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镜观·回响|永丰稻田又迎丰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09-24 16:40:27 | 浏览:1458次 ]
分享到:

2024-09-24 15:18:10新华社

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节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

镜观·回响|永丰稻田又迎丰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

镜观·回响|永丰稻田又迎丰

2022年6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习近平强调: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3年,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刚刚建好,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就来到这里扎根田间,进行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筛选优良品种,推广栽培技术。

2024年9月10日,农业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右)在永丰村水稻科技小院通过牙咬感受稻谷晾晒程度。

2024年9月10日,农业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右)在永丰村水稻科技小院通过牙咬感受稻谷晾晒程度。

2014年,马均(右二)带领学生在永丰村与当地农技人员交流。

2014年,马均(右二)带领学生在永丰村与当地农技人员交流。

2016年,马均(中)在永丰村田间指导学生。

2016年,马均(中)在永丰村田间指导学生。

2024年7月26日,长期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驻守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2024年7月26日,长期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驻守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2024年8月22日,在永丰村水稻科技小院,长期驻守在此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测量稻谷含水量。

2024年8月22日,在永丰村水稻科技小院,长期驻守在此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测量稻谷含水量。

2024年7月26日,长期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驻守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2024年7月26日,长期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驻守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2023年8月28日,收割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

2023年8月28日,收割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

十多年来,科研团队从500余个省内外优良品种中筛选出29个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宜机化品种在眉山当地大面积应用。

2023年8月28日,农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

2023年8月28日,农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这片稻田每年都迎来大幅增产。2023年,永丰村平均每亩达到770公斤。

2024年8月22日,收割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2024年8月22日,收割机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团队预计,2024年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平均亩产将接近800公斤。

2024年7月26日,一列高铁列车从永丰村高标准农田上方的高架桥上疾驰而过(无人机照片)。

2024年7月26日,一列高铁列车从永丰村高标准农田上方的高架桥上疾驰而过(无人机照片)。

过去,永丰村的农田不少是“巴掌田”“鸡爪田”,如今,细碎零散的耕地变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高标准农田,连片农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

岁岁永丰,是中国亿万农人心中最真切的希冀。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里,一幅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图景正在不断绘就。

镜观·回响|永丰稻田又迎丰

记者:谢环驰 刘坤

制作:毕晓洋 李琰

新华社摄影部、四川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以“基层善治”夯实“中国之治”(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2024-09-24 08:33:55人民网

秋风送爽,榧林飘香,澄澈的枫溪江水流过千年古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萌生于此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

植根基层,深耕基层,“坚持矛盾不上交”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新时代“枫桥经验”早已遍地开花,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之治”的一张亮丽名片。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基层善治”的生动实践在神州大地处处可见,不断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一项工程,凝聚人心力量

党的基层组织是群众的“主心骨”

在上海市长宁区,有个响当当的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

上世纪90年代初,华阳路街道党工委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行动,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自此,这个被称为“凝聚力工程”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被广泛推广、传承至今。

今年5月22日,虹桥人才公寓正式开放线上申请。几个月以来,1000余户住客签约并陆续入住。虹桥人才公寓党支部第一时间开展“四百”大走访,了解住户需求。其中,“公寓距离地铁站较远”是反映集中的一个问题。

虹桥人才公寓党支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依托“党支部—业主方、运营方、物业方—住户(商铺)自治联盟”,成立公共交通专班小组,共同商议班车运行方案。最终,公寓运营方支持开通了短驳班车。

如今,踏着晨曦微光,住户们搭乘着“量身打造”的短驳班车,这不仅缩短了上班路程,也拉近了他们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凝聚力工程’就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让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虹桥人才公寓党支部书记范朱凤说。

党建抓实了,就是凝聚力。新时代以来,各地各部门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以“网格化党建”的方式,不断延伸党组织的触角,做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以“区域化党建”的方式,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提升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下沉的常态长效机制,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今,在田间地头,在街头巷尾,在商圈楼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一条热线,激发群众热情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深走实

旧改是“难啃的硬骨头”,可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红霞路社区,难事并不那么难。为什么?秘诀就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深走实。

不久前,社区党委书记刘梦球带着记者,一路走一路看。专门开辟区域,用于电动车充电、停放;设置公共晾衣杆,方便筒子楼居民日常晾晒……这都是应群众诉求而建的。

“老旧社区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群众以往经常拨打12345。我们不遮掩、不推责,接诉即办,一件接着一件办。哪怕有的事一时难办成,也会主动和群众讲清楚。”刘梦球说。

干部实干,群众认可。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去年夏天,酒仙桥街道开展旧改签约工作,红霞路社区有户人家不同意签字。街道干部想到了热心志愿者孙美英,主动给她打电话,请她来帮忙。“没问题,我是户主的老同事,也是此前拆迁的受益者。我说的话她能信。”孙美英入户走访,顺利帮助解决了问题。

