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15:20:46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赵晓辉、吴雨、李延霞
文案:游苏杭
设计:程媛媛
2024-12-17 15:37:01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科技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新华社记者徐壮
北京西部,首钢园中,百年工业遗产直通“未来”。
2024年春天,矗立于首钢园核心区域的宏伟高炉“浴火重生”,变身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对公众开放。一高炉“蒸汽朋克”的粗粝外表之下,5G、云计算、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构建新场景,指引游客乘坐“太空星舰”探索未来世界星辰大海。
“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不仅可以在古老的遗迹中看到历史的重现,还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性。这些创新科技应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体验,更开创了文化旅游的新篇章。”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说。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扩展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越来越多文旅新场景、新平台、新项目涌现市场。
春节期间安阳殷墟推出拥有海量文博知识的“数智人妇好”,暑期中主打冰雪光影互动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投入运营,进入冬季后沉浸式体验展览在全国各地开花……一年来,当人们切身感受“文旅热”,科技已是其中重要变量。
革新、增效、添动能,科技正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科技赋能加速
放下手机,走进空无一物的大厅,戴上VR设备,眼前景象斗转星移:1921年的上海风雨飘摇,工人走上街头游行、工厂里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石库门中,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
这样的体验,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新推出的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数字一大·初心之旅”。走出展厅,游客们感慨不已:“仿佛亲历了红色历史!”
从走进景区到走进展区,从不远万里到不期而遇,科技加速消弭着旅游的“边界感”。
如今的游客,希望轻松“动起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和异地风光;希望文化“活起来”,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希望景区“亮起来”“美起来”,在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游览项目中展现别样魅力。
这些渴盼,科技都有办法满足。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4》指出:VR大空间重塑旅游感知,跨越时空边界,成为过去一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垂直大模型为文旅行业带来了交互式数字内容创新,游客的交互式体验持续优化,沉浸式体验更加多元,个性化体验持续提升。
“大众在文旅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在文旅方面的分散化供给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这是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大众的文旅需求,不能再像过去观光旅游时代那样仅仅依靠资源存量,而要依靠科技增量。
需求引领、创新驱动,不论是内容生产创新、产品和业态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治理方式创新,科技正加速融入文化和旅游生产和消费各环节,催生更多文旅新气象。
智慧含量积蓄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深度融入旅游。
2024年,由同程旅行研发的同程“程心”大模型成功入选苏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试点示范项目。这个AI大模型“能说会学”,可为游客提供智能行程规划、酒店预订、交通票务预订、景点推荐、旅游问答等服务。
杭州城市文旅智能体“杭小忆”、携程问道、飞猪和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的AI游北京朝阳……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提供智能化、个性化行前规划和游览服务,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旅行伴侣”。
“文旅领域最重要的生成式AI应用就是信息服务,包括信息主动查询、推荐、路线规划、资源预订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说,“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于将各文旅场所的智能体添加到微信好友中,并且像与人交流一般跟他们进行互动。”
科技不仅让旅游服务更懂游客,也让旅游管理者更会服务。
全省投诉一张网、理赔受理一个平台、赔付处理一套标准——2024年8月,“海南放心游”平台上线运行一周年,助力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全省域覆盖的省份。截至2024年9月,这一平台累计承接投诉6714次,追回消费者损失80.78万元。
“海南放心游”的背后,是科技赋能文化旅游治理的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省已建成近30个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这些平台联结了各类旅游场景,汇集了各类旅游消费数据,逐步实现“一屏尽显,一网统管”。
越来越聪明的数据“大脑”,为文化和旅游部门把握市场趋势、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安全应急提供更有力支撑,也为旅游治理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文旅融合升级
2024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
在策划了“胡夫地平线”“永恒的金字塔”等热门沉浸式探索体验展的策展人田达治看来,无论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文化设施和旅游服务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场景,还是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科技能够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显现成果、形成共识。
“技术迭代迅速、成本不断降低、政策红利释放,但关键还是看创意、看人民需求。”田达治说。
比如,2024年,一些单位创新性建设“票务防黄牛”“入境便利化”“景区适老化”等系统,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对旅游管理难点、社会关注热点和广大游客需求的有效回应。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程度与文旅融合程度相辅相成。戴斌认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加需要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更加需要聚焦文旅融合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
插上科技的翅膀,人们飞往的“诗和远方”就是美好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说,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通过技术革命和服务创新,旅游出行“说走就走”,旅游服务“触手可及”。
2024-12-17 17:02:37人民网
谋事有方略,成事有指南。2025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绘好了路线图。坚持干字当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明年中国经济必将风雨无阻、阔步向前。
