曰璐得此本,然证以蜀中石刻,内容多有谬误。修纂《四库全书》时,馆臣以其与蜀石刻相校,补缺文八十五字,改伪体十六字,删衍文二字,使其稍复颜本之旧。故今传本中,惟有《四库全书》本为最佳;另外,尚有清顺治间宛委山堂刻本;日本亦有宝永四年(1707)刻本,也可称较佳之本,今中国北京图书馆存有此本胶卷。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八卷。唐颜师古(581-645)撰。师古名籀,以字行,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时曾任安养县尉,唐贞观中,与魏徽等撰修《隋书》,太宗以五经传写多讹误,诏师古详加校订,学者竞就所知提出质问,师古博引晋、宋旧文逐条答辩,时人叹服,迁秘书少监、弘文阁学士,著《汉书注》、《安兴贵家传》、《大业拾遗》、《正会图》、《吴兴集》、《庐陵集》诸书。此书永徽二年(651)由师古之子符玺郎颜扬庭表上于朝,高宗敕录付本以充秘阁。卷首有扬庭表,称稿草才半,部帙未终。故此书当时盖为未竞之本;表中又称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则今本乃扬庭所编定。宋人诸家书目多作《刊谬正俗》或《纠谬正俗》,盖避太祖之讳而改。此书宗旨在于音释诸经、及诸书字音与俗语之异。八卷中共收一百七十五条。前四卷凡五十五条,皆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凡一百二十七条,皆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此亦即师古之校勘成果部分。考辨极精,校正了经书中的许多错舛之字。惟拘于习俗,不能知音有今古之分。其注《汉书》,动辄以合声为言,遂与沈重之音《毛诗》,同开后世的“叶音”之说。故书中谓“葬”音臧,“谊”、“议”音宜,“反”音扶万反,“歌”音古贺反,“彝”音上声,“怒”有上、去二声,“寿”有授、受二音,“县”有平、去二声,“迥”音户莹反等等,皆误以今韵读古音;同时,亦有部分以古音读今韵者。诸如此类,均不免千虑一失。此书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小学类著作之一,作者对诸经之字音义,引经据典,究其根源,辨其讹误。既训诂、又校勘,是研究我国古代经籍、经义的重要参考材料。有乾隆间刻本,《四库全书》本,《艺海珠尘》本,《小学汇函》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二卷。南北朝颜之推(531-591)撰。之推字介,山东临沂人,初为南朝梁散骑侍郎,继奔北齐累官黄门侍郎,复降周,人隋为官,以文学知名。此书《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列入儒家类;《宋史.艺文志》载作七卷,亦入儒家类;今本二卷为明人所合并。《四库全书总目》以其《归心》篇,“深明因果,不出当时好佛之习;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证典故,品第文艺,曼衍旁涉,不专为一家之言,今特退之‘杂家’,从其类焉”。书成于隋开皇九年(589)以后,分为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物、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二十篇。全书主旨大体以儒家思想为本,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训诫子孙及世人。内容多知人论事的世故之谈,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玄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典故考证、文艺品第颇有所述,多可取资。颜氏以文学见称,故书中的文学思想比较全面,他主张应推崇经学,认为朝廷宪章、军旅誓诰等应用文章,用处很大,因而轻视文学。他拥护并赞同孔子“上智下愚不移”的学说,认为“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主张教育的对象是所谓的“中等之人”,“中庸之人,不教不知”,在《教子》和《勉学》两篇中,特别强调了教育子女和勉力学习的重要性。他主张对子女应及早教育,甚至主张“胎教之法”,反对无教而放纵,拥护儒家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理论。他反对“高谈虚论,左琴右书”。反对“优闲”;认为读书求学问要有“指归”、“要会”,不能学习“无益之事”,强调“眼学”,不能专信“耳受”,注重经世致用的知识。此书为当时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具有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并被时人目为王言盖代”之作。清卢文强《抱经堂丛书》校订本为通行较佳之本,《四部丛刊》、《四部备要》、《诸子集成初编》等均收此书,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一书。 



  颜元集
  〖颜元集〗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为清初著名学者,与弟子李□倡躬行践履,反对死读书和空谈的宋明理学,世称“颜李学派”。一生著述很多,而流传不甚广。清修《四库全书》。只将其《存性编》、《存学编》、《存治编》、《存人编》列入《存目》。后人将其著作的大部分收入《畿辅丛书》和《颜李丛书》。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额元集》,即以《颜李丛书》本为底本,以《能辅丛书》中参校。整理而成。所收包括了颜元现存的全部学术著作,计《存性编》二卷,《存学编》四卷,《存治编》一卷,《存人编》四卷,《四书正误》六卷。《朱子语类评》一卷、《礼文手抄》五卷,《习斋记余》十卷;《习斋先生记余遗著》一卷,《颜习斋先生辟异录》二卷,《颜习斋先生言行录》二卷,后附《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卷等。颜元的主要学术观点尽反映在上述诸书中,是研究颜元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为《理学丛书》之一。 



