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邵家父子种田记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5-03 16:15:34 | 浏览:2703次 ]
分享到:

人民网记者 宋翠 刘祺2025年05月03日08:09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小字号


Play Video


“无人驾驶拖拉机很‘聪明’,只要把车开到地头,设好起始点,就可以作业了。”

当记者跟着老邵——山东日照莒县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下简称合作社)理事长邵明众来到刘官庄镇的地里时,几台拖拉机正“轰鸣”前行,在“自动”扶花生沟(使用农机设备对花生沟进行扶正和覆土的操作,以确保花生种子能顺利出苗,并减少漏种)。新鲜的泥土在拖拉机身后翻飞,形成一排排整齐的沟壑,蔚为壮观。

无人智能驾驶拖拉机正在作业。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无人智能驾驶拖拉机正在作业。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扶花生沟是个技术活,传统播种要求农机手有10年驾驶经验,作业偏差也只能靠经验和眼力,而且容易漏种。” 老邵喜滋滋地表示,“使用智能驾驶技术,拖拉机会自动调头,每行驶两公里的偏差只有2厘米,播种机自动覆膜,基本不会漏种。”

老邵虽种田这么多年,但他一直坚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一路向着种田科学化、农业现代化目标前行,成了时代“新农人”。2023年,老邵被县里聘为“特聘”技术员,成为村民眼中名副其实的“带头人”、种地“专家”。

作为沂蒙革命老区、农业大县,莒县是全国重要粮油生产基地,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跃。截至2024年,全县在营农民专业合作社2185家、家庭农场1158家,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典型代表。

“我们拥有各类动力机械及配套农机具 110 余台(套),覆盖了种收的全部流程。”老邵说,合作社7人打理2632亩土地,非常轻松。

无人智能驾驶拖拉机操作台内景。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无人智能驾驶拖拉机操作台内景。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在另一个地块里,麦苗已经拔节,正值春管的关键时期。“看见田里那‘雾’了吗?那是利用微喷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浇地。”

带着记者走到麦田中央位置的红房子——泵房,老邵一一介绍:“这2个红色的大罐是过滤系统,过滤水中杂质;这3个黄色的大桶是水肥一体化装置,只要点一下屏幕上的控制系统,每亩的流量、施肥、用药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坐在家里用手机就能操作。传统的漫灌方式既浪费水又影响小麦根系,而且还花费人力,现在一个人管理500亩地不成问题。”

合作社利用微喷技术为小麦拔节浇水。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合作社利用微喷技术为小麦拔节浇水。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让小麦管理更加精准。“通过无人机可以检测出哪块地有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管理,让每亩小麦增收200斤左右。”老邵说。

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亟需新鲜力量来继承和发展。在老邵的“忽悠”下,儿子邵长聪刚大学毕业就来到了合作社,承担了无人机飞防、智能驾驶、操作大型联合收割机等技术活,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邵”。后来,老邵又引来2名大学生,为合作社注入了发展的新活力。

无人机正在麦田上方作业。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无人机正在麦田上方作业。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坐在院子里,小邵操纵着手柄,无人机起飞,“嗡鸣”着打了一个旋,飞向村外的麦地。手柄的屏幕上,显示着无人机的高度、速度、流量、雾滴大小等。“喷洒的是叶面肥和杀菌药,相比传统的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上百倍。”

老邵告诉记者,现在种地很简单,从玉米小麦的精播、田间管理,到联合收割、粮食烘干,合作社全部实现了人工智能化,让种地变成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现如今,小邵在农村这片热土上,挥洒着青春热血和智慧——合作社除了流转的土地外,还代管着附近乡镇的2.8万亩地,给了他大显身手的机会。

而老邵则忙着参加关于水肥一体化方面的培训学习,汲取营养,精进技术——“我们耕种的不只是土地,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记者手记】

从镢头到键盘的蝶变,从老邵到小邵的传承,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征程有科技硬实力的突破,更离不开“新农人”群体的成长。当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这场发生在田埂上的生产力革命,正在重塑千年农耕文明的内涵,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澎湃动能。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学习·知行丨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2025年05月03日09: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Play Video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他常来到青年人中间,谈信仰,说梦想,论志向,是青年师、是青年友。

习近平总书记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在总书记的关怀和激励下,亿万中国青年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以青春之活力驱动民族之复兴,用青年之光彩挥写国家之未来。

