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2025年08月09日09:2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双面铜人像、嵌绿松石饕餮纹罍、蛇纹铜铲、玉鸟刻刀、戈形器……今夏,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陆续迎来了多位“贵客”,点燃了观众进馆“再探殷商”的热情。
自5月19日对公众开放以来,“看·见殷商”展人气居高不下。目前,展览共展出展品342件(套),重点展品超50件,汇聚全国知名博物馆多件“明星”文物,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打卡。
5月20日,观众正在参观“看·见殷商”展览。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文博展览人气持续走高,是今年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的缩影。厚重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正日益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百花齐放
博物馆,到底有多“热”?我们能从这组数据中窥斑见豹——“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较2024年“五一”假期参观人数增加了879.87万,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
规模增量、内容提质、科技赋能,观众的观展热情自然水涨船高。除了“看·见殷商”展之外,今年,各大博物馆纷纷亮出“绝活”,为观众献上文化大餐。
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国家典籍博物馆“观妙入真”展览完整复原了永乐宫的建筑布局与壁画风貌;辽宁省博物馆推出 “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大展,是东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文化展;山西博物院展览“玉叙尊古——中国古代玉器中的崇古与创新”,诠释了玉文化“以古为鉴,用新载道”的发展规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今年,多个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展亦颇受欢迎。故宫博物院推出“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此展开;首都博物馆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带领观众踏入南洋峇峇娘惹的多彩世界;在湖南博物院“遇见庞贝:永恒之城”展览中,观众可以在长沙“邂逅”因火山爆发而“尘封”的庞贝古城。
5月11日,观众在参观“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拓展边界
打开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的微信小程序,“0:00-6:00”的时段赫然眼前。8月17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收官,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赶上“末班车”,上博在展览的最后一周实行168小时连续开放,打造前所未有的“博物馆不眠夜”。
截至今年7月28日,特展已接待观众近260万人次。其中,近7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外埠观众中逾7成为此专程来沪,可谓“为一座馆赴一座城”的真实写照。
夜游博物馆,方兴未艾。除了上博之外,多家文博机构纷纷在暑期延长开放时间,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中国园林博物馆在夜游时段推出“星河共眠”“神奇植物”主题夏令营,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园林的日与夜;成都自然博物馆“恐龙博士的深夜密令”活动则通过剧本游戏,引导青少年观众充分探索各个展厅。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物愈发可亲可近。“动画+文物”,又赋予了传统文化全新表达方式。
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上线网络平台,许多观众已迫不及待再回味其中的文物“彩蛋”。暑期档热映的《浪浪山小妖怪》,能看到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太原市晋祠水镜台、浑源县永安禅寺等众多古建筑的影子。这些影片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形式,让文化遗产在大银幕上焕发新的光彩。
图为《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的小雷音寺。片方供图
如今,不仅旅途的目的地是博物馆,旅途的路上也能遇到博物馆。“五一”前夕,空中博物馆“上博号”起航。机舱内的行李架、小桌板等位置呈现上海博物馆所藏青铜器图案,令旅客仿佛置身于青铜器艺术特展;在成都,“三星堆主题列车”于5月18日驶出并投入常态化运营,通过行李架上方的青铜神树、黄金面具等文物主题画面,打造流动的“高铁文化展廊”。
增强自信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中国文化遗产再放光芒。7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西夏陵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说。
西夏陵1、2号陵。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供图
4月,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等3项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财富。
今年,多件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到祖国怀抱,印证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深刻哲理。
5月,在海外漂泊79年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从华盛顿飞抵北京;3月,41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新时代,文物回归进入“快车道”。
《攻守占》残片。国家文物局供图
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新增了关于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国际合作的条款,明确国家对流失文物的收回权利,并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追索工作,以法律的形式为文物回归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责编:乔业琼、高雷)
2025年08月09日18:44 | 来源:人民网小字号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
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时刻,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辩证分析形势、优势、趋势,清晰有力定调、定位、定向。
越是壮阔的航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
全文链接: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孙红丽、高雷)
2025年08月09日20:1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中新网8月8日电 题:古街拆还是留?习近平用一首诗回答