颜氏儒学派
  〖颜氏儒学派〗《韩非子·显学篇》指为儒家八支派之—。创始人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曲阜阙里(今山东曲阜县曲阜镇内)人。孔子的弟子,少孔子三十岁。谨遵孔说,对“克己复礼,天下归仕”,笃信笃行。安贫乐道,虽简箪食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所乐。颜子是颜氏学派创始人。颜子位居德行科之首,他博采众长,融儒道为一,又深契孔子之道,甚得圣心,加之“不迁怒,不贰过”、“无伐善无施劳”的修养和“三月不违仁”、“择乎中庸,拳拳服膺”的功夫,为传道之儒。颜氏之儒“用则行,舍则藏”,体用兼备,通体达用,其门人颜斶是颜子正宗传门人,也是颜子之后颜氏之儒的典型。齐宣王时的颜斶是颜氏之儒的代表人。他以儒家价值观处世,以道家的态度治身,融儒道为一,这是颜氏之儒的核心。一方面,他藐视王权,犯颜直谏,反复论证“士贵而王不贵”,要“尽忠直言”;另方面,追求过“晚食当肉,安步当车”、“归真返朴”的生活,这是战国时代颜氏之儒的特征。



春秋公羊颜氏学派
  〖春秋公羊颜氏学派〗创始人颜安乐。字公孙,西汉鲁国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地人。家贫,从舅父睦弘学《春秋公羊传》,治学勤奋。睦弘从师嬴公,嬴公是董仲舒的弟子。睦弘诸弟子中,惟颜安乐和严彭祖最精通。质问疑义,各持己见。睦弘卒后,二人各自专门教授《春秋公羊传》,于是春秋公羊学派中又分为颜氏学派和严氏学派。颜安乐传授《春秋公羊传》给冷丰和任公,于是颜氏学派中又分为冷氏学派和任氏学派。以后,冥都和凳路又从师颜安乐学《春秋公羊传》,于是颜氏学派中又复有冥氏学派和管教□氏学派。春秋公羊颜氏学派对经文有自己的见解。如认为,鲁国十二公,在鲁国史书里皆写他们即位,然而孔子修《春秋》,却有所不写;从襄公二十一年以后,孔子已生,就是孔子所见到的社会。谓,《春秋》书中所谓“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作用是矫正枉曲、援乱反正,是评价世道的标准,端正德行的纲纪。“五始”,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科九旨”:东周新建,宋国如故,因为进入春秋时期应当有新的大王,这是“一科三旨”;所见议论不同,所闻说法各异,所传众说纷云,谓“二科三旨”;以诸侯国为内,而以诸夏为外,以诸夏为内,而以夷狄为外,这是“三科三旨”。“七等”,即指州、国、人、民、名、字、子。“六辅”,即公辅天子、卿辅公、大夫辅卿、士辅大夫、京师辅君、诸夏辅京师。“二类”,即指人事与灾异。春秋公羊颜氏学派多有知名学者:张玄少习《春秋公羊颜氏传》,兼通诸家学说,建武初举明经,脯弘农文学任《春秋公羊颜氏传》博士,门人一千余人。何休精通六经,以列卿子诏拜郎中,官至议大夫。据《春秋公羊颜氏传》作《春秋公羊解访》,又注《孝经》、《论语》。与其师羊弼博士,追述李育的思想向左、谷二传挑战,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谷梁废疾》。汉代儒生习《春秋公羊严氏传》者多,而习《春秋公羊颜氏传》者少,至何休《春秋公羊解访》流行于世后,《春秋公羊严氏传》则亡。



