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手拓台湾之壮士
[ 编辑:颜水荣 | 时间:2016-02-02 10:43:58 | 浏览:3023次 ]
分享到:

(报告文学)                              

                                 ——厦门青礁颜水荣

台湾云林北港镇文化路与民主路的圆环,一座数十丈高

的“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耸立在交汇处。她在倾听着繁华闹市的喧嚣;她在凝视着世人追名逐利的脚步;她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她是台湾发祥的见证;她是“开台第一人”丰功伟绩的缩影。

                   一

拂去历史的烟云,穿越岁月的时空。

漳郡一隅,文圃三台,岐固山麓,闽南望族青礁颜氏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颜氏家庙“开漳堂”前,祖茔所在地过田社的山脊上,错落着十八颗孤石,其形如帽,人们管它叫“纱帽石”。不知是否巧合,两宋期间,青礁颜氏出了十八位进士,青礁颜氏的风光、发达延续了四百余年。

光阴荏苒,到了明末,青礁颜氏的辉煌渐逝,光环褪去,读圣贤书,走科举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骚扰抢掠,弃文习武,保卫家园成了青礁颜氏子弟在这一特定年代的社会风尚。万历甲午年(1594年),青礁七房的颜文彩在省试中脱颖而出,中得武举。

“文彩哥中武举了!”青礁三处武馆的后生们奔走相告。后松、后沟、大路、埭仔、鸿江、官宅、候堂、院前和过田等青礁各房的村落沸腾了。三处武馆为之一振,乘此东风,扩招收徒。居住在后沟二房的颜清也携五岁的儿子思齐(字振泉)来到武馆,行了拜师礼。拳头师端祥着小思齐,见他长得骨骼清奇,四肢矫健,且神态机灵,便满心欢喜地收下。从此,家、私塾、武馆三点一线的日子几乎成了小思齐生活的全部。暑去秋来,冬过春至,思齐的拳技日渐精进。“折鹤展翅”、“白鹤弹翅”、“白鹤剪翅”演练得舒展大方,飘逸清新。“螳螂照日”、“太公钓鱼”又手法多变,吞吐浮沉,刚柔并济。

青礁历来地少人多,又因缺乏灌溉,七分旱地,三分水田。数百年来迁徙外地谋生的族人比本村的生齿要多的多。颜清眼看思齐长成了壮实的小伙,自家的家境虽然还算殷实,但总不能让后辈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常言道:“赐儿千金、不如教儿一艺,”颜清为此事操烦了一段时日。

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是青礁村“炮炸寒单爷”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三亲六戚请来做客。颜清一位苏姓裁缝表亲也如期而至。当颜清在大门外迎候苏姓表亲时,心头一动,思齐的前程有着落了。主宾落座,酒过三巡,叙完家常后,宾朋们逐一告返。颜清特意留下苏姓裁缝表亲,将思齐拜师学艺的打算和盘托出,表亲听后,满口应承。自此,思齐走上了一条以裁缝为业的谋生之路。

三年满师,思齐拜别了苏师傅,带着父亲给的四块大洋坐着小舢舨来到了海澄。海澄虽只是一县衙所在地,但当下的月港,却千帆云集,万人空巷,是东南沿海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也是海上走私货物的集散地。

思齐在临码头的闹市区租了一处店面,作为裁缝铺。张罗了数日,颜记裁缝铺正式开张了。店铺的位置临近码头,经常有一些船员水手、商贾人等光顾。其中运载货物往来日本平户、月港的陈衷纪、杨天生、杨经是颜记裁缝铺的常客。

他们带来了新潮的服饰款式,异国他乡的新奇面料,加上思齐他做工精细,脑筋活络,结交面广,数年的光景,颜记裁缝铺已远近闻名。颜记裁缝铺不仅是工场作坊,同时也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场所,他们谈论的话题已超出服饰,缝纫的范畴,“拳技、人际、商贸、航海、外埠……”是他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颜氏裁缝铺毗邻月港的“督饷馆”,月港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要在这里课关税。“督饷馆”内外,天天熙熙攘攘,人潮涌动。有一天,思齐正在颜记裁缝铺内与好友杨天生海聊,忽闻“督饷馆”外人声鼎沸。思齐忙跃出铺外,一探究竟,只见税监柯海几巴掌把邻街货栈的女店主打得鼻青眼肿。女店主曾是颜记裁缝铺的顾客,与思齐也有数面之缘,思齐忙近身,问明原由。得知女店主因未给税监柯海送好处费,柯海诬陷货栈的货物是走私货,不仅课以高税,还要没收货物。女店主要和柯海理论,不料柯海大打出手。思齐闻言,对柯海叱道:“要课税就不没收,要没收就不课税,一条鱼还能剥两张皮,这还有天理吗?”“我说的话就是天理”柯海转身对思齐吼道,并挥拳击向思齐。思齐侧步一挪,一记直勾拳,把柯海打得踉踉跄跄,后脑勺碰到围墙的棱角部,血流不止,一命呜呼。好友杨天生见状,忙把思齐拉进颜记铺内,俩人一商量,闹出了人命,官府定会派人前来缉捕,好汉不吃眼前亏,暂避风头,走为上策。思齐收拾好细软,趁着朦胧月色,随着杨天生上船,躲进船舱里。