乌篷船摇过小桥,随悠悠流水穿过老街,苦楝树和凌霄花掩映下的老屋,斑驳的石墙印刻着岁月……绍兴,因其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古朴的水乡风貌,愈发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旅游地。
然而,20多年前,以仓桥直街为代表的绍兴古城古街区,却经历过一次考验。
彼时,浙江的城市化改造和城镇化发展正如火如荼,地处绍兴中心区域的古街民居,是拆还是留,一时间争论不休。
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绍兴。了解到当地关于老街规划的困惑后,他肯定地表示:“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护!”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习近平同志吟诵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他说:“你们这样做了,我们今天才能听得到乡音,记得住乡愁,联想起贺知章写下的诗句。”
岁月深处的老街与乡音,让人们留住了记忆,记住了乡愁,也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化。
习近平同志嘱咐当地干部,保护工作要注重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后来,仓桥直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居民与古街老屋有机组成的生活图景,让这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从履职基层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的重视一以贯之。
在正定,他为年久失修的国家级文物争取古建筑修缮专款,当地利用这笔钱对隆兴寺进行了抢救性修缮,千年古刹得以重放光彩。
在厦门,他果断为鼓浪屿地标性建筑八卦楼拨款30万元,扭转了这座损害严重的历史建筑危在旦夕的命运。
在福州,得知位于三坊七巷的林觉民故居面临拆除,他当即召开现场办公会,叫停地产开发,并推动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广东潮州古城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从江西景德镇到天津古文化街,对于古城老街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这些年来,我国城市文化遗产走向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各地历史文化街区越来越多地采用微改造的方法,下“绣花”功夫。目前,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近1300片,认定历史建筑6.8万处。
如今,一条条老街,一座座古城,给人们带来日用而不觉的精神滋养和审美意趣,在历史与未来的时空交错、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中,历史文脉绵延不绝,文化自信悄然增强。
|出品人:陈陆军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高萌
|校对:袁秀月
|视觉:司方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责编:白宇、卫嘉)
2025年08月09日20:17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8月8日,第17个“全民健身日”。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强身健体,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
1984年的春天,河北正定县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全县全民运动会。正定一中的操场上聚集着1300多人,田径、体操、健身、舞蹈等10个项目,点燃大家的运动激情。
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老百姓‘钱袋子’要鼓起来,精神也要丰富起来,身体也要健康起来,让老百姓感到幸福,搞全民运动会这件事情意义重大。”
自那以后,正定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14亿多中国人的健康幸福始终被摆在治国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印发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托举起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句句叮嘱、一项项部署,引领人人参与运动、全民参与健身蔚然成风。
年少时喜爱滑冰、踢球,工作后坚持游泳、登山,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之于个体成长的意义价值有着切身体悟和深刻认知:
“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
对“小眼镜”“小胖墩”,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推动全民健身,离不开丰富便捷的运动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为世人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冰雪体育盛会。这届盛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推广全民健身的重要契机。
让三亿人上冰雪,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说:“我们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如今,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早已从愿景变为现实。冰雪运动跨过山海关,走进全国各地,成为我国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生动缩影。
“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它的意义,小中见大。”
策划:张晓松
主编:朱基钗
主笔:严赋憬
视觉:郝晓静、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编:白宇、卫嘉)
人民网“行进中国”河北调研采访团
2025年08月10日07:24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村民秦彦芬在任家洞村酸枣GAP生产示范基地为酸枣树打叉。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
打顶、分叉、锄草……在河北省赞皇县西阳泽镇任家洞村酸枣GAP生产示范基地,村民秦彦芬头戴遮阳帽,穿梭在酸枣树间,不停地忙碌着。
“赞皇枣树多。”秦彦芬一边忙活,一边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家好几亩枣树,都嫁接成酸枣树了。”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把大枣树改成酸枣树?
这得从赞皇的果树“变形记”说起。好多年前,大家都忙着把酸枣树嫁接成大枣树,而现在风向反过来了,村民们又争相给大枣树换上酸枣的“新身份”。
河北赞皇酸枣仁种植基地。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赞皇县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赞皇大枣这个响当当的河北品牌,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赞皇大枣和其做成的蜜枣供不应求。许多枣农将酸枣树嫁接成大枣树,全县大枣种植面积达45万亩。
然而,随着国内红枣产业迅猛发展,赞皇大枣价格一路下跌。2019年,大青枣的价格跌到几毛钱,漫山遍野的大枣树成了“鸡肋”。
加工处理后的酸枣仁。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忙活一年,一算账,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呢。”秦彦芬说。当年,她跟许多村里人一样,扔下地里的枣树,跑到城里去打工了。
守着金饭碗,哪能讨饭吃?
