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习近平提出最新要求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1-01 03:37:47 | 浏览:1596次 ]
分享到:

制作:王宇峰 岳小乔 冯慧文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香草为佩 寓意美好

2024-10-31 20:59:02新华社

Loaded: 16.47%
Current Time 0:11
Duration 4:24
自动播放

五彩丝络,淡淡药香。香包,又称香囊、香缨等,是古代最为流行的佩带饰品。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记载,当时人们便以江离、芷、秋兰等香草作装饰佩戴在身上。

小小的香包,承载着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考察时走进村里的香包制作室,还自己花钱买下一个中药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香包从选样到成型,均为传统手工完成。原型的勾勒,布料配色的选择,内料的填充,配饰的缝缀,都需要手工艺人的经验和智慧、严谨和认真。

融入人间烟火的非遗,日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以鲜活的“打开”方式,让年轻人找到国潮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

策划:孙志平、樊华

统筹:刘佩

编导:吴念

作者:林凯、王轶彧

海报:胡心懿

配音:王帅龙

鸣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新华社评论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一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2024-10-31 21:00:23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一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背景下谋划并推进的,其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与当年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涉及领域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世所罕见。改革关头勇者胜。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待扬鞭自奋蹄”、矢志不渝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策略、改革动力、改革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统阐述,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关键技术“部分领跑”、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2024-10-31 20:03:02央视网

Loaded: 43.24%
Current Time 0:20
Duration 1:59
自动播放

我国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10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还将持续推进一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

交通运输部表示,我国目前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底,我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878个,是10年前的1.4倍。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水平和韧性进一步提升。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刘鹏飞: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方面同样成果丰硕,应用规模、技术水平和装卸效率总体位居国际前列。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49座,在建44座,已建和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海罗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建成投运。

刘鹏飞介绍,在集装箱码头方面,我国基本掌握了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在一些技术领域实现了“部分领跑”。上海港、青岛港等实现了码头生产管理操作系统自主可控,并在生产效率上取得突破。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桥吊平均单机效率超过每小时36自然箱,百米岸线作业效能较传统码头提升30%。干散货码头方面,国内各大港口在码头“翻”“堆”“取”“装”“卸”等作业环节上基本实现自动化,降低了人员作业安全风险,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

Loaded: 63.44%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1:21
自动播放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电基地发电超3000亿度 发电量10年连续增长 发电规模创新高

记者10月31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所在的福清核电站已累计安全发电超3000亿度,发电量10年连续增长,发电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记者看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字排开,其中5、6号机组就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付诚介绍,“华龙一号”设计寿命是60年,反应堆堆芯采用177组核燃料组件。整个福清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5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有6台机组建成运行、27台机组在建,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Loaded: 58.49%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1:27
自动播放

  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10月31日,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华北区域特高压骨干网架得到进一步增强。

10月31日凌晨0点10分,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张北至胜利特高压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67.86亿元。工程起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止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输电线路全长732公里,扩建特高压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900万千伏安。

锡林郭勒盟、张家口两地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汇集的煤电和新能源电力送出需求迫切。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从这两大能源基地向京津冀鲁苏等地输送电能超700亿千瓦时。

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2024-10-30 19:25:02人民日报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坚持守正创新、讲求科学方法、营造良好氛围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内涵丰富,对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上推动改革行稳致远、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党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就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全会精神更好贯彻落实。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以一往无前的胆魄和勇气,齐心协力抓好全会《决定》贯彻落实。

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新时代以来,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改革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凝练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举世瞩目,影响深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背景下谋划并推进的,呈现出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关联性联动性强等突出特点。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实打实的,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这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是有着伟大改革创新精神的政党,充分证明“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一切伟大事业都在接续奋斗中推向前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及时总结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广泛凝聚起“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的共识,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运用好宝贵经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推动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今天的中国,行进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是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前行,越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拿出“要登绝顶莫辞劳”的劲头,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桥”见津门文韵:天津以汉语为桥联通中外

2024-10-31 20:30:11环球网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友谊的纽带。2024年10月14日至10月29日,天津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迎来了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的隆重举行。这也是“汉语桥”比赛的系列活动首次在天津举办。每年一届的“汉语桥”比赛都是一场语言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盛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搭建起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桥梁。

本次活动中,来自102个国家的400余位中小学选手国际友人齐聚天津,他们用中文交流,畅谈对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在语言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亲身走进天津的大街小巷,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小选手们走过天津之眼、海河、五大道、精武镇、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港智慧港口等地标,见证天津城市的包容性以及智慧化建设,体验“泥人张”泥塑、拓印杨柳青木版年画、吹糖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感受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与传承。未来也将通过小选手们的讲述,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天津。

“汉语桥”是一场语言的比赛,更是一次文化的展示。天津则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了关于“桥、见、津、门、文、韵”的动人篇章。

桥,不仅是跨越物理空间的奇迹,天津的标志性建筑——解放桥,更如同“汉语桥”赛事一般,优雅地织就了心灵相通的纽带,让语言与文化在每一次对话中交融共生。

见,于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深邃蔚蓝间,选手们踏入了一个探索海洋生命奥秘的奇幻旅程,在这座“海上故宫”,增长见识,捕捉到海洋生命的奥秘。

津,璀璨夺目的天津之眼,是津门现代风貌的明珠,见证选手们“追梦中文,不负韶华”。

门,天津港,是面向世界的零碳之门,是天津对外开放之门,是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文,古文化街,被誉为“津门故里”,是天津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的鲜活展现,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每一声笑语都回响着文化的韵律。

