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人享受改革的成果?今天我们继续系列节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改革进行解读。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系统部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党的初心宗旨。”
《决定》指出,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未来五年重点部署的改革举措中,“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是重要的一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我们已经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人民群众对民生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人均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公共产品供给状况,这些保障程度充分体现才叫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丰富发展积极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劳动力结构变化不断深化,对就业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就业方式多样化,特别是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也都带来一系列新情况。”
如何继续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就业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决定》提出,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王晓萍:“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同时完善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3亿人,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在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部分群体社会保障仍有不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王晓萍:“我们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民生管理服务新模式。”
陆治原:“《决定》在民政领域部署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等改革任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高度重视。”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备受瞩目。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全国2895个县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满足“量”的需求到实现“质”的提升,是我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接下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现在‘能上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上好学’却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期盼。面对当前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镇挤、乡村弱这样一些难题,我们主要的举措是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我们将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办好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等。提高基础教育育人水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不同发展兴趣的学生多样化成才,同时更好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终身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也和科技、人才一起,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决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怀进鹏:“在这次三中全会当中就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摆放到了重要阶段和位置。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动,体现在高等教育最为充分。高等教育既体现在我们的国家战略,更是民生所盼、民生所求,所以如何使得高等教育发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作用,就更好地体现三中全会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未来的目标所在。”
下一步,如何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如何突出导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怀进鹏:“我们将围绕着科技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动态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倡在政策上长期支持、在资源配置上长期支持,在评价机制上不追求短平快、不搞急功近利,进行长周期评价机制,使得青年科技人才既坐得住‘冷板凳’,同时下得了‘笨功夫’和长期功夫,真正十年磨一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发展。”
健康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医疗卫生服务也是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我们现在既面临着传染病的威胁,也面临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我们很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预防工作,让更多的社会单元、更多的个人能够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的工作当中来。”
今天,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医疗卫生体系。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需要在改革中来解决。《决定》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雷海潮:“国家已经建设了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也建设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布在29个省份,让患者大病不出省。对于绝大多数的市县来说,要求三级医院固定派出专业人员到基层二级医院提供常年驻守服务;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县域范围内建设紧密型的县域医联体,帮助乡镇乃至帮扶村进一步改善服务。”
对大多数人来说,公立医院依然是就医的首选,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的健康。此次全会提出,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雷海潮:“首先公立医院的投入上,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六项基本财政投入政策;另一方面,要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编制,使那些有资质、有能力、有水平,而且能够提供良好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得到纳入正式编制的机会;我们在薪酬制度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使更多人愿意从事儿科、麻醉专业、病理专业、精神卫生专业、护理专业等这些群众和社会所需要的短板学科和专业。”
此外,此次《决定》首次提出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蔡昉:“中央提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高质量发展有很多内涵,比如保持合理的生育水平、适度的人口规模,我们从全生命周期、全人群来构建人口支持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因此,必须各个部门协调推进,一块是人的健康,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教育,扩大托育一体化,到社会提供的环境氛围,人社部门让生育休假成为一项制度。”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决定》针对发展养老事业、发展银发经济等也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
陆治原:“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格局。”
蔡昉:“过去老有所养就够了,现在还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突出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政策体系,也作了很多新的部署。既要有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也要建立起知识体系,也要整合已经有的各项政策,发挥更大的政策效能,形成真正的制度建设。”
新华社评论员: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25 08:04:17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需要破解。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拎衣要拎衣领子,牵牛要牵牛鼻子。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是纷繁复杂,就越要坚持重点突破,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创造更好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体现了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指明了前进方向。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再到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会的一系列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来进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涵盖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释放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立足发展新阶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夯实战略支撑、注入强劲动力,就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始终把握发展主动权。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实践中,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打好关键之战,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我们就一定能穿越激流险滩、跨越层峦叠嶂,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新华社评论员: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25 08:04:17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需要破解。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拎衣要拎衣领子,牵牛要牵牛鼻子。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是纷繁复杂,就越要坚持重点突破,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创造更好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体现了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指明了前进方向。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再到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会的一系列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来进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涵盖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释放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立足发展新阶段,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夯实战略支撑、注入强劲动力,就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始终把握发展主动权。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实践中,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打好关键之战,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我们就一定能穿越激流险滩、跨越层峦叠嶂,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图解】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势强劲 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
2024-07-25 08:15:07中国经济网
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理响中国】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2024-07-25 10:13:05求是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成就辉煌。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归结起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五个方面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作出的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不会停步。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19人参与1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