视频制作:彭静
  素材协调:宋晨

(责编:彭静、邓志慧)


文化中国行 | 山河如画,国潮亮眼!五一文旅玩转多元体验

人民网记者 刘微

2025年05月03日09:4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五月的风轻拂过神州大地,山河壮丽、草木葱茏。从天山脚下到南海之滨,从巴山蜀水到烟雨江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长线深度游与县域“微度假”走热,传统非遗与国潮活动焕新,一场场流动的文化盛宴在全国各地精彩上演。

“五一”假期,新疆的果子沟大桥与雪山、草原交相辉映。受访者供图

“五一”假期,新疆的果子沟大桥与雪山、草原交相辉映。受访者供图

“五一”假期首日,清晨的伊犁河谷被日光唤醒,蜿蜒的公路上车流如织。“草原、雪山、峡谷、湖泊……这里的风景太美了,每一步都是惊喜。”来自郑州的白女士与家人一同踏上新疆伊犁自驾环线之旅,她们边走边拍,手机里存满了美景照片。

除了去新疆看大美风光,还有不少游客到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徒步穿行,去贵州黔东南跟着苗家绣娘学习传统技艺,在海南三亚解锁露营新玩法,感受海风与星空的浪漫邂逅。

这个假期,游客的出行半径显著扩大,人们不再满足于短途打卡式的匆匆一瞥,而是放慢脚步,走得更远、玩得更深,用心感受当地的生活节奏,细细品味独特的文化韵味。

与此同时,“小城故事”越唱越美,一批县域旅游目的地以“小而美”的姿态,成为年轻游客放松身心的首选之地。浙江安吉,青山绿水间,特色民宿错落有致,游客们在这里感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福建平潭,碧海蓝天相拥,梦幻的“蓝眼泪”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只为那一抹神秘的蓝色梦境。

“五一”假期,非遗曲子戏走进安徽省太湖县的惠民大舞台。刘辉摄

“五一”假期,非遗曲子戏走进安徽省太湖县的惠民大舞台。刘辉摄

此外,随着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热度持续攀升,以古城游、非遗游、汉服游等为代表的新中式游成为旅游亮点,文化的力量在假日出行中愈发凸显。

在重庆园博园,万株月季与蔷薇竞相盛放,文艺演出、非遗市集、知识问答等活动精彩不断。银发族在广场欣赏川剧表演,亲子家庭体验手工扎染,年轻人排队收集文创印章……不同年龄层的游客各得其乐,这种一园多景、移步换韵的设计,恰是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

不仅如此,在山西太原,钟楼步行街焕新升级,国风舞蹈翩若惊鸿,古巷间尽显东方美学魅力;在湖北十堰的武当山上,武术表演刚柔并济,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在安徽黄山,舞狮表演热闹非凡,漆扇体验区人头攒动;湖南张家界的非遗民俗秀原汁原味,三棒鼓铿锵有力,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的拓展应用,为文旅行业注入新动能。多个平台推出智能推荐系统,为游客生成个性化行程。“我以前会花好几天的时间在网上查各种信息,做攻略,现在用AI几分钟就能搞定,还会根据我的时间安排做行程规划,推荐特色美食和小众景点,省心又实用。”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张扬笑着说。

在这个春末夏初的美好时节,人们走出家门,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心灵感受国风国潮的独特魅力。文旅市场的火热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这场关于诗与远方的美好旅程,正在神州大地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


人民网评: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②

华 宁

2025年05月03日08:08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守护大河之洲的姑娘赵亚杰,与鸟结缘,10余年来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生物学插上科技的翅膀;心怀航天梦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通过不懈努力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钳工牛菲菲,长期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凭借其精湛技艺成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青春的航船,须以勤奋学习为动力;青春的翱翔,须以过硬本领为羽翼;青春的奔跑,须以扎实才干为能量。

观察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名单的先进事迹,其中一个共性之处就在于日积月累学习钻研,以过硬本领为社会作出宝贵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其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其素质本领影响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自五四运动百余年来,一代代优秀青年追求科学、践行真理,不断汇聚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理应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

知识是成才立业的阶梯,也是锤炼品格的基石。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国产大模型火爆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崭露头角,低空经济“越飞越高”,数字技术融入千行百业……创新创造创业的热闹场景不仅呼唤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同时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如饥似渴学习、与时俱进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才能确保素质和能力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