透过船舱推板窗户,思齐望着月港的万家灯火,望着北岸的故乡青礁,眼前不禁浮现出年迈的父亲,儿时武馆的拳头师、师兄师弟和裁缝苏师傅的面容,还有颜记裁缝铺,以及和蔼可亲的新老顾客们……别了,故乡;别了,亲朋好友;别了,颜记裁缝铺……

    杨天生的货船经过了十天的航行,在日本平户港靠岸,这是大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深秋。日本当时的政权为德川幕府掌控,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实行锁国政策,规定欧洲和中国船只只能在长崎、平户两港停泊交易。平户、长崎聚集约二、三万的旅日华人,他们大部分都是闽南漳州府、泉州府的中日互市商人和往返日本长崎、平户与中国月港的船主、海员,这些人在今平户岛户木町一带,形成了一个中国城(唐人街)。

思齐初来乍到,在陈衷纪,杨天生,杨经等好友处住了月余后,重操旧业,开了间裁缝铺。思齐的裁缝铺有众多闽南老乡的光顾,生意日益红火,故招了两位徒弟,帮忙打理生意。生意兴了,人气旺了,思齐又一向仗义疏财,好结交各路朋友,裁缝铺因此成了闽南同乡会馆。在老乡、好友的帮助下,思齐涉足了中日间的海上贸易。名为贸易,其实是走私的营生。越是违禁品,获利越丰厚,古人云:“蚀本生意没人做,杀头生意有人干”。数年后,思齐有了一笔丰厚的积蓄,并聚集了广泛的人脉。基于思齐具有领袖群伦的号召力,日本平户当局特任命思齐为管理华人的甲螺(小头目)。

日本元和六、七年间(1620-1621),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施行苛政,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农民除了缴纳地租外,还要为领主做各种苦役,没有人身的自由,整个社会犹如处在火山口上,一触即发。当时日本当局对前来贸易的中国商人严加盘剥,条件苛刻,许多留居平户的闽南人早就不满幕府封建专制的统治了。

明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颜思齐与杨天生、陈衷纪、张弘、洪升、陈勋、林福、李英、庄桂、杨经、林翼、黄碧、张辉、王平、黄照、李明、郑一官(芝龙)、高贯、何锦、余祖、方胜、许妈、黄瑞郞、唐公、张寅、傅春、刘宗赵、赵玉等二十八人结为拜把兄弟,称“二八兄弟会”。大家推举思齐为盟主,并立下“富贵与共、生死勿替”的誓言。决定参加日本农民、町人(居民)推翻幕府统治的政治斗争。同时,思齐与众船商见“日本地方广阔,上通辽阳、北直,下达闽粤、交趾,真鱼米之所。若得占据,足以自霸”。“乘时踞此,共享富贵”。他们经过一番商议筹谋后,开始购买武器,联络各处志同道合的闽南同乡和日本町人,决定在八月十五日上午起事,攻占幕府兵营和政府所在地。

八月十三日晚,适逢杨经生日,二八兄弟会设宴庆贺,大家推杯换盏,尽兴而欢。李英在席间贪杯,大醉而归。当晚,李英胡言乱语,并向其日籍妇人吐露八月十五日起事真情,其妇闻言,大惊失色,深怕自家遭株连,是夜即刻报官。所幸郑芝龙在其义父李旦处得到消息,马上告知思齐大哥及众兄弟。十四日拂晓,在幕府缉捕官兵未到之前,二八兄弟会(郑芝龙留下)及曾联络起事的同乡、町人二、三百人在思齐的指挥下,将部分财物装上十三艘大船,驶离平户港。

大海茫茫,水天一色。颜思齐的船队在海上漂流了数天,因匆忙出航,没有既定的航向和目的地。陈衷纪往返平户、月港多年,对这一带的航线较熟悉,建议驶向琉球。他说:“吾闻琉球(当时台湾之称)为海上荒岛,势控东西。地肥饶可霸。”思齐和众兄弟都认为陈衷纪的建议是眼下处境的最佳选择。经过八昼夜的航行,船队于八月二十三日在台湾东南海岸的笨港区水林后寮湾的土厝大排登陆。

