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光辉历程经验与启示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回望75年光辉历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推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走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国庆前夕,龙(岩)龙(川)高铁梅龙段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这些梦想已然变成现实。
75年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开启一场亘古未有的伟大实践,以改革开放的如椽巨笔书写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壮美诗篇。
伟大变革,总是从思想破冰发端。
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中国与外部世界发展的巨大差异,中国共产党人清醒看到当时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1978年5月,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华巨轮驶入历史新航道。
如同春雷唤醒大地,改革开放从农村发轫,向城市推进。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加入世贸组织……亿万民众靠着敢闯敢干的冲劲,推动新中国迎来“史诗般的进步”。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彼时,中国正面临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矛盾增多……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为全面深化改革领航定向,迄今已主持召开了73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
在介绍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时,美国《时代》周刊曾质疑: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有过这样的先例吗?
今天的中国,用事实给出回答: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至2023年的超126万亿元,占世界比重升至17%左右,1979年至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首位;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
今年7月,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回望不凡历程,三次“三中全会”一以贯之,历史节点的关键抉择印证改革开放是引领中国坚定前行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2024年5月6日,法国巴黎,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信心和底气。
“要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今年6月,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一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塔读者会在此举行,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
“这部著作对我们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推动塔吉克斯坦自身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塔吉克斯坦总统直属国家管理学院教授拉希德·阿利莫夫感慨良多。
今年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发行十周年。十年来,这部著作风行世界,改革成为贯穿一至四卷的关键词,一系列重要论述向世界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之道。
坚持守正创新,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
“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不错失机遇、把握引领时代潮流。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及时把改革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引领改革全方位展开、向纵深挺进。
直面发展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实践表明,中国的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压力挑战重重,如何靠改革增强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这一重大概念,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明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从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到提出新常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明确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于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守牢价值取向,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亿万人民磅礴力量——
2021年3月23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
在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市民张丽萍询问陪母亲看病的费用情况。得知1.3万元花费中报销了8000多元,总书记十分欣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户籍制度改革让1.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让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启动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美丽中国建设久久为功……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激扬起广大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改革,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
今年7月18日,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靠中国式现代化。”
“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二字昭示着清晰改革方向和坚定前行决心。
紧扣改革主题,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万余字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勾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坚毅笃行的改革新蓝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以“七个聚焦”标定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构筑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强调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等方面细化部署,以重点牵引全盘;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60条内容、300多项重要举措奔着现实问题去、突出问题改,强调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明确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新部署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改革整体效能产生乘数效应。
保持改革定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举措的陆续出台,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改革与开放的内在统一关系。
改革正向深水区继续迈进。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啃掉各种“硬骨头”,必须坚定扩大开放不动摇,以深层次改革畅通经济循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推动形成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增强改革勇气,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实效——
“75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现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大家一起加油干,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深入陕甘大地考察,释放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鲜明信号。
坚定不移抓改革举措的落准、落细、落实,是中国改革之道的鲜明特征。
“改革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无比坚定的改革决心和行动。
今天,距离我们确定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只有10年多时间,距离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只有20多年时间。
时不我待,号角催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阔步向前,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丨新电商 新发展
2024-09-27 21:20:57新华社
9月27日,第四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会上,《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据了解,《报告》由中国网络会组织联合会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编撰,旨在深入剖析过去一年间我国新电商的变革轨迹,揭示其蕴含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展望,为业界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路径提供战略指引。
报告显示,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它在拉动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7.1万亿元,增长9.8%,数字消费、服务消费、以旧换新成为新增长点。
在直播电商领域,伴随着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及交易额不断攀升,直播电商行业正经历着迅速变革和发展,交易额、 场次数、观看人次和直播商品数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直播电商成为商家推广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途径。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 35.2%。
