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16:43:54人民日报
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激起强烈共鸣。
中国一路走来,经过了太多不凡历程,也跨越了重重艰难,才实现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是奋斗的中国,前进的中国,自信的中国……
——编 者
创新驱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委员:
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从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到DeepSeek、社交媒体……中国接入互联网30多年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让中国大踏步赶上并引领信息时代发展。
我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大部分与互联网有关,深切感受到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变化。
2005年之前,我国牵头的互联网标准仅有1项,如今已经超过了200项。进入新时代,我国抓住时机,加快信息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在部分领域形成全球竞争优势。这充分说明: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挑战,我们都有能力、有信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和互联网一样,我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科技创新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一系列激励创新的政策,使创新成为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在国际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勇于做“难而正确”的事,推动科研协同攻关,推动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镜头
自动识别并统计钢筋数量,实时追踪塔吊位置……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一个施工智能化项目现场,工程管理人员正与衔远科技的人工智能专家李丰俭紧密配合,打造一套以大模型为底座,能适应复杂施工环境的智能化系统。
这套系统正在给建筑行业带来改变。李丰俭介绍:“接入智能体的工程机械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动优化工作状态;时空感知网络能够实时定位建筑工地中的人和建筑材料,‘理解’工地环境的动态变化。”
今年2月,衔远科技迅速完成了自研模型与DeepSeek—R1的融合。李丰俭说:“我们将通用与行业模型深度融合、自研与开源模型高效集成,力争实现行业‘专家级’应用。”
衔远科技所在的上海人工智能孵化器“模速空间”,已有200多家创新企业入驻。创新的故事正在更多行业、更多城市上演。
连线
人工智能时代每个人都是创新者。作为青年科研人员,只有不断探索,才能站在技术和产业发展最前沿。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要立足自主创新,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以科技创新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
——梅林海(科大讯飞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本报记者谷业凯、刘以晴整理)
民主政治
民进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委员:
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政治文明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在自己工作的三条战线上,我深刻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代表性强、联系面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和平台,聚民意、汇民智,畅通民主渠道,增进民主共识。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发挥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另一重要实现形式。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履行职责,建睿智之言、献管用之策,很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决策部署,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越性。
人民法院始终自觉将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回应代表委员关切,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转化为国家优质高效的制度安排和生动具体的民主实践,在华夏大地上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更是创造了政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镜头
广东江门人吴腾信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残疾,出行要依赖助力代步车。他生活在江海区威东村,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曾给他的出行带来不便。
一场“板凳会”带来了变化。2022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调研组走进威东村,搬着板凳来到残疾人、老年人中间,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倾听群众意见。吴腾信提出:“希望能优化农村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出行。”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次发声,被原汁原味送到了立法机关。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吴腾信的建议被吸纳其中:“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镇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差距。”
“如今,村里主干道、广场进出口等无障碍设施更加完善了,出行也更加便利了。”吴腾信说。
连线
对我们90后来说,民主离我们很近,它体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村民是村里事务的主人,他们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让村子发展越来越好。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式民主可感可触摸,让我们的村子充满生机与活力。
——吉列子日代表(四川省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本报记者魏哲哲、刘博通整理)
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
中国青年走向世界彰显自信自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越来越多00后走进大学校园,走向世界,彰显自信自强。面对“平视世界的一代”,如何培养创新之才、强国之才?
