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读懂三中全会④:8组“绿色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08-03 19:56:04 | 浏览:1440次 ]
分享到:

读懂三中全会④:8组“绿色热词”背后的知识点

2024-08-03 14:15:41人民网



改革创新,挖掘内需潜力


2024-08-03 14:33:41人民网


深化改革创新,挖掘内需潜力

2024-08-03 14:33:41人民网


今夏文旅市场火热,县域旅游热度更高。在山东荣成市,海草房民宿带火渔家乐;在吉林延吉市,特色美食城吸引八方来客。一些平台数据显示,全国县域7月至8月文旅预订单量环比增幅超过22倍。县域经济“上新”、文旅市场兴旺,折射百姓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展现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要求“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政策有力,改革发力,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我国人口规模大,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上半年,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有力实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6%,国内需求持续恢复,为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提供了强力支撑。下半年,持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确保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必将为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营造更有力的政策环境。

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把被抑制的市场需求释放出来,才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今年以来,满足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的新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不仅带动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产业发展,也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准确把握供给和需求的有机结合点,我们不仅能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扩大当期和未来的有效需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力。

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市场效率越高,有效需求越强。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民营经济促进法启动起草……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各方面制度规则“立起来”,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截至今年5月底,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所有经营主体的比例增长到96.4%。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致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必将更加强劲。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内需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依靠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和改革行动,创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不断挖掘内需潜力,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定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拥有更澎湃的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3日 01 版)

江山如画|江山画中游, 看表里山河“晋”是华章

2024-08-03 14:30:00中国新闻网

千年古建,诉说着历史沧桑;平遥古城,漫步间穿越古今;太行山水,绘就北方雄浑画卷。山西,每一砖一瓦,每一山一水,皆是故事,皆是传奇。让我们一同走进山西,感受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体验不一样的东方古韵之旅。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如何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24-08-03 21:20:23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 《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七个聚焦”对总目标作了具体展开,明确“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可以从3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目标指向看,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这个总目标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我们推进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都要聚焦于这个总目标、服务于这个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中央全会都对改革作出接续安排,既有改革任务的递进深化,也有对以往理论制度实践成果的整合提升,但不管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怎么深化、怎么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再次亮明我们党领导改革的目标导向,再度宣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决心。

第二,从实现路径看,需要牢牢把握“七个聚焦”分领域有重点地推动改革目标实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总目标引领下统筹部署、分领域推进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向和工作重点,使各领域改革既有总目标引领,又有针对本领域的具体目标指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有利于改革全线作战、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决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七个聚焦”,增加了安全领域,对各领域目标要求也与时俱进作了丰富和完善。比如,经济领域“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治领域“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领域“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领域“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安全领域“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党建领域“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出“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些目标要求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既准确领会每个“聚焦”的鲜明指向和丰富内涵,又对照总目标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效应。

第三,从时间安排看,改革目标需要有计划推进、分阶段实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分步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改革总目标同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干,蹄疾步稳、有力有序地推动改革,各个阶段任务如期完成,向着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断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实践证明,这样的推进方式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改革实际,是富有成效的。《决定》提出到2035年的目标,这是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相匹配、相衔接的,各领域各方面改革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前进。具体实施上,《决定》以5年为期,按照到2029年这个时间段来提出改革任务,就是要稳扎稳打,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落实,积小胜为大胜。

“过去创业就是创新,如今创新才能创业”

2024-08-03 21:22:09人民网

在浙江温州市,“过去创业就是创新,如今创新才能创业”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科技创新为新时代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动寻眼、自动对焦,检测双眼只需22秒……走进位于温州的中国眼谷产品展示中心,“校园近视智慧筛查设备”让人眼前一亮。由浙江清大视光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这一设备,已为温州110万名中小学生做过近视普查并建档。目前,清大视光的市场估值已超过10亿元。

作为温州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专业孵化平台,包括眼谷在内的“一港五谷”竞相发展:中国数安港,集聚重点数据企业356家,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国际云软件谷,聚焦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基因药谷,落地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温州新光谷,挂牌运行浙江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智能谷全面启动建设……