从民事民提,再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刘梦球感慨:“紧紧依靠群众,难事就不难。”红霞路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久爱红霞”旧改议事平台,老党员、律师、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群众的事情群众商量着办,很多难题得到及时就地解决。社区旧改一期涉及4个地块,仅用2个月时间,就交出了整体签约率99.15%的答卷。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如今,在北京,“接诉即办”深入人心,“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热忱奉献,撬动了一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

天津“小巷管家”、浙江“红枫义警”等一支支群防群治队伍,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他们往往是小区、网格里的居民群众,更是服务小区、网格的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新时代以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活力不断迸发,一幅幅干群同心、人人尽责的奋斗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纸民约,涵养文明乡风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周营二村村委会办公室墙上,张贴着一份全村1271名村民共同的约定。

用村规民约管人管事,是这个村长期以来的做法。

改革开放初期,周营二村是周边贸易往来的集散地,村民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如何让村庄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经集体协商,一纸民约发放到各户。

睦邻团结,爱护幼小;说话办事要有礼貌……周营二村党支部书记房健说,虽然当时民约只有5条,但都是村民们认可的,大家都按民约上说的干。

时光荏苒,周营二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去年2月,一份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新民约随之出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诚信美德、遵守约定,信守诺言,不撒谎、不欺骗……

一纸民约,体现自治的智慧,彰显法治的精神,涵养德治的文明。村民房安成讲述了一个细节:“村里规定,年龄75周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免费午餐。这传递的是敬老孝亲,是暖心温情。如今逢年过节,村里的很多年轻人给老人和五保户送米、面、油。”

久久为功,成风化俗。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贵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如今,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以“自治”凝心聚力,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不断激活;以“法治”规范治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不断形成;以“德治”春风化雨,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不断弘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前进道路上,持续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必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4日 01 版)

共和国故事|听冯远征、张凯丽、热依扎、陈丽君讲述75年的文艺变迁

2024-09-24 13:44:07央视网

Loaded: 14.01%
Current Time 0:34
Duration 10:52
自动播放

文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面貌。从新中国诞生之初的《龙须沟》,到上世纪90年代曾经引发万人空巷的《渴望》,再到如今经历风雨洗礼后的《山海情》,一部部文艺作品不仅仅承载着国家记忆,也展现着人民的风貌。今天的《共和国故事》,我们邀请到了几位当事人,为您讲述新中国文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冯远征:老艺术家为了演好角色 完全忘我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话剧院团,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开院第一个戏是《龙须沟》,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部话剧大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告诉我们,当时北京人艺的演员们到龙须沟去体验生活,跟老乡们一起,老乡们每天干什么,演员也跟着一起干。

饰演小妞子妈妈的人艺演员叶子,为了演好角色,把自己嗓子喊哑了,到后半生,也一直是哑着嗓子。因为她在生活中看到的大婶,声音就是哑着说的,她觉得要演好这个人物,必须把嗓子喊哑了,哑着说台词才像那么回事,才是这个人物。为了演好角色,他们可以完全忘我。

张凯丽:《渴望》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儿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时曾创造了万人空巷的局面。女主角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说:“《渴望》就是在生活着,因为我们一场戏可能就是一个镜头下来,这原来都没有的,然后我们道具,你看布景什么就感觉是身边发生的事儿,老百姓自己的事儿,加上慧芳的这种真善美,我觉得任何时代它都是不过时的。”

面对记者的镜头,张凯丽敞开心扉,她告诉我们,慧芳那个角色,她并没有“演”,因为那就是她的姥姥。“她(姥姥)看人的眼神,她对人的态度就是慧芳(那样)的,她就是那么地替别人着想。你说我在她身边长大,我怎么可能不像她呢?”

当时,主人公刘慧芳的命运牵动着每个观众的内心。在1991年的春晚小品中,真实再现了其中一位观众来信的内容:“导演同志,如果你不把慧芳的腿治好,如果你不让她站起来,那么我就让你躺下。”

张凯丽说,观众是真的爱慧芳,就不想看着好人倒下,因为好人要一生平安,这就是中国人的善良,他们希望好人有好报。

热依扎:观众审美越来越高 要对得起百姓和历史

在第33届“飞天奖”领奖台上,凭借电视剧《山海情》获得优秀女演员奖的热依扎说:“《山海情》不论是在剧里,还是在现实当中,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友爱团结、齐心协助。感谢福建、宁夏两地的人民,因为你们的努力,我们才有了《山海情》。”

在扮演李水花这个角色时,热依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生怕自己演不好,对不起当地的百姓,也对不起这段历史。

“原来人家有人跟我问过一句话,他说你会觉得很苦吗,我说不会。当地是风沙很大,哪儿都是沙子,说话都是咯吱咯吱的,是日照很强,脸上会晒出很多斑,但是就是那样我都觉得没有很苦,因为我在演一个我会认为非常好的作品。”

“因为现在的时代已经跟原来不一样了,现在影视作品太多了,观众看到的东西也特别多,而且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然后大家的审美也越来越高的时候,作为演员来说,你就更加地有挑战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了解国家的政策和新闻,不要脱离生活,不要脱离当下的时代,让观众能够觉得你是观众的演员。”

