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2025年09月03日07: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盛大节日。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共同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正是要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8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野蛮残暴,给中国人民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激起中华儿女的顽强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与侵略者血战到底、抗战到底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爱国将士视死如归,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这一伟大胜利,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捍卫人类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深刻启示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正义事业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这一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新征程上,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就没有成就不了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同时,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近代以后,尽管屡遭列强侵略、凌辱、掠夺,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就是把他们为之牺牲、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面向未来,时、势、义都在我们这一边。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有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我们一定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3日 04 版)
(责编:卫嘉、付龙)
2025年09月03日07:45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令侵略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名字,让越来越多中国人挺身而出。
这个名字,唤醒了沉睡的巨狮;
这个名字,让散沙聚成磐石。
作家朱自清在这一天写下——

自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以来,四万万中国人终于有了共同的名字:
中华民族

从危亡到复兴,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华社推出重磅纪录片《唤名中华》。

(责编:赵忆桐、袁勃)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展示的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复兴之路。
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也是迄今抗战胜利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强大的军力展示,也是对一个国家捍卫世界和平能力的检验。
必然地,这次历史性阅兵,也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诸多启示。
很激动,也完全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10点吧,中国给世界的10个强烈信号。

第一,今天的中国,那是相当自信。
一个领导人,没有充足的自信,一般不会也不敢举行大阅兵。军队威武雄壮,大国重器让人振奋,领导人也格外精神。这也足以显现领导人对局势的把控,对未来的自信,对战胜任何挑战的自信。在一个杂音纷现的转型时期,领导人的自信,很重要,也必然转化为一个国家的自信。
第二,今天的中国,尖端武器很多。
大国重器,就不需要我多说,相信全世界也都看在眼里。大量尖端武器,都还是第一次公开亮相。现在的中国,毫无疑问,是历史上军力最强大的时刻。这还是大大方方向全世界展示出来的,肯定还有未展示的。那又会是什么撒手锏?利器示人非为耀武,实乃止戈为武之智慧!

第三,今天的中国,更是不可战胜。
还是很感慨的。前几天去虎门,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看得特别憋闷。落后就要挨打,那百年屈辱,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这次大阅兵,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现在的中国,是不可战胜的。我们有足够的力量保卫中国。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那是不好办的!一个从苦难中崛起的民族,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与力量的分量。
第四,今天的中国,永远不忘历史。
让人感动的一幕,一众抗战老兵,端坐在天安门城楼,领导人们经过,纷纷俯身与老兵们握手。老兵永远不死,只会逐渐凋零。老兵永远不死,英雄注定永恒。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永远不忘,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我们永远铭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回响,更是未来的灯塔;尊重历史的国家,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第五,今天的中国,治理让人惊艳。
坦率地说,这么大规模的阅兵和欢庆活动,换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比中国做得更好。印度能做到吗?法国能做到吗?更别提美国了。国情不同,不作简单对比,但特朗普不来肯定都亏了。这背后是什么?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中国的治理能力。卓越的治理能力,不仅体现在盛典的辉煌,更蕴含于日常的精细与高效。
第六,今天的中国,朋友遍及天下。
虽然日本各种阻扰、西方不乏泼冷水,但我们看到,普京来了,金正恩来了,中国的陆地邻国中,除印度、不丹、阿富汗外,所有国家都有领导人出席。五大洲都有领导人到来。近者悦,远者来,这就是中国的外交艺术,也是千年东方智慧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生动实践。真正的朋友不会因距离而疏远,也不会因风雨而离去。

第七,今天的中国,更是格外团结。
非同寻常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还有,就是团结,全国上下非同一般的团结。看完这场阅兵,谁不激动?谁不振奋?谁不为今天的中国骄傲和自豪?团结如钢,无坚不摧;众志成城,无往不胜。 当亿万颗心为同一个梦想跳动时,这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第八,今天的中国,真的爱好和平。
必须强调一点,中国很强大,但今天的中国,才是一个真正和平的国家。过去40年,哪一个大国没有卷入过任何战争?只有中国。对西方来说,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真正的强大,不是让世界屈服于你的意志,而是让和平成为共同的追求。和平不是无力的妥协,而是强大之后的从容选择。

