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颜汝毅 || 清善庄轶事之七——榨油坊藏着的秘密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1-03-20 20:25:23 | 浏览:4116次 ]
分享到:

颜汝毅 || 清善庄轶事之七——榨油坊藏着的秘密

合阳文联 西河文艺 昨天
图片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山杨树,原名颜汝毅,金城合阳人,文学爱好者。

图片


坊镇街道的东边有个被叫做“清善庄”的老村落,本文作者曾经作过大量的田间调研和采风,并就挖掘和发现的成果形成系列文稿,在【西河文艺】微刊连载期间获得诸多有识之士的充分认可和点赞。今天,编发《榨油坊藏着的秘密》一文作为连载之七,以飱读者。

——编者按


辛丑年正月初七,笔者有幸发现了三通古石碑。在村主任颜世红的家门口发现了他保管的两块残碑,还在另一村民家中发现一块保存完整的石碑。那两块残碑已经看不出多少文字,但却见证了清善庄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


这两块残碑是在近年来修建村文化礼堂时发现的,后被村主任保护起来。说来让人唏嘘不已!这两块残碑是在基建工地的地基里被发现的,地基的位置是集体责任制时期的老油坊,也是我们村的老榨油坊的原址上发现的,石碑被用作榨油坊垫底的基石,在石碾子长时间的碾压之下,早已被碾磨的光溜溜的,上面残存的文字所剩无几。


说起这个榨油坊,笔者小时候经常去油坊打野食,占生产队的便宜。因为长辈们都是街坊宗亲,所以在油坊可以蹭食,得到油坊师傅们油炸的馒头片、油炸的红薯,那味道可香了,尽管那时候还是棉籽油,说到这里,好像那种香喷喷的味道依然在嘴角徘徊。据说我的没见过面的爷爷,也是榨油坊曾经的管事的。


油坊处于清善东村和西村的交界处,大门朝北,油坊的榨油作坊门朝东,比地平面略低。榨油坊空间很大,好像房子的一半藏在土窑洞里,前半部在窑洞外,里面轧棉籽的两个石碾子直径至少一米,反正比七八岁的我,还要高出半头。连接两个石碾子的是两根半径一丈多长的圆松木横杆,中间还有个转轴。



油坊里面光线不好,常年点着油灯照明,油灯总是发出幽暗的光。几头毛驴戴着黑色的眼罩,拉着巨大的石碾子,不停地围着中间一丈多半径的转轴在转。淘气的我有时候趁大人们不注意,会跑到中间,爬上松木横杆,享受旋转的乐趣。大人们发现了,也是笑笑而已,碰到管事的来了,赶紧把我们这些淘气的小屁孩赶出来。


油坊里干活的人挺多,各有分工,赶毛驴的,铲棉籽的、还有在另外一侧专门榨油的,都是壮汉,没力气是榨不出油的。那个原始的榨油的老古董,我已经记不起它长得啥样子了,反正挺大,有磨盘、石头、杠杆、粗麻绳等等。油坊里所有的器具,几乎都是油腻腻的。


油坊大门口,正对着寺坡半道,距寺坡大约有个10来米的样子,西侧是一个大土坑,右拐向东就进入村子的大道上了。在油坊路口与寺坡的交叉处有一棵很粗很高,两个大人才能合抱的皂角树。经常会看到大人们从皂角树上摘皂角,回家洗衣服用。那棵高大的皂角树上,还有喜鹊窝,不论有人无人,喜鹊总是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没想到的是,油坊光溜溜的基座,竟然使用庙宇的石头!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在4、50年后,竟然开口说话了。虽然结结巴巴吐出二十多个字,但却道出了这个古老村庄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两块残碑,其中一块是被从中间夭折了的,石碑宽约85公分,高约两米,厚约25公分,只残存上半部,上面写着四个30多公分的大字:“范氏阖族……”,右侧未被磨损的地方残存的文字是:“峕乾隆十九年歳□甲戌應氏族里高□□□”。上部及周边可隐隐约约看出精美的云纹图案,毕竟这块石碑距今已经267年了(公元1754年)。


另外一块石碑比较完整,上部半圆,下部长方形,高约一米多,宽80公分,但已经几乎没有几个文字了,只是右侧隐约看到三行字的一小部分,自右至左依次为:“①自□世志□□□……,②所以□□其股动傿夫豈徙在歳時□□啟宗在□□……③……□某之祖九為某祖之□□□世……”


这两块残碑,出土于同一地方,似乎又存在紧密的联系,一个是有关范氏阖族的事,一个是迁徙以及啟宗承先的事,难道都是范氏家庙的记事碑?以前没听说过呀?



