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11:39:30新华社
原标题: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国家主席梁强就中越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李强同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越是社会主义友好邻邦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建交75年来,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峥嵘岁月中,双方并肩战斗、相互支持,“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生动写照。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双方互学互鉴、携手共进,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鲜明特征。我2023年成功访问越南,双方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两党两国关系迈入新阶段。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越两国继续走好社会主义道路,攸关两党两国的前途命运、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对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我高度重视中越关系发展,愿同你们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为契机,牢记初心使命,深化战略互信,加强务实合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继续同舟共济、携手前进,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不断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苏林表示,75年来,两党两国携手并进,凝结成“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传统情谊。越南党、政府和人民始终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为越南外交政策的一贯主张和头等优先。在国际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两国社会主义事业步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一致同意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我坚信,在两党两国高层亲自关心指导下,双方各部门将密切协作,推动越中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梁强表示,越中建交75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发展两国传统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愿望和长远利益,将为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作出贡献。越方愿同中方一道,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定将胜利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同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互致贺电。李强表示,我愿同总理同志一道努力,认真落实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和两国各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范明政表示,越方愿同中方加强对双方各部门、各地方的督促指导,加快落实重要合作规划,推动两党两国高层关于“六个更”的共识落地见效。
2025-01-18 08:49:08大象新闻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一起学习。
大象新闻记者 刘大彬 关新耀 韩静雯
视觉 张冰晗 李铮
2025-01-18 08:51:36央视新闻
1:22/8:47自动播放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美国肯恩大学见证了中美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的签约仪式。自2014年设立以来,温州肯恩大学不仅培养了数千名中外学子,还推动了中美两国青年一代的友好交流。去年6月,习主席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鼓励中美两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为促进中美友好贡献力量。
美国肯恩大学校长 拉蒙·雷波列特:我们有着一个清晰的愿景,推动我们两国的友好合作。在温州肯恩大学,我们正努力搭建友谊的桥梁。
温州肯恩大学商务与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 罗布·马杰里森:当美国学生来到这里,他们体验文化、结交朋友,这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他们也由此成为了友谊的使者。
温州肯恩大学执行副校长 安凯瑞: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024年6月,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
拉蒙·雷波列特博士:
你好,来信收悉。2006年,我在贵校见证了中美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签约仪式。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温州肯恩大学办学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中美教育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令人高兴。
美国肯恩大学校长 拉蒙·雷波列特:2006年,习主席当时是浙江省委书记,(他与美方)一同开启了中美合作办学的美好愿景。通过向习主席致信,我们希望展示这些年取得的成果,告诉习主席当年的共同愿景正结出硕果。
2006年5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关心推动下,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正式签约,决定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温州肯恩大学正式设立。
温州肯恩大学执行副校长 安凯瑞:想想10年前这里还空无一物,而现在整个校园处处是令人赞叹的建筑和美丽的环境,中美合作大学的魅力在于,我们可以汲取彼此的精华,紧密合作。怀着开放的思想与心态为我们的学生,尽我们所能提供最好的教育。
