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建设数字丝路  共迎数智变革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7-27 05:23:06 | 浏览:12196次 ]
分享到: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金  歆

2025年07月26日05: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及13个国际组织的600余名嘉宾参会。

  在论坛上,各界嘉宾纷纷表示,数字丝路建设立足当下、关乎未来。各国应深化数字交流合作,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秉持丝路精神

  推进交流合作

  数字丝路合作已成为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新亮点。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秉持丝路精神,加强数字化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各领域交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在主论坛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我们拥有共同塑造更加互联互通、更加包容的数字未来的独特机遇。让我们继续携手合作,共同释放数字合作的无限潜力。”

  “开放有利于互动、和平,也有利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中国倡导的开源模式及其在数据权利和数据交换方面的创新方法将有助于共享虚拟信息建设和专业知识,避免数字鸿沟的扩大。

  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说,要通过国际合作,缩小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朝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正确方向前进。

  “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我们定能应对时代的挑战,将海上航线与数字网络化作真正的发展之桥、合作之桥与和平之桥。”突尼斯通信技术部部长苏夫扬·哈米希表示,突尼斯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动包容与可持续的数字互联互通,筑牢网络空间的信任与安全之基,携手开创更加繁荣、团结、创新的未来。

  依托数智技术

  促进提质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凸显,发展数字丝路具有重要意义。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新技术新发展进行讨论。

  “人工智能(AI)无疑是现在企业最关注的技术之一。”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级AI企业,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企业抓住AI带来的创新机会。

  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表示,中国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提供技术领先且具性价比的“中国方案”。各国可以深化合作,积极推动技术互认、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因地制宜共同探索符合需求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数智技术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在主论坛上,一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杰分享了在建筑领域进行数智化创新的经验,“只有通过数智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模式、新动能,建筑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发布多项新成果。其中,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发布了《凝聚人工智能共治力量  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报告。报告建议:加强技术合作,促进技术的转移和共享;推进基础设施共建,推动智算中心、云计算平台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强化政策标准协同,加强沟通合作,协同推进数据跨境流通,推动行业运用AI标准的协同。

  完善治理体系

  维护网络安全

  构建完善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的网络空间,是各界的共同愿望。与会嘉宾认为,应坚持依法管网治网,共同提高维护网络安全能力。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共同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近年来,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等。在论坛开幕式上,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说,这为制定全球数字规则提供了重要思路,为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数字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期待各国在互信的基础上深化对话、凝聚共识、协调行动,共同推动全球数字规则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同样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的新成果,论坛上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法的实践与展望》引人关注。发布人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黄志雄表示,我们正在共同见证和参与21世纪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制度的重塑。通过交流与探讨,大家定能共同推动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开放、更具活力的全球数字经济新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举办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聚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司法、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探讨,携手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方案、智慧和人才。

  AI时代,风险与安全问题是全球共同挑战。对此,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AI时代的网络安全更需要全球协作,360愿意贡献力量,助力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6日 04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冯治纲:保家乡美名扬(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2025年07月26日05: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冯治纲像。
  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供图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抗联英雄园松林苍翠,一尊铜像气势如虹。这尊铜像描绘的是东北抗联名将冯治纲率军冲杀的场景。1940年,阿荣旗这片土地上,冯治纲在与日军激战中牺牲,年仅32岁。

  “有一位抗联将军冯治纲,带领骑兵跋涉在西征路上。他驱逐日寇保卫家乡,他英勇善战美名扬。”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讲解员冯丽霞根据英烈事迹创作了歌曲,用歌声缅怀这位东北抗日联军著名指挥员。

  冯治纲1908年出生于吉林省,成长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治纲回乡务农,后进入当地一家金矿工作。次年,冯治纲与兄长冯治国一起加入护矿队,利用金矿枪械进行对敌斗争。此时护矿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汤原游击队已有联络。

