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⑧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2-25 20:09:07 | 浏览:2228次 ]
分享到:

2025-02-25 15:50:27人民网

0人参与0评论

产业向绿,生态向美。绿色发展蹄疾步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

《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相继印发实施,美丽中国建设“1+1+N”实施体系不断完善;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发布,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多地推动建设“无废城市”,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锚定目标,砥砺奋进。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是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基石之一。”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在碳定价、碳排放双控、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中广泛应用,保障相关工作落地见效。

绿色低碳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加快调整优化。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比亚迪工厂一派繁忙。“这里每50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每3秒就能下线一支动力电池电芯。”郑州比亚迪工厂负责人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下,郑州的汽车年产量历史性突破100万辆大关。

福建省厦门市象屿综合保税区仓库屋顶,光伏发电板紧密整齐排列,为园区提供绿色电力。“我们会根据当日光伏发电量、园区自身办公用电负荷情况等制定运行策略。”海纳特电(厦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区域经理江颖介绍。目前,园区叉车、集装箱堆高机等设备基本实现全电化作业。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机械臂“捡”出固体垃圾,微生物“吃”掉有机污染物……经过一整套流程,原本浑浊的污水变得清澈透明。四川省内江市谢家河再生水厂每天净化大量城市污水,这些再生水除了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还用于公园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极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不断厚植。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国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我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全国碳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春节假期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河北佰特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新厂硫化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忙着调试环保设备。“我们刚投资80万元,对硫化车间60余套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大大减少无组织排放。”公司总经理高伟说。河北出台政策,完成环保绩效创A的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当地环保部门邀请专家帮助企业制定对标提升方案,指导企业达到评级要求。“目前,我们正在加紧落实各项措施,让新厂尽快达到环保绩效A级标准,释放出全部产能,达产达效。”高伟说。

——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蔡家村枧堰沟,水车缓缓转动,将河水运送到生物监测池中。“枧堰沟连着头堰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水护水是头等大事。”蔡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青说,监测池里养着水生动植物,对水质十分敏感。蔡家村还安装了2台智慧化监测设备,监测湿地水质、空气质量,连接着市、区环境监测平台,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推动固体废物综合治理。

2月8日,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老屋村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治理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黎亮正在查看截排水沟施工进度,“老屋村固废是多年前铜矿浮选遗留下的废渣,目前废渣已经清挖,正在修建截排水沟对地表水进行引流,保护边坡的稳定性。今年将复填新土,种草植树,修复环境。”老屋村村民董辉华说:“以前这个地方总是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坏土挖走了,消除了我们的担忧。”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天更蓝了,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稳定达标。

水更清了,全国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2024年,全国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地更绿了,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林草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是根本基础。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

去年11月底,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一枝玫瑰花苗栽入沙土,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

“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工程,阻沙护路、阻沙护城,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朱立东说。

一片片绿色不断延伸、扩展,祖国北疆绿色长城更加牢固。2024年,“三北”工程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今年,“三北”工程已储备项目400个,148亿元中央资金已提前下达。

——“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设。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光伏板间的草方格内,栽种着梭梭等固沙苗木,待到长成后,根系上可接种肉苁蓉,发展中药材产业。“‘板上产绿电、板间长绿草、板下生绿金’的融合模式,将实现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一举三得。”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韩应联说。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为蓝图,全面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向纵深发展。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2月初,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田斌背着监测设备,细数越冬鸟类数量,“经过多年生态保护,来香格里拉越冬的黑颈鹤等鸟类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表示,将切实巩固提升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新的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等相关工作。

目前,我国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拯救海南长臂猿、兰科植物等重点濒危物种为目标,推动濒危物种野外种群复壮,全链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万里河山将越发多姿多彩,绿水青山将永续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本报记者史自强、张枨、张驰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5日 01 版)

老外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保障,《老外讲故事·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二季上线