温州肯恩大学商务与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 罗布·马杰里森:现在我们已经讨论了商业中的关系和谈判中的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持有开放的心态,认识到我们需要彼此,我们希望合作、寻求双赢,这对双方都有好处,这需要智慧和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下周,你们中的一些人将去美国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看看他们怎样思考问题,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温州肯恩大学商务与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 罗布·马杰里森:温州肯恩大学的学生非常认真、勤奋、坦诚。在我任教的班上,很多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当学生们一起互动交谈,彼此建立友谊,相互了解,你可以看到中国学生在成长。与此同时,美国学生也在成长。
温州肯恩大学商务与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 罗布·马杰里森:去年春天,有一批美国学生来这里学习。我们对本地企业展开了案例研究。我想美国学生本以为会看到的是那种50年前工厂的样子,那种非常古老传统的工厂,但我们参观了非常先进的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这些企业非常现代化、非常智能化,美国学生对这一切感到惊叹,这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看法。
温州肯恩大学商务与公共关系学院副教授 罗布·马杰里森:中美贸易是我研究的领域,两国之间商业往来如此频繁,经济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人们想做生意时,他们必须互相理解,他们必须尊重对方的文化。所以当我们的学生去美国肯恩大学交流,当美国学生来到这里,这段经历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学习如何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沟通合作。
202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鼓励中美两国高校加强交流合作。
美国肯恩大学校长 拉蒙·雷波列特:收到复信我倍感荣幸,我们希望成为中美两国合作办学的典范,我们希望成为沟通中美两国的桥梁。
温州肯恩大学执行副校长 安凯瑞:习主席在百忙之中复信,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幸,而且令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希望推动美中两国进行更多的交流,我发现一旦美国的学生来到这里,他们就想要了解更多,他们想体验更多中国文化,他们想再来(中国)生活更长的时间。
美国肯恩大学学生 亚历山德罗·迪·雷奥:我叫亚历山德罗·迪·雷奥。我是美国肯恩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我在中国学习期间,我经历了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探索与体验。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是中文课,我们的老师会给我们讲中国的节日、习俗、历史以及名胜古迹。
美国肯恩大学学生 亚历山德罗·迪·雷奥:这些汉字是我们在中文课上写的,老师教了我们写中文书法,我们就写了这些。
美国肯恩大学学生 亚历山德罗·迪·雷奥:有一件事让我非常惊讶,那就是温州的历史如此悠久,像我们生活在美国,各地的历史都很短,最多是两三百年。但在温州,我想中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你可以看到数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印迹,以及他们从历史中一路走来的历程,这令我十分着迷。自从我来到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我对中国有了更好的看法,我拥有了这么多美好的体验。我想当我回到美国时,我会带回所有美好的记忆 、所有精彩的体验与我的家人和朋友分享。
温州肯恩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朱凯新:我有一位特别好的朋友,他叫亚历山德罗,我跟他是在去年在温州肯恩大学认识的,我们真是一见如故。我们也一起去了很多中国的城市,我会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机会,能够带我们的美国朋友感受我们中国的博大精深、壮美的风景。我们一起去了上海,一起去了西安。去西安是因为他特别喜欢兵马俑,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亚历山德罗:新年快乐,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朱凯新:我很好,我刚完成上个学期的学习,你怎么样?
亚历山德罗:我很好,很高兴能看到你,我想给你看点东西,“新年快乐”。
朱凯新:非常感谢,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亚历山德罗:是的,我在笔记本上写的。我写的所有汉字都在这个本子上。
朱凯新:这么多。
亚历山德罗:是的,我写了很多,有很多故事,我一直在坚持练习。这样,我就能认识更多的汉字,因为我想今年再次回到中国。
2024年4月,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致信习近平主席。
尊敬的习主席,您在旧金山发表的演讲使我深受鼓舞。您谈到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令我尤为感动。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将进一步加深中美两国的友谊。同学们在温州肯恩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度过的时光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肯恩大学学生 亚历山德罗·迪·雷奥:我想学习关于中国的一切,对我来说,一切体验都是全新的,令人惊叹的。所以我特别想去中国更多的地方去感受风土人情。
温州肯恩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朱凯新:我也是非常非常期待每一位美国朋友来到我们中国,来到我们真正的这块土地上去看看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希望能够让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能够有更好的友谊。
2024年6月,习近平主席复信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雷波列特。
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相知相近,是发展中美关系的未来工程。希望两国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交流合作,培养既了解中国也熟知美国的青年使者,为促进中美友好搭建更多桥梁。
总监制丨张勤
监制丨潘林华
制片人丨奚彧
编导丨李岚 郑红 耿占京
记者丨张延 陈亚宇 韩栋
剪辑丨王继阳
包装设计丨孙志伟
音编丨李明芮
摄像丨陈键
新媒体丨王珈 王逸群
2025-01-18 10:25:36央视新闻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这其中,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GDP超过13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回顾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国经济这艘航船遭遇了新的激流险滩,可以说一直是在顶风破浪前行。那么,最终出炉的这份经济年报“成绩单”该如何解读呢?
