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所谓颜子文化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17-03-04 07:44:11 | 浏览:3287次 ]
分享到:

      所谓颜子文化,是指颜氏得姓以来,至复圣颜子及其裔族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颜氏家族文化,是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颜子文化是从春秋时期小邾国国君颜友(颜姓第一人)以来,至复圣颜回及其裔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颜子文化对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特别是颜子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对贯彻以德治国方针,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颜子文化的内涵
  颜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颜子后裔由于受良好家风与学风的熏陶,所以历代不乏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名垂青史的艺术家。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唐代颜师古,以其对《汉书》的注释奠定了训诂学家地位,尤其是唐代的颜真卿,创立的
颜体书法与晋代“二王”书法共同构建了中国书法艺术两种不同的书体。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颜钧创立了“大中哲学”。清代平民思想家颜元,公然举起反叛宋朝理学的旗帜,反对虚学,振兴实学,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著名诗人颜光敏,华人史学家颜清湟等,均有大量作品传世。颜子后裔在家训、哲学、文学、史学、文字学、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等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总之,颜氏族人共同创造的颜子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一)以孝悌为主体内容的颜子文化。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孝”是最早出现的道德范畴之一。“孝”的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现,殷人崇拜祖先,周人把文王神化,使其成为周人共同“孝敬”的对象。至孔子时代,“孝”的伦理规范才被突出。《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
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从此,“孝”的伦理规范对炎黄子孙的民族性情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学思想把对父母的孝悌扩展到对君王对国家的忠诚,这种伦理观念为封建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今天看来,对于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方针仍然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  在颜氏家族中,以孝悌著称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三国魏时任徐州刺史的颜子二十四代孙颜盛和元末福建浯州(金门)贤厝人颜应佑。三国魏黄初年间,颜盛调任徐州刺史,自曲阜迁居琅琊郡临沂孝悌里,即今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颜盛迁居孝悌里后,由于颜氏家族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善侍父母兄长,为人表率,代传孝恭使民风大治。特别到了颜盛的曾孙颜含,更以善事父母兄长闻名于世。《晋书·颜含传》载:颜含的长兄颜畿,因病就医,服药中毒,卧床不能自理。此时颜含尚在青少年时期,为服侍兄长,乃绝弃人事足不出户十三年。待颜含的双亲及两兄去世,次嫂樊氏因病失明,颜含教育家人,尽心侍养,颜含亲自为嫂煎药,每次服药前都先尝一下。因处方中有蛇胆,颜含遍寻不得。朦胧中有一青衣童子,将一青囊送给颜含,含开视,乃蛇胆,得胆药成,嫂病即愈。从此,颜含以孝闻名著称于世。颜含去世后,谥曰“靖”。  颜含随晋元帝渡江后,其子孙后代一直保持孝悌家风。颜含年老致仕,“长子髦解职视膳,中子谦躬率田桑,中外莫不取给,阖门静轨二十余年”(李阐《颜府君碑》)。颜含五世孙颜协幼年丧父,事舅父惟谨。舅父去世,协“居丧如伯叔之礼,议者重焉”(《梁书·颜协传》)。颜协五世孙颜惟贞(颜真卿之父)哀痛姐姐去世,竟一病不起。颜真卿兄弟七人,“阙疑孝友”、“允南孝悌”、“乔卿仁友”、“幼舆仁和”、“允臧友悌”(《颜氏家庙碑》)。  颜应佑,字孝先,因明初遭遇兵乱,逃亡迁徙中母亲许氏走失。他走遍江南探寻其母下落,访求26年。后来有人告之母亲在云南,他即往寻求,终于在云南青蛉岭与母亲访遇相见,迎归于家乡。时人誉其为“金门孝子”,士人多以诗歌颂赞之,被写入《三十六孝故事》。当然,在孝悌道德规范中,颜氏家族还有好多事迹突出者。总之,以颜含、颜应佑为榜样的孝悌之德行已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这就是颜子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在。