直播电商内容形式不断创新。2023年,延续搜索电商直播、内容电商直播和社交电商直播等直播电商模式,“直播+”与“沉浸式”促使直播电商向更深层次融合。形成了以“直播+健身”“直播+探店”“直播+综艺”“直播+游戏”和“直播+教育”等新兴内容形式,丰富了直播电商场景效应。数字人虚拟主播渐成直播电商标配。数字人直播不受直播间场域限制,不受主播语言、能力与精力限制,能够适用于海内外不同平台、不同地域、不同品类的直播,助力好内容、好产品、好品牌广泛传播,有望成为直播电商出 海的最强技术助力。
在跨境电商方面,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共同构成我国三大贸易方式,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22 万亿元,增长10.5%,企业主体超12万家。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
最后,政策环境呈现新布局。一是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面对新电商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数据安全、 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迅速行动,出台 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二是电子商务标准化制定。为引导新电商行业规范化、 标准化发展,相关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指南。这些标准涵盖了电商直播、内容制作、数据处理、消费者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为行业提供了可遵循的操作规范,推动行业向更专业、更透明的方向迈进。
三是监管与扶持并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等新电商相关领域的政策,强调了对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为我国新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政策支持。(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撰文丨余晖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北京会见出席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全体会议部分高级别代表。
在此次会见中,李希介绍了中国反腐败的情况,表示“中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这次会见,再度释放了中方高度重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要信号。
这次会见,有几个重要背景值得关注。
什么是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
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反腐败执法合作平台,启动于3年前。
2021年6月2日,“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挑战和举措,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召开。
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举行反腐败问题特别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方就反腐败国际合作提出四项主张,包括“反对以任何借口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产提供避风港”“反对以反腐败为由滥用‘长臂管辖’,甚至干涉他国内政”“广泛缔结引渡、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消除追逃追赃各种障碍,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等。
就是在这次会议期间,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举行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启动仪式。
该网络是查询各国反腐败法律法规、实现执法人员日常联络沟通、促进非正式个案合作的平台,是推动各国追逃追赃合作的重要倡议。
中国在这一网络创建和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6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文提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做有关国家领导人工作,就建立执法合作网络、开展追逃追赃和执法合作、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风港’等问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2023年10月,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执行主任加黛·瓦利对外提到,“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构建相关工作,并于启动之日正式成为网络成员。中国作为15个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今年1月,《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透露,已有100多个国家180多个反腐败执法机构加入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
9月24日至27日,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本次会议是中方首次主办联合国框架下的反腐败议题高级别会议。
跨境腐败问题为何治理难?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跨国企业产生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腐败跨境流动也逐渐出现,并且成为现代全球治理的重要问题。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指出,腐败已经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所有社会和经济的跨国现象。
世界经济论坛估计,每年腐败和相关非法资产流动给发展中国家造成1.26万亿美元的损失。
开展国际合作预防和控制腐败至关重要。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提出,要实质性减少一切形式的腐败和贿赂行为,其中既包括一个国家的本土腐败,也包括危害全球经济的跨境腐败。
但截至目前,跨境腐败问题依然痼疾难除,其治理挑战主要源于两方面:
一是跨境腐败行为主体的复杂性与隐蔽性日益增强;二是此类犯罪活动涉及不同司法管辖区且错综复杂,反腐败国际合作存在诸多困境。
我国为何要打击跨境腐败?
对于我国来说,深化跨境腐败治理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跨境腐败始终是对外经济合作的负面阻碍,是影响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加快“出海”步伐,项目实施涉及金融、投资、税收、环境等多领域。在此背景下,解决跨境腐败治理中的顽瘴痼疾,便成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重要工作之一。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不乏一些跨境腐败案件,有些案件甚至呈现出境内腐败与境外腐败交织的特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人民论坛》杂志近期刊发的一篇文章中直言,“跨境腐败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不仅直接影响反腐败斗争的整体成效,还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
重申立场:中方高度重视
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反腐败治理。
无论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无论是多边会议,还是双边会晤,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旗帜鲜明表达中国反腐败的坚定立场和态度,强调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提出系列倡议和主张,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与支持。
“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写入了中央纪委工作报告。
今年1月,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廉洁丝绸之路专题论坛,与6个国家签署反腐败合作谅解备忘录。集中力量查办跨境腐败案件,追赃挽损102亿元,“天网2023”行动追回外逃人员1624人。
在9月25日的会见中,李希重申了中方立场——高度重视反腐败国际合作。
他提到,“中方愿同各国一道,捍卫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强化合力反腐的国际共识,践行平等包容的合作原则,共同打击跨境腐败,共建清正廉洁的世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正不断丰富和拓展反腐败工具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出台反跨境腐败法。”
在外界看来,此举将为全面推动反跨境腐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2024-09-27 20:50:38央视网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李强主持大会,王沪宁宣读表彰决定,赵乐际、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
上午10时,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王沪宁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352个模范集体、368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为受表彰的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代表颁奖。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诚挚问候。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一百多年来,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着眼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限度把各民族凝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保各族人民真正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主人;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习近平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加强边疆和民族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民族地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
李强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受表彰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代表在会上发言。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大会。
受表彰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大会。
13人参与8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