学与用要贯通,知与行要合一,实学与实干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学识、见识,必须应用到实践中方可以更好砺真知、悟真谛。从奔赴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青年志愿者,到掌握新技术带动农民群众致富的“新农人”;从怀揣“清澈的爱”戍卫国家安全的解放军战士,到鏖战在科研攻关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无不是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磨意志、长才干、壮筋骨。基层亦是课堂,实践亦是老师。把学习内容与青春汗水洒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青年人定能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广大青年必将肩负起“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相关阅读:

人民网评:做自己追梦路上的主角

(责编:徐玉涵、曲源)


人民网评: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②

华 宁

2025年05月03日08:08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守护大河之洲的姑娘赵亚杰,与鸟结缘,10余年来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生物学插上科技的翅膀;心怀航天梦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通过不懈努力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钳工牛菲菲,长期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凭借其精湛技艺成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青春的航船,须以勤奋学习为动力;青春的翱翔,须以过硬本领为羽翼;青春的奔跑,须以扎实才干为能量。

观察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名单的先进事迹,其中一个共性之处就在于日积月累学习钻研,以过硬本领为社会作出宝贵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其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其素质本领影响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自五四运动百余年来,一代代优秀青年追求科学、践行真理,不断汇聚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理应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

知识是成才立业的阶梯,也是锤炼品格的基石。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国产大模型火爆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崭露头角,低空经济“越飞越高”,数字技术融入千行百业……创新创造创业的热闹场景不仅呼唤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同时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如饥似渴学习、与时俱进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才能确保素质和能力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

学与用要贯通,知与行要合一,实学与实干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学识、见识,必须应用到实践中方可以更好砺真知、悟真谛。从奔赴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青年志愿者,到掌握新技术带动农民群众致富的“新农人”;从怀揣“清澈的爱”戍卫国家安全的解放军战士,到鏖战在科研攻关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无不是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磨意志、长才干、壮筋骨。基层亦是课堂,实践亦是老师。把学习内容与青春汗水洒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青年人定能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广大青年必将肩负起“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相关阅读:

人民网评:做自己追梦路上的主角

(责编:徐玉涵、曲源)

时政微观察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给出行动指南

2025-05-03 15:33:18央视新闻

36人参与26评论

时政微观察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给出行动指南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场谋篇布局的座谈会给出答案。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分析形势变化,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道:“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现在,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

从1953年至今,14个五年规划(计划)见证着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根据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安排,我国将用“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时间节点上看,“十五五”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如何谋划好这关键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总书记进一步指明方向:“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要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如何沉着应变?

“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强调“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稳住了就业、企业、市场和预期,中国经济就有了坚实的底盘支撑。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十五五”时期,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是必答题。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徐汇区“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考察。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徐汇区“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考察。

在座谈会召开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对上海提出新要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更加突出”四个字,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遵循。

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这是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

从“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到“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 。

五年规划,既是“国事”,也是“家事”。只有通过一项项可感可及的政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更好彰显造福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5.4%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潜力。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5.4%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潜力。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加紧落实各项规划目标任务时不我待,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击鼓催征。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编辑丨江雨航 杨彩云

“文化+旅游”促跨界融合解锁流量密码 释放“假日经济”新活力

2025-05-03 13:37:33央视网

0人参与0评论

央视网消息:5月2日是“五一”假期第二天,出游的人们此刻应该正在乐享悠闲时光。有人游山玩水、饱览自然风光,也有人走街串巷、感受异乡风情;有人走进古镇、品味历史遗韵,也有人奔赴乡野、体验农家乐趣。五月的中国芳菲正盛,文旅市场火热,假日经济充满活力。

Loaded69.84%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23/Duration 1:53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景区人气旺 预计假期接待游客8万人次

“五一”假期,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迎来客流高峰,这座承载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致的服务,笑迎八方宾朋。

“五一”假期第一天,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景区入口便人头攒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耐心引导,现场秩序井然。进入避暑山庄,古朴庄重的宫殿区首先映入眼帘。

眼下正值避暑山庄最美的季节,澄澈湖水与典雅古建筑相互辉映。漫步青砖古道,游人或驻足拍照,或泛舟湖上。古香古色的画舫缓缓穿行,让游客真切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据预测,今年“五一”假期,避暑山庄会在5月2日至4日迎来客流高峰,预计接待游客总数达8万人次。为应对旅游高峰,景区提前谋划,采取多项措施。