落实宏观政策的要义在于,方向不能出偏差,力度上也要恰到好处,节奏上更要精准适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正确理解和认识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要义,加强各类政策协同,统筹处理好经济与民生、总量与结构、时机与力度、国内与国外等重要关系,方能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发挥“稳、提、促”的多重效果。
比如,老百姓对经济状况的“体感”主要来自烟火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而政策效力、消费潜能等红利的释放需要时间,经济回暖从宏观层面深入到日用民生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经济工作而言,要注重目标引领,强化多目标统筹,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又如,政策的时机力度对社会预期影响很大。今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特别是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抓好明年经济政策贯彻执行,必须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当然,系统思维也不能忽视,只有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才能持续放大政策效应。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是“干在实处”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为写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提供了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只有从实际出发,吃透重点任务的主旨要义,出实招、稳推进,才能做好经济工作的必答题。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要求“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部署“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针对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指出“持续用力推进风险处置”。把这五个关键环节详细拆解为具体的工作步骤和操作方法,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就会更加坚实。
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不仅需要方法智慧,更需要勇气决心。经验告诉我们,完成好一项任务,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工作尤需广大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优良作风取信于民,以发展实绩提升社会预期。我们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发展主动权定不会旁落,发展机遇期必不会错过。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有科学的决策部署,有正确的策略方法,有扎实的落实执行,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
2024-12-17 16:30:32央视新闻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隶属葡萄牙外交部的卡蒙斯学院理事会成员拉莫斯接受了总台记者专访。拉莫斯表示,澳门回归25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取得巨大发展,其中“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
0:18/3:38自动播放
拉莫斯曾任东方葡萄牙学会会长,2018年至2023年在澳门居住,他的大儿子2020年在澳门出生,他说澳门就像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葡萄牙卡蒙斯学院理事会成员 若阿金·柯艾略·拉莫斯:澳门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那里充满了艺术和文化的活力。无论是在创造力还是文化方面,澳门都展现出非凡的丰富性。我最近一次访问澳门是在一两个月前,每次到那里,我都对澳门取得的发展感到震撼。
拉莫斯表示,澳门回归之后,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市民安居乐业。澳门毫无疑问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典范。
葡萄牙卡蒙斯学院理事会成员 若阿金·柯艾略·拉莫斯:澳门的显著优势在于“一国两制”政策,这一政策为澳门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澳门的发展也顺理成章形成。
“澳门架起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新桥梁”
长期关注中国问题的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保利诺表示,澳门回归25年来,不仅融入中国发展大局呈现新气象,也架起了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的新桥梁。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巴方院长 路易斯·保利诺:2007年我去澳门的时候,对这座城市印象非常深刻。12年后,2019年我又去了,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我第一次去澳门,到了香港,要坐船过去,而今天那里拥有了一座现代化的桥梁——港珠澳大桥,一条连接澳门的道路,堪称杰作的工程。另一方面,澳门也是一座桥梁,特别是与葡语国家的桥梁,这意味着澳门对于中国与葡语世界的联系发挥着非常特殊的作用。
多国人士:澳门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多国人士表示,澳门回归25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葡萄牙“中国观察”智库主席 罗里多:澳门发展卓有成效,尤其是在大湾区建设这一伟大项目的推动下,澳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显著优势。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门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可以发展金融业、旅游业和休闲业,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各行业发展。
南非国会议员 西利兹·孟亚:澳门很好地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澳门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中心,所以我认为中国采取的“一国两制”政策非常成功,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12-17 16:27:36交汇点新闻
0:08/5:27自动播放
当归、川芎、白芍、地黄“四物”爆炒乌鸡,有种说不出的鲜香味美;玫瑰花瓣的苦涩配上百合的柔滑,再加上蜂蜜的甜,口感层次丰富;黄精补气、健脾、抗衰老,与木耳、山药、芡实搭配素炒……好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常言道“春饮枸杞、夏饮荷叶、秋品银耳、冬补阿胶”,中国人的餐桌上,总是蕴含着四季更迭的养生哲思。
来自俄罗斯的辛杰分外疑惑:中药不应该是黑黑苦苦的汤药?怎么会被端上餐桌?看似普通的一餐饭,又为何每道菜都有“讲究”?带着这些疑问,他来到南京,拜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朱垚为师。
通过学习,辛杰了解到“药食同源”的含义。这一理念认为,食物和药物同出一源,许多食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例如,生姜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常用于感冒初期的治疗;山楂有助于消化,常用于缓解食积不化。“‘药’真好吃,我要多吃‘药’。”在学习过程中,辛杰亲手制作了一道百合粥,他还担心“如果回国了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药’可怎么办?”