  1934年,一次惨烈战斗后,护矿队成员所剩无几,冯治国牺牲,冯治纲组织仅存力量成立文武队,与日伪军周旋斗争。这支队伍以红军纪律为规章制度,一年时间发展成为60余人的战斗力量。

  1935年秋,文武队加入汤原游击总队,冯治纲任中队长。在小兴安岭地区,冯治纲等人拔伪军据点、缴敌军枪械,不断壮大敌后武装势力。次年1月,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第三团团长。在军长夏云杰带领下,这支部队先后取得“智取老钱柜”“奇袭鹤岗煤矿”“拦截日军火车”“伏击尹家大院”等多次战斗胜利,智勇双全的冯治纲屡立奇功。

  1936年6月,冯治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战火淬炼信仰,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参谋长。在敌军“篦梳式”多兵种密集围堵下,冯治纲率队顶朔风、忍饥寒、破重围,如一把尖刀刺向数倍于我之敌。1937年,冯治纲指挥部队夜袭汤原县城,营救出数十名各方人士,重创敌军。日军战报中这样描述这场战斗:“此战我方损失是很大的……掠走迫击炮三、轻机三、步枪三十、炮弹九十六、枪弹三万五千粒。”

  1939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8周年之际,冯治纲率部力克讷河县城,俘虏伪军团长、解救被捕志士、缴获大量物资,极大振奋军民斗志。冯治纲部半年时间与敌作战70余次,成为敌军“眼中钉、肉中刺”。

  1940年1月14日,冯治纲在就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龙江北部指挥部指挥时说:“旋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遂不能不以高度之革命热诚效忠祖国,矢竭愚忱,誓必与日寇周旋于龙江旷野。”半个多月后,冯治纲行军至阿荣旗三岔河一带,登山观察敌情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3天后的农历除夕夜,阿荣旗一片寂寥,密林中满是悲愤。

  “血染征衣,壮志未酬恨无极。慷慨捐躯痛别离。旌间铭题,雪前仇,永弗替,追悼烈士,腊月二十七。”时有挽词,不胜悲悯。

  每逢腊月二十七,冯治纲殉难处碑石旁、抗联英雄园的铜像前,总是布满鲜花。“救亡壮志永矢兮弗谖。”冯治纲生前就职的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的歌声,在兴安岭苍翠松林中永远回荡。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2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6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党建调研行|弹起冬不拉 让党的政策飞入百姓家

王欲然 陈新辉 李欣洋2025年07月26日16:25 | 来源:人民网小字号


近日,人民网“党建引领聚合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行走进新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与鲜活案例,记录群众可知可感的新变化、新收获。



Play Video


巴合加那提·托勒斯别克捧起心爱的冬不拉,四周静了下来。他盘坐在毡房中央,抬头凝思片刻,便弹奏起来。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使用最多的一种传统弹弦乐器,他们用弹唱讲述历史故事和特色文化。

“我的历史仿佛一片深邃的大海,故乡之沙吾尔山,能守护边疆,是我荣幸......”62岁的巴合加那提,嗓音铿锵有力,即兴演奏信手拈来,一连弹唱数首。

聊起歌词大意,巴合加那提打趣地说,“我都是即兴创作,没有固定歌词,唱得都是歌颂党的好政策的。”

专家进村传授牲畜养殖技术,村村通工程改善生活环境……“我得让群众们都知道,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自打巴合加那提担任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文明路社区草根宣讲员起,感恩、爱国、惠民政策,便成了他宣传讲解的高频词。

四年来,巴合加那提编写党和国家政策类诗歌46首,宣讲130余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次,是当地党建引领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不少群众听了他的宣讲后都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他们还有哼着我的歌去交入党申请书的。”巴合加那提自豪地说道。

