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6|回复: 0
收起左侧

“鲁国”陋巷持勤敏

[复制链接]

2151

主题

219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27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6-11-1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领  衔
  “鲁国”陋巷持勤敏
2016928111014535.jpg
2016928111031209.jpg
  榜头镇溪尾村颜氏宗祠
2016928111050239.jpg
  溪尾村随处可见从事木雕创作的人
  历史上第一个以“颜”为姓氏的人,是颜回的第十八世祖“友”,得姓时约公元前900多年间。颜氏家族在当时是鲁国的卿大夫,地位仅次于姬姓后裔,其后为春秋时期的鲁国望族。后代便多以“鲁国”作为堂号,以示荣耀。
  说起颜氏,不得不提的便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仙游,颜氏宗亲也普遍认为自己是颜回后裔。
  春秋后期,孔子在鲁国办私学,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余人。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中记载“从学孔子,为诸弟子冠……”为人们所熟知的论语中也收录了不少孔子称赞颜回的话,如: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体现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和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体现颜回贫而好学、安贫乐道的品格,后人把颜回当时居住的地方称为陋巷,其街道也被称为“陋巷街”。日前,记者在我县榜头镇、书峰乡采访时,仍可见“陋巷传芳”的门牌匾额字样,可见颜氏后代对颜回思想品德的继承和追崇。根据对孔子语录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后人将颜回的为人和精神特点总结为:天资聪慧,学习勤奋;尊敬教师,德行出众;君臣协调,天下安宁的理想社会;顺从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因素。
  在我县,颜氏后裔主要集中在榜头镇、书峰乡、大济镇及鲤城街道。500多年来,颜氏后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继承颜回对“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认同,并逐渐酝酿出独有的精神特质。即领略天地造化之功的伟力,体验人生的乐趣。他们虽居在陋巷,箪食瓢饮,物质条件艰苦,却自以为乐,勤敏且不改其乐。
  在农耕时代,颜氏农户大部分向外姓地主租佃土地,并以此为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土地改革的开展,他们才真正得到属于自己耕种的土地,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五十年代末,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农户们顺应市场需要,通过种植甘蔗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收入。
  其中,榜头镇溪尾村是颜氏主要居住地,颜回第六十三代孙茂聪,于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此地开祖绵延后代。受制于地少人多的恶劣生存条件,溪尾村逐渐形成六雕(即木雕、石雕、铜雕、竹雕、骨雕、仿玉雕)、六编(即竹编、草编、藤编、棕编、塑编、芒编)工艺,其中竹编工艺尤为突出。农谚“镰刀挂上壁,肚子通后壁(背)”,说的就是溪尾颜氏家庭生活主要靠做竹工来维持生活。“溪尾西山,暝日齐拖”(编草席是当时灵山村西山自然村村民的主业,竹编则是溪尾村主业),记录了溪尾村人勤劳肯干,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颜氏竹编手工艺由来已久,距今约有200多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溪尾村充分发挥了传统竹编工艺的优势,兴办竹编厂,积极组织参展,内销与出口齐头并进,使得颜氏竹编加工业全面蓬勃起来。