赞皇广阔的深山和浅山丘陵区,存在大量的野生酸枣资源,面积达18万亩。这里的酸枣仁斯皮诺素含量0.12%,高出标准含量50%,枣仁皂苷含量0.08%,高出标准含量160%。
本届赞皇县委县政府在打造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时候,将目光放在了酸枣仁上。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愈发重视,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赞皇酸枣仁品质好,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价格一路上扬。赞皇县意识到酸枣仁产业蕴含的巨大潜力,开始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发展。
这五年,赞皇县编制了酸枣产业发展规划,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选育优质酸枣品种,制定了野生酸枣抚育、大枣改接酸枣等一系列标准化技术规程;制定了《赞皇酸枣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打造“赞皇酸枣仁”的区域公用品牌;连续举办了两届酸枣仁产业发展大会,和众多国内中医药知名企业达成酸枣仁产地源头直采,合作金额累计54.9亿元。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赞皇县的酸枣仁产业在原先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2023年上半年,酸枣仁价格一路看涨。原先差点被当柴烧的枣树,一下子又成了“香饽饽”。
“以前,一亩大枣最多收入3、4千元,现在一亩酸枣收益至少2万元,这账谁都算得清。”秦彦芬说。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便还钱。”枣树春天嫁接,当年秋天就能有收成。不光秦彦芬所在的村家家户户将枣树嫁接成了酸枣树,如今全县大枣改接及人工种植酸枣达5万亩。
去年,张家口怀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任家洞村流转大枣园2000亩建设酸枣GAP生产示范基地,秦彦芬她们村的枣树通过村里的合作社,流转进了基地。除了土地流转费,她来基地干活还有工钱拿。
“我们基地除了进行优良品种筛选和繁育,还将在嫁接技术、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上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怀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酸枣仁加工厂机器对酸枣核破壁取仁。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公司+农户”的模式像根结实的纽带,一头拴着田间地头的希望,一头连着工厂车间的忙碌。
轰、轰、轰……在河北鸿昌中药材有限公司里,机器正扯着嗓子“唱歌”。几个工人将酸枣核倒进机器,破碎、碾压、筛选,一趟程序下来,红彤彤的枣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破壳之后的酸枣仁,通过色选机、光电分选机等设备,会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自动分为不同等级,比以前的人工加工速度提高了上百倍。
公司负责人翟海方指着仓库里一个编织袋说:“色泽均匀、颗粒饱满、无瑕疵的酸枣仁是最好的。前年的话,就那一袋酸枣仁就卖5万多块钱。”
机械化加工大幅提升加工速度,能够快速将赞皇丰富的酸枣资源转化为产品,保障市场供应,缓解因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波动。
“县里天天发布酸枣仁交易价格指数,酸枣仁的价格走势,交易情况和需求信息一目了然,我天天盯着看。”翟海方说。
通过完善优化酸枣仁种植、加工、交易等产业链环节,赞皇县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产业集群和购销加工集散地,酸枣仁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全县年加工酸枣30万吨,酸枣仁年交易量近70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年产值50多亿元。
酸枣仁企业在网上直播销售深加工产品。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不光卖酸枣仁,赞皇还把它做成了各种产品。
在赞皇县光森中药材有限公司,销售人员正对着镜头直播:“酸枣仁里的成分能调节神经,帮人睡好觉……”
公司负责人白建廷说:“我们现在主要卖酸枣仁坚果露、压糖果片和酸枣仁粉固体饮料。”
像这样的深加工企业,赞皇还有很多。它们开发的酸枣仁颗粒、提取液等16种高端产品,既能当药又能当零食。今年,赞皇还和九州通医药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让酸枣仁走得更远。
“野生资源保护”是给自然写的保证书,“标准化种植”是给果树立的规矩,“精深加工”是给果实施的魔法,“现代流通”是给产品铺的大道——这条全产业链,像条串起珍珠的金线,让赞皇酸枣仁从太行深处的野果,变成照亮县域经济的“夜明珠”。(冯亚涛、李昊洋、祝龙超、朱延生、李兆民、杨文娟)
点击进入专题
(责编:张晓博、付兆飒)
本报记者 冯 华 董丝雨
2025年08月10日05: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山河万里,映照初心。
“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加强防沙治沙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殷殷嘱托。
“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要求。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从东北地区到青藏高原,从黄土高坡到东南沿海,一次次考察调研,一场场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福祉、瞩望民族未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
这是阔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抉择。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邃思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怎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
“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
“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