“台湾海邦荒芜地,与闽省对峙,惟隔越重洋。其先舆图未载……生齿不著,茹毛衣革,椎结珠离,不知文章,不通华俗……明天启间,海盗颜思齐入巢于此,始有汉人,从而至者为荷兰……”《台湾纪略碑》。

思齐船队登陆后,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安身和定居。大家以水林水北村为中心,将二、三百人安顿下来,这样就形成了颜厝寮村落。思齐将颜厝寮构筑成马蹄型的抗敌防御建筑群。在颜厝寮附近,现留存一口当年供思齐人马饮用的七角井。颜厝寮周围是海滨沼泽,并不适宜耕种,必须以打猎为生。笨港、诸罗一带是土著平埔族的活动范围。土著的麻豆社族群较为友好,大波罗社、华武珑社族群甚具攻击性。思齐派懂平埔族语的部下与各土著部落首领洽谈,议定、划分各地段、各山头土著与汉人的狩猎范围和农耕地段,互不侵犯。并把从平户带来的农作物种子和耕作农具送给各盟约部落,甚至抽调农耕能人教习土著,使他们掌握春播与秋收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此一番整合,思齐的人马与当地土著相安无事,各自安居乐业。

思齐不安守于现状,他在谋划着宏图,勾划出一幅山海开发的蓝图。准备山海并举,开发嘉南平原,拓展海上贸易。然而,大规模狩猎和垦荒需要众多人手,海上贸易也需要扩充人马。因此,思齐决定派人往故乡招募贫民来台垦荒,陈衷纪、杨天生等一致支持。

杨天生奉命率领数十人,带上银两,分乘十艘大船,扬帆起航,经两昼夜的航程,大船分别抵达漳州月港和泉州刺桐港。杨天生在月港坐镇指挥,月港、刺桐港两拨人马又各设置了购置办和招募办。购置办负责采购耕牛、农具、五谷蔬菜种子和生活必需品,招募办给上船的人每人发三两银子,十人一头耕牛。经过月余的操办,前后招募了3000多人移居琉球。自此,台湾大开发的序幕拉开了。

闽南移民蜂涌而至,区区颜厝寮已容纳不下大队人马。思齐与众人商议,以颜厝寮为主寨,向外延伸,在北港、水林一带形成十寨,“二八兄弟会”的兄弟为各寨的正副寨主。十寨中的主寨(大本营,位于水北村颜厝寮),左寨(护卫营,位于土厝村王厝寮),右寨(护卫营,位于土厝村陈厝寮)。前寨(先锋营,位于兴化店,已毁于洪水,确切位置在北港朝扶里旁的北港区河床),后寨(训练营,位于考试谭,可能位于水北村内的后庄),哨船寨(船队营,位于北港镇船头埔)、海防寨(海口镇狩营,位于水林乡后寮村)、抚番寨(安抚平埔族,位于北港镇府番里)、粮草寨(屯粮处,位于水林土厝村土间厝)、北寨(防范荷兰人据点,位于北港镇大北里)。

    当思齐完成十寨的部署,巩固立足之地后,又往周边拓展,开垦外九庄。它们是水牛厝庄(位于嘉义县太保市水虞厝)、鹿耳草庄(嘉义县鹿草乡)、大小槺榔庄(位于嘉义县朴子市东)、土狮仔庄(嘉义县六脚乡土狮)、龟佛山庄、龟仔港庄、南势竹庄、井水港庄与大坵田庄。至此,思齐的势力范围已抵达诸罗山、云林土库一带。

笨港东南面有一平野,思齐将其建成井字型的街道,分作九区,成为首府。中区建筑大台楼为管理机构(后人称为开台王府)、东区设学堂、西区立天妃祠、南区军营、北区大仓库,使城市的规模初具雏型。因为“开台王府”外有“海湾”,“海湾”内有高台“王府”,所以垦民们将原先叫做“琉球”的荒岛改名为“台湾”,这就是“台湾”地名的由来,“台湾”的名字经众人口耳相传,也越叫越响了。

当时台湾的现状是“部落皆散居独立,不相统辖,无有王号召全岛,无有将军酋长号令全岛”《被忽视之台湾》。随着“十寨”、“九庄”、“九区”的建成与管理就绪,颜思齐俨然成为全台湾岛无人问鼎的首领。早期因避官员追捕,而暂居台湾的海盗杨禄,林道乾,林凤等团伙亦悉听其号令。

明朝厉行海禁,日本德川幕府也中止派遣出使明朝的船只。在利益驱使下,从事非法走私贸易的商人渐增。德川幕府遂允许中国船和日本船在中国政令所不及的台湾、吕宋、交趾等地会合贸易,这让台湾从边陲荒蛮之地越上了国际舞台。