Loaded58.73%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1:25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福建漳州:千年古城焕新韵 偶艺盛宴引客潮

福建漳州古城拥有1200多年历史,漳州布袋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五一”假期,当地举办第三届“木偶嘉年华”活动,以“古城有戏 偶来献艺”为主题,为消费者打造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

在漳州古城北广场,高跷戏剧《哪吒传奇》惊艳亮相。舞台上,三米高的高跷演员与仅三十公分的漳州国家级非遗传统布袋木偶同台对话,形成“顶天立地”与“掌上乾坤”的奇妙反差,令人拍案叫绝。机器狗也化身赛博“哮天犬”,腾空、跳跃,引得现场喝彩连连。

在古城木偶艺术表演馆,《雷万春打虎》《哪吒闹海》等经典剧目循环上演,引来满堂喝彩。大街上,巨型木偶、传统非遗巡游等演出接连不断,融合了漳州美食、传统文化等元素的文创产品也吸引游客驻足停留。

Loaded57.77%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1:21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新疆喀什:古城人气旺 首日客流超17万人次

“五一”假期,新疆喀什古城迎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人们穿梭在小巷中领略着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假期首日,喀什古城游客量就超过17万人次。

作为喀什古城景区的重要活动,开城仪式一直是游客们打卡的首选。上午十点半,仪式开始,舞蹈、杂技交融的表演瞬间点燃了游客们的热情。

为丰富游客体验,喀什古城持续推进景区演艺项目焕新升级。全新推出“铁匠铺交响曲”“智慧的阿凡提”等情景剧,以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深度感受古城文化魅力。

为持续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喀什古城内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改造。

Loaded51.29%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1:35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科技赋能+智慧服务 提升旅游体验

“五一”假期,多个景区推出了科技体验和沉浸式项目,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安全保障,让游客玩得舒心、安心。

这个假期,在湖南永州零陵古城景区展示中心,机器人为游客带来了精彩表演。机器人体验区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们参与其中。晚上,1000架无人机在空中变幻出各种炫酷图案与本地文化创意造型,配合非遗打铁花的炽烈火焰,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浪漫体验。当地文旅部门预计,“五一”假期前三天,永州零陵区将吸引超20万人次游客前来打卡赏玩。

在江苏连云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故事段落被搬进了景区。360度全景屏幕叠加光影特效,吸引不少游客观看。

在连云港民主路老街,霓裳歌舞、街头杂耍轮番上演,给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游玩体验。当地文旅部门预计,“五一”假日期间,街区客流将达7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0%,带动沿街商户营业收入增加170%以上。

眼下,湖北麻城龟峰山景区万亩杜鹃花海迎来最美赏花期,漫山遍野的“红色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当地公安启用无人机智慧巡控系统,人流量高峰时期提前预警,高空进行人员分流等,保障游客出行安全。

老房子“归来”人潮涌

2025-05-03 13:50:28大武汉

0人参与0评论

老房子“归来”人潮涌

导航地图上,细细的交通热力红线串联起三镇山水与红墙灰瓦。汉口历史风貌街区与武昌古城,正以文化为经纬,在长江两岸织就文旅新图景。

“五一”的武汉,游客如织。历经数年乃至20年修缮的一批百年历史建筑,更是活化成顶流。

假期首日,巴公房子、咸安坊、昙华林等历史街区,游客数量达8万~10万人次。

巴公房子。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巴公房子。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变身文化酒店后,这是巴公房子过的第一个“五一”。

红砖穹顶之下,数十只气球顶着“我在武汉很想你”字样,被姑娘们拽着,在人群间欢乐游走。

肖玉一手拉着其中一只,半倚红墙,仰头45度,完成了游览巴公房子的“标准照”。

“我从郑州过来,逛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巴公房子。”她抚摸着雕花栏杆,漫步花砖地板,仿若穿越了115年光阴。

“五一”假期首日,位于江岸区的这座焕新归来的百年老建筑,单日客流超过10万人次,跻身武汉新顶流地标。

1910年,巴公房子建成,成为汉口最大的高等公寓楼。楼主为俄国茶商之首——巴诺夫兄弟。

彼时,中国出口的茶叶占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占国内出口茶叶的60%,直跑出一条万里茶道,贯通欧亚。