颜李学派
  〖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1635—1704)。颜元,字浑然,号习斋。清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此学派因其号而名。颜元少年时从游于吴持明。吴习兵法,通武艺,懂医道。颜元后来也兼习兵法、技击等。颜元青年时又就学于贾珍。贾珍为人朴实,重气节,颜元深受其影响。元二十岁以后发愤攻读经世之学,遂弃举业。二十四岁开馆授徒,名其斋曰“思古”,‘自号“思古人”,并于此时开始笃信理学。他先习陆、王,继又转习程、朱。三十四岁时,遭养祖母之丧,颜元一一遵《朱子家札》服丧,疏食少饮,哀毁过甚,几致病死。因此对理学产生怀疑。翌年,他改“思古斋”为“习斋”,从此走上反理学道路。元五十七岁、南游中州,耳闻目睹“人人禅子,家家虚文”的现象,遂下决心“必破”程、朱,公然打出反理学的旗帜。颜元弟子众多,较著者有李□、王源、钟□等。其中李□影响最大,为颜元之学的主要传人。李□(1657一1733),字刚主,号恕谷。清蠡县(今属河北)人。他除师事颜元外,又曾从王五公学兵法,从毛奇龄学乐律。“习斋压岸甚峻,足迹稀出闾巷,先生则屡馆就师,远游西至关中,南及吴越。遍交贤豪,上接公卿,下至驺率,言必称习斋,放习斋之名亦因之远播”。因其在颜学中地位和作用显著。放学者通常将他与颜元合称,名之为“颜李学派”。颜元交游者有刁包、王余佑、李明性、张罗□、张起鸿、王之微、吕申、王养粹、刘祟文、陈之□、乔己百、张鹏举、张沐、许三礼等。其私淑弟子有恽鹤生、程廷祚、戴望等。李□的弟子有冯辰、刘调赞、郑知芳,阎镐、钱煌等。其交游者有许三礼、窦克勤、方苞、胡渭、万斯同、阎若璩、梅文鼎、扬名时、王源、恽鹤生、程廷柞、王复礼、郭金城等。颜李学派继承和发扬了陈亮尚“用”的思想,形成功利论的思想体系,他们以功利的观点看待理学,由此展开了对理学的批评。颜元曾将朱熹、陆九渊、陈亮三家学说加以比较,指出:“使文达(毅)之学行,虽不免杂霸,而三代苍生或少有幸,不幸宋、陆并行,交代兴衰,遂使学术如此,世道如此。”李□继承师说,也对理学的空疏无用作了揭露,他指出:“承南宋道学后,守章句,以时文应比,高者谈性天,篡语书,卑者疲精敝神于八股,不唯圣道之礼乐兵农不务,即当世刑名钱谷,懵然罔识,而溺管呻吟,遂曰有学。”此学派经世思想的总纲,是天下的富、强、安。颜元提出,“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李□又进一步发展了颜元的观点,还提出“变法”的主张,对于习行六艺,还主张“参以近日西洋诸法”。在对待经典的态度上,该派反对于经典中求道。更反对把经典本身当做道,而是主张从实际事物中求道。颜元曾以学琴为例来说明:“譬之学琴然,读书犹琴谱也,烂熟琴谱,讲解分明,可谓学琴乎?故曰:以讲读为求道之功,相隔千里也;更有一妄人,指琴谱曰:此即琴也。……谱果琴也?故曰: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该派推崇王安石的学行,继承了王安石重视《周礼》“乡三物”的思想,而于“六德”;“六行”、“六艺”这“三物”中,尤重“六艺”,认为“德”、“行”要通过“艺”来体现,“艺精则行实,行实则德成”。为了匡时救弊,颜元在受聘主持潭南书院时,曾厘定规制,设有文事、武备、经史、艺能诸科。对于传统的儒学命题,该派皆从“见之事”、“征诸物”的功利论的原则立场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理事范畴,他提出“理即在事中”,批评理学“理在事上”的观点;对于体用范畴,他们提出“体用一致”,以为“致用”才是学问的根本,批评理学“既为无用之体,则理亦虚理”;对于动静范畴,该派提出“以动造成世道的主张,劝导世人循“动”的法则,去强身、强家、强国、强天下;对于知行范畴,认为“行不及,知亦不及”,主张“由行得知”,反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的观点;对于形性范畴,认为“性即气质之性”、“舍形则无性”,提出“践形尽性”的主张,批评理学竟视“至尊至贵至有用”之气质为“累碍赘余”;对于性习范畴,强调“习与性成”,说明人性本善,恶由习染,,人习“性所本有之善”则为善,习“性所本无恶”则染恶;对于道艺范畴,崇尚艺能,治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要,旁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天文地理之类;对于义利范畴,提出要“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此派主要代表著作有颜元《四存编》、《朱子语类评》、《四书正误》、《习斋记余》,钟□所辑《颜习斋先生言行录》,李□《恕谷文集》,王源《居业堂文集》等。颜李之学伪流传,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康熙末雍正初的一、二十年间,其“发扬震动于时”,“海内之士靡然从风”。自康熙五十年(1711)起,由于清廷禁止对理学的批评,颜李之学逐渐被理学、汉学所淹没。在戊戌变法前后,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宣传,颜李之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啊开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   
呵呵呵呵呵呵呵
实世事事乐呵呵
实是时时好处多
欢歌笑语心肠醉
福满人间天伦乐
呵呵呵呵呵呵呵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朴学家颜昌峣与毛泽东师承关系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受到颜昌峣影响甚大


