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15:21:23中国经济网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了明年“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推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增产,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农村改革、乡村发展、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村民生事业欣欣向荣,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三农”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大局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农”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新趋势新特点,也有新情况新问题。具体来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持续提升;面对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民工就业新形势,农民增收渠道要进一步拓宽。展望明年,“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更高,使命责任更重,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切实增强深化改革、推进振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三农”的底线任务上做到“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都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要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但依然要居安思危。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生产流通加工储备消费贸易齐发力。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了5年过渡期。明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做好帮扶工作和政策有效衔接。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针对性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让脱贫人口不掉队、赶上来。
在“三农”的重点工作上做到“着力”。改革、发展、建设等都是“三农”重点工作。要着力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在产业效益和竞争力上谋突破,兴业、强县、富民一体推进。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着力落实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推动形成促振兴的合力。
让我们真抓实干、奋力耕耘,推动农业基础更稳固、农村地区更繁荣、农民生活更红火,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向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2024-12-19 15:17:27人民网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目标明确,重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新时代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创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奇迹,靠的就是亿万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开辟了事业发展新天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总的来看,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挑战,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推动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这次会议就抓好落实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强化正向激励、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求真务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协同联动、加强预期管理等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目的就是要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全面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里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例,深化对提升抓落实效能的理解和把握。
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近年来,从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到出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从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到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有力有效,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蹄疾步稳。
实践表明,抓落实,关键在一个“实”字,行动要快、措施要实。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紧抓不放,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抓好落实。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等改革举措,着眼的就是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这既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标志性改革举措,也是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障碍,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的迫切要求。
推动改革发展落地见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求真务实。会议提出的不少举措,比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等,都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相关。从更大视野看,会议提出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等,都聚焦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环节和问题。抓好会议决策部署落实,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加重视评价工作实绩和发展实效,防止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文件和会议空转中虚化、落空。
抓落实,还要增强协同联动,增强大局观念是重中之重。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从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到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再到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持续破除经营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门槛……加强政策协同、强化部门协作,有效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在破立并举中营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想问题作决策,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要反对本位主义,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的协同性,增强政策效果一致性。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比较论证,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分类指导。要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消除中梗阻,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派、实干家,看准了就抓紧干,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9日 02 版)
2024-12-19 21:28:38央视新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何理解“全面”?来看专家解读。
多维度理解乡村“全面”振兴
专家表示,乡村全面振兴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首先,振兴的内容是全面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
其次,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也是全面的,包括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
0:11/1:27自动播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叶兴庆:还有一个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我们在区域上,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脱贫地区,都面临乡村振兴这样一个新的任务,特别是脱贫地区,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跟乡村全面振兴的衔接。
随着“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几年,我国农业农村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逐步形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叶兴庆:包括我们新的业态,包括数字技术、智慧化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在不少地方迈出新的步伐。在活跃乡村的消费和投资市场上,也有一些新的进展,比如说我们2024年的一到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是快于城市地区的。
尊重基层探索 深化农村改革
专家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结合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三农”工作进行的全面部署。明年“三农”工作的关键,就是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的部署落实落细,让乡村振兴向前迈出坚实步伐。
0:00/1:32自动播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胡向东: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稳中求进,要坚持稳的基调,这个很关键。其次是系统集成,因为把“三农”工作要放在全局工作中去考虑,所以说党中央也提出来要推动城乡融合,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一起去考虑,一起去谋划。
此外,还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农民群众的基层探索提炼、总结出来,上升到新的制度安排。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胡向东:另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的探索,包括浙江的“千万工程”这些先行区,它们已经探索出了很好的一些经验,一些体制机制,我们也得进一步地去谋划,去上升到顶层的谋划,要充分地考虑区域的差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对下一阶段农业科技的发展作出部署,来看专家解读。
0:00/0:59自动播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涂圣伟:关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这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专家表示,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尤其是种业等一些卡脖子问题要抓紧攻克,同时继续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十四五”以来,参与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占到参与单位总数的51%左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胡向东:另外就是关于成果转化,应该调动科研机构、大学还有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把手里面的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2024-12-19 21:31:27新华社
日前举行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明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明年九项重点任务蕴含怎样的发展新机遇?