巴合加那提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党员学习笔记。人民网 王欲然摄

要把党的政策讲清楚、说明白,学习领会是基础。作为一名拥有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是巴合加那提的必修课。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两本厚厚的党员学习笔记,每一页都记录了党章党规,党的理论方针,以及他跟村干部交流的心得体会,这也是他即兴创作的灵感源泉。

要让党的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好的群众基础是关键。这一点,巴合加那提从不担心。他年轻时是村里的干部,接触群众多,再加上能弹奏一手好的冬不拉,周围群众都喜欢跟他交谈,“党和国家对我们村的帮助很多,大伙很受益,所以宣讲起来不难接受。” 巴合加那提还说道,作为草根宣讲员,要把党的好政策宣讲好,像草一样,在社区、牧场扎根生长。

巴合加那提是吉木乃县341名宣讲员中的一员,作为传播党的理论、政策的基层工作者,他们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倾听群众需求、创新表达方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巴合加那提面向国旗行注目礼。人民网 王欲然摄

短暂交谈后,已是晌午。巴合加那提走出毡房,带着记者参观他的牧场。“这些都是党和国家为我们修建的房屋,有水有电有网络。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么好,日子要过不好,可真是我们的问题。”巴合加那提一边说,一边调试着广播设备。数秒过后,响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从喇叭里传出,响彻整个牧场,在辽阔草原飘荡。回望巴合加那提,他挺直身子,面向国旗,眼神坚毅。

(责编:陈新辉、杨睿)



福建省委上半年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2025年07月26日07:24 | 来源:福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全力以赴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7月25日,福建省委上半年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盯紧全年目标任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坚实步伐奋勇争先、再上台阶,为“十四五”圆满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主持会议,点评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具体部署下一步工作。省政协主席滕佳材,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出席。

  周祖翼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推动全省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把握形势、保持定力,深刻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爬坡过坎的阶段特征、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周祖翼强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在推进工作上聚力攻坚、加力见效。一是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加力见效,深挖潜力促消费,紧抓项目扩投资,挖掘县域需求潜力,切实发挥内需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二是在强化实体支撑上加力见效,坚持稳企业与促转型并重、强主体与优产业并举,精准有效帮扶企业,综合施策做强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三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加力见效,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健全完善法治保障体系,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四是在扩大开放合作上加力见效,进一步拓展市场稳外贸、强化对接稳外资,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高质量发展开拓广阔空间。五是在深化闽台融合上加力见效,强化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巩固融合发展态势、完善融合发展政策、深化融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扩大示范区影响力,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六是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加力见效,推出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政策举措,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七是在兜牢安全底线上加力见效,持续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安定稳定,以一域之稳促进全域之稳。

  周祖翼要求,要从严从实、抓常抓长,慎终如始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全力配合做好中央巡视等工作,扎扎实实推进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赵龙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抓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部署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要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以更大力度开放稳住外贸基本盘。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创新引领作用,持之以恒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要用心用情改善民生,做好稳就业工作,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守护好绿水青山。要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要持续转作风树新风,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真心实意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以优良作风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上,厦门市、漳州市、宁德市的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抓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抓重大项目促投资、抓工业促全面发展情况及下一步思路举措,省发改委、人社厅、文旅厅的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上半年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省委办公厅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开展情况。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市、县(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设分会场。(记者 周琳 林宇熙)

(责编:陈遴、刘卿)



满足条件的老房危房可翻建还可增容  厦门市《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指导意见》印发

2025年07月26日09:33 | 来源:厦门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满足条件的老房危房可翻建还可增容

  房子老了旧了怎么办?厦门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有了新选择。近日,厦门市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建设局联合制定印发《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改造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通过业主自主更新改造对老旧小区楼房实行原拆原建,消除安全隐患,同步完善部分功能设施,推进厦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自主更新工作,促进居住品质提升。

