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积极作用”——访芬兰前总理、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埃斯科·阿霍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4-02 11:09:18 | 浏览:2341次 ]
分享到:

2025-04-02 08:46:29人民日报

0人参与0评论

“博鳌亚洲论坛搭建了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与会各方通过广泛讨论,针对全球性和区域性挑战交换意见并努力找到解决方案,有助于凝聚起广泛共识并促进合作。”芬兰前总理、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埃斯科·阿霍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是阿霍第二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他看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巨大,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认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各国应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并致力于推动数字红利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

“我们身处一个变革的世界中,科技快速发展、能源转型等带来的诸多挑战正摆在人类面前,需要我们共同应对。”阿霍表示,“科技能够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正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这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积极作用”。

阿霍认为,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为各方通过广泛对话与交流重振信心、凝聚发展共识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不必在每件事情上都达成一致,但是必须能够交换意见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案。”他说,“最重要的是,达成共识不仅要体现在文件上,更要以实践为导向,采取务实的举措推动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路线图,以帮助我们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霍多次往返芬兰和中国。每次来到中国,他都会感受到新变化。他积极评价中国对包括芬兰在内的多国试行的免签入境政策,认为这是“向前迈出的非常重要一步,对促进思想和人员交流具有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芬建交75周年。阿霍表示,75年来,芬中在政治、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开展了丰富合作。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芬中合作的广泛潜力不仅有助于两国共同发展,也将对全球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芬中合作的重点领域,双方在清洁技术、应对老龄化等方面也拥有共同的利益和广阔的合作机会。”阿霍表示,“芬中拥有先进的绿色技术,共享广阔的市场机遇,双方携手合作将为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阿霍表示,中国是芬兰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于芬兰和整个欧洲而言,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他期待双方充分利用经贸领域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加强合作。“长远来看,最终所有人都会明白,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对各方都是有益的。”阿霍说。

新疆党政“一把手”进京出席这一交流会,现场有一个新变化

政知见

2025年04月01日 22:20:26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

3月31日下午,新疆在北京举办有关国家驻华使节交流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出席。

新疆党政“一把手”进京出席这一交流会,现场有一个新变化

这是新疆第二次举办驻华使节交流会。2024年4月10日,新疆也曾在北京举办有关国家驻华使节交流会。

两次交流会的地点都是在北京新疆大厦木卡姆厅,不过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现场布置“新疆元素”更加突出——

会议主桌区域内,“新疆是个好地方”主题设计别致典雅。雪山、湖泊、沙漠、草原、花海等元素交相辉映,围绕在精美的中国结造型周围,描绘出一幅大美新疆的多彩画卷。

2024年交流会

2024年交流会

2025年交流会

2025年交流会

这一细节折射了一个更大的变化——这几年来,新疆越来越开放、包容、自信。

讲好新疆故事,是中央要求。从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到2022年7月视察新疆,再到2023年8月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都对讲好新疆故事提出明确要求。

之后,新疆多次部署相关工作。今年2月,在新疆宣传部长会议上,马兴瑞重申,“加强涉疆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

讲好新疆故事,一方面要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不实舆论、负面舆论、有害言论。

新疆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国家出台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清单,新疆一共是57条,在西部12省区市中最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拥有独特区位优势的新疆,正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也来自于自身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3年跨越了3个千亿元台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就在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来自新疆的全国政协委员走上“委员通道”, 分享了快递进村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3月31日的交流会上,艾尔肯·吐尼亚孜说,“天山南北呈现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如今,新疆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

如今,新疆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

2024年,新疆各地各部门接待包括外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企业家、宗教人士、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500多批、上万人次访问,是接待外宾、外媒记者等外事活动最多的一年。

本次在北京举行的交流会,共有来自4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外交官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参加,覆盖了五大洲、四大洋,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古巴、阿根廷、尼日尔、马尔代夫等,这也体现了世界对新疆“全方位”的重视。

然而,面对新疆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美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却视而不见,大肆炒作“强迫劳动”等谬论。

在此次交流会上,艾尔肯·吐尼亚孜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成就有目共睹,但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不遗余力炮制、杜撰所谓“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弥天大谎,企图实现不可告人的阴险图谋。

他说,新疆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绝不会被无端指责和恶意干涉所阻挡。新疆必将在祖国的怀抱中,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他说,个别国家少数人出于政治目的,对新疆的发展成就“选择性失明”,热衷于编造谎言、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恶意攻击和抹黑中国政府的治疆政策,妄图干扰和阻挠中国的发展。

“中国外交部衷心感谢各国嘉宾长期以来对中国新疆的关心与支持,期盼与大家共同为美丽新疆正名扬名,共同为繁荣新疆添砖加瓦,共同为多彩新疆增光添彩。”

国务院:任命周一鸣为香港警务处处长,免去萧泽颐职务

新华社

2025年04月02日 10:00:02 来自北京市

0人参与0评论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议,国务院2025年4月2日决定:任命周一鸣为警务处处长,免去萧泽颐的警务处处长职务。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明查暗访

政知见

2025年04月02日 09:03:56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撰文丨余晖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正陆续进驻地方。

据《山西日报》消息,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安排部署,3月30日至4月10日(不含清明假期),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九组在山西省开展一季度明查暗访。带队的组长是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

3月1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公告: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于3月中旬陆续进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2025年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每个地区为期7天左右。

与之前的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相比,本次考核巡查规格更高——由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批准,考核巡查组的名称表述为“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