其实,药食同源的观念作为中医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渐渐走向世界被更多人认可。这是饮食文化,更是生活哲学,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健康的深刻理解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信赖。
总制片:杨力群 双传学
总策划:顾雷鸣 刘 伟
总监制:顾新东 傅 晴
总统筹:张 琳
制 作:安莹 蒋明睿 杨彦 王甜
美 编:杨诺亚
2024-12-17 21:10:06央视新闻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近日围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深入解读,回应热点问题。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投资空间依然很大。要提高投资效益,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也就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
0:07/1:23自动播放
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在房地产方面,加快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在制造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
同时,坚持多措并举,激发投资活力。要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要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加大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力度,稳住并有效吸引外商投资。
此外,完善决策机制,优化投资环境。要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要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有效治理招商引资中的各种乱象,纠正违规补贴,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止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资。要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
2024-12-17 21:15:07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7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山口”跃上“风口”,边疆小城活力从何而来?
新华社记者初杭、贾钊、关俏俏
前不久,第10万列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市。并不广为人知的是,这趟列车穿行而过的一个中国西北边境小城,是成千上万班列顺畅通行的“关键点”。
千百年前,驼队逶迤跋涉;千百年后,班列呼啸奔驰。时代的快车,如何改变一座边城的命运?边疆地区,如何找准定位、加快发展?在新疆阿拉山口市,我们寻找着答案。
准噶尔盆地西缘,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两座雪山巍峨耸立,中间狭长的山口地带就是阿拉山口。这里常年狂风肆虐,有“黑风口”之称。阿拉山口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丝路驿站。但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里发展缓慢。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的到来,将西北边陲的小城推向了开放的前沿。2012年,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务院批准设市。
十多年来,这里通行的中欧班列超过4万列,开行线路遍及21个国家和地区。铁路口岸成为我国中欧班列五大通道之一,公路口岸进出口年货运量已突破100万吨……阿拉山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物流枢纽。
如今的阿拉山口处处绽放着勃勃生机。市区街路笔直宽阔,住宅小区气派宽敞,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服装店、进口商品城、手工艺品店里,商品琳琅满目。热情的老板笑容可掬,熟练地操作翻译器向外国顾客介绍自家商品。
风还是当年的风,阿拉山口已不是昔日的模样。
阿拉山口当地干部感慨:“通向世界的汽笛声响,成为城市崛起的先声。这是小城的幸运,是时代的红利。”
改变城市面貌的,还有人们的观念和实践: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动力、添活力。
阿拉山口最鲜明的标签就是“口岸”。多年来,当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口岸承载力;积极发展加工制造、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持续提升通关效率、打造智慧海关。
跨境电商出口货值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数字中欧班列枢纽项目启动,新疆首个“公路口岸+属地直通”的通关模式落地……敢于解放思想、创新求变,阿拉山口开放发展的新事不断。
“这里口岸通行速度更快了。企业通关耗时减一分,效益便增一分。”采访中,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样解释阿拉山口的“磁力”。
在阿拉山口国门处眺望,一排排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宛如巨人矗立。千年肆虐的狂风,正成为小城绿色发展的新风。
偏远不足畏,边疆亦可奇。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大潮中,织密开放通道,聚集优势产业,优化口岸服务,这是戈壁起新城的宝贵经验。而对边城来说,充分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才能趁势而上。
当前,我国西南、西北和北部边疆各口岸的繁忙已成常态,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边疆城市迅速崛起,生动诠释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展现出开放催生的旺盛活力。
加快创新探索,摒弃封闭僵化,发挥边疆地区沿海、沿边等优势,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更多边疆地区,一定也能从“山口”跃上“风口”,搭上通往发展繁荣的时代列车。
2024-12-17 17:00:48中国新闻网
0:12/4:04自动播放
视频:“千万工程”绘就乡村蝶变新画卷来源:三里河
编者按:
为更好地展现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推动经济工作的生动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三里河工作室,联合出品“经济发展生动实践”专家谈系列,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多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乡村建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四个一”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组织书记带头作用,有力有效推进了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浙江经验辐射全国,比如山西省长治市振兴村选优配强村“两委”队伍,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擘画实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情怀。浙江始终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在浙江经验的示范带动下,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着力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山水田园、绿色发展。