1:01/15:07自动播放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无论是总量,增量,还是增速,都有亮眼表现。从经济总量上看,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倍多。和2023年相比,增量超过8万亿元。从经济增速上看,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更强。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5%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位居前列,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预计将会达到30%左右,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2024年,“攻坚克难”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关键词。这一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挑战。二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2024年9月以来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等等,一套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5.3%、4.7%、4.6%、5.4%,走出了一条“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2024年我们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推出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出台,成功稳住了市场主体的信心,从而使整体经济运行的内生动能有所提升,因而呈现出一个V形反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魏琪嘉:增量政策的出台对经济的回升向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综合各方面测算,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对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一个百分点左右,实现了增量政策的可及可感。
除了经济增长以外,2024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总体平稳。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首次站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外贸顶住压力,逆势再创新高。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绿色低碳、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魏琪嘉:从2024年经济运行的走势来看,突出体现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稳健发展态势,印证了基本面是良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回旋空间和回旋余地;另外从各方面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稳”的同时,中国经济要面对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是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有力有效扩大内需,是一道难度不小的考题,必须对症下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魏琪嘉:2024年消费政策聚焦让消费者敢消费,通过加大相关的帮扶力度,特别是对中低收入群体加强保障,比如说促进就业,这些相关政策在加强兜底保障的同时,对推动居民敢消费起到了很强的作用。此外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比如文旅经济、假日经济,不断拓展消费场景,也是为愿意消费提供了扎实的保障。
2024年,有不少人换了新车,家里的旧彩电旧冰箱可能也摇身一变,升级成了智能款。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大宗消费快速增长,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2024年,各地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消费业态,新技术加速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
这个冬天,滑冰滑雪不一定非得去北方,上海、湖北等地也打造了一些冰雪消费新场景。冰雪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消费的新增长点持续升温。随着促消费相关政策逐步落地,2024年四季度以来,消费市场逐步企稳回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比上个季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以冰雪经济、首发经济为代表的消费新场景热度上升,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快速发展,还有一些国货潮品,出海又出圈。这些变化增强了对消费市场恢复的信心,同时这些新的趋势也是未来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消费持续复苏,将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大动力。而读懂中国经济,除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关注新旧动能的转换。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2024年是中国结构转换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关键年,一方面高新技术飞速前进,以“新三样”为标杆,在出口领域又创造新的新高,实现了在高新技术新能源领域的弯道超车;另外一方面,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出现了回落,一升一降直接标志着中国经济结构加速转换,脱胎换骨转换的关键点来临。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必然会带来阵痛,但转型势在必行。2024年,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一年,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全球最快、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一个个精彩时刻,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
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2024年各地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这些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了34%,高技术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超过了16%,两个比重都是在稳步提升,反映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态势在持续推进。还有一个数据,2024年的每一天,我国有超过8万辆汽车,340万台智能手机下线,4.7亿个快递包裹寄送,中国市场的活力、魅力和潜力有目共睹。
2024年11月30日,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