  近年来,工艺美术产业成为我县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传统产业。特别是2006年成功申报“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之后,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始成为仙游县支柱产业。
  进退因客观发展的需要而定,个人无意于奔波,这种顺其自然,也根源于天人合一观念的认同。如今,走在濑榜路溪尾村段,随处可见商户们忙着跟木头相关的事情。横在濑榜路的一边是环球工艺城大门,环球工艺城由颜氏后人颜启动建起的,力争打造成一站式采购以及文化艺术(品)交流、交易的平台。另一边为溪尾工艺街,街上有着大大小小的红木仿古家具、工艺品商铺,甚至是作坊。宗亲颜各星的儿子们以“颜氏”为名,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颜氏恒业”、“颜氏家具”、“郑州·颜氏”等,将溪尾颜氏一族的工艺特色传至全国各地。
  告别了“箪食瓢饮”的苦日子,经济逐渐宽裕的颜氏子孙并没有迷失自我。在重修颜氏宗祠、支持教育事业、修建村道村牌坊门等方面出资出力,做出重大贡献。
  颜姓图腾
2016928111123309.jpg
  颜氏图腾是由“彦”和“火”组成,彦的上方是危屋,在危屋的至高处观测天象,面颊被太阳晒得红彤彤,下边的三撇(彡)是“彤”字的缩写,颜氏因此又有“红颜”之称。
  后人据颜氏思想解释——左侧:依山伴水而居,乐山之和谐、乐川之搏击、自强不息。右侧:尊鸟敬龙图腾,秉炎黄精神、传颜氏文化、厚德载物。整体:以古为鉴、三省吾身。
  寻根问祖
  仙游颜氏乃颜子后人
  颜氏之先,据传周武王克商时,封宴安之裔孙侠为邾子。传至春秋,侠之后人夷甫字颜,生子友,友据当时惯例,以其父字“颜”为氏,此为颜姓第一人。
  友至十八世,至颜回。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氏后人认其为一世祖。
  颜氏入仙分支较多。颜回第六十三世孙茂聪公,于明弘治三年,由永春迁徙至我县,尤以榜头镇溪尾村居多。另有小部分居在赤荷村溪州、榜头街、坝下村、鲤城街道以及枫亭等地。
  而大济镇格峰村颜氏后裔,是入闽始祖洎公后人于元朝至元十八年由永春迁入仙游富洋村。六代孙云居公迁居格峰。书峰乡锦峰村颜氏,同样系入闽始祖洎公后人迁居而来的。
  家风家训
  颜氏家训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千古名著,也被称为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年始九岁,便丁茶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於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书中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传家之宝
  竹编工艺夹缝求生
2016928111318452.jpg
  颜加明正在编织竹筐
  六编六雕技艺中,榜头溪尾人民尤其擅长竹编。每年元宵游灯,村民们还会用竹子编制各式各样的动物造型,比如竹龙、竹象、竹乌鸦等,为游灯增添趣味性,同时也祈求吉祥平安。
  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在这里兴办竹编厂,积极参加广东交易会展销,巅峰时期,竹编产业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成为榜头镇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在溪尾村,上世纪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大多还掌握着这一门技艺。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红木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溪尾村从事竹编的人越来越少。
  日常生活中,竹筐、竹篮等还有部分需求量,因此花甲老人颜加明的竹编生活也还在继续,他是村庄里少数的坚守者之一。
  一手紧握砍刀,竹筐在颜加明另一只手里翻飞,仿佛没有重量。在他有些变形、长满老茧的手中,一只只竹筐、竹篮、竹篓形成了。除了用电锯打洞外,编织基本靠双手完成,生产效率并不高。“一天只能编两个竹筐,从削竹到编织到最后固定,工序十分繁琐,单单把一根高大的竹子削成一公分宽的竹蔑所费功夫就不少。”颜加明告诉记者。
  从7岁开始,颜加明就与竹编结缘了。“有这么一门手艺,荒废了觉得可惜。”几十年下来,他手艺已经相当熟练,老伴现在也是竹编能手。夫唱妇随,凭手艺在家门口也能混口饭吃,他们就这样坚守下来了。