韵,漫步于五大道,仿佛穿梭于一部活生生的建筑史诗,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如同一个个音符,共同谱写出天津独有的城市乐章,展现出一种超越时光的建筑之韵,令选手们沉醉不已,流连忘返。

随着“汉语桥”赛事在天津的圆满落幕,这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化城市形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天津成为全球青少年展示中文水平和中国文化素养的璀璨舞台,借助“汉语桥”这一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拉动了城市的人流与活力。

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开放的沿海城市特色和“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地位,在此次“汉语桥”赛事的推动下,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汉语桥”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被天津所吸引,他们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成为天津与世界友好交往的使者。这些“播种机”和“宣传队”,不仅将天津的美丽与魅力播撒到世界各地,更为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人脉拓展和资源积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天津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共同书写文化交流与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友谊的纽带。2024年10月14日至10月29日,天津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迎来了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第四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的隆重举行。这也是“汉语桥”比赛的系列活动首次在天津举办。每年一届的“汉语桥”比赛都是一场语言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盛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搭建起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桥梁。

本次活动中,来自102个国家的400余位中小学选手国际友人齐聚天津,他们用中文交流,畅谈对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在语言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亲身走进天津的大街小巷,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小选手们走过天津之眼、海河、五大道、精武镇、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港智慧港口等地标,见证天津城市的包容性以及智慧化建设,体验“泥人张”泥塑、拓印杨柳青木版年画、吹糖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感受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与传承。未来也将通过小选手们的讲述,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天津。

“汉语桥”是一场语言的比赛,更是一次文化的展示。天津则以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了关于“桥、见、津、门、文、韵”的动人篇章。

桥,不仅是跨越物理空间的奇迹,天津的标志性建筑——解放桥,更如同“汉语桥”赛事一般,优雅地织就了心灵相通的纽带,让语言与文化在每一次对话中交融共生。

见,于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深邃蔚蓝间,选手们踏入了一个探索海洋生命奥秘的奇幻旅程,在这座“海上故宫”,增长见识,捕捉到海洋生命的奥秘。

津,璀璨夺目的天津之眼,是津门现代风貌的明珠,见证选手们“追梦中文,不负韶华”。

门,天津港,是面向世界的零碳之门,是天津对外开放之门,是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文,古文化街,被誉为“津门故里”,是天津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的鲜活展现,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每一声笑语都回响着文化的韵律。

韵,漫步于五大道,仿佛穿梭于一部活生生的建筑史诗,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如同一个个音符,共同谱写出天津独有的城市乐章,展现出一种超越时光的建筑之韵,令选手们沉醉不已,流连忘返。

随着“汉语桥”赛事在天津的圆满落幕,这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化城市形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天津成为全球青少年展示中文水平和中国文化素养的璀璨舞台,借助“汉语桥”这一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拉动了城市的人流与活力。

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开放的沿海城市特色和“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地位,在此次“汉语桥”赛事的推动下,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汉语桥”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被天津所吸引,他们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成为天津与世界友好交往的使者。这些“播种机”和“宣传队”,不仅将天津的美丽与魅力播撒到世界各地,更为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人脉拓展和资源积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天津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共同书写文化交流与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和评理|选择保护主义这条歧途,欧盟将错过绿色转型的未来

2024-10-31 20:34:14中国日报网

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29日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在其持续诉诸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本次欧盟27个成员国最终通过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加征关税的幅度最高达到35.3%,于10月30日开始实施。欧盟方面声称,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不公平补贴令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利益受损。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终裁结果,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将被额外加征18.8%的关税,上汽集团则将被额外加征高达35.3%的关税,且均是在目前已实施的10%关税基础上征收的。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以及在华生产汽车的大众等西方企业,也将被征收20.7%的额外关税,本次加征关税期限为五年。

尽管欧盟为其保护主义行径辩护,将自己针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做法粉饰为“公平市场做法”,称其旨在“维护欧洲的工业基础”。但无论其如何辩护、粉饰,也改变不了所谓的“反补贴调查”已经违背世贸组织原则的事实。不仅如此,欧盟征收额外关税的举动,还将不可避免地扰乱全球汽车制造供应链的稳定,并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产的电动汽车以先进的电池技术与节能效率著称,在欧洲的绿色转型变革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设限将损害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信心,并严重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这一保护主义决定,在欧盟内部也引来了强烈反对,包括欧盟成员国中最大经济体德国在内的5个国家,对此都投出了反对票,另外有12个成员国弃权。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对此发表声明称,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称这将对欧洲的繁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与欧盟的贸易争端。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自今年6月底以来,围绕对欧电动汽车出口问题,中国已经同欧盟方面进行了十余轮磋商,希望避免贸易摩擦升级,导致最终酿成“双输”的局面。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也提出了限量销售、提高价格等方案,试图避免被加征关税。

中国方面为确保中欧贸易关系维持在正常轨道之上、确保中欧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付出了种种努力,鉴于此,欧盟无视中方努力,坚持其不合理、保护主义做法的决定,可以说是极为令人失望。

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中国商务部也明确回应称,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欧之间的“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目前,就双方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关税实施后继续谈判,寻找关税替代方案。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由市场与全球化的支持者,如今更应该行使战略自主权,维持与中国之间的互惠互利贸易关系,而不是选择“自降身份”、沦为美国的一枚棋子,以牺牲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代价,在美国策划的对华“经济冷战”中奔走效力。

鉴于欧盟方面已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就价格承诺进行磋商,且目前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因此,希望欧方能够以建设性态度继续与中方合作推进,尽快达成务实、平衡、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0月31日社论

原标题:EU taking wrong path of protectionism by imposing hefty tariffs on Chinese EV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上一篇:一图速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下一篇:李希动员部署,透露中央巡视新任务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