据古文化爱好者张永红老师说,以前偶尔听村里老人们提起过,他在古县志中也发现过范氏家族在“寿安里”定居的事情,而且家族兴旺,有好几个做官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清善庄竟然有范氏家族,笔者还是第一次听说。后经查阅乾隆版、顺治版《合阳县志》,发现在顺治版第61、60 页,乾隆版第四卷65页,赫然记载着这段历史:“范希镇壽安里人洋县训导万历十四年贡;范琦壽安里人山东沾化县教諭(顺治时),范希淹琦之侄河南商城縣教諭”。


看来,清善庄的历史,竟然有这样的小神秘,今天,这个村庄竟然无一户姓范。

在探讨这两块残碑内容时,村主任又提供了另外一条线索,在某村民家中还有一块石碑,村民一直以为是墓碑,准备扔掉呢。笔者随同张老师马上要求看一下,如果是墓碑,再处理也不迟。村主任世红马上联系了该村民,不看不知道,大年初七的下午,我们又发现了一通对清善庄历史有极高意义的、文字保存完整的石碑,只是碑石表面的石锈太多了,如果仔细清理,又将会把我们穿越到遥远的明朝。


这块碑是一通功德记事碑,顶部半圆,主体长方形,周边花纹精美,碑首两条祥龙拱卫。高约80余公分,宽约60,碑石厚度大约10厘米。全碑大约720个字,24列文字,碑首文字为:“创立牛王马王碑记”,自左至右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列:“立粧奠孫真馬王碣記”,第二列、第三列文字模糊看不清,大约有60多字,只有“……□£会□族谷面……其志……”。中间部分皆为村民募捐赞助银两之功德表,捐银数量最多者五钱,还有三钱、二钱,有男也有女。捐银户数大约120户,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功德表排列约六大行,姓名+银两数字(文中略去银两数)。依次为:


颜希、颜希□、(五位颜氏)、颜守□、贾□□、颜□□、贾□□、颜□□、颜进□、贾应元、张九思、贾克儒、贾思亚;(四颜二贾)、颜世佐、颜孟宝、颜□□、颜养川、贾□□、张门赵氏、孙男张九、张乐田、颜思儒、颜支川、颜邦成、颜思养、张门李氏;贾應□、贾汝□、贾邦□、颜□宽、贾□□、颜邦□、颜邦□、颜自渊、颜□□、张□□、贾思□、贾思□、颜希贤、颜□□、贾□高、颜應贤、颜□社、颜何□、颜守□、颜守□;颜□□、颜思福、颜□□、颜□□、张世龙、颜□□、贾思□、颜林□、颜得□、□□□、□□□、贾□□、颜守□、颜思刚、颜應□、颜世□、张□□、颜□□、颜□□、颜邦採;颜守□、颜克恭、(此处7颜1贾)、颜邦□、贾守条、颜养□扳□、贾汝钦、颜守□、颜守林、颜自應、贾思本、颜养清、贾汝□、颜养□;颜□□、林泉村杨□□、林泉村□□九、颜□□、(此处11人看不清)、贾□□、颜□□、颜□□、贾□□、贾锡□、颜世佐(可能是首事人)。


碑石最下部右下是工匠名录:□□匠,(约10余字不清);粧朔匠人:李三书、李三剑、李三畏;石匠:楊天寵


碑石落款:明萬历四十五年歳次丁已丙午月穀旦


从碑石的内容来看,这是1577年建造牛王马王庙的功德记事碑。碑石内容充分反映农耕文明时期,先祖们对辛苦劳作的家畜牛和马的尊重与敬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参与捐资的人员上看,笔者发现不仅有男也有女、还有孩童及邻村百姓。尤其是“林泉村”这个名字,让我们联想到今天的“灵泉村”,难道“灵泉村”以前就叫“林泉村”?这一点从近年出版的《灵泉村志》中笔者也找到线索,据记载,今天灵泉村的先民首先居住在清善庄,后来才移居至今天的灵泉。


历史的变迁,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就是有机联系的,除非我们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先民们淳朴善良的民风与众志成城的虔诚,也许正是我们今人该继承的良好家风和文化。

图片

END

图片

上一篇:认知清明等于认知人生
下一篇:地老天荒张家界----颜锡扬(撰)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