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湖州市余村时动情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浙江坚持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之路,美丽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同样,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坚持“绿色理念走到底、绿色规划管到底、绿色制度严到底”,绿水青山已然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浙江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路径和整治重点,推动老乡村焕发新生机。同样立足资源禀赋,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把小黄花做成“致富花”,把特色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脚踏实地、接续奋斗。“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诠释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成功之道。过去20多年,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纵深推进“千万工程”。放眼全国,从农厕小改造到环境大提升、从院落微治理到群众大幸福,乡村建设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一步步将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由表及里、塑形铸魂。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三农”工作重要方针。浙江不仅注重提升乡村外在面貌,更激发内在活力,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进步之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革命红旗在老区迎风飘扬,不断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努力打赢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之路。
作者:宁江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乡村发展处二级调研员
(三里河工作室)
2024-12-17 21:26:04新华社
0:23/1:38自动播放
青藏线
一条充满挑战之路
克服高寒、战胜缺氧、突破极限
彰显雪域高原上的坚定不移
一条自然奇观之路
穿过草原、跨过雪山、越过湖泊
尽展世界屋脊的壮美景色
一条生态守护之路
蓝天白云、珍稀物种、草原湿地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篇章
一条发展进步之路
文旅兴盛、物流繁荣、交往不息
为西藏高质量发展输入不竭动力
一条团结发展之路
共建家园、共享繁荣、共促发展
描绘出各族人民心连心的美好画卷
沿着青藏线向深处行进
抵达藏北无人区
最极致的一处高地现身
普若岗日冰原
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
静卧于青藏高原腹地
俯瞰青藏线上来往的车辆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喀喇昆仑……
一条条山脉从四周将冰原环抱
洁白的冰川在群山之上铺展开来
似一只硕大的银碗倒扣在高原
冰舌犹如巨龙在边沿蜿蜒向前
在尽头处被热情的土地融为湖泊
水汽蒸腾化作雪花
翩然落在坚实的黑色山体之上
层层堆叠、纹理清晰的冰墙
宛如湖面被风卷起的波浪
翻滚、奔腾、记录
书写时光凝结而成的故事
透过阳光
古老纯净的蓝冰历经万年依旧闪耀
这里还发育出高原沙漠
临近水源却寸草不生
雨水在沙丘边缘汇聚成一个个水塘
恰如散落在沙漠中的一颗颗绿松石
于沙丘开阔处冰川融水反复冲刷形成流沙河
河水一路向西奔向它的终点——令戈错
垫状点地梅、藏羚羊、野牦牛、旱獭
让这片无人区也充满生机与活力
热泉河在高冷、肃穆的冰原周围静静流淌着
犹如血管将雪山融水向四周输送
滋养着生活在普若岗日冰原上的生灵
青藏线连接着高原与外界
也被冰、雪、山、风所守护
在白与蓝的和鸣中
一切壮美的景色为这条公路奏出别样的音符
策划:储国强
统筹:党黎、洛登
记者:普布次仁、卢丹阳
近日,国务院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明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罚没收入是反映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没收款、赃款,没收物资、赃物的变价款收入,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
罚没收入属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罚没收入占非税收入的比重约1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低。尽管如此,罚没收入关系企业百姓切身利益,一些“过罚失当”“以罚增收”“逐利罚款”事件引起社会空前关注。
比如,今年围绕“远洋捕捞”讨论较多,近期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的一次发布会上披露的“警察私自跨省带走企业家并索取财物”案例,引发关注。
部分个案叠加今年以来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也引起了社会警惕罚没收入快速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约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10月和11月非税收入增速均在40%左右。
当然,今年以来非税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地方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从而带动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不过从一些省份披露的数据来看,有的省份罚没收入也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从此前一些地方披露罚没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来看,一种是当年有大案要案结案,法院判决并缴库的罚没收入增加;另一种是公安罚没收入增加。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罚没收入增长等同于逐利执法,但实践中一些地方罚没收入异常高增长也已经引起中央部委警惕。
比如,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期也公开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非税收入变化情况,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得乱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李强指出,现在一些领域和地方滥用行政裁量权、执法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存在。要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李强强调,规范行政执法需要常抓不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规则、强化执行约束,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今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要求依法科学设定罚款,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全面强化罚款监督。这是中国第一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了规范,旨在解决“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突出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解读称,这意味着既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又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将有效维护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陈益刊
风浪中的定力、动力、磁力——世界从中国经济首季报感知信心与力量2025年04月19日04:53 | 来源:人民网..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