  8月18日起施行 有效期5年

  自2025年8月18日起,《指导意见》开始施行,有效期5年,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资金筹措、改造方式、实施主体、支持政策、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指导意见》指出,经区政府批准,房屋所有权人依法作为自主更新改造实施主体,可以成立自主更新委员会、委托业主委员会或者具备相应资质的法人,负责组织房屋所有权人协商和项目申请工作,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自主更新改造可按照业主发起、部门指导、方案深化、区政府批准、审批建设、验收登记等程序组织。自主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为保障小区改造后的维护更新,鼓励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设立首期专项维修资金。

  资金由产权人按比例承担

  自主更新改造建设资金由房屋所有权人自行协商出资比例,可以按照原建筑面积比例承担。房屋所有权人可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使用专项维修资金、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等渠道筹措资金。

  为支持自主更新改造,项目可享受财政资金扶持,按照规定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按规定享受相应补助。

  经部门同意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

  《指导意见》提出可以结合房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经市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后,自主更新改造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

  此外,《指导意见》明确了,增设电梯、公共开放架空空间、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以及地下空间开发新增的建筑面积需由全体业主共有,不需要补交土地价款,可按规定直接申请变更登记。因原有住宅按套扩面的,需要补交土地价款,可在办理不动产权证前,或在房屋上市交易时,按申请受理时点的市场评估价补交土地价款(未补交的登记时在产权证及登记簿中注明增加的面积保留划拨用地性质)。

  

  哪些情况可自主更新改造?

  厦门市城镇老旧小区内多户业主的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房屋所有权人可申请开展自主原地翻建:

  ● 建筑使用年限40年以上、建筑结构差、建筑功能不全、缺乏维修加固价值的。

  ● 因房屋结构已严重损坏或者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经危险性鉴定为C级或D级危房的。

  不过,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以及传统风貌建筑,或者已纳入成片改造范围、土地房屋征收计划、土地储备计划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提醒:自主更新改造应当遵循“业主自愿、资金自筹、改造自主、因地制宜”原则,改造应经全体改造房屋所有权人书面同意。纳入自主更新改造范围的,应保证土地、房屋权利清晰,原则上应已办理不动产登记。

  满足哪些条件可增容扩面?

  ● 项目建筑面积原则上以产权证书登记的面积为准,在日照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可增加不超过原面积20%的建筑面积,其中10%用于加装电梯和建设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10%用于原有住宅按套扩面。

  ● 原储藏间或柴火间(杂物间)计入原不动产登记面积的,项目建设时可不再保留,其建筑面积可等面积置换至户内,但不纳入可增加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未计入原不动产登记且有合法来源的,可纳入自主更新改造实施方案进行设计。

  ● 对满足日照、建筑间距等技术规定要求的,可在一层设置公共开放架空空间(不计容),为防涝需要可增加室内外高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经由小区业主共同表决同意的,还可开发地下空间作为停车、人防、消防等配套设施。

  三种改造方式

  ● 单栋住宅独立改造:原则上应在原建筑基底范围内实施。

  ● 相邻多栋住宅联合改造:按照民法典规定,经由小区业主共同表决同意的,可突破原有建筑基底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开发地下空间作为停车、人防、消防等配套设施。

  ● 老旧小区整体改造:

  可按国家、省、市城市更新有关规定执行。(记者 朱道衡)

(责编:陈遴、刘卿)



国务院食安办部署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2025年07月26日20:41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2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务院食安办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安办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通知要求,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人员健康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认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环境清洁、设备检修、用具消毒等工作,确保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污染,严防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场,及时处置污染、变质食品。

  通知强调,各地要针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消费量大的食品,婴幼儿、老人等重点人群食品,以及向灾区集中调拨、捐赠、销售和灾区企业生产销售的食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抽检发现不合格食品,一律依法下架、召回,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通知明确,对通过日常监督检查、12315平台、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及时开展情况核查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严厉打击在受灾地区和农村、城中村等重点地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受污水浸泡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认真落实重要信息直报快报要求,重大情况第一时间报告。

(责编:赵欣悦、袁勃)



