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文化论坛】宗亲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作用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19-11-28 08:59:14 | 浏览:2520次 ]
分享到:

【文化论坛】宗亲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作用

      贾载明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传递家国情怀!


宗亲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作用

今年以来,很多带有“中华”、“全球”等字号的宗亲会组织被公布为非法组织,一时间成为民间相关人士议论的焦点。宗亲会该不该存在?宗亲会进行的活动到底对社会建设主要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宗亲会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本文将作一些探讨,以供关注此问题的读者群和相关党政部门参考。

作者:贾载明


宗亲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客观必然性,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党和政府如能正确引导、管理,对社会建设将大有裨益。


当然,宗亲会组织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这取决于一个宗亲会组织负责人的人格修养、理论认知、法制意识、掌控能力的水平高低、素养优劣。


组织没有问题,不一定有良好社会作用,正如政府组织里某个单位班子出现了问题一样,不能责怪组织,只能撤换人员。


一、要深刻宗亲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血缘遗传产生生命个体,生命个体产生族群,因此,宗亲会根于血缘生命。也就是说,有族群,就必然有族群组织,族群可以称为宗族,宗亲会组织也可以称为宗族组织。


人是高等动物,活动性、互动性很强。每一个个人,他不可能长期局限于家庭之内,他会走出家庭之外,与亲人、朋友或其他社会人交流、交谈、合作、共事。诚然,现在社会上各类组织很多,首先是管辖自己的政权、政党组织,其次是宗教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


但有些活动内容是宗族以外的任何组织都不能取代的,例如祭祀祖先、编修家谱这些文化活动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不能包办代替,只有靠宗族自己。


祭祀和编修家谱是一种群体性活动,有群体性活动就必然有相应的组织,除非禁止老百姓祭祀祖先和编修家谱,但如果对老百姓祭祀祖先进行禁止,则不符合现在改革开放形成的文化价值取向,也不符合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


老百姓祭祀祖先等同与国家祭祀伏羲氏、炎帝、黄帝、孔子。老百姓祭祀祖先是对国家祭祀活动的呼应,乃整体联动的文化现象,是继承文化血脉精神的好事而非坏事。


要做这些就必须有一个组织,姓氏宗亲会或文化研究会等等就属于这类组织。一个政党有自己的组织,一个宗族有自己的组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旧时代的移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纷纷建立自己的会馆,这也相当于宗族组织。


宗亲会也是经济繁荣之后的必然产物。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精神需要。宗亲会也是适应了人们对家族文化精神的渴望。


古代中国,遍布中国乡村的宗族组织是“族长”体制。一般而言,祠堂(族长体制的办公地点)、族长及其助手、家族公田形成古代中国的宗族组织形式与阵地。


现在,一些地方恢复了族长体制,但不多见,而且比较空虚。更多的是以宗亲会组织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认为,宗亲会是对过去族长体制的一种延续和改革。


宗亲会与过去的族长体制相比,前者涉及面宽广,后者涉及面狭窄。过去交通闭塞、信息传达速度极慢,而现在,交通和信息传送极为发达,这也说明,宗亲会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化是相适应的。


不过,宗亲会组织比较松散,也没有实际权力,远不像族长制那样可以施用“家法”。


宗族组织不独中国有,几乎全世界都有。在日本,尽管其姓氏文化没有中国发达,但现在仍然重视“同族”及“家联合”。


所谓“家联合”就是承担作为一个生活单位的家和其他的家,通过生活上的种种联系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共同体。“家联合”也是一种宗族组织形式。


其实,在欧洲,宗族的影子亦相当浓重,古代中国宗族最高荣誉者、权威者不过是族长,更没有形成阶层,且不稳固,遇到社会巨变便崩溃了。


而欧洲在依血缘而演化形成的贵族,产生了贵族阶层,长达几百年,甚至超千年。看看英国那些贵族们,不正是如此吗?在中国“富不过三代”,在欧洲却得到长期延续,相互比较,差异明显,优劣自见。


二、要深刻认识宗亲会的社会作用。


因血缘关系产生宗族,有宗族存在就必然有宗族文化,从事理深层看,宗亲会组织及其活动是氏族文化精神运动之于社会。宗亲会产生的社会作用本质上是氏族文化精神的推动。宗亲会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团结、鼓舞人心。古人讲“敬宗收族”,“收族”就是凝聚人心。一个民族需要团结,然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宗族的团结。没有宗族的团结,哪有民族的团结?


