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15:07:41央视新闻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
如今,“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雄安新区的建设牵动着大家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雄安发展规划,掷地有声,指明方向。一起学习↓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柴婧
编辑&制图丨谭瑶 潘杨 高少卓
2025-02-23 15:08:40央广网
0:18/3:13自动播放
这个冰雪季,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迎来全国各地“找北”“逐冷”的游客。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滑雪橇、体验马拉爬犁……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每天,“雪人木屋”民宿经营者史瑞娟将屋内屋外打扫一新,满脸笑容迎接客人。
游客在漠河北极村打卡拍照(央广网发 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些年冰雪旅游热,今年又逢哈尔滨举办亚冬会,来这里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史瑞娟高兴地说。
2023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极村考察,走进史瑞娟家的民宿小院,了解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等情况。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兴安岭森林护好,旅游业才有吸引力。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史瑞娟历历在目:“总书记不仅询问了我们生活上的事情,还问到了我们民宿的经营和收入情况,对我们非常关心。”
史瑞娟在整理民宿院里的冰雪雕塑(央广网记者马俊玮 摄)
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端的边境临江村落,被称为“金鸡之冠”“神州北极”,这里一年中有八个月被冰雪覆盖,曾乏人问津。近年来,漠河锚定文旅产业和“双寒”产业,在林海雪原间开辟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北极村也“因北而兴”,逐渐成为了黑龙江的旅游胜地。
“我家民宿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收入也较之前翻了几倍。”提起自家民宿,史瑞娟打开了话匣子,“我2024年还开了一家分店,在设施上提档升级,让游客住得舒心。”
牢记总书记嘱托,漠河大力推动冰雪旅游发展,助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端起“雪饭碗”,吃上了“旅游饭”。同时,依托大兴安岭广袤的森林资源优势,漠河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让“山货”飞出山村。
漠河特产店经营者魏芝滨每天忙着接待前来观光游览采购“山货”的游客,他告诉记者,各类“山货”销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春节期间更有不少“回头客”打电话回购,要求他通过快递邮寄。
游客在漠河最北邮局邮寄明信片(央广网发 徐率 摄)
在北极村邮局,每天前来邮寄明信片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由于北极村地理位置特殊,游客都希望来这里打卡,给亲友寄出来自祖国‘最北’的祝福。目前,邮局每天往来邮寄的明信片达到1000多张。”邮局营业员张甜甜介绍道。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24年,漠河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消费分别为358.4万人次、33.1亿元,同比增长81%、84.9%。如今,这片北疆大地正以“寒”为底色,朝着更加“火热”的未来迈进。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李雪 王文伟
记者:马俊玮
视频:马俊玮 徐率 支京阳(实习)
鸣谢:黑龙江省漠河市委宣传部
2025-02-23 15:23:39央视网
0:27/2:42自动播放
央视网消息:春运期间流动的不仅是客流,还有物流。今年春运,无论是返乡还是回城,“人未至,包裹已到”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快递业务量持续走高的同时,民生保障物资的发送量也增长明显。高效的物资供应保障,展现了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和社会协同的高效性和韧性。
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300亿件,创新高。
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副主任方玺介绍,年货节、“国补”“以旧换新”等多项政策活动促销叠加,行业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国日均快递处理量超6亿件。牛羊肉、海鲜、水果等冷链生鲜产品的寄递需求增长迅猛。
春运期间,近百万套智能分拣系统、覆盖率达98%的乡镇快递网点,将一件件包裹以更快的速度送到更远的地方。
在新疆和田,海鲜送到了火锅店门口,新鲜的菜品吸引了不少前来游玩的消费者。
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古江村火锅店店主陈新庆称:“从网上下单几天就到了,直接送到村里,非常方便,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湖北黄石大冶市,村民们发现村委会周边多了不少智能快递柜。
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郭桥村村民胡小捷称:“所有生活用品基本上全部是网上买的,非常方便。”
在春节期间,旅游寄递也成了新亮点。游客可以一键下单邮寄行李、当地特产、文创产品等,轻松出行。
快递消费场景多样化的同时,时效性也在随之提升。国铁北京局开行了上海、广州至北京的特快货物班列,可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受年货和春节重点物资需求带动,1月份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4.23亿吨。分品类看,集装箱、金属矿石同比分别增长10.9%、17.5%。其中,春耕物资运输增长明显。
在新疆阿克苏铁路货场,两台叉车轰鸣着将车厢里刚刚到达的化肥码放在货位上。货场里,等待装运的汽车早已就位。
国铁乌鲁木齐局库尔勒铁路物流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经理徐帆称:“我们日均卸运化肥达7900吨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16.27%。”