思齐船队逃离日本时,“二八兄弟会”的郑芝龙留在平户,没有出逃。郑芝龙是富甲一方的海商领袖李旦的义子,在李旦的指派下但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翻译。郑芝龙在协助李旦海上贸易期间,获得丰厚的利润,并得到了李旦的充分信任。

思齐是台湾陆地之首领,李旦是中国东南海上贸易王国之霸主,郑芝龙既是李旦的义子,又是颜思齐的拜把兄弟。他在颜、李间穿针引线,左右逢源。李旦以台湾为中、日、荷互市之地,商船要有货源,要一路平安,当然要和航线上的黑白两道往来,思齐的人马正足以为李旦提供商贸保驾护航之需求。而李旦与日本平户官场,荷兰东印度公司,明官宪总兵俞咨、把总许心素等中外政商的人际关系,巨大的船队,横跨日本、台湾、闽粤、越南、暹罗、巴达维亚(印尼雅加达)一带的商贸网络,雄厚的资金保证,精明的经商手腕,却是思齐望尘莫及的。思齐与李旦在事业上各自有侧重,又互为倚重。

思齐在嘉南平原开发走上正轨后,再次把视线投向海上运输贸易,他联络客居日本的郑芝龙。扩充船队,拓展商贸。建成一支未受任何政权约束,纵横在中国东南海面万倾波涛上,拥兵自重的商贸船队。运载日本白银,中国丝茶,瓷器,吕宋、交趾香料、特产,欧洲军需的商船在台湾络绎不绝,台湾逐渐成为中、日、荷互市贸易之所。

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郑芝龙在李旦指派下成为踞澎湖荷兰司令官莱尔森之翻译,同年七月随荷入驻台湾。

荷兰人到台湾后,一度与颜思齐势力冲突,荷兰人到笨港贸易,必须派军队随行,避开思齐控制的笨港出海口,从牛挑湾溪登陆,然后走陆路到达笨港贸易的地方。

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李旦写信给在台湾的颜思齐,请他款待荷兰人。

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李旦在日本病故,享年65岁。郑芝龙在李旦病殁后,继承了李旦庞大的家业,离开平户,到台湾与思齐汇聚。

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的一天,思齐与部众到诸罗山狩猎,收获颇丰,众人开怀畅饮。翌日,思齐一病不起,郎中确诊为伤寒,医治无效。数日后,年仅36岁的思齐撒手人寰,一代开台巨星陨落了。其部下将他安葬于今嘉义水上乡三界埔山巅,其墓现犹存。

思齐西去,群龙无首。杨天生提议立一人为新盟主。择日,“十寨”“九庄”各寨主奉盘割牲而盟,以剑插米,各当拜剑,共约拜而剑跃起者为主。众人一一拜过,剑安然不动,轮到郑芝龙拜,剑跃出落地,众人皆服,共推郑芝龙为新盟主。

崇祯元年(1628年)8月,郑芝龙接受明朝招抚,将大本营撤离台湾,结束海上漂泊的生活,衣锦还乡。但他却念念不忘与思齐大哥一道开拓的事业。明崇祯年间,福建大旱,郑芝龙向闽巡抚熊文灿献策,招徕数万饥民,每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大船载到台湾,在笨港、诸罗一带的嘉南平原拓垦。郑芝龙继承、发展了颜思齐为之奋斗的事业,告慰了思齐在天之灵。

台湾民众始终不忘颜思齐开发台湾的首倡之功,数百年来,颜思齐开发台湾的历史事迹在嘉义、云林一带绵延传颂,久经不息。

新港奉天宫的开台妈祖,港大圣宫的衙门妈祖,水上璿宿上天宫的软身二妈的传说和水上宿上天宫《宫志》都有颜思齐深深的印记。

台湾民众怀着对颜思齐的尊崇,称其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开台第一人”、“开台先驱”。

开台先驱,您不会寂寞。

北港“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的雄姿在繁华市井傲然屹立;三界埔“墓亭记”、“古迹碑”的斜阳辉映着您生平的功绩;新港奉天宫“思齐阁”与“怀笨楼”的辉煌象征您风范长存,功高与天齐。

如今,青礁颜氏家庙的神龛有您灵位荣归故里。

参考书目:

连横《台湾通史》

杨文魁《台湾纪略碑》

《被忽视之台湾》

黄阿有《颜思齐与郑芝龙入垦台湾研究》

蔡智明《水林思齐》

何池《浅谈颜思齐与李旦之区别》

颜章炮《有关颜思齐研究的若干问题刍议》

洪茂仁《颜思齐和水灿林颜厝寨关系之探讨》

水上璿宿上天宫《宫志》


上一篇:第九届世界颜氏文化联谊会
下一篇:恭贺新禧·猴年大吉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