民族的团结由国家号召,当然,宗族的团结也可以由国家号召,但对于中国来说,国家之大,宗族之多。把宗族团结起来并非一句空话可以达到目的,其中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而国家不可能做这些具体工作。


第二、宗亲会是最底层群众的精神家园。必须深刻认识到,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古往今来的宗族具有宗教信仰的意义,此点,还未被学者们广泛发现和深刻认识。


这是因为,数千年来,中国不是一个宗教的国度,宗教自古以来都没有形成中国的主流文化、主体文化,统治阶层、知识阶层、普通群众大都不信仰宗教而将儒家作为精神的旗帜。


即使到今天,尽管有的宗教在中国发展猛烈,参与人数众多,但与整个人群数量比,信仰宗教的依然是少数。这是我国的特殊历史文化国情。高扬人文精神旗帜,这是一件幸事而非坏事。


一个人需要进入群体之中,寻找精神家园,相互交往、交谈、濡染、浸润,从而丰富生活。宗族组织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来到这里谈亲情、话桑麻、互相传达各种信息。


所以家族组织,成了人们的精神家园。过去人们对祠堂的敬仰,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他和人们去参加宗教组织的作用是基本同质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宗亲会组织会显得尤为重要,人们进入宗亲会参加活动,则去参与外来“神教”、“邪教”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非法组织的机率就少得多,这对于巩固中华文化阵地,坚持我们的文化特色意义深远。


何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这些年人们精神散漫,找不到精神寄托。而宗亲会,不就是底层群众的精神家园吗?


或许有人会说,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几乎没有宗族组织,不是依然过来了吗?


的确如此。但需要明白的是,那种“禁锢”里是不是隐藏着深刻的危机?是不是压抑着愤懑与无奈?自绝于历史文化传统、自断祖宗文化血脉是福还是祸?答案无疑的后者。不然为何有改革开放,为何有复兴传统文化以及国学热的兴起?


第三、宗亲会组织属于优秀、先进文化还是落后的封建文化?一提到宗亲会,有的人便不暇思索地说这是封建落后文化,应该控制或禁止。


他们认为,这是过去的东西,现在时代不同了,应该抛弃。还认为,宗亲会意识狭隘,只为自己宗族谋利益,与社会整个利益存在着冲突。


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是片面的。宗亲会的确带有旧时代的痕迹,但是,是不是凡是旧时代的东西就不好呢?当然不是!有些历史文化行为,不因历史前行而退变,往往是常用常新,千古永恒。


那些先进而优秀的哲学思想和各种文化艺术是这样,宗族文化也是这样。宗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不忘祖宗、融洽亲情、延续宗族历史(修家谱)等。这些文化意识和行为,在任何历史时代都是先进和优秀的。


除非愚者妄自菲薄先人,自断生命遗传血脉,自断宗族文化历史血脉。诚然,不排除有的宗亲会组织具有狭隘意识,有些行为也有带有自私的特点。


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法制意识逐渐增强了,加之宗亲会领导层一般是一批素质较高的群体,相信大多数宗亲会能够正确处理本族与他族及全社会的关系。


第四、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谱历史文化贡献力量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国史、地方志、家谱。这三大支柱,支撑起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宏伟大厦。尽管日本、欧洲也有家谱文化,但远没有中国丰富和悠久。


因此,中国的家谱历史文化成为国外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资源,成为海外华人寻根追源的珍贵宝典。家谱历史文化集人种世系传递(属于生命科学范畴)记载与社会风俗、风貌、人物等社会科学记载于一体,形成祖国历史文化的“毛细血管”,极大丰富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


把国史、地方志、家谱结合起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才有可能看到历史的真实与全貌。可见,家谱历史文化宝典的重要意义。家谱不仅为研究人类遗传科学提供资料,更为研究社会科学提供详实的事例。


而续修或创修家谱的工作,过去是族长号召,现在是宗亲会(或研究会、族谱编修委员会)号召。修家谱需要经费支出,这需要宗亲会倡导、发动一个家族的人自己解决。这些工作,是当地政府不能代替的。


第五、宗亲会是家风等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平台。从宗亲会活动的内容中可以看到,在纷纷宣扬孝道文化、怀恩文化、爱党爱国文化、家风家教文化等等。


不少家谱都组织人力编写本家族历史上优秀的家风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然后广为散发、宣传;编撰本姓氏的历史,得姓来源考证、迁徙分布、发展状态以及千百年来创造的历史文化,印刷成书,以传播后世,影响后人。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宗亲会正是组织最底层群众创造文化、书写文化、编纂历史最好的平台之一。


政府不投入,人们自觉干,是天大的好事情。作为执政者,对这种现象是给予鼓励、赞扬,还是给予非议甚至禁止呢?我们想,高明的治理者应该是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


第六、宗亲会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一是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的华人、华侨通过宗亲会平台,对大陆社会、经济建设作了不少投入。投入范围,大体包括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大陆宗亲会产生后,也鼓励本族大企业家支持社会、经济项目。


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孙先伟学者在《“宗亲会”和宗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里介绍:“1996年,美国、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70多位华裔邓氏同胞回河南省邓州市寻根联谊,其中香港邓氏同胞还捐款50余万元,于1998年5月在邓州市夏集乡邓营村建起希望小学。河南省濮阳市是‘帝舜故里’和‘张氏祖根地’,2005年以来,濮阳市成功举办了世界张氏、范氏活动和世界舜裔联谊会的活动,取得了引进资金34亿多元的成果。”


类似例子,前面也已举到。但这些例子只是个别。数额难以统计,但总额起码在1000亿元以上。



上一篇:浙江乐清颜谋盛:撰写《论德》
下一篇:诗人说诗:台湾颜艾琳在其中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