受寒潮影响,春运期间,我国浙南、浙西以及闽北区域能源物资需求持续走高。海事部门为重点能源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船舶进出港、航道交通管制、企业能源库存等信息共享,确保民生物资运输高效。
2025-02-23 15:27:13工人日报
行行又行行,在海拔2800米的大山深处不知绕过几个弯,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玉泉小学才渐渐出现在眼前……通过“特岗计划”,2015年张泽旭来到这所村小任教。他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以新教师的身份走进校园的一幕:他特意穿着正装走进教室,看到全班仅有4个孩子,既紧张又失落,这时孩子们却纷纷跑来抱着他。
“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要带好每一个娃娃。”张泽旭扎根乡村教育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从此以后,每天天刚亮他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夜幕降临护送孩子安全回家,平凡的日子如水一样静静流淌,如今已走入第10个年头。
这些年,数百万如张泽旭般的青年学子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唱响青春之歌。他们用踏实的脚步丈量基层,用火热的青春绘就幸福底色,在扎根西部、服务群众中成就出彩人生。
在大山深处守护孩子成长
玉泉小学地处偏远贫困的乡镇,师资力量匮乏,最初几年张泽旭担任3个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每天备课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任教年级数学成绩稳步上升,在全县名列前茅。
家访成了张泽旭主动联络家长、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班里多名留守儿童胆小不爱说话,为此他制订了送教上门计划,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读书、吃饭、玩耍,原本内向胆怯的孩子性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玉泉小学校长,张泽旭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每一天都很平凡,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教书育人、播种希望、引领未来,又是那么朴实而绚烂,那么平凡而伟大。”张泽旭说。
在中西部,有一百多万特岗教师像张泽旭一样守护孩子成长。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累计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乡村学校(含村小、教学点)补充教师约118万人。
在“特岗计划”引领下,这些青年学子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最多、学历最高、待遇保障最为齐全的新一代农村教师,被称为乡村教育“换血的一代”。他们用爱点亮西部孩子的成长之路,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让志愿的种子生根发芽
2022年,大学毕业的王林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来到贵州从江县刚边乡,开启了志愿服务之旅。
为畅通西部就业渠道,近年来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等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这其中,“西部计划”于2003年启动实施。从学生到志愿者,从象牙塔到基层,一批批志愿者从青涩走向成熟,在基层奉献青春热血。
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王林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壮乡。然而,意想不到的困难让他感到一丝怯意。刚边乡是个壮族聚居地,迥异的文化及陌生的方言对于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与村民沟通,王林跟着同事“下村”,当面与村民交流。在走访过程中,他不仅收集好工作所需的材料,还慢慢地了解到每户退役军人的家庭情况及生活困难。从一开始语言不通,到最后的默契交谈,淳朴的村民给予他信任与鼓励。每当走访结束时,他们总会拉着他反复说“哏哎”(壮语“吃饭”)。在这陌生又亲切的壮乡,一句“留下吃饭”是村民对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也坚定了他留在从江为民服务的决心。
像一颗种子,王林在壮乡生根发芽、抽穗拔节,锤炼出一身硬本领。他积极联系当地大学生开展“扬帆计划”、暑假“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多渠道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资助困难中小学生;民俗节日活动中,组织开展旅游服务,用热情和真诚的微笑服务游客……
“我放不下这里的患者”
从支援边疆、帮扶边疆,到扎根边疆,杜才琳在新疆已历经7个寒暑。
2017年6月,杜才琳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的招聘启事,离故乡河南省周口市4000多公里的距离阻挡不了他服务边疆的决心,通过远程面试,他被县人民医院录用。
为了做好住院医生工作,他认真跟着带教老师学习,短短3个月时间已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判断和诊疗。他申请调到医院体检科,负责健康体检业务,经常要背着医疗设备带着资料上山下乡,虽然又苦又累,杜才琳却乐在其中。能深入乡亲家门口进行健康宣教,他特别有成就感。
他把患者当成亲人,经常把手机号、微信留给患者,方便联系随访。一名哈萨克族老爷爷因为突发心力衰竭经他诊治出院后,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杜才琳到家随访,老爷爷总爱亲吻他的脸颊,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巴郎子,佳可思(年轻人,好样的)。”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扎根边疆,我告诉他们,我放不下这里的患者。”杜才琳表示。
一花引来百花开。像杜才琳这样扎根边疆的青年,也带动了许多毕业生奔赴边疆就业。仅2023年,杜才琳的母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有37名毕业生到边疆就业。杜才琳表示,期待更多的大学生扎根边疆,为服务边疆人民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2025-02-23 15:32:32人民日报
原标题:全民网购,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最近,家门口的一家老商场倒闭了,感觉许多实体店没有过去那么有人气,网上也有一些唱衰声音,认为实体店过气了。实体店还有未来吗?