 (二)颜子文化的家训学和家教理论成就。

  “家训”就其本义来讲,就是对本家族子弟后代进行家庭教育的教材,但事实上它的作用远不止此,而是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了著述的一种体裁类别。颜之推之前,虽然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戒》,东晋陶渊明有《责子》,南朝梁徐勉有《戒子书》,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但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问世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南朝陈振孙在其《直斋书录解题》中和明朝王三聘在其《古今事物考》中均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因而,颜之推之后竞相模仿,家训逐渐多了起来,使撰写家训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风气,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17种之多,其中颜氏家族除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外,还有颜含的《靖侯成规》、颜延之的《庭诰》。中国古代社会,有这样多的家庭教育理论出现,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对中国乃至世界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颜子文化在儒学、哲学方面的成就。

  颜氏儒子在春秋时代已有相当的影响。至汉代,颜安乐与严彭祖师从睦孟学习《公羊春秋传》,创立了春秋“颜氏学”,成为一代儒学大师。琅琊临沂颜氏家族在儒学领域多有建树。南北朝时期,颜延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他所作《庭诰》对儒家的伦理、政治、哲学观点多所阐发。颜协“博涉群书”,其子颜之仪、颜之推皆善儒
学,而尤以颜之推影响较大,他幼承庭训,对《周官》《左氏》《礼》《传》皆有较深造诣。隋唐时期,颜氏一族群星灿烂,人才辈出。颜思鲁以儒学显,颜游秦曾撰《汉书决疑》为学者所称,颜师古注《汉书》时多资取其义。颜师古是唐代著名儒学大师,因精于训诂,曾奉唐太宗之命撰修《五经定本》,在文字上统一儒学,为儒学的复兴做出巨大贡献。颜昭甫更被称为“硕儒”,其子颜元孙、颜惟贞俱为当时名儒,使颜杲卿、颜真卿幼时传习儒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平定安史之乱时,颜氏兄弟坚持民族大义,反对分裂,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实践儒家重视群体利益、重视社会责任思想的典范。五代时颜真卿后裔颜翊、颜翔兄弟数人事继母以孝闻,笃志儒学,尤精词翰,严于礼法。宋代福建龙溪人颜师鲁、颜耆仲、颜颐仲等均为儒学传家的著名人物。明清时期,“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颜钧和“颜李学派”的开创者颜元,他们创立的“大中哲学”和“实学”体现了平民化的哲学思想。  当代颜子后裔在哲学领域有较高学术建树者,当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秉罡,他同时兼任山东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周易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讲《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中国哲学导说》等课程,教育过程中,相继出版和发表一批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淄博市企业家颜景策从企业经营管理中结合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总结出一套“颜氏经营哲学”,受到国家领导人薄一波、田纪云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并应稻盛和夫之邀赴日本讲学。

  (四)颜子文化的文学成就。

  在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宝库中,颜氏子孙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精品,其中颜延之、颜之推、颜真卿、颜仁郁、颜光敏等在中
国文学史上的贡献尤为突出。  颜延之是与谢灵运齐名的南朝诗人,世称“颜谢”。又与谢灵运、鲍照二人被称为南朝宋“元嘉”三大家。钟荣在其《诗品》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缕金”。颜延之今存诗29首,如《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五君咏》《秋胡行》等。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诗人,其诗作虽然大都佚失,但其传流下来的《观我生赋》,既是颜之推的一生遭遇史,又是南朝梁的衰败史和北齐灭亡史的反映。颜之推一生数次做亡国之人,尝尽了人间苦辛,正是这种经历,才写出万代留名的不朽大作。颜真卿以词学登科,早年即有诗名,尤其五言古诗,历来为论诗者所重。他主张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重视文采,文质相符。颜真卿能诗善文,笔耕不辍,志存不朽,其诗作生前已结集为《庐陵集》《临川集》《湖州集》《礼乐集》等各10卷,《历古创制仪》五卷,合《元陵仪注》及《韵海镜源》360卷。他的诗蕴藉深刻,古雅端整,文因事而发,气势豪放,在唐代自有特色。如《咏陶渊明》《赠裴将军》《刻靖远道士虚丘诗因而继作》等。颜真卿现存作品不仅是研究他本人品德、思想、书艺等问题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唐代及以前时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晚唐时的颜仁郁不仅是优秀的政治家,而且是唐代闻名的大诗人,其百首诗篇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欢乐,深受人民爱戴传阅。明末清初的颜光敏一生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著有《乐圃集》4卷,《朱信堂时艺》1卷,《训蒙日纂》2卷及未刊的《未信编》1卷、《颜氏家诫》4卷、《旧雨草堂》2卷、《南行日记》1卷。其诗成就较显著,被世人称之为佳品。