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向在温州召开的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致贺信,强调“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抱负、成就梦想,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关怀始终如一。2002年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温州调研时指出,“温州这个金字招牌,是创新的结果,并以创新为最大内涵”“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

不忘来时路,续写创新史。这些年,温州孜孜以求,持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今年上半年,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8亿元,同比增长6.2%。

“有中出新”集聚教育科技人才,做大创新平台

眼谷为何出现在温州?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中国眼谷首席科学家吕帆教授介绍,温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温州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视光学研究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标准《标准对数视力表》的主要起草单位。

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是每一个家庭的关切;老龄化社会,退行性病变如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疾病逐年增加……眼健康问题广受关注,眼健康产业前景广阔。2020年6月,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和孵化平台的温州中国眼谷开园,布局眼视光装备、眼用材料、眼科药物、智慧医疗等产业,累计注册科技型企业240余家。

教育、科技、人才齐聚,中国眼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新时代做大创新平台的生动写照。2022年4月,温州启动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以来,孵化空间从80多万平方米增至620多万平方米,建设市级以上孵化载体161个,引育创新型项目8000多个、青年创新人才5.5万余人,为在孵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6.7亿元。

“创业创新都需要胆识,过去创业主要靠‘胆’,如今创新主要靠‘识’。”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说。

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基因融入血脉,温州擅长“无中生有”。尽管三面环山,但温州以“向东是大海”的气魄,深挖“数学家之乡”的科学底蕴,自2019年起,连续5年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招才引智,厚植科技创新土壤,推动726个科创平台和项目落地。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做强创新主体

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业牌发展起来的温州,平均每9个人就有1人经商办企业,175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还有近70万人分布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四千”精神打底,如今温州民营经济比重已达5个“90%”:企业数量占比、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工业增加值占比、从业人员占比、税收收入占比均超过90%。

公司总部设于温州的麦田能源,专注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研发、产销,创立至今仅4年多,累计研发投入已达3.7亿元。其负责人朱京成介绍,公司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共研制86项专利技术,成为引领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的企业。

做强创新主体,温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麦田能源是个缩影。以前的温州,家庭工厂遍地开花,住房就是厂房,家人就是工人,现已迭代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如今的温州,不仅有升级版的“正泰德力西、皮鞋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占全国市场份额超60%,还有“核风光水蓄氢储”——2023年新能源产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24.8%,为温州主导产业之首。

“早在2003年,正泰集团就积极响应浙江省委‘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部署,布局上海,建立高压输配电设备及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后来陆续在嘉兴建立‘光伏制造+互联网’透明工厂等。”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随着G60科创走廊建设深入推进,正泰在长三角的布局全面铺开。

从一家起步时只有8人的小开关厂,正泰集团逐步发展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万人就业的工业电器龙头企业、新能源领军企业。南存辉感慨:“时代赋予了正泰成长的土壤和力量,正泰紧跟时代发展节拍,在机遇与变革中不断创新。”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做优创新生态

作为地处长三角最南端的区域中心城市,温州尽管“地利”优势不明显,但抓住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一机遇,铆足劲做优创新生态:抢抓“天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汇聚“人和”——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在上海嘉定区、松江区设立两个科创“飞地”。

“入驻嘉定科创‘飞地’后,吸引5位专家加盟,一批高级工程师来温州工作,研发新产品40多款。”来自温州永嘉县的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孙娒介绍,公司产值3年内从不到1亿元跃升至近3亿元,去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筑巢引凤,协同创新,两个科创“飞地”吸引40多家温州企业入驻设立研发中心,拓展“技术研发在上海,产业转化在温州”模式。如今,温州1/3的规上企业在长三角建立研发机构。这背后,是温州创新生态在持续优化:连续3年以“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科技创新,每年新增各类人才超20万人。

前不久,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等关键链条紧密衔接,温州选聘356位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副总”到企业帮扶,其中80余人来自长三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杭温高铁通车在即,日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温州,届时1个小时到杭州、2个小时到上海,必将迎来更多创新资源奔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3日 01 版)









上一篇:“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下一篇:事关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山东10部门联合印发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