2021年,逾百岁的巴公房子开始修葺翻新。

武汉文旅集团城市风貌公司作为项目运营方,经过种种考量,最终决定将巴公房子活化利用为一家精品酒店。“巴公房子作为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的重点项目,应挖掘其百年历史文化价值,焕新成为一处探索历史建筑与时代魅力的精品。”一位负责人说。

2024年,巴公房子修缮一新,变身武汉风貌巴公邸酒店,拥有45间客房。10座木质楼梯被完整保留。酒店的吊灯、壁炉柜、石膏线巧妙融合古典与现代。

酒店万里茶道展览馆,以光影讲述巴诺夫兄弟与巴公房子的故事,“让游客能重温万里茶道的繁荣盛景、东方茶港的荣光”。

咸安坊。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咸安坊。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咸安坊的石库门建筑,成为“五一”游客们的另一个必到打卡点。假期首日,咸安坊客流量7万人次,同比增长350%。

如瀑的粉色花墙前,东北来的于女士带着一家老小拍了一张全家福,湛蓝天空下的一丛丛蔷薇,迷得有点晃眼,“没想到,美起来不比樱花差”。

她还没想到,身后的那栋楼,曾住过她的一位“老乡”——作家萧红。

上世纪30年代,与这位传奇作家比邻而居的,还有“棉花大王”黄少山、轮船巨头卢作孚和汉剧大师陈伯华。

名流云集的咸安坊,建于1915年。监利棉花商人黄少山仿照上海流行的石库门风格,筑造一批高档住宅。

“钢窗蜡板石库门、花岗石路红墙瓦”,就此成为汉口高端住宅的代表形象。

所谓“钢窗蜡板”,是指窗户都装有黑色钢窗栅,图案大多为矩形轮廓,对称分布;透过窗户看屋内,暗红色木地板在打蜡后反射着油润光泽。

2016年,咸安坊进入整体修缮,“钢窗蜡板”被重点保护。

在咸安坊项目运营方、武汉华发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洪林看来,仅保留经典里份的原汁原味,并非咸安坊的最终“归宿”。

开街两年,咸安坊入驻首店品牌数量达65家,占比68%,比例远超国内商业体首店占比水平。

纷飞战火中,萧红曾隔江远望对岸烈火,希冀自己能开间咖啡馆,安宁度日。

而今,她的故居周围,咖啡店数步可见,高端健身中心、生活美学体验馆、品牌博物馆等,如同朵朵蔷薇,正一一绽放。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张锦涛 摄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张锦涛 摄

5月1日下午3时,昙华林当代艺术中心窗台边,响起悠扬巴松。武昌区青年爱乐乐团乐手邓雯目之所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游客们沿“之”字形汉白玉台阶,拾级而上,北欧风情的拱券门、宝瓶柱与回廊柱沉浸于西洋乐中,愈发鲜活。

在这个武汉仅存的北欧风格建筑群落中,5栋红瓦大坡屋顶建筑依山而建,神采奕奕。

整个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随花园山、螃蟹岬并行,东西向延展1200米,52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铺陈,中西文化和谐共生,成就一部“活”的武汉近代史书。

600多年,武昌城扩建定型,昙华林缓缓登台。

2005年,昙华林街区首次启动改造。

2016年,瑞典教区3.7公顷范围被纳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武昌古城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与利用,是为了让建筑以‘街头化博物馆’形式呈现,历史故事能被轻松叙述、被人人看到。我们期待每个人走进昙华林能解读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密码,让保留、整治、延续与创新在规划中灵活运用。”

2024年春,伴随着昙华林三期开放,包括仁济医院在内的52处百年历史建筑全部完成升级。

“五一”的夜晚,夏斗寅公馆改造成的昙华剧场内,身着民国服饰的年轻演员演绎舞台剧《昙华林一九三八》。

台下座无虚席,在青涩的声声呐喊中,观众重回抗战年代。

这一日,8万游客涌入昙华林,与这座城完成了一次穿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长江日报记者杨菁 通讯员刘文静 李晗 袁新怡 参与采写:汪丽婷 栾嘉雯 制图:张莉)

微博

上一篇: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那年,她22岁
下一篇:汇聚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南方力量(和音)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