 市政厅2025-02-25 12:2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新民晚报 宋宁华 陈佳琳 曹博文

通过老外的“第三只眼”以及亲身体验,展现出上海法院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创新突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讲述中国涉外法治故事的精品力作,今天上午(25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新民晚报社联合出品的涉外司法专题片《老外讲故事·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二季正式上线。

此前,全国首部涉外司法专题片《老外讲故事·法治化营商环境》,被誉为全国讲好法院故事的“破题”、探索国际叙事的“破冰”,也是展示中国司法的“破圈”之举。甫一上线就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得到广泛传播,境内外传播总量超6000万次。

本次推出的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精选了上海法院司法保障的典型案例,通过老外的“第三只眼”以及亲身体验,展现出上海法院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创新突破。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不但扩容为十集,其中多集还从“请进来”到“走出去”,观众们可以身临其境,步入临港新片区、徐汇滨江、外滩金融商务区、新天地等地,全方位、多视角体验上海司法保护的温度和力度。比如,特斯拉工程师阿德里安·哈姆兹克和他的团队曾遭遇了一起商业秘密泄露事件,关键时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依法履职,有效防止了信息的进一步泄露。阿德里安·哈姆兹克感慨地说:“中国话里有一个词叫‘及时雨’,法院的帮助如同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商业秘密保护上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在系列片中,一批首案、领全国之先的上海法院创新之举首次亮相,并实现从“苗圃”到“森林”的复制推广,成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日本长岛大野常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川合正伦在处理一起跨境破产案件中,迫切需要日本民事再生程序裁定得到中国法院的承认。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勇于探索,作出了我国法院首次承认日本破产程序及日本监督委员的裁定。川合正伦说,“这给日本的司法界和实务界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刚柔并济,上海法院运用法律制度和司法智慧,彰显中国司法的公正和特色。来自瑞士的卫休斯和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一家公司,将瑞士的知名冰淇淋品牌带到上海。然而,这份“甜蜜的事业”一度遇到危机。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法官以“刚性”的法律裁判,并运用东方经验“柔性”解决公司解散的纠纷,最终促成当事人以股权转让方式和平解决纷争。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国内仲裁机构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仲裁走进中国、中国仲裁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艾伟平,一位来自阿根廷的仲裁员,同时也是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员和上海商事调解中心的调解员。他认为,上海仲裁与执行的高效联动为这座城市营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在这里进行仲裁和诉讼,也让他对上海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将继续积极参与上海的仲裁与执行工作,为推动上海成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优选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佘薇兰是法国德尚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也是法国对外贸易顾问。最近,佘薇兰与中国律师合作处理的一起案件,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适用新《公司法》原则和精神作出了判决,依法保护了当事人企业的股东利益。“我感受到,在中国市场,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可以为营商主体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的氛围。”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专门就“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作出部署,在全球平台播出的视频,也要与时俱进,提升国际传播的效果。

涉外司法专题片第二季上线后,将在全媒体平台同步刊播,有望再度掀起国际传播的新热潮。

栏目编辑:杨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楼阳生、王蒙徽,履新全国人大

政知见

2025年02月25日 16:01:51 来自北京

26人参与2评论

编辑丨余晖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赵乐际委员长主持闭幕会。

会议经表决,任命楼阳生为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蒙徽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楼阳生出生于1959年10月,浙江浦江人,他曾任浙江省金华市市长、丽水市委书记,2008年1月后历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

2016年11月,楼阳生当选为山西省省长,2019年11月任山西省委书记。2021年5月,他任河南省委书记,2024年12月卸任。

王蒙徽出生于1960年1月,江苏盐城人。

王蒙徽曾任广东省汕尾市市长、云浮市委书记,2011年12月后历任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等职,2017年5月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同年6月任住建部部长。

2022年3月,王蒙徽任湖北省委书记,2024年12月卸任。


上一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下一篇:奋进的春天|粮食连年丰收,还需要大食物观吗?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