定位清,方向明。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一些地方多年的生态环境“顽疾”,成为督促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更加强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辽宁锦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在山东日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朴实话语,谆谆嘱托,化成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坚决行动。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锚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目标。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县余村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
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理念一变天地宽。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相关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建成,2013年至2023年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1%的经济增长。
壮阔起笔,徐徐铺展。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是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0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2025年08月10日12:06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小字号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大地上,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从今天(8月9日)起,《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感知生态之变》,从经济社会前行的脚步中、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感知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动力。今天,首先从“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安吉开始。
从“酱油色”到“安吉绿”
盛夏时节的小城安吉,绿意盎然、人潮涌动。
22000多个传感器遍布小城的角角落落。竹林里,碳通量监测塔上的传感设备,实时感知着竹林的每一次呼吸,最终转化成衡量竹林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数值。十多年来,这里每公顷的碳汇量增加到6.6吨。竹林成为“固碳高手”,产生的碳汇可以交易,每年给全县竹农带来的收储收益就有2800多万元。
穿城而过的这条溪流,高光谱相机定期监测着水中氨氮等污染物指标的变化。研究人员将监测到的数据还原成这样的影像图,红色代表着水中的污染物。十多年前,溪水沿线遍布红色。而现在,红色消失了,当地整体水质从原来的Ⅳ类跃升到Ⅱ类。清澈的溪流中生长出20多个漂流点,一个夏天的旅游收入就超过2亿元。
浙江安吉护河志愿者 高春忠:以前的水就是黑色的,家里的酱油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的。现在任何地方跳下去游泳,都可以的。
从“石头经济”到“绿色经济”
卫星从太空捕捉到更多变化。二十年前,群山间遍布着70多处矿区和水泥厂。如今,高污染高排放的化工厂不见了,变身零碳乡村图书馆和展览馆,全年吸引游客超120万人次。这曾经是安吉最大的石灰岩矿坑,复绿改造后,变成了有山有水的生态度假区,高峰时一天卖出8000多杯咖啡,相当于当年开采矿产时将近一年的收入。
今天的安吉,“石头经济”被绿色经济取代,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88.96亿元增长到675.57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也从安吉走向全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人们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伤痕,用一条条生态红线守护自然,把绿色转型深入到生产和生活中,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留住绿水青山,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绿色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宁夏贺兰山东麓,昔日砂石荒滩,历经修复,变身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连片产区。
宁夏贺兰山葡萄酒庄园种植户 苏金萍:一抬头到处都是绿色,比以前挣钱多得多了。
湖南邵阳崀山脚下,稻农们在稻田里为朱鹮留下这样的觅食空间,并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留住了朱鹮的稻田,生长出的稻米更受欢迎。
湖南邵阳新宁县崀山镇窑市村村民 雷泽配:稻谷有300亩是朱鹮稻,比别人多卖三块钱一斤,一年来说要比别人多二三十万(元)。
福建三明,静谧的森林在夏天里迎来“生命的怒放”。进入成熟期的铁皮石斛、金线莲、多花黄精、红菇,让整个森林都变身“粮库”。这些生长于林间的野生药材、山野菜,每年能带来产值超1亿元。
福建三明沙县区南阳乡种植户 官发攀:原来我们在这个林子里面砍砍木头,挣点钱。现在我们搞林下经济,搞搞旅游,忙的时候一天好几拨客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今天,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300多条生态旅游路线带来超万亿的市场活力。葱郁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变成一个个流动的生态产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正在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责编:朱一丹、赵欣悦)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2025年08月21日13:52 | 来源:新华网小字号西藏自..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