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积极开展元首外交,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系列报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今天(8月6日)播出《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地时间7月2日,习近平主席飞抵阿斯塔纳,开启中亚之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机场举行盛大迎宾仪式。第二天上午,哈萨克斯坦首次在总统府欢迎仪式上安排战机表演,以最高礼仪欢迎习主席到访。

在同托卡耶夫总统共见记者时,习主席用一个亲切的称谓描述两国关系。他说,中哈“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
习近平主席访问另一个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时,拉赫蒙总统亲赴机场迎送,在机场举行盛大欢迎仪式。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宣布发展新时代中塔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全球南方”也正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携手同行的是团结合作、共谋发展之路。
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的另一项重要日程,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

习主席:“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海合作组织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对世界至关重要。”
在首次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习主席提出五点建议,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要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
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既在双边层面推动构建中哈、中塔命运共同体,又在地区和国际组织层面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开辟了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前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处理好大国关系,找到正确相处之道,是对政治智慧的极大考验。

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习近平主席为他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并共同出席多场活动。
习主席指出,中俄关系75年发展历史得出的最重要结论,就是两个相邻的大国之间,必须始终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照顾彼此关切,真正为双方的发展振兴相互提供助力。这既是中俄两国正确相处之道,也是21世纪大国关系应该努力的方向。
就在接待普京访华的前几天,习近平主席将今年首次出访选择在了欧洲,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今年正值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访问期间,习主席同马克龙总统就进一步发展中法关系达成多项共识。

习主席:“双方应该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龙总统特别邀请习主席赴对他个人成长有特殊意义的上比利牛斯省参访。两国元首在高山之上的牧羊人驿站登高望远、开怀畅谈,书写中法元首交往的又一佳话。
习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期间,武契奇总统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近2万名塞尔维亚民众齐聚广场,表达热烈欢迎。在会谈时,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欧洲之行最后一站,习近平主席赴匈牙利访问。今年正逢中匈建交75周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赴机场热情迎接。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主席这次欧洲之行既面向三国,也面向整个欧洲;既立足欧洲,又放眼世界。塑造正确认知,引领中欧坚持伙伴关系正确定位,是习主席此行的重要战略考量。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美两国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
4月,习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习主席强调,今年的中美关系要坚持几条大的原则,一是以和为贵,二是以稳为重,三是以信为本。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彰显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今年以来,习主席同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众多亚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今年以来,习主席还密集会见来访的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国家领导人。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今年1月,太平洋岛国瑙鲁作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中国复交的政治决断。习近平主席在同瑙鲁总统阿迪昂会谈时指出,这是符合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之举。
今年以来,习主席注重发挥多边机制作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5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6月,在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会谈时,习主席指出,中方积极支持秘鲁办好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维护亚太合作正确方向。
从经略周边到辐射“全球南方”,从双边交往到多边合作,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越来越多。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历史启迪弥足珍贵。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抉择,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乌克兰危机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中方始终坚定致力于推动危机政治解决。中国和巴西共同提出六点共识,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巴以冲突同样牵动人心。在中方斡旋下,巴勒斯坦实现内部历史性和解,这是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中东和平稳定的重要一步。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国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国正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旗帜,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共同绘就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数看千帆之天津篇
2024-08-07 08:41:43新华社

天津
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向持续深化改革求发展
向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活力
一组数据
带你了解






海河沿岸
渤海之滨
改革浪潮激荡津沽大地
肩负改革开放先行区职责使命的天津
正面向新时代新征程
勇毅前行
策划:胡国香
主创:聂毅
记者:梁姊 宋瑞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
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2024-08-07 15:06:39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的色彩。
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老城保护工作,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家表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文化繁荣为己任,传承延续古都历史文脉,拓展中轴线遗产保护成果,让古韵的馥郁芬芳历久弥新,助力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绽放新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一线文博从业者深受鼓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说,近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先后完成了南段中轴道路等15处点位的考古与保护工作,发掘了正阳桥遗址、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天桥遗址等。这些考古成果包含了中轴线上的桥梁、水系、道路、坛庙和市肆等要素,真实再现了南中轴道路的历史面貌,再证了中轴线南段的真实性、延续性和完整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考古资料整理,深化考古成果阐释,挖掘遗产构成要素价值内涵,积极参与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为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保护贡献更大力量。”
浙江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姝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始终把文物安全作为底线、红线、生命线,全力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我们强化规划引领,率先开创‘专职机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数字赋能’的大遗址保护管理模式,探索实践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土地出让金反哺文物保护机制,确保遗址得到妥善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
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过程中,推动先农坛文物全面腾退和整体保护,恢复历史风貌,扩大开放面积,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先农坛耤田恢复耕种,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春耕秋收,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先农坛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日落时分,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景德镇陶文旅集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舞剧《唯我青白》选段《流沙》在北京鼓楼上演。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下,舞者手中的青白流沙与红墙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景小勇说:“我们努力植根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积极探索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利用方式,持续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示中华文化独有的神韵和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对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让我们倍感兴奋、备受鼓舞。”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表示,申遗成功既是一座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标志着北京中轴线保护进入新阶段。未来,北京市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要求,不断完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体制,落实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强化科技赋能,探索用好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加快文化遗产利用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和独具首都特色的消费场景;充分发挥北京拥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推动文化遗产成为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势能。
“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前列。”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玉钧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现名录遗产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开展生态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监测系统、采取‘封闭轮休’、严格施行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等多种模式,在减轻生态环境瞬间承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还可以开展跨类型、跨部门、跨地区的世界遗产价值宣传,以此增强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并自觉加以守护。”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将文脉传承与城市的更新提升结合,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说,不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不仅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还能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中国方案。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是一件任重道远、泽被后世的大事。”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姜波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原则和理念,做好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让独特的世界遗产永葆青春,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集中呈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水平,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真实面貌和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全面梳理总结申遗保护的经验与挑战,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提高整体性、系统性保护阐释能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各缔约国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世界遗产领域国际事务,支持各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参与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