第九,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了不得。
广场上受阅的人,绝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但他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真的看了让人特别感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每一代人,都将成为历史的中流砥柱。不要看不起90后00后,今后的中国,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十,今天的中国,注定势不可挡。
广场阅兵,气势吞山河,真看得人热血沸腾。谁能想到,几年前,这支军队还备受贪腐困扰。但现在,军队展现出的强大战力,让人刮目相看。变化背后,毫无疑问是决心、胆略和担当,但更是做事的认真。世上最难的事是认真,最简单的事也是认真。认真,在中国就没什么办不到!一个认真的民族,伟大复兴也注定势不可挡。
嘉 佑
2025年09月03日07:55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上,一个个鲜明符号,映照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特别是橄榄枝,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更知和平的珍贵。回望80年前,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意志和英勇斗争,击退了侵略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穿过历史的烟云、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掷地有声地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今日的和平,是中国人民昔日用铁与血换来的。越是如此,我们越是深知“毫不动摇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多么的重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我们以史为鉴,从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纪念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应该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又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全世界而言,和平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恰是全球和平力量、发展力量的基本盘,恰能更好增益世界的稳定性。
更重要的是,和平的愿景、和平的行动,熔铸于中华“和”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中深深烙印着“和合共生”“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等理念。发展至今,中国也始终秉持“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强加于人”的追求。正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不仅赢得世界赞誉,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80年后,我们依旧坚信: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未来在哪里?就在力促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上——中国高铁助力印尼群众加速奔向美好生活、杂交水稻让马达加斯加稻农洋溢着幸福笑容、太阳能灯照亮圭亚那的村庄夜晚;就在把倡议变现实的智慧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展现了中国济世为民的情怀与担当。
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从理念到共识再到行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只有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大家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和平才有希望。
相关阅读:
(责编:孟哲、付龙)
人民网“行进中国”上海调研采访团2025年09月03日08:0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仅仅38天,位于黄浦江畔的“模速空间”从毛坯到“拎包入住”;2年间,这里入驻企业百余家,累计推动50个备案大模型落地,约占全市的61%……
上海这片土地上,发展的温度与速度同样瞩目:中心城区的宝兴里172天实现100%旧改签约,杨浦228街坊蜕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板,数万张建设者之家床位让奋斗者安身立命。
“五个中心”协同发力更显硬核实力:2024年3650.3万亿元的金融市场成交额、连续15年全球第一的集装箱吞吐量、1.8万亿元规模的三大先导产业基金,共同构筑起这座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骨架。

陆家嘴刺破云霄的天际线。人民网 马作鹏摄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数智变革激活发展新动能
黄浦江畔,徐汇西岸。
在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一群群投身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年轻人在这片年轻的空间里脚步匆匆。来到这里的人,没过多久就会知道这样一句话:“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楼下,大厅的“排片表”展示着各类人工智能主题行业交流活动,路演厅经常举办创业政策培训与科技沙龙,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内陈列众多AI科技产品。
楼上,白板上记录着各种思维导图和技术路线,茶水间,人们打个照面聊几句,不多时就可能“头脑风暴”出新点子、共性需求、技术落地乃至战略合作……

