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孔子的老师却是他母亲颜徵在和外公颜襄  
[ 编辑:颜宝林 | 时间:2015-03-01 17:44:17 | 浏览:9415次 ]
分享到:

孔子的老师却是他母亲颜徵在和外公颜襄

颜徵(zheng )在,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养育了中国历史文化巨人——孔子。

孔子生父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荣立过两次战功,但一直未得到升迁,终身为武士(贵族中最低的身分),做陬邑大夫。他先娶施氏,生女九人,没有儿子。后娶妾生了一个叫伯尼(又名孟皮)的儿子,但伯尼有足病,是个跛子。叔梁纥对此不满,认为有失体面,希望有个像样的儿子继承自己,于是叔梁纥向颜氏求婚。当时颜襄有三女,长、次均不愿嫁,三女颜徵在便嫁给了叔梁纥。

   鲁襄公二十二年(551928公元前479411生下儿子孔丘。孔子三岁时,父叔梁纥病逝,丢下了孤儿寡母。孔父去世后,母亲颜征在将孔子带回娘家抚养,颜姓时为曲阜大姓,征在父亲颜襄是当时非常有才学的人,从此就承担起孔子的启蒙教育。
   颜征在勤劳贤惠,教子有方,孔子从小在母亲和外公教育熏陶下,六七岁为儿嬉戏时,就知“陈俎豆,设礼容”,“十五而志于学,”从幼年便养成了困知勉行,不耻下问,谦恭知礼,处世深沉的好品行。由于生活的操劳,以及带着年青寡妇的沉重心情,颜征在三十多岁便与世长辞了。孔子在慈母去世时,年不过十六七岁,困苦的境遇更激励他奋发向上,他一面独立谋生,从洗衣、做饭、种菜挑担、推车,到为人放牛牧羊,为有婚丧嫁娶办喜事的人家做吹鼓手,一面刻苦自学。春秋末年,社会崇尚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基本技能,这是一个人想参与贵族政治并取得一定地位的前提。孔子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顽强精神学通了六艺,并运用自如。
   母亲颜征在的辛劳抚养和教育,为孔子后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三十而立,学识渊博,也有宏大的治国安民的抱负,但总是难于为各诸侯国国君所常用。故曾三次退而从事教育,他殚精竭思地整理古代文献和教授生徒,弟子总数达三千人之多,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颜姓子弟——“仲尼母族”,即颜征在本家人——便有八人,即颜无繇(字路)、颜回(字子渊)、颜幸(字子柳)、颜高(字子骄)、颜祖(字襄)、颜之仆(字叔并)、颜哙(字子声)、颜何(字冉)。由此亦可知春秋时颜氏之精儒学。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古今皆然,一个人在一生中,受父母的影响往往是最大、最持久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成长。这种影响包括子女的品行、性格、习气、兴趣乃至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方法等。孔子三岁亡父,故其父对孔子的后天教育影响极微,孔父亡后,其母颜征在完全担负了抚养和教诲孔子的责任,在孔子成长的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孔母的教育无疑是很成功的,因为孔母死后,无论孔子在谋生与求学中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意志和毅力,还是孔子成学后,他那“有教无类”和“仁者爱人”的博大胸襟和思想,他那“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精神,他那风范垂世的高尚风格,无不闪烁着其母教子的光辉。
   我们颜氏一世祖颜子(回)正是在孔子的教导下,才成为孔子回四大弟子之首的最得意,最有成就,德性最高的学生。颜子被历朝历代赞颂,最后封至复圣。
 

          原始资料/网络/改编/颜宝林(湖南郴州宜章泽字辈)

上一篇:曲阜颜庙已有近700年历史 两千年,颜家与孔家最近
下一篇:颜国良:新春感怀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