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與海外華人詩選特輯編者言 顏艾琳
倖存者一直是有編選意識的詩平台。自加入主編群,看到分散各地的前輩、詩友,從來不以己身參予過主流、官方或民間企業大型藝文傳媒工作經驗,在群裡說話過。似乎看創辦人跟發起人的資歷,來自各地的詩人編輯群,彼此已有對倖存者的默契。
因此當楊煉提出,能否以散布各地的華語創作詩人,來對比他們生活環境、教育等種種聲成為詩人作家的差異?平時限於閱讀台灣、大陸詩作的我忽然覺得,對耶,這十幾年來似乎不再關注其他區域的華語詩歌,對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乃至更遠的美加、歐澳非...所出版的華語詩人作品,似乎停留在多年前的印象。於是我就開始邀約臉書上、微信上有印象的資深華語詩人,或是到人家的臉書上看近期作品;而台灣部分自然最熟悉的區塊,我一個一個私訊邀約,但也有因個人考量,而不參予此次邀稿。
這樣微妙的氛圍下,台灣邀來26位詩人,新馬菲5位,港澳5位,紐約1位。這比例跟我所閱讀過跟認識的華語詩人實在偏低,但身為資深傳媒編輯,也在邀約過程嗅到一絲不尋常的訊息。至於是什麼,聰慧的人應當可以思及。在這些詩作裡,我們能看到鄉愁的變形、中原文化跟血緣的偏移或新的詮釋;那是跟余光中、洛夫、鄭愁予截然不同的鄉愁。而鄉土、在地人文的書寫,也透過各異的語彙或是方言的融合,呈現出詩人所處地域和風俗信仰的差異。
一樣的華人,不論使用正體或簡體字來寫作,同樣的主題已產生變奏。
雖然只是少量的各方華語詩人作品,卻是重要的文本切片,值得以放大鏡的特寫觀察,來看看他們的言語姿態。
2020.1.19
http://www.survivorspoetry.net/artmz_txt.asp?id=1375&from=timeline
广州颜梅坚:端午寄语《端午寄意》平时少问候,端午道安康。五谷滋脾胃,竹叶粽飘香。……值此端午佳节..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