“模速空间”活动排片表。人民网 马作鹏摄
“在模速空间,无问芯穹首次实现了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种芯片上的高效协同部署、运行,就像架了一座桥,让芯片的混合效率达到97%以上。”无问芯穹首席执行官夏立雪告诉记者。
作为“模速空间”首批入驻企业之一,成立于2023年的无问芯穹如今已发展成国内AI基础设施头部公司,核心技术接入10余种芯片,服务全国20余个省区市。
当大多数人的目光聚焦于算力、算法时,位于“模速空间”的库帕思却将焦点放在了人工智能的另一关键环节——高质量语料数据。
“自2024年3月运营以来,我们用了几个月就在行业内首次完成了语料战略平台‘四梁八柱’的搭建。目前,库帕思面向基础大模型及行业垂类大模型已经语料化了众多高质量语料数据集,覆盖了多模态、金融、教育等10多个行业。”库帕思CEO黄海清介绍。
这家由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人民网等11家单位共同组建的企业,正致力于成为中国首家专业人工智能语料公司,打造基于世界知识体系和价值对齐的大模型语料“超级工厂”。
“上楼搞研发,下楼买算力”成了这个空间内“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真实写照。

“模速空间”服务中心。人民网 马作鹏摄
成立不到两年,总面积超6万平方米的“模速空间”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大模型领域的“超级孵化器”。如今,“模速空间”正在向全世界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出“邀请函”——来到上海黄浦江畔,参与其中。
沿黄浦江畔一路漫步,上海发展势头强劲。从徐汇西岸“模速空间”加速创新孵化到黄浦“中央科创区”能级持续跃升,从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动能澎湃,未来产业布局提速,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凝“新”聚力 擦亮“人民之城”幸福底色
“户均面积12.6平方米,鸽子笼一样,一家几口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大姑娘换个衣服,老爸都得出门避避;这么陡、这么窄的楼梯,古稀老人每天拎着马桶爬上爬下……”说起当年宝兴里的居住窘境,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很感慨。

旧改前,宝兴里居民的居住场景。宝兴居民区供图
2020年6月26日,宝兴里最后一户居民搬迁完毕,1136户持证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仅用172天,刷新中心城区旧改成果新纪录。
都知道旧改难,但这是“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的民生关切。2022年7月,上海宣告历史性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众多百姓搬离逼仄简陋的旧屋,圆了新居梦。
马不停蹄。上海又将城市更新重点转向更难啃的硬骨头——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小梁薄板等不成套职工旧住宅以及城中村“两旧一村”改造。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上海,市民驿站、社区食堂、托幼“宝宝屋”、城市书房、口袋公园等随处可见。
走进虹口区曲阳社区,一座座温馨的“宝宝屋”迎接着1—3岁幼儿的到来。“就嵌入在居民区里,家长有事外出,宝宝可以交给我们临时托管。”在密二居民区宝宝屋里,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们正在嬉戏玩耍。
再看黄浦江对岸的浦东——全长12.5公里的“水环”,镶嵌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市民漫步其间,移步换景;2平方公里的世博文化公园,估值千亿,听取百姓意见,建成公共景观设施,被市民称为“上海阿勒泰”……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些散布在城市肌理中的民生设施,既见证着上海天际线的不断攀升,更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温度,让不同群体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归属感。
1990年出生的张颂蔚来自河北,是上海上保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23年底,他和同事一起搬进了位于闵行区马桥镇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四人间,一张床位每月500元,房间里配有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居住区还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这对爱运动的张颂蔚来说惊喜不小。