陈丽君:传统文化是刻在中国人身体里的DN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近些年来,我国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还陆续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的“出圈”,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开始了解越剧。陈丽君告诉记者,“作为年轻演员,我觉得就是在传承好自己热爱的同时,就是要用年轻人的眼光和审美去继承发展”。

尽管刚刚30岁出头,但陈丽君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她说传统文化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DNA,希望自己能够做一颗小石子,能把优秀传统文化的DNA激活。“确确实实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剧场,还有线上很多年轻人他们也在传唱越剧,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新的机遇,就是你抱着十分真诚的态度,创作我们的每一部作品,在这样的一个共创的环境中,给了我们传统文化更多的生机。”

“你对待观众,你必须得付出你全部的诚意,把每一个观众当成是你的知己,你向你的知己去分享你的故事,讲述你的故事,因为文艺是大家的,是人民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Loaded: 44.52%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1:58
自动播放

光影与旋律中看75年中国百姓文化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制作和放映设施都极为有限。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每年的电影产量仅约50部。而时至今日,我国每年生产各类影片约千部。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制作技术取得飞跃发展,过去十年间,全国电影票房中的国产电影占比从约55%跃升至83%以上。今天,全国城市院线的银幕数量已增至8.6万块,同时,5万多个放映队为广大农村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视听盛宴。

不仅是电影,我国在其他文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7%以上。中国成为了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公共文化设施也越来越普及。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公共美术馆707个。新时代以来,全国各地新建了超3.35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艺术与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更多平台。

走过75年,从百姓文化享受稀缺,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充实、丰富和高质量,文化艺术真正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总监制|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王琰 岳群 白玛央金 李骏 李浙 马丽君

制片人|李斌 郭茜 杨晓波

记者|乔亚美 沈菲静 曹岩 俞悦 卞晓妍 高珧 吴成轩 温超 山西台

编辑|张昊 张雨棣 张莉 董怀文 马迅 魏如松 王誉博 侯潇扬 白龙飞 何畅 张旭成 徐小燕 樊栋华 李俊祥 董建云 乐陵台

制作|张志 贾继先 徐鹏翔 赵柠 董琬亭 官真 王珊珊 雷洪 杨智玮 吕祥林 郭稳 景佳纯

触摸高质量发展“新脉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观察

2024-09-24 13:47:03新华社

Loaded: 29.42%
Current Time 1:13
Duration 6:30
自动播放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9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一批全球制造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精彩亮相。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款机器人抓取橙子递给参观者。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款机器人抓取橙子递给参观者。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漫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约2万平方米的展区,类似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新产品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制造业的认知。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上看,与上年相比,“500强”制造业企业的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达到170.62亿元,较上年提高5.1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2.0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6%。此外,上榜企业营收规模稳中有增、经济效益降幅收窄,创新驱动的特征更加明显。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参观体验一款无人驾驶观光巴士。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参观体验一款无人驾驶观光巴士。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兴产业的崛起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也是经济增长重要的新引擎。据统计,我国已布局建设了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覆盖动力电池、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了解一款医疗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了解一款医疗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插上了“智能翅膀”,制造业企业才能飞得更快、更有效率。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了解16K裸眼3D屏幕。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了解16K裸眼3D屏幕。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总体效果非常明显,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工人在位于安徽合肥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2020年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工人在位于安徽合肥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2020年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屏幕上订单、物料等信息实时更新,云平台可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查看,订单交付达成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在联想合肥联宝科技工厂,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的改变清晰可见。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告诉记者,智能化后,每天排产时间缩减到1.5分钟,带动产量提升23%。我们同时把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能力提炼成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其他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赋能。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与一款交互性仿生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与一款交互性仿生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中国制造业不断向空天信息、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发起冲击、积蓄动能,将今天的未来产业打造成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者在参观“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模型。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9月20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者在参观“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模型。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瞄准“新产业”、追求“高质量”,本次大会上,中外企业携手开启全球产业合作新格局。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还吸引了美国、德国、英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位政要及客商参会,其中包括92家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代表。

“这个漂亮的绿色单轨列车将来会在墨西哥国家运行。我希望中法两国今后在任何领域越来越友好,合作越来越多。”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法籍员工罗马说。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参观体验一款跨座式单轨列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9月21日,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参观体验一款跨座式单轨列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得益于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质的营商环境等,“中国制造”释放出的潜力与机遇对外资企业形成强大的吸聚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工信部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体验仰望U9参展车。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9月20日,观众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体验仰望U9参展车。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巢湖之滨,透过“中国制造”的靓丽窗口,人们看到:依靠创新,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故事不断上演;携手全球,中国制造业正在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中分享更多新的机遇。

统筹:吴炜玲

记者:白斌、曹力

编导:何莉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上一篇: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勇扛大国“顶梁柱”使命担当——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资国企发展成就综述
下一篇: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