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意思是:一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二是家谱用字由天子(皇帝)钦赐,别无他家。这四姓就是孔、颜、曾、孟。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颜回、曾参、孟轲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按孔氏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此事乍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它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1744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1920年),孔子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又续了20个字。
第一位用御赐行第取名的是孔子家族第56代,从乾隆的时候开始,规定孔子的再传弟子颜子、曾子、孟子的后代也依照这个行辈命名。于是,孔、颜、曾、孟四家在命名的行辈上都是一致的。自清代起四姓统一使用皇帝所赐的字辈的,只是其中某字因为避讳而改,例如:“弘”字避讳乾隆皇帝,修改为“宏”;曾氏为避讳宗子“继”字修改为“纪”等。
因为有政府的统一规定,天下这四家,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不乱辈份。这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孔颜曾孟其同一字辈也不是同一代人。就圣人之间的师承关系计算,又以孔子为一代;则颜子(据推孔子的母亲测颜征在是颜回的三姑奶奶)、曾子等孔门弟子为第二代(曾家主动降两代排字,以显尊孔);孔子之孙子思子为第三代;子思子学生为第四代;孟子则是第五代了。还有人说孔、颜、曾、孟、卜、闵、冉7个姓共享一个“通天谱”。
中国文化中,很重视家族传统,家族内部的秩序向来被尊重。而族内秩序最基本的就是行辈。孔、颜、曾、孟四家族的行辈由皇帝或中央政府决定,是这个传统的典型写照。现在看看这个传统还在保持,证明传统文化的部分仍然延续。虽然政治特权早就取消了,但是看看人的名字,依旧井然有序。
历代帝王封赐:
至圣孔子
复圣颜子
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子
亚圣孟子
文庙里的排法:
孔子—颜回—曾参—孔伋—孟轲。
广州颜梅坚:端午寄语《端午寄意》平时少问候,端午道安康。五谷滋脾胃,竹叶粽飘香。……值此端午佳节..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