——人民网网友138****2
电商冲击下,有人说“实体店不行了”。
到底行不行,咱先探探店——
“合生汇又开了5家新店”“好吃好玩宝藏店铺合集”,跟着小红书的分享,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合生汇商场,几家首店新开,门口人潮涌动。春节假期,合生汇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
河南许昌胖东来,一家企业带火一座城,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2024年胖东来商贸集团13家门店,销售额达169.64亿元。
一边黯然退场,一边风生水起。原因何在?答案是,消费需求变了。
数字经济蓬勃兴起,颠覆了商业市场的逻辑。电商平台基于大数据优化供应链效率,以更低的成本汇集海量商品、覆盖广泛客群,线上下单、送货上门,消费者省心省力还省钱。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已近70%,2024年快递业务量超1700亿件。
全民网购,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捋清“人、货、场”三要素的时代演进。票证经济的年代,商品短缺,人的需求难以被有效满足,“商场有什么就买什么”“给多少就是多少”,实体店只需处理好“货”与“场”的二元关系。改革开放之初,“早点铺恢复”的消息成为很多报纸的热点新闻。如今,市场经济繁荣,商品供应丰富,“人”这一要素的主体性凸显,“想买什么我说了算”,消费需求既多元又动态,“货”与“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延伸。
今天的消费者,眼中的“货”不仅是物质消费,更有文化等服务消费,需要的“场”不单是购买商品之所在,还是实物体验、社交休闲、亲子互动等吃喝玩文体购一站式场景。
很显然,实体店的未来就在“人”。特色招人、服务引人、质量留人,“人气聚起来”才有“商机旺起来”。
直面“网购代替超市”“快递代替批发”,敏锐的先行者已经破局“只逛不买”,以人为本创新场景业态,精准细分人群。瞄准“一老一小”,银发经济和婴幼儿经济一片蓝海;盯紧Z世代“后浪”,动漫衍生、潮玩经济炫酷登场。
网购与实体并非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互联、互通、互补。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线上送便利、线下优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探索差异化发展,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增长空间。2024年,传统超市业态不断优化经营手段与内容,零售额同比增长2.7%。
还是那个道理: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创新变革是路径,以人为本是底气。
2月15日,北京最大的购物休闲综合体——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宣布将启动转型,策划以咖啡、音乐、运动会友的文化社交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场域。这一消息令人感慨。2004年,刚开业的世纪金源被誉为亚洲最大单体商业项目,曾吸引无数消费者的目光。
20多年后的今天,“实体店还有没有未来”成为话题,照见经济发展、时代前行。去年底,商务部等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加快“一店一策”改造和零售业创新转型。在“变”与“不变”中,更多实体店将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中国人讲究“和合共生”,无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地步,都不会也不能阻断人际交往。零售业是老百姓身边的商业,不仅需要便利度,也需要人性化的“温度”。
“键对键”不会取代“面对面”,这是实体店的生存之基。数字与实体相互激荡、融合赋能,将创造更加美好、多元、丰富的场景体验。
实体店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2025-02-23 15:44:59央视新闻
0:25/3:44自动播放
来自生态环保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年来,她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先后提出了近70件议案建议,其中3件被列入全国人大重点建议。今年,她的关注方向与水资源保护有关。
这几天,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来到福建省龙岩市的上杭县,针对目前农村地下水的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上杭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陈利羊:这是我们镇里面建设的一口地下水井,这个地下水井有七八十米深。
全国人大代表 张玉珍:这个水还是很干净的。这口监测井从监测的规范上来讲,是不是有点简陋了一些?有一些标志,有一些信息需要设立。大家看到这口井,都注意保护周边的一些环境。
上杭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陈利羊:接下来我们也会督促镇里面,把相关的规范工作做起来。
对地下水进行监测,是为了掌握地下水水质、水位等动态变化趋势,这也是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治污染的重要基础。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张玉珍始终关注环保领域,并积极建言献策,她提出的《关于加强美丽海湾保护建设的建议》,曾入选全国人大首次发布的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今年,张玉珍的建议与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有关。
全国人大代表 张玉珍:对于干旱缺水的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地下水仍是很重要的水源。对于水资源比较丰沛的,比如南方地区,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干旱的季节或者地表水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地下水就是备用水源。
张玉珍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站网体系,但仍存在监测网络布局不够完善、覆盖率不足等情况。
上杭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陈利羊:监测网络建起来,但是管理上还是有所滞后,设备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对于发现的问题,在溯源方面我们技术上还是比较薄弱的。
上杭县蛟洋镇党委副书记 谢发平:能否将传感器、AI大数据,这些新型的监测设备纳入我们的支持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 张玉珍:在空间分布上,北方缺水的地区地下水监测点位比较多;对于水资源比较丰沛的南方地区,地下水监测点位相对比较少。还存在一些建设不规范的点位的选取,代表性还不足,信息化技术这一块还相对偏弱。
