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一习话·文脉华章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09-20 06:36:30 | 浏览:1405次 ]
分享到:

2024-09-19 19:09:30央广网

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宝鸡市考察时强调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山西推出的古建彩塑、楼阁神仙和上党造像三条文旅线路,被众多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爱好者所热捧;甘肃麦积山石窟下,游客们打卡这一“丝路瑰宝”,天水麻辣烫依然“后劲”十足;广州舞火龙、傣族拜月、北京灯会汉服妆造巡演……各地特色十足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人们团聚或出游都多了几分文化意境。

从2000多年前秦汉服饰,到今天的国潮风、文博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华夏儿女永恒的精神家园。

陕西出土的国宝何尊登上中学教材封面

陕西出土的国宝何尊登上中学教材封面

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在镇馆之宝—何尊前驻足凝视。早在5年前,总书记就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认真端详何尊并细听讲解;2020年在陕西考察时,总书记特别提到,“‘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去年在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总书记把何尊纪念品作为国礼送给中亚国家元首。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二字早已突破地理方位的概念,蕴藏着广大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承载着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迎来众多游客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迎来众多游客

此次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总书记叮嘱工作人员,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特别是广大年轻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参与其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在现实生活的映照下“活”起来。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各地巡演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各地巡演

譬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推出“青铜乐坊欢乐行”“铜趣古今”“止戈为武”等项目课程,参加培训的青少年通过“剪、捏、拓、粘、画”多种形式切身感受青铜器的器型之美、纹饰之美、工艺之美,近千场线下教育活动覆盖了各年龄段人群近20万人次;舞诗剧《只此青绿》、越剧《新龙门客栈》、动画片《长安三万里》、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等持续火爆出圈,宋代点茶技艺、明代马面裙、潮汕英歌舞今天也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年轻人“打卡”北京中轴线、孙悟空“取经路”,学唱传统戏剧……

千年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深厚的文化之基、自信之源,正为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监 制:张军 于锋

统 筹:伍刚 王薇

策 划:姜葳 张伟

部分素材来源: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新华社权威快报|中央宣传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2024-09-19 15:03:14新华社

中央宣传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杨士莪同志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

他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

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

他带队完成了由我国科学家首次独立指挥和实施的

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

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潜心治学、甘于奉献

培养了一批能够挑大梁、担重任的科技人才

记者:王子铭

设计:栾若卉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让法治阳光温暖人们心灵

2024-09-19 17:15:26人民网

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张某在浙江打工期间受伤,但因赔偿金迟迟没能到位,家庭陷入困境。浙江、四川两地检察机关依靠民事支持起诉跨区域协作机制,有效帮助当事人解决讨要薪资、工伤认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典型案例,该案入选其中。近年来,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办案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仅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已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9万件,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2.3万件。

法治为民,要用法治力量为困难群体、特殊群众“撑腰”。现实中,对于一些特定群体而言,因经济困难、法律知识欠缺等,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往往受限,其相关法律需求也往往十分迫切。为切实保障案件当事人依法享有、有效行使诉权,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制定支持起诉规范性文件,紧扣“支持”定位,坚持“必要”原则,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诉讼能力受限的特定群体,依法支持起诉,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组织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8万件。近年来,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加强,为维护困难群体、特殊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众获得必要的司法救济和法律服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权益保障,到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的问题,只有法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对于司法机关来说,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要把法治为民落实在一件件具体的案件上,既看法律效果,也看社会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更好维护困难群体、特殊群众合法权益,还需要更优的法治“供给”。例如,让高质量的公共法律服务人人可享、人人可得,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法治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我国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也面临着不平衡等问题。这就要求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如今,从开通“绿色通道”、畅通维权渠道,到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群众雪中送炭,各地把提高法治“供给”的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公正和温度,用实实在在的法治成果为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坚定的是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强化的是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同时,加强困难群体、特殊群众合法权益保护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持续营造关心关爱困难群体、特殊群众的浓厚法治氛围,切实保障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法治阳光温暖人们心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19 版)

【光明论坛】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2024-09-20 10:21:19光明网

  【光明论坛】

作者:张茜(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基地研究员)

飞机维修、车身修理、汽车技术、精细木工、自主移动机器人、水处理技术、砌筑、烘焙、美发……刚刚在法国里昂闭幕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在全部59个项目中获得了3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参赛选手展现出来的高超技能水平,与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之中,是党中央经过慎重研究的决定,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据统计,2023年,全国有81.6%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劳动教育清单,建成14.7万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不断夯实,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度越来越高。

劳动是铸就品德的熔炉。“铁人”王进喜在石油会战的艰苦环境中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言壮语,为国家能源事业建立不朽功勋。焦裕禄带领兰考全县人民与“三害”展开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们的事迹是对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彰显了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无数平凡的劳动者同样用劳动诠释着高尚品德的深刻内涵。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优良品质,让他们在汗水中感受生命,在奋斗中体验成长,在付出中领悟责任。

劳动是增长智慧的源泉。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二十四节气的总结、农作物生长规律的掌握、农耕工具的改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等,无一不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智慧的结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形态更加多样,但劳动增智的本质并未改变。劳动教育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的“创客空间”里,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机器人,学到了编程、机械、电子等多学科知识,不断试错、调整、优化,最终完成作品。劳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新知,在解决问题中增长智慧。

劳动是强健体魄的途径。强健的体魄不仅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获得,劳动也是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适量的体力劳动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从而保持身体健康。此外,劳动中的挑战与成就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情绪,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参与劳动,对于促进其强健体魄具有重要意义。在上海浦江第二中学的“绿色校园”项目中,由学生负责校园整洁和绿化维护等。学生们在校园劳动中增强了体质、提高了耐力、培养了责任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劳动是培育审美的过程。劳动也是一种实践艺术,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它使人按其审美塑造自然,将自然界的原材料转化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劳动创造的美跨越时空,中国古代精美的瓷器制作便是典范。匠人们以泥土为基,经过揉泥、拉坯、上釉、烧制等多道工序,将普通的泥土转化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瓷器艺术品。这些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发现劳动创造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悟力和审美情趣。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双手创造出的美好世界,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以劳动育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感受劳动之美。在东华大学,手工旗袍制作、叶脉书签制作、餐饮制作、手工印染、“三星堆”3D打印设计、陶艺制作等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传统技艺,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在劳动创造中感受到了美的真谛。

劳动,是生命之根,是成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方向。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0日 03版)





上一篇:人民日报社论: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 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下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跨越山海的情谊——对口援藏的暖心故事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