 

 (五)颜子文化的史学成就。


  颜子后裔中有不少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唐代颜师古,当代澳大利亚华人颜清湟,史学成果最为卓著。  唐贞观初,敕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共撰《隋书》55卷,与新撰《周书》并行于世,《隋书》的纪传部分为颜师古等撰定。同时,颜师古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任秘书少监后,又奉诏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撰定《五礼》,为研究古代特别是先秦时代的礼仪制度保存了大量素材。《陋巷志》全书共4册8卷,为颜师古所撰,是颜氏家族的家族志,它真实而具体地记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家族中的体现。颜清湟,当代华人史学家,1937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永春县石鼓乡,1946年随母亲一起赴马来西亚与父亲团聚,现任澳大利亚大学教授。他勤奋好学,著作甚丰,曾出版中文著作《森美兰史》和《雪兰莪史》,另有20余篇英文及中英文学术论文刊登于英国剑桥大学主办的《近代亚洲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东南亚研究学报》及新加坡南洋学会主办的《南洋学报》等国际著名报刊上。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新马华人社会史》等三部英文巨著中。


  (六)颜子文化的文字学成就。


  颜氏家族世代精于儒学,而学习儒学必然要精于训诂,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夫,才能考证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字。所以唐代以前颜氏在语言文字学上也是大家迭出,成就卓越。  颜真卿五代祖颜之推在语言文字上就已有相当高的成就,博识有才辨,工书,精字学,曾著有《证俗音字》5卷、《训俗文字略》1卷、《急就章注》1卷等,并参与编著《切韵》一书。所著《颜氏家训》除叙立身治家之法、辨证时俗之论外,还兼字书音训,考证典故,品第文艺,为历代学者所推崇。《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就是音韵学的专论。颜之推次子颜愍楚承父学业,著有《证俗音略》2卷;三子颜游秦为唐初学者,撰《汉书决疑》12卷,为学者所称,颜师古注《汉书》多资取其义。颜师古为唐初著名学者、经史学家、训诂学家,所著《匡谬证俗》《颜氏字样》对后世影响极大,《汉书注》深为一者所重。颜真卿祖父颜昭甫对金文、古鼎之籀文有较深造诣,尤明训诂,为伯父颜师古所器重。昭甫长子颜元孙亦精于训诂,所著《干禄字书》影响十分广远,不仅名高一代,而且饮誉后世,被尊为正字学的始祖。颜真卿自幼打下深厚的语言文字基础,在音韵学上也造诣非凡,所编著的《韵海镜源》360卷,成为一部音韵学巨著,同时将颜元孙所著《干禄字书》刻碑立石,传于后世。颜师古既是治世英才,又是一位著名学者,所著《汉书》与《急就章注》大行于世,奠定了后世《汉书》集注的基础。


  (七)颜子文化的书法艺术成就。


  颜子后裔世代以儒雅传家,精研翰墨,堪称书法艺术家者大有人在,诚如颜真卿在《草篆帖》中所说:“自南朝以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而以颜真卿为代表的“颜体”书法,其风格雍容壮伟,气势磅礴,具有盛唐时期的时代风貌,几乎影响了整个晚唐以至宋元明清。  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博识有才辨,尤工书,著《笔墨法》一卷。唐秘书监颜师古善工书。颜真卿曾祖颜勤礼工于篆籀。颜真卿祖父颜昭甫擅长篆隶草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颜真卿父亲颜惟贞、伯父颜元孙尤善书翰,特以草、隶擅名。颜氏兄弟子侄在书法方面都颇有造诣,盛名于世。湖南颜家龙,其行草书雄浑劲健,逶迤灵动,呈现出耳目一新的书法艺术。



上一篇: 【善待暮年】
下一篇:思考方式不一样,人生结果不一样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