此次安全生产明查暗访聚焦的重点是: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前期问题隐患整改闭环情况、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安全生产有关重点任务和重点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实施情况、公共安全领域风险防控和高危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安全情况等。

应急管理部官网还统一公布了各考核巡查组的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举报途径,主要受理涉及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等举报,同时受理关于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反映。

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一季度明查暗访各地区举报途径汇总

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一季度明查暗访各地区举报途径汇总

近期,多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已陆续进驻地方。

公开报道显示,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二组进驻了吉林,第五组进驻了浙江,第六组进驻新疆,第七组进驻江西、广东,第九组进驻山东、山西,第十组进驻内蒙古、辽宁,第十一组进驻上海,第十二组进驻四川、第十三组进驻江苏,第十四组进驻海南,第十五组进驻天津,第十六组进驻陕西,第十七组进驻云南,第十八组进驻广西,第十九组进驻河南,第二十组进驻青海,第二十一组进驻贵州,第二十二组进驻西藏等。

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由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近期,带队的组长陆续对外披露。公开报道显示,赴西藏的是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马璐,赴山西的是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

考核巡查组对地方也提出了要求。在山西的考核巡查工作座谈会上,王宝恩介绍了明查暗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安排。

他指出,将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等五个方面,查企督政、帮扶指导,受理群众举报。

“希望山西省抓住此次明查暗访契机,与考核巡查组同题共答,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守牢安全底线。”

【央广时评·提振消费⑤】“赛事经济”加速度 跨界联动全链条消费场景

2025-04-02 09:45:40央广网

0人参与0评论

刚刚过去的3月,全国各地共举办了约90场不同级别的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破百万人次;短短三天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赛车场迎来22万人次观赛客流,预计可为当地带来收益超50亿元……随着全国多地体育赛事人气高涨,赛事经济不仅充分激活上下游全产业链,更跨界联动文博、餐饮、酒店住宿、商超、娱乐、会展等多业态,发挥着流量入口和消费引擎的重要作用。

所谓“赛事经济”,就是充分抓住体育比赛的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为前来参赛或观赛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寓赛于节”,使体育赛事带来的客流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从赛事的筹办、组织,到贯穿始终的赛事传播,再到赛后的衍生开发,体育比赛项目上下游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可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提供大量就业增收机会。

2025武汉体育消费展,展示潮流体育品牌、体育科技、汽车展以及电竞赛等活动

2025武汉体育消费展,展示潮流体育品牌、体育科技、汽车展以及电竞赛等活动

从观赛到体验,“赛事+文旅”正在重构全链条消费场景。譬如,贵州铜仁梵净山马拉松以山水为赛道背景,赛道旁展示苗银服饰,补给站提供本地特色美食,将竞技与非遗展示相结合,赛后游客留存率有显著提升。被称为“最美赛道”的武汉马拉松,今年专设了20多处樱花打卡点位,以湖北省博物馆的玉器漆器文物为灵感设计的奖牌也让参赛者切身感受荆楚文化,吸引大家从“参加一场赛”到“玩遍一座城”。武汉还同时推出体育消费展等系列活动,发放千万元体育消费券,努力推动体育服饰装备、体育培训乃至大健康行业蓬勃发展。

除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体育赛事还可以横向跨界,联动看似不相干的产业迅速升温。以F1中国大奖赛为例,我国F1“粉丝”数量已经突破2亿人,其中半数为女性,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正成为观赛主力。当地推出的嘉年华衍生品,除了传统文创周边外,更有针对女性车迷的樱花主题队服、碳纤维首饰、赛车元素彩妆等,销售火爆,首日即告罄。众多赛车体验项目,包括打卡F1模拟器和换胎体验、车手面对面、车手巡游等活动,均吸引很多观众前来深度参与。F1赛场外同步举行的上海汽车文化节,汽车博物馆、试车场、后备厢集市等众多文旅体商联动活动和消费新场景,让车迷们流连忘返。三天赛程共吸引超22万人次观众到现场观赛,直接带动当地会展服务、广告传媒、餐饮住宿、免税店甚至汽车等消费,大型体育赛事对地方经济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F1中国大奖赛前夕,上海汽车文化节的“格子旗嘉年华”活动在外滩举行

F1中国大奖赛前夕,上海汽车文化节的“格子旗嘉年华”活动在外滩举行

在各大赛事顺利举办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赋能支撑。去年曾人工驱雨的“汉马”今年直接来了个人工降雨控温,无人机、机器狗上岗协助保障赛事。F1赛道轰鸣间,500TB的数据被即时采集、存储、传输,相当于每天处理20万部高清电影;北外滩“第二现场”通过5G+8K技术,实现与墨尔本赛道的毫秒级直播互动;而模拟器挑战赛则让普通观众也能切身体验到时速265千米切过弯道时的重力压迫……“赛事+文旅”本质上都是服务业,以“赛事经济”加速度拉动消费的同时,我们更要把好事办好,不仅让赛事成为大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更要优化赛事活动的消费链条和服务保障。

从马拉松热到F1中国大奖赛,从“村BA”到亚冬会,“赛事+文旅”的融合模式在多地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期待更多地方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在“场景”上动脑筋、在“体验”上做文章,将赛场热度延伸至市井、商街、景区,把红红火火的赛事流量转化为居民和游客满满的获得感。(央广网评论员 姜葳)


上一篇:清明假期将至 热门目的地抢先看
下一篇:履行政治责任 学习好贯彻好新修改的代表法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

总访问量: n|总访客量: n|今日访问量: n|今日访客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