2025年上半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9%

2025年07月26日09:2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部按季度开展了2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了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涉及5大类133个品种1.53万个样品,包含139项参数,监测合格率97.9%。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例行监测共抽检31个省份254个大中城市的1992个蔬菜水果茶叶生产基地、663辆蔬菜和水果运输车、571个屠宰场、347个养殖场、271辆水产品运输车、736个水产品暂养池、2001个批发农贸市场。监测结果显示,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95.6%、99.2%、99.2%、96%。

分品种看,抽检的蔬菜中,水生类、食用菌、芸薹属类、瓜类、叶菜类、茎类、茄果类合格率分别为100%、99.7%、99.5%、99%、98.6%、98.5%、98.5%。

抽检的水果中,苹果、梨、桃、葡萄合格率100%,西瓜98.7%,柑97.7%。

抽检的茶叶中,红茶、乌龙茶、绿茶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9%。

抽检的畜禽产品中,猪肝、鸡肉、牛肉、猪肉、羊肉、鸡蛋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9.6%、99.4%、98.8%、98.7%。

抽检的水产品中,对虾、鲍鱼、东风螺、鲢鱼合格率100%,鳙鱼、罗非鱼、乌鳢、克氏原螯虾、鲫鱼、大黄鱼合格率分别为99.6%、98.9%、98.7%、98.5%、98.5%、98%。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据介绍,针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农业农村部按照随检随报、随报随转机制,已将不合格样品信息转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处置。

“下一步,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部省统筹,扩大监测覆盖面;突出重点药物、重点区域和重点时间节点,对重点问题品种开展攻坚治理;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严把农产品上市关。”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郝帅、高雷)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有力度有温度

本报记者  曲哲涵

2025年07月26日05: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制图:张丹峰

  7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从收入看——

  上半年,税收收入逐步回升。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增长平稳。

  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1.6%。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从支出看——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力度。

  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有力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补充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收入回升,支出有力,为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围绕提振消费、稳就业稳经济等重点领域,财政部门加强财政政策供给和资金拨付管理,确保尽早发挥政策效果。”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9.2%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表示,上半年,财政部门继续将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支出优先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等政策,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加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中央财政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并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

  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兜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底线。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表示,今年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隐性债务置换效果逐步显现

  去年底,国办印发意见,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今年上半年,相关政策落地显效。

  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在10个省份以及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对非“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打通在建项目续发专项债券的“绿色通道”,提高专项债券资金发行使用效率。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由“正面清单”管理转变为“负面清单”管理;允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由原来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今年上半年,各地发行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对扩投资的“撬动”作用更为明显。

  在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方面,李大伟介绍,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截至6月末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0%,已使用1.44万亿元。

  李大伟表示,总体来看,置换政策实施效果已逐步显现。减轻了当期流动性压力,降低了地方债务利息支出和到期债务的偿还、接续压力。释放了经济发展动能,地方需要自行化解的隐性债务规模大幅减少,释放出更多资金资源,助力地方专注于兜牢“三保”底线和加快经济建设。推动了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有效支持“实体类”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后“轻装上阵”。

  市场对国债发行情况高度关注。“为保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国债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介绍,上半年,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财政部将在三季度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合计57期次。”唐龙生表示,财政部将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切实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实施。同时,加强国债市场监测,促进国债市场平稳运行。全面推进储蓄国债电子渠道建设,提升群众购债体验。

  

  链接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刘志强)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今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有序下达,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跟踪调度、完善实施机制,平稳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继续有序下达中央资金。按计划将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推动地方均衡用好资金。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督促地方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计划,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确保政策实施更加平稳有序、资金均衡用到年底。

  持续完善政策实施机制。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保政策规范实施,充分发挥“两新”政策效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6日 0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上一篇:严查回流药!国家医保局公布十起典型案例
下一篇:行进中国丨黄河崖壁种树记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