  采访手记
  祠堂演变文化活动中心
2016928111442555.jpg
  宗祠门前广场是孩子们的乐园
  在榜头镇溪尾村,记者见到了这座重新翻建的颜氏宗祠,由颜氏族人们共同出资,耗费400余万元,庄严大气的建筑外观,内里金匾高悬,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门前的广场上还别具一格地修建了一池喷泉。祠堂旁边便是正在修建的老人活动中心,未来,这座祠堂在作为寄托先人精神的载体的同时,也将渐渐成为村民们闲暇之余的文化活动场所。
  祠堂作为宗族的象征,原是祭奠先人的场所,是传统耕读文化和农业经济的标志。祠堂也曾经是村民集会的主要场所,不管是全族大事还是婚丧嫁娶,都是在祠堂举行。但是,在当前城市化巨大浪潮的冲击之下,祠堂的传统功能渐渐丧失。在我县不少乡村,祠堂变身成村史展馆、农家书屋、曲艺社、专题展览室、老人活动中心和健身娱乐区等等。
  溪尾村颜氏祠堂也是如此,它已不再是封建宗法势力的道德武器,而成为村民们健身娱乐、学习教育的精神家园。将宗祠改建为文化中心,此举既解决宗祠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的极大浪费,又打破了宗祠封建迷信的传统属性,还能给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另一面又能节约大量改建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现有文化场所的匮乏和投入不足,丰富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凡人优品
  灭蚁队伺机操旧业
2016928111545552.jpg
  防治队牌子仍保留
  白蚁的频繁出没,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起居,是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在榜头镇溪尾村有一支白蚁防治队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谓是远近闻名,他们消灭白蚁的脚步曾踏遍长江以南多数区域。
  64岁的颜启发也是这支队伍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以前溪尾村百分之八十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在白蚁繁殖的季节容易滋生大量白蚁,导致房屋被腐蚀甚至倒塌。但是群众防蚁治蚁知识却十分有限,为了防治白蚁,造福村里老百姓,1968年村里颜启煦等数人到福州白蚁防治公司培训后,回到村里灭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后几位带头人便带徒从事白蚁防治工作,随着防治白蚁业务的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也由最初的几个人扩大到60多人。1980年经镇批准,设仙游第一家白蚁防治站,从而形成一支有组织的白蚁防治队。
  防治白蚁工作是一项为民造福的事业。据颜启发介绍,为了更好地研发灭蚁技术,1985年灭蚁队伍自行整顿,通过学习、考核,不断得到发展,巅峰时期防治人员达150多人,防治业务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区。而这些队员大部分是颜氏子孙。
  现在,随着防蚁技术的不断提高,这支队伍已基本解散,并转向其他行业,如今可以召集起来的最多不过10人。颜启发乐呵呵地说道,但只要老百姓有需要,他们还是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重操旧业。
  三儿子报恩病床前
  在书峰乡锦峰村,提起胡舜金一家人,老人们都为她家的晚辈称叹。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拼,留守的人口居多。
  “老人家虽然不幸,但也可以说是‘幸运’。”锦峰村老人颜玉林为记者介绍道,村里有一位75岁的老人胡舜金,在七八年前突然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病,喉部堵塞,无法吞咽,在各个医院检查过了一圈,依然无法诊断出病症。自此,她只能以流质食物进食,甚至连半流质的稀饭都无法吞咽。去年,她丈夫的去世,让村民们一度担心老人家的生活起居。
  胡舜金三个儿子早已各自成家在外生活,此时他们纷纷站了出来,提出由三家轮流照料的方法。此事本也正常,但让村民们感动的是,她三个儿子生活本不是十分宽裕,照顾老人却很细心,肯花时间精力。按照计划,一到照顾老人的时间段,孩子们便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回来专心当“护工”。“不容易啊,这可不比照顾平常的老人,连粥都喝不了。”颜玉林介绍道,胡舜金老人的病症对饮食要求很苛刻,绝大部分东西都不能吃,只能是一些熬炖到稀烂的流质食物,诸如鸡蛋汤、菜汤等。为了让老人家能够下咽,每顿饭往往要煮上五六个小时,光准备老人的饮食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颜元梅是胡舜金的二媳妇,这个月正是轮到她来负责照顾老人。看到记者前来采访,她不以为意,“没什么稀奇的,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颜元梅说道,父母养育子女这么多年,哪里会怕苦怕麻烦,现在是子女回报父母,更应该加倍细心。
  下一期: 何姓
  欢迎讲述你的故事   新闻热线:8669900
  本版文图:今报记者    陈慧贞    彭丽程   陈祖强    黄剑普
  来源:之一  编辑:颜之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11-25 09:58 , Processed in 0.26784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