培养拥有大情怀的人。如何引导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复旦大学开设“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引导学生在火热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把价值塑造与知识学用、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
培养思考大问题的人。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们亟须培养敢于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把教育大国优势转化为创新强国势能。比如,在高校探索建设基础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构筑优良创新生态。
培养具备大视野的人。要赋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提升学识见识的能力,以满足国家对原始创新拔尖人才和高端应用型交叉融合创新人才的需求,力争打造一批原创性强、应用前景广阔的国际领先成果。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当“平视世界的一代”基础越打越牢、信心越来越足,他们将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镜头
“还有两题。”管晏如瞥向时钟,离比赛结束不到1小时了。“剑枫,这题你来搞定。”管晏如扯过草稿纸,“张致,另一题我来写,你检查。”
管晏如、张致、朱剑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在第四十九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比赛杭州站夺冠。
该竞赛被誉为“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的奥林匹克”。1台电脑,5小时内,解决10个左右编程问题,解题最多、用时最少的队伍胜出。
从2005年北大代表队首次打入全球总决赛,到2018年北大举办全球总决赛,再到近年来大显身手……20年,中国教育朝着“由大到强”跃升,北大学生的成长,是中国迎来“平视世界的一代”的缩影。
越来越多中国老师成为国际竞赛的出题人;之前很多线上比赛在时区上优先考虑其他国家,随着参与的中国学生变多,不少比赛选择了“中国时间”……0和1的代码世界,见证了中国大学生的实力和自信。
连线
在法国学习期间,我和国外优秀学子切磋,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也变得更加自信。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我们青年一代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努力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立志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人。
——凌朱(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报记者黄超整理)
生态文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代表:
生态环境治理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
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和野外回归方面,我国实现了从落后到赶超的跨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推动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科学规划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规划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至近1900只……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举世瞩目。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逐步提升。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我参与编制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3—2030)》,去年8月,我还受邀参加第八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向全球分享植物保护的“中国方案”。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镜头
昆仑山下,尼雅河畔,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城,高天流云。往昔肆虐的沙尘暴已难觅踪迹。
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横卧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圈,3046公里。过去40多年,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形成一条绿色阻沙防护带。截至2023年底,还剩285公里的空白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去年11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这则消息,标志着空白区锁边任务圆满完成,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建成。
科学治沙推动生态显著改善,新疆人工绿洲面积由6.5万平方公里增至10万平方公里。
联合国有一个评价,叫“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一代代中国人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为人类应对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连线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退耕还湿、生态补水,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累计人工繁育丹顶鹤1000余只,持续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繁育丹顶鹤再野化基地。作为一名青年环保工作者,我感受到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由理念变成现实。
——安凯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工程师)
(本报记者金歆、张晔、王云娜整理)
文化自信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委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全球目光
近年来,国潮蓬勃兴起,汉服备受追捧,书法、绘画、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更加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日益高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勃勃生机。
2024年,北京人艺全年累计上演35部剧目,共509场,将古今中外的原创佳作与经典剧目搬上舞台;举办了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人艺的剧目推上国际舞台。走出去,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更展示了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攥在手里,与时俱进,将它发扬光大。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之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更加健全、保护措施更加有力,守护传承中华文化的氛围更加浓厚……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全球目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大道致远,海纳百川。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互鉴共进,加强文化交流,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镜头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一早,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锣鼓喧天,已连续举办了20余年的伦敦新春庆典今年也如约而至。
马面裙太极扇表演团队一亮相,引来阵阵欢呼。队员们身着马面裙,或素雅清新,或明艳华丽,将传统服饰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伴着悠扬的音乐,他们挥舞太极扇,动作刚柔并济。
这是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欢乐春节”活动走进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500场展演项目,让凝结着东方智慧的节庆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在庆典现场,来自波兰的艾拉引人注目。她去年在北京旅游时买了一顶虎头帽,今年特意戴着来到伦敦新春庆典。“这里的舞龙舞狮、花车巡游让我想起在北京的经历,春节文化真的很有魅力!”艾拉兴奋地分享着。
从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巨大的新春主题广告牌,到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的蛇形光影在夜空中蜿蜒游动……今年春节,世界同庆中国年。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正不断在全球绽放出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
连线
开馆这一年,殷墟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8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馆内,外国友人的身影也日益常见,他们惊叹于甲骨文的神秘、青铜器的精美,通过文物触摸古老的中华文明。博物馆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
——杜濮(殷墟博物馆青年讲解员)
(本报记者李卓尔、王珏整理)
2025-03-07 21:08:01央视网
0:05/4:25自动播放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实现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实现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定信心、直面挑战,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会上,周刚、李东、丰艳、郑元林、崔道虎、刘树伟等6位代表先后发言,分别就统筹武器装备试验鉴定资源、创新规划执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管理效益、加强军工产能保障、推进国防阵地工程建设、用好新兴领域资源等提出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4年多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时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要处理好进度和质量、成本和效益、全局和重点、发展和监管、规划执行和能力形成的关系,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路子,确保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战检验。
