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颜氏渊源(颜永军撰)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18-05-24 11:31:25 | 浏览:11029次 ]
分享到:

颜姓渊源

(颜永军讯)颜姓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算不上一个大姓,但人才辈出,在文学、文字学、史学、哲学、家训、书法等领域成 就卓著。颜氏家族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发展迄今已有近 三千年的历史。出自黄帝姬姓,是晏安的后裔。历经唐虞夏商诸代而不能记其传。 商亡,周兴。周武王统一天下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 采取“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措施,封古邾国晏安的后裔侠(挟)为邾子。其封国北邻鲁国,占有今邹城、滕州、枣 庄、费县西部、济宁、鱼台东部的土地。自侠公受封传至夷甫公,已是七代七君。因夷甫有功于 周王室,封其为公爵,故《公羊传》称他为颜公,卒谥“武”,又称武公。夷甫有二子,长子夏父,次子友。长子夏父承袭 其父爵位及曹姓邾国的君位。其次子友别封郳,国名小邾,子爵,史称小邾子。其国是今天的山东枣庄市的区域。 《谱》云:小邾,邾侠之后也。夷父有功于周,其子友别封为附庸,居郳。又说:“迨后数从齐桓勤王,晋爵为子, 乃称国为小邾,君为小邾子。”友公被封为小邾后,对公爵曹姓邾国来说已是另一支 派,其后裔不得继续以曹为姓。友据当时的惯例,以其父邾 武公夷甫的字“颜”为氏。一说,邾国是鲁国附庸,鲁仇恨夷甫助宣王平鲁乱,且担心邾日益强大会威胁鲁国,便向新 继位的周幽王宫涅诬告武公图谋不轨,武公蒙冤被诛。郳国君友,因亡父蒙冤以父字“颜”为氏。这就是颜姓的由来, 也就称颜友为颜姓的始祖。从始祖颜友公开始,历经 18 传至孔门高徒颜回,德冠孔门四科,被后世历代帝王於贤者尊为“復聖颜子”,被颜 氏后人列为一世祖。 自二代颜歆至二十三代颜敫,历时七百余年,历经秦、汉两诸朝,均记为单传。二十四代两公颜斐、颜盛。颜斐为京兆尹,颜盛任尚书郎,世居于鲁(今山东曲阜)。可能由于这 一历史时期只记宗子不记支庶,从颜(子)回至二十二代颜亮颜子后裔人丁显得并不兴旺。

二十四代颜盛,字叔台、又字叔震,汉末时任尚书郎,仕魏,历任青、徐二州刺史,赐爵关内侯。魏 文帝黄初年间就任徐州刺史,携眷属由鲁(曲阜)迁 徙琅琊临沂。因代传孝恭,其居被后世称为“孝悌里”。

颜盛生四子,颜钦、颜曾、颜兴、颜士光。自颜盛迁徙琅琊临沂后,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琅琊颜氏”成 为望族。 颜氏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宗子为首的颜子后裔或因官职变更,或因政权更迭,先后有几次大的迁徙。 二十四代颜盛,迁徙琅琊临沂,就成为第一次大迁徙。

   晋代,二十七代颜含,时任司马睿幕府参军,亦率家族南渡建邺,为过江“百族”之一,侨居上元长 干里,所居巷名“颜家巷”(今南京中华门一带),为 第二次大迁徙。北周建德六年(公元 577 年),三十五代颜之推,应武帝征召,举家随驾入关,徙居京城长安(今西安), 为第三次大迁徙。 四十三代颜旻,五代十国时期,率五子及近支族人,辗转东移回归于鲁,为第四次大迁徙。 五次大迁徙中颜歧公、颜倫公、颜岹公的后裔。 北宋时期,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渡江南徙建立南宋政权。以宗子五十代颜峣、颜岐、颜倫、颜岹等兄 弟子侄,奉旨于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 年)以承务 郎之职伴驾南徙,成为第五次大迁徙,颜子后裔已遍及全国各地。 居住在南京、扬州、淮安、镇江、常州、无锡、苏 州、盐城、泰州、南通、连云港等地族人中,大多数

颜氏宗亲是第五次大迁徒分部江苏各地。江苏无锡颜氏部分如下: 一、江阴颜氏堂号:克复堂 江阴梧塍 1、是第五次大迁徒-扈跸南徒,据颜氏谱序介绍:南徒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宋高宗赵构南渡长江,以颜子五十代孙宗子颜峣(四十九代颜复生六子:峣、岐、崘、颜 岹、……)为首的叔兄十一人奉召伴驾,颜氏后 裔再次南徒。五十代颜崘后裔落居苏州枫桥名为颜家里,明初太祖朱元璋因姑苏城兵毁城破,五 十七颜远尽移诸于江阴祝塘、文林一代。(现约 有 2500 多户 4000 人左右)夏港颜氏堂号:克复堂 2、据江西省九江市德化县马廻岭谱书记载:

六十余世颜南山公配郭氏(生于元明之际约公元 1368 年,)随子、颜荣号、代詹,、配董氏、(生 于永乐四年间约公元 1406 年。)从山东省兖州市 曲阜县领兵于江苏省常州府江阴县都下港,屯兵八年在江阴都下港,(现夏港镇)。后颜南山公又随子颜荣领兵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化县马廻岭落 户安家。是否留一支脉在此地麻烦宗亲留意。二、宜兴颜氏堂号:克复堂 1、据常州武进颜氏宗谱记载:是第五次大迁徒扈跸南,徒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宋高宗赵构南渡长江,以颜子五十代孙宗子颜峣(四十九代颜复生六子:峣、岐、 崘、颜岹……)为首的叔兄十一人奉召伴驾,颜 氏后裔再次南徒。五十代颜岐后裔居昆陵琥进杏村(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区百丈镇杏村)五十一颜 师唐徒居宜兴市新建镇闸上村定庄(现约有 80 户 300 人左右)三、无锡市区颜氏 盐城颜氏堂号:四勿堂 1、是第五次大迁徒-扈跸南徒,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宋高宗赵构南渡长江,以颜子五十代孙宗子颜峣(四十九代 颜复生六子:峣、岐、崘、颜岹、……)为首的 叔兄十一人奉召伴驾,颜氏后裔再次南徒。五十代颜崘后裔落居苏州阊门名为颜家里,明初太祖朱元璋因姑苏城兵毁城破,颜子后裔约六十代左 右颜良孚尽移诸大族于异地(盐渎)今盐城,当时迁移有昆四兄弟,长子:颜良孚迁盐渎今盐城, 次子:颜良馨迁兴化,三子:颜良存迁(海陵) 今高邮,四子:颜良弼迁(白驹)今大丰白驹。部分宗亲参加当地科学、经济、技术、教育等事业的工作,为长江三角州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定居无锡。 淮安颜氏堂号:克复堂 2、据颜氏谱序介绍:是第五次大迁徒-扈跸南徒,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宋高宗赵构南渡长江,以颜子五十代孙宗子颜峣 (四十九代颜复生六子:峣、岐、崘、颜岹、……) 为首的叔兄十一人奉召伴驾,颜氏后裔再次南徒。五十代颜岹后裔落居苏州阊门名为颜家里, 明初太祖朱元璋因姑苏城兵毁城破,五十代颜岹 后裔后迁移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颜老庄。部分宗亲参加当地科学、经济、技术、教育等事业的工作, 为长江三角州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定居无锡。 山东枣庄颜氏堂号:克复堂

3、枣庄颜氏概况

颜氏始祖的发源地——枣庄,居 住着山东十六户中的大宗户、龙湾户,泗东户,泗皋户等后裔 【大宗户枣庄薛城支派】该支系七十三代颜锡佑、 颜锡林,清朝时期由曲阜迁徙薛城,后裔分居薛城陶庄、天齐庙、巩湖等村庄。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属 大宗户支薛城支系。 七十四代颜振锡迁徙陶庄镇天齐庙村。七十七代颜世喜、颜世玲迁徙安徽淮北。 七十八代颜廷国、颜廷贵、颜廷海、颜廷和迁居 巩湖村。【龙湾户枣庄峄城支派】该支系六十五代颜胤桐, 由曲阜迁徙峄城运河南。清代乾隆年间,颜胤桐任运 河八闸令时徙居于此。七十代颜崇礼徙居峄城花山子。 七十一代颜怀州徙居万年闸;颜怀仁徙居大汪村; 颜怀礼徙居吴林;颜怀理徙居小北落。七十二代颜士伦、颜士启徙居峄城八街;颜士清 徙居峄城吴村西潘安;颜士仲徙居峄城吕梁;颜士魁 徙居峄城房村。【龙湾户枣庄峄城颜家庄支】该支系龙湾户六十 六代颜伯珩第四子颜光铸与颜伯屿第三子颜光岚,二 人于清康熙年间迁徙峄城颜家庄。七十二代颜士元徙居峄县南李楼。 七十三代颜锡贵徙居曹庄乡颜庄。 七十四代颜振翔徙居峄城南官村。七十五代颜承业徙居峄城南尚庄。 【泗东户枣庄滕州支】该支系六十四代、颜从龙 之子颜嗣时,字运周,自曲阜迁徙滕州城南颜家庄。六十九代颜懋臻、颜懋信,于清初徙居滕州颜山顶。

七十三代颜锡河、颜锡钥、颜锡琯由颜家庄徙居县城内;颜锡安徙居峭村;颜锡仁徙居高家庄;颜锡 扬徙居颜山顶;颜锡湖徙居老林后。 七十四代颜振基于 1931 年入泗东户滕州颜家村; 颜振甲徙居刘家坡;颜振桂徙居小柏山;颜振基,字昭勤,迁居县城内。 还有从广西桂林八桂塘迁徙枣庄滕州的支系。 今天的枣庄颜氏族人来到无锡、常州等地工作的宗亲,参加当地科学、经济、技术、教育等事业的工 作,为长江三角州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上一篇:寻亲启示
下一篇:湖北宜春颜氏谱序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