工作之余,张颂蔚(右)喜欢与室友打打篮球。人民网记者 王初摄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上海近年建造启用了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2万套(间),完成全年目标的60.4%;新增供应3.7万套(间),达成全年目标的61.7%。上半年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新增筹措供应床位18777张,完成全年目标的62.6%。
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设者、服务者都能找到合适的住所,也正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与万千奋斗者“双向奔赴”的真实写照。
“五个中心”攥指成拳 蓝图绘就实景画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给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期间,上海以科创中心建设为牵引,推动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五指成拳”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科创板作为改革“试验田”,开市六年间已支持589家硬科技企业上市,累计融资超1万亿元,其中上海累计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保持全国第一。1000亿元规模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精准滴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也在转型升级。上海累计培育30余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超1000万台工业设备,开发1.6万多个工业软件,构建超3.5万个工业机理模型,服务企业总数超116万家。
一组数据可透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2024年,上海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5150.6万标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世界第三;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600万人次,正在构建起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全新格局……
站在黄浦江畔远眺,这座GDP突破5万亿元的超大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画笔,将“五个中心”建设蓝图勾勒成生动实景。
从“模速空间”里不断诞生的技术突破,到宝兴里居民脸上舒心的笑容;从科创板“硬核”企业的上市钟声,到洋山港无人码头的汽笛轰鸣……上海的高质量发展,无不体现其中。
(唐小丽、马作鹏、董志雯、轩召强、金煜纯)
点击进入专题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地方系列报道】
辽宁篇 安徽篇 湖北篇 山东篇 广东篇 江西篇 浙江篇 吉林篇 山西篇 重庆篇 河南篇 陕西篇 湖南篇
(责编:肖鑫、唐嘉艺)
2025年09月03日08:55 | 来源:福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伟大的胜利——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榕举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9月2日,周祖翼、赵龙、滕佳材、郭宁宁等福建省领导前往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伟大的胜利——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下午3时许,省领导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展厅。此次主题展览以福建抗战历史为切入点,分为“民族劫难、国人奋起”“民族先锋、中流砥柱”“众志成城、保家卫土”“八闽儿女、征战南北”“夺取胜利、铭记历史”五个部分。杨成武将军用过的望远镜,大湖战役中向日军投掷手榴弹的中国士兵照片,抗战时期在永安出版的部分报刊、书籍,华侨抗战捐款的收据、银行汇票,台胞抗日队伍“台湾义勇队”行进中的图片,张廷发将军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320余幅照片、近290件文物,全景式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福建抗战的烽火岁月、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充分体现了在民族危难之际,八闽儿女、闽籍华侨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闽台同胞并肩战斗,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观中,省领导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详细询问具体情况,共同重温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周祖翼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作出的历史贡献,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保护好红色遗迹,把这片红色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用经得起检验的发展实绩告慰历史、告慰先烈。要继承先辈们的遗志,锚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使命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福建贡献。要把主题展览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干部群众参观学习,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更好汇聚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磅礴力量。
省领导张彦、迟耀云、吴偕林、石好勇、王永礼、苗延红、林文斌、周联清,驻闽部队领导等参加。(记者 周琳)
(责编:江苇杭、刘卿)
2025年09月03日09:33 | 来源:厦门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厦门规划展示馆上线

线下规划展览馆的“厦门大沙盘”也被搬到线上。
记者9月2日从厦门市资源规划局获悉,9月1日,厦门规划展示馆正式上线。市民游客无需出门,通过PC端、手机端、VR端,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厦门规划建设发展的独特魅力。
借助元宇宙空间技术,厦门规划展示馆整合厦门城市多方数字信息资源,利用三维仿真、VR、AI等多种智能技术,打造一个集城市形象、历史文脉、规划建设情景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厦门、展示城市形象的综合性体验平台,让规划从“图纸上的文字”变为“可体验的现实”。
“传统线下规划馆受限于空间规模与展示形式,存在占地成本高、内容更新慢、互动体验单一等痛点。”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厦门规划展示馆打造一个“可生长”的数字空间,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是PC端、手机端还是VR端,都可根据场景自由切换,居家就能“走进”展厅。
目前,厦门规划展示馆开放遇见山海(序厅)、山海之魂(历史人文厅)、山海之城(规划建设厅)三大主题展厅,推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相关内容线上图文展示,以“时空脉络”为线索,“影片+数据+交互”组合,通过23个功能模块、65条影片,立体呈现厦门风貌和规划成果。
此外,线下的厦门规划展览馆同样进行提升改造。厦门规划展览馆二楼线下主体验区内,以“多感官沉浸”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元宇宙-VR体验区、飞越厦门-VR体验舱、“海上游艇观光”VR体验舱四大场景,用科技赋能,让体验者用不同视角看厦门。(文/图 记者 朱道衡)
(责编:陈楚楚、刘卿)
署名文章: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2025-10-27 20:46:09新华社0人参与0评论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两..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