经过走访调研和深入思考,张玉珍决定将《关于加强农村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建议》,带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全国人大代表 张玉珍:要关注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优化完善我国农村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布局,增加农村地下水监测点位,扩大监测范围。同时要运用自动化的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我国农村地下水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
记者手记
拍摄采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热爱。虽然她今年已经退休,但仍然跋山涉水在一线调研。采访结束的第二天,她又去了外地继续调研。张玉珍说,要想提出更高质量的建议,就必须多跑、多听、多看,加强调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贴近百姓的建议。
2025-02-23 10:31:02央广网
春节后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各行各业开足马力,大江南北用工正忙。企业抢订单、招人才,求职者学技能、返工忙,政府搭平台、促就业……涌动的人流与机器的轰鸣交织成春天的交响乐,折射出中国经济开年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重点行业用工需求持续升温,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图景。年后开工不到一周,苏州的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行业复工率就超过了90%;河南洛阳的制造企业海外订单不断,用工需求攀升;浙江长兴的一家传统企业,一下子更新了56台高端设备,投建了新的厂房,用上了全新的数字化产线……这些跃动的身影,印证着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一线的蓬勃发展。
政策暖流与市场春水同频共振,筑牢稳就业“压舱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春节假期前即全面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刺激了消费。百姓得实惠,企业接单忙。新年开工,手机、家电厂商迅速拉满开工生产进度条,并且持续向外释放技术人才岗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持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帮助劳动者早返岗、企业稳开工。从1月中旬至2月11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列、专机、包机1.5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37万人。
劳动者的“技能跃升曲线”与产业的“转型升级曲线”正在形成历史性交汇。AI热潮下,“浙江义乌老板利用DeepSeek卖货”的新闻冲上热搜,当劳动者掌握了AI技术,就能在世界超市义乌轻松实现语言跨越和效率跃升。不只AI,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飞速发展的科技和不断增加的技能劳动者正成为经济航船破浪前行的重要推力。这种人力资本的结构性优化,恰是经济长期向好的深层密码。
春潮拍岸,奋楫者先。当长三角的智能工厂24小时接收着全球订单,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班列鸣笛启程,当中部地区新兴产业园区人流、信息流涌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经济满弓待发的十足底气,更是一个创新和人才驱动的活力中国。这个春天,机器轰鸣胜过柳绿花红,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正孕育着更为壮阔的丰收图景。(央广网评论员 牛谷月)
2025-02-23 13:50:16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珠海2月22日电 (邓媛雯 王相国)为期40天的2025年中国春运于2月22日结束。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公布称,今年春运期间累计验放旅客超339万人次、车辆67万辆次,较2024年春运分别增长约17.2%和25.1%,创下大桥开通以来春运客流车流新纪录。
据了解,春运期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下称大桥口岸)出入境的内地旅客144.3万人次、港澳旅客超过189.2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分别同比增长29.2%、9.2%。
经大桥口岸通行旅客中,儿童、少年、老人占比达三成, 乘私家车出入境旅客达185.8万人次,占客流总数的54.8%,显示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跨境自驾需求集中爆发。其中,香港旅客127.7万人次,占比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成为今年春运大桥口岸客流的主力。
此外,2024年底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港珠澳大桥形成跨海通道“连线”,大幅提升区域通行效率。2月1日(大年初四),大桥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7万人次,车流达2.5万辆次,香港单牌车超过1.4万辆次,均刷新历史单日最高纪录。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累计验放旅客超101.7万人次、车辆16.1万辆次,占春运总量的30.1%。
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站长陈发球表示,面对今年春运大桥口岸客流车流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该站围绕车辆“一站式”查验系统升级、“货改客”通道改造、新型查验设备应用,持续推动口岸软硬件升级,提高科技赋能水平,不断提升口岸通行效能。(完)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磅礴力量 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李强赵乐..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
总访问量: n|总访客量: n|今日访问量: n|今日访客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