    颜昌峣(1868—1944年) 原名颜可铸,字仙岩,号息庵。学者。湖南省湘乡县神童镇(今属涟源市石狗乡)人。幼读私塾,聪颖好学,勤奋过人,授县学优廪贡生。后从学于湖南著名儒学大师王先谦,旋被推介于两广总督张之洞。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被选派至日本留学,成为湖南第一批官费留日生之一。在日期间,结识黄兴、蔡锷等革命志士,并加入华兴会,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活动。
  归国后,颜昌峣立志教育,先后任教于湖南师范学馆、高等学堂、优级师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任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校长。1927年成立武昌中山大学,他被聘为文学院教授,次年又被聘为湖南大学教授。
  颜昌峣赞赏王船山学说,积极参与《船山学社》的组织与宣讲工作。1917年前后,毛泽东就读于第一师范,他与杨昌济一道推荐毛泽东加入《船山学社》。他对好学青年殊为关怀爱护,不少知名之士,如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家,任凯南、黎锦熙、李剑农、周士钊等学者,皆出其门下。他在第一师范主讲历史时,一次批阅毛泽东的课堂笔记后,对同事们大加赞叹地说:“此诚栋梁之材也,国家民族有望矣!”毛泽东喜楚辞,他曾赠以《楚辞集注》及《楚辞后语》二书。毛泽东后来与周士钊见面谈及颜昌晓峣老师时,称他为“有学问、有道德之学者”。
  辛亥革命后,颜昌峣先后主办《长沙日报》、《通俗日报》,对时政多所建议和抨击。对袁世凯复辟罪行及汤芗铭、张敬尧祸湘暴政,均及时挞伐,申张正义,成为当时倒袁驱张的先导之一。
  颜昌峣博古通今,治学严谨,一生尤潜心于管仲研究,在湖南大学开设《诸子》课,书其楼为“校管楼”。著有《管子校释》、《珍连山馆文集》、《中国最近百年史》、《世界历史学》、《禹之谟传》、《新三字经》等。《管子校释》一书,是颜氏的一部巨著,后郭沫若编著《管子集辞》时,曾引用了不少颜氏的见解。著名经师王先谦评价说:“读颜息庵的著述,如游名山,玩之不穷;如食清果,味之弥永,自非抱负奇伟,不能有此鸿文。”
  颜昌峣不仅擅长文史,也精于书法,隶、楷、行、草皆有深湛造诣,而尤精于行草书,字体劲拔雄强。他宗崇颜真卿、何子贞,后又深得李邕、米芾精髓。故字体浑厚圆润而多变化,神态逸荡而又气势磅礴,具有独特风格。有为岳麓山所书的《岳王碑》、《禹君墓碑》(即禹之谟)及其他书迹存世。
       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朴学家颜昌峣与毛泽东的师承关系,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乾嘉汉学对毛泽东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实事求是”、知行关系等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与传统文化互相阐发的关系,力求总结一些对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有价值的经验.供我们学习,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和《人民战争论》无不受到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朴学家颜昌峣影响。

  在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中,人们往往过多地重视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却不太往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特别是国学老师颜昌峣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毛泽东的老师颜昌峣与毛泽东的学术师承关系,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之间的推陈出新、互相阐发的关系无不受到同乡颜昌峣影响。



     毛泽东的老师颜昌晓,为湖南湘乡县神童镇(今涟源市石狗乡)人,1886年生。他早年习科举业,但很快认识到科举误国而师从朴学大师王先谦。后经王先谦的推荐,与王先慎等作为湖南省首批官源学生留日学习。


       武昌起义后,湖南宣布脱离清廷独立,《长沙日报》即为革命党人接收并彻底改组,成为同盟会的党报。由颜昌峣、文斐、傅熊湘、孔昭缓等主编,日出3大张12版,内有6版新闻,1副刊,5版广告。除社论、专论外,还有“呻吟语”、“大陆观”、“湖南观”等栏已副刊有“大言小言”、“漫画”等。该报强烈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揭露帝俄的阴谋,主张抵制俄货。民国2年(1913)9月,汤芗铭入湘后,《长沙日报》被封,驱汤后复刊,民国6年(1917)被火焚毁,因而停刊。


      颜昌峣为当时湖南省内外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朴学家和书法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里岳王亭内的碑刻即为其墨迹。颜昌峣是爱国进步人士,认识到科举误国,积极为同盟会的党报《长沙日报》出勤出力,其哲学思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影响甚大。
      颜昌峣孙为颜家壬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湖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声学学会委员,湖南师大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湖南师大科协副主席,学报副主编,省政协常委。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楼主|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6-15 22: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受到颜昌峣影响甚大。




[/td]
[/tr]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3 01:33 , Processed in 0.38082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