习近平指出,要加紧解决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军地统筹,强化政策运用和供给,增强政策取向和工作指向一致性,全力畅通规划执行链路。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持续完善战略管理制度机制,增强规划执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勤俭建军,科学配置国防资源投向投量,提高经费使用精准度和效费比。
习近平指出,完成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离不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支撑。要强化军地合力,用好地方优势力量和资源,提高我军建设质量和效益。要抓住我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机遇,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
习近平强调,要开展规划执行全过程专业化评估,评出发展质量、评出建设效益、评出体系作战能力。要把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完备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融合监督、联合审计,深入查处腐败问题。要更好发挥监管对规划执行的服务和促进功能,确保规划收官质量托底、能力托底、廉洁托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中央军委委员刘振立、张升民参加会议。
2025-03-07 21:00:35新华社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发表重要讲话时,习近平强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入校园
同师生们共话
教育强国建设
2014年5月3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这是习近平观看学生书写的毛笔字。
2019年4月15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学习和生活情况。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同师生亲切交流。山丹培黎学校于1942年创办,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终身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向师生们挥手致意。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高一(2)班教室,同师生亲切交流。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这是习近平在科学教室同小学生们亲切交流。
2024年6月18日下午,习近平在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一(1)班观摩“新时代、新家乡”主题思政课。
2024年12月19日,习近平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同学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亲切交流。这是习近平在学校图书馆同正在查阅资料的同学们亲切交流。
广大教育工作者
和青年学子
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
在立德树人和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
不断探索实践
五育并举,德字为先
老师在思政教育“小课堂”
和社会“大课堂”中
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们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023年4月4日,“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创造新伟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这是少先队员代表在启动仪式上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2021年5月12日,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红军宣讲团”的成员周煜菡给前来参观研学的学生们进行义务讲解。井冈山小学把“红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小红军宣讲团”,培养了一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先辈精神的小小义务讲解员。
2024年11月13日,在“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校园巡展”活动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学生们共同宣誓,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爱国教育。该巡展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馆藏资源搬进北京中小学校园,打造流动博物馆和红色思政课堂。
2021年5月14日,在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广场,贵州医科大学师生代表参加“赓续百年红色基因,传承守护健康血脉”——“四地同上一堂党史课”活动。
今日之中国
以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2023年9月2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四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2024年9月3日,在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娘蒲乡中心小学,孩子们把自己做好的手抄报展示给岭南师范学院支教队员胡正培。娘蒲乡中心小学海拔近4000米,是工布江达县海拔最高的学校。建校初期,学校硬件条件差,本地教师流失率一度高达20%。对口教育援藏工作有力补充了专业师资力量,改善了学校硬软件设施设备。
2024年9月27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利用成都市实验小学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系统进行集体备课。道孚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始建于1910年,大批学生来自边远地区农牧民家庭。学校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系统,引入成都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管理举措,让川西高原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接受现代优质教育。
2024年5月17日,河北省承德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铁乘务班学生在参加礼仪服务实训。近年来,该中心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增设了高铁乘务和新能源汽车维修等课程,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订单式培养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2024年12月17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师黄雪妍(前右)在指导学生学习西点烘焙。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开设藏医药、汽车维修、烹饪等专业,通过推进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创新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办学模式,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
2024年9月25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航空学院教师(左一)在为学生们讲解直升机绕机检查的注意事项。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依托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部职教基地优势,推动低空产业领域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布局发展低空制造、低空管理、低空应用等低空经济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教育成为联接三者的纽带
2022年4月29日,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动车组VR智慧课堂上模拟检修。近年来,我国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数字化工作持续推进、成果丰硕。
2024年1月30日,工作人员在上海举办的“数智未来”教育展上演示智慧盾构施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围绕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数字教育评价、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治理数字化与数字教育治理等议题展开讨论。
2024年11月21日,参会者在天津举行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专题展上参观C919飞机模拟器。展览设置了技能塑造人生、技艺传承文明、服务产业升级、国际交流合作、产教互融互通等7个板块,全方位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2024年9月20日,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胡清华教授在授课。天津大学在2024年秋季学期推出《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由8位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领域的教授共同打造,同时配备30名来自智算学部、精仪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等13个学院的专业教师,面向全体本科生进行授课。
摄影:谢环驰 王晔 张晨霖 马宁 彭昭之 陶亮 央秀达珍 王全超 鞠焕宗
沈伯韩 丁增尼达 李然 李鑫 辛梦晨 李一博
编辑:毕晓洋 李琰 虞东升 张曼怡 刘杰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2025-03-07 21:06:58央视新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0:09/4:50自动播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委员们纷纷表示
凝聚人心 凝聚共识
凝聚智慧 凝聚力量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
高质量发展
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
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
记者丨史伟 卢心雨 丁欣 潘毅 杨紫童 陈曦 马喆
摄像丨李铮 石伟明 马超 段德文 程铖 郭鸿 范一鸣
统筹丨马亚阳 闫岭 张淳 孟宁
制作丨令文芳
余 闻2025年07月03日08:39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小字号“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主动认领群众的‘微心..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