针对社会关切的诸多热点问题,新华社12月19日推出第十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许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深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0:16/38:06自动播放
正视困难坚定信心 长期向好大势没有改变
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今年经济工作干得怎么样?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总结。
这是第十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录制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刘日红说,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入二季度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近期主要指标在好转,积极变化在增多。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0.3%,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52.8%……最新数据印证,11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在第十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录制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讲成绩、讲亮点,这是信心。同时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也是信心。”刘日红说,“事实表明,只要经过不懈努力,市场信心和预期是可以提振的,转型中的阵痛、发展中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许伟表示,中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优势,新型城镇化、绿色化、数字化也在推动总需求潜力持续释放,具备应对外部不确定冲击、实现持续向好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许伟在第十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录制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份信心,来自于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和“五个必须统筹”,为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五个必须统筹”中,“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被摆在首位。
在许伟看来,在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更需要强调规范政府行为,稳定预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也更需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增强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部署。刘日红表示,随着存量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将会巩固下去。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在第十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录制现场交流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除了政策持续用力、不断加力外,改革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黄汉权认为,明年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将有效引导预期、提振社会信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明了2025年政策取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这24个字进一步丰富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内涵,是我们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
会议提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刘日红表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体现在规模上。刘日红说,明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这些方面规模的扩大本身就体现了“更加积极”。
——体现在进度上。“加快进度体现一种力度,也是一种‘积极’。”刘日红表示,明年要加快各项财政资金的下达、拨付,尽早落实到项目上、形成实际工作的成果。
——体现在结构上。会议明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刘日红认为,这一部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发力的方向。
2024年10月31日,顾客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晋安家电的收银台办理政府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申领手续。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此外,在刘日红看来,今年会议强调“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意味着要腾出更多资金支持发展急需和民生所盼,这也是“更加积极”内涵的体现。
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黄汉权认为,此次对货币政策基调的调整,顺应了全球流动性环境的变化,也充分考虑了国内扩大内需、推动物价温和回升和防范金融风险等国内发展需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必要的可行的调整,将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向市场传递了稳增长的强烈信号,有利于提振信心。
2024年11月13日,与会嘉宾在天津举行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上对接洽谈。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他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明年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根据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适时降准降息,从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结构上更好满足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对资金的需求。
2024年4月25日,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工作人员在总装车间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今年会议还明确,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许伟表示,进一步增强政策合力,各方面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要有系统性思维,劲往一处使,最大程度上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能,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具体而言,要增强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政策与其他结构性举措配合。”许伟表示,提高发展质量关键要靠落实好改革举措,接下来还要推动政策和改革协同配合发力,进一步增强各方面对明年经济发展的信心。
落实好九项重点任务 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展望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涵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等。
如何扩大内需?刘日红说,这次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第一项任务,从中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2024年11月9日,消费者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家超市选购商品。新华社发(孙中喆 摄)
“总体上来讲,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偏弱,是制约国内大循环的突出症结所在。”刘日红说,要通过财政等各种政策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挖掘诸如演出经济、体育赛事、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等服务消费潜力,并通过改革来释放内需,把中国内需这篇大文章好好做下去。
这是2024年9月12日在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拍摄的国家光热示范项目——熔盐塔式50兆瓦光热发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会议的重要部署。
许伟认为,明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推进应用示范;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市场化力量的结合,尤其是要注意激发创投和风险投资活力;要抓住绿色转型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催生更多科技和产业新赛道。
2024年11月19日,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观众在数字科技创新成果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此次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并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
“此次会议释放出一个鲜明信号,就是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外开放。”刘日红认为,通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利益交融合作越来越深入,充分印证了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
这是2024年10月28日拍摄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会议强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黄汉权表示,明年要更好地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此外,要通过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和市场联通、推动城乡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点带面积厚成势等,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培育多元化的区域发展路径。
2024年8月6日,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滚装船在装运外贸车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唐克 摄)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落实好明年九项重点任务,必须凝聚合力、步调一致向前进。
2024年3月13日,集装箱货轮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装卸货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刘日红表示,对各地区各部门来讲,要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善于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谋划一些牵引性强、撬动性强的平台、载体和抓手,以点带面打开工作局面。
“无论明年外部环境怎么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正视困难,求真务实,干字当头,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黄汉权说。
文字记者:刘红霞、魏玉坤、严赋憬、胡林果
海报设计:殷哲伦
统筹:陈炜伟、马晶、王洁、赵露露
2024-12-19 21:51:30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魏玉坤)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作出具体部署,并提出“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许伟在新华社19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这意味着要强化系统思维,劲往一处使,最大程度发挥各项政策的整体效能,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在许伟看来,要从三个维度打好政策“组合拳”:
一是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他认为,明年要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在稳定预期、促进消费、保障民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方面,推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间协调配合。
二是要加强宏观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比如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行业监管等,这些政策都有自己的目标考虑和具体手段,但需要注意出台的时机、实施的节奏和力度,避免对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造成较大冲击。”许伟说。
三是要加强各项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把一些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落实到位,通过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增强发展信心,提高发展质量,根本上要靠改革。在他看来,这有利于增强宏观政策的传导效应,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落实得好,保持经济平稳,也能够为重大改革举措推出创造更有利的时间窗口和环境。”许伟说。
2024-12-19 21:53:07求是网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一论断,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深刻阐释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17年提出“七个坚持”,2018年提出“五个必须”,2021年提出“四个必须”,2022年提出“六个坚持”,都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放在首位。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巨轮,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风雨来袭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实依托,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部署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举旗定向,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特别是面对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预计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我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来之殊为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回望今年中国经济,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加深刻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经济工作中发挥的主心骨、定盘星作用。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与势、统筹稳与进,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深刻阐明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鲜明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系统部署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明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推动中国经济航船在新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2024-12-27 16:14:12人民论坛网0人参与0评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