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80万辆,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人工智能正在医疗、养老、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各地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赛道,通过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步入“快车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2024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通过积极转型寻求发展机遇,比如一些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一些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还有一些企业积极出海,开拓海外市场。在统计数据当中也有一些表现,比如2024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8.0%,比整体投资的增长要高3.2个百分点。
消费一步步回暖、新动能加速成长的同时,随着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地见效,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的积极变化越来越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社会预期明显改善。以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例,2024年10月,这一指标自当年5月以来首次回升到扩张区间,此后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从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之后,市场需求明显提升,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全面回归,进一步使我们的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得以底部企稳。同时导致PMI很多分项反转,在2024年四季度外贸加速,对于制造业景气起到了很好的加码作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展望2025年,经济运行中有压力,有挑战,但是也有支撑,有信心。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没有改变,很多方面还在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今年宏观政策取向更加积极,中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保持行稳致远。
回顾过去的2024,中国经济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年,我们既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也要谋划好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也由“稳健”改为“适度宽松”,这都释放了进一步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任凭外界风云变幻,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好、韧性强、潜能大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加油干。
编辑丨屠志娟 高琦 梁志玮 肖冰毅
摄像丨席鸣 阮红宇 孙慧升
配音丨姚宇军
剪辑丨张文庆 周维
、
2025-01-18 10:29:31新华社
回望2024
我国经济运行
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0:22/0:49自动播放
一组数据带你
一览千帆之景
一份份经济答卷
映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
和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百舸争流
勇立潮头
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经济
正借全面深化改革之势
无惧风雨向前进
2025
风景可期
策划:胡国香
主创:聂毅 赵露露
记者:田金文
统筹:陈倩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重庆分社
联合制作
2025-01-18 10:34:01央视新闻
1月17日是腊月十八,距离除夕就剩10天时间了,年味也愈发浓厚。
在北京,北海公园的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喜迎新春;地坛公园、动物园也是张灯结彩、年味十足,一派喜气洋洋。
在广东广州,2025年广州新春灯会已经正式开启,在越秀公园北秀湖湖面,长达128米的锦鲤灯组,刷新历年湖面灯组长度,色彩斑斓、形态多样,给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震撼,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纷纷打卡。
在江苏南京,花卉市场大量的年宵花已经上市。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0:13/0:47自动播放
乌鲁木齐:春节临近“年宵花”热销
年宵花深受大家喜欢,不仅因为它们五颜六色的外表,还有对应的寓意和好彩头。在新疆乌鲁木齐,花卉消费成为春节消费的新亮点。
0:00/1:04自动播放
走进新疆乌鲁木齐的明珠花卉市场,五颜六色的花卉争奇斗艳,蝴蝶兰、杜鹃花、君子兰、金橘等年宵花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今年的年宵花品种较往年更为多样,除了传统的蝴蝶兰,还引入了马卡龙色系蝴蝶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黄金榕、百合竹等网红绿植也成了消费“新宠”,深受消费者喜爱。
河北唐山:“百年大集”人气火爆年味浓
过大年、逛大集、吃大席。河北唐山的开平大集,兴起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临近春节,这座“百年大集”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来到这里采办年货。
0:00/1:08自动播放
走进集市,热闹红火。大集门口的肉饼、切糕、萝卜糖等等,都是大集的“老字号”。
老字号是百年大集兴旺的秘诀。而这里的商品种类丰富,物美价廉,则成为人们购置年货的不二之选,蔬菜水果、熟食干果、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上千个摊位当中,一抹中国红最是显眼,火红的福字对联,高高挂起的灯笼将浓浓的年味拉满。
河南鹤壁:逛古城赏民俗 非遗展演引客来
这几天,在河南鹤壁浚县,以“春节、年味、民俗”为主线的系列特色活动陆续开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感受非遗民俗魅力。
0:00/1:01自动播放
1月15日,第十七届中原民俗文化节在河南鹤壁浚县古城拉开帷幕。当地通过整合地域民俗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了中原民俗文化。精彩纷呈的民间社火、喜庆动感的舞狮、技艺精湛的踩高跷轮番登场,戏台上非遗大平调引来游客阵阵喝彩。
活动现场,游客还可以品尝流传上千年的子馍、用传统技法“滚”出的元宵等特色美食,欣赏憨态可掬的非遗泥塑“浚县泥咕咕”。在古城的文庙内,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游客书写春联,一张张“福”字饱含了对新年的祝愿。
南北年货“串门” 鄂冀联袂举办年货大集
17日,湖北省孝感市和河北省高碑店市,分别在当地启动第二届新春年货大集,两地的特色年货汇聚,为消费者带来别样年味儿。
0:00/1:12自动播放
17日,200多家农产品企业、千余种农副产品,齐聚孝感和高碑店两地的年货大集,大集上,不但有孝感麻糖米酒、云梦鱼面、高碑店豆腐丝、保定冰柿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蔬菜、糖果饼干等农副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自去年两地市场首次联动后,孝感、高碑店再次联动,为南北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选择。
2025年04月12日05: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人民网记者张..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