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20:37:33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8日电 题:一棵大榕树,尽显习近平的城市理念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
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说起一个故事:宋代的福州知州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使得“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传为美谈。
“我在福建福州时,就提倡多种树,少种草,不能让老百姓挨晒。”总书记说。
在福州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工作,提出“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绿来点缀”。他还曾亲自动手在福州平潭县林业局院内栽种了一株榕树。
历经数十年,福州到处郁郁葱葱,这棵榕树也已长成参天大树。
提倡多种树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过去40多年间,我国城镇化急速发展,但很多问题也不断凸显。
“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曾如此形容义乌发展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
“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10年后,总书记在今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何以提升城市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要求。
“像大规模迁移砍伐树木、滥建文化地标、随意更改老地名那样的事,决不能再干了”;“靠归大堆、摊大饼,是养不出现代化城市群的”;“保护城市河湖水系、湿地和水环境,合理打造生态公园等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把握好“面子”与“里子”。
一个城市的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阐明城市建设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不能见物不见人。”
这次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不能面子可以、里子不行,不要搞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事情”。
他着重关注城市规划建设的诸多细节。对城市建筑,强调“增强高空消防能力,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对城市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强调“这是一个重点”;对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强调“要持续推进,不能紧一阵松一阵”。
此次会议还部署了城市工作重点任务,包括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等,都指向人们在城市生活的关键需求,人民城市的理念贯穿其中。
——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认清楚“显绩”与“潜绩”。
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仅看表面的“显绩”,更要看内在的“潜绩”。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鄂州长港镇峒山村考察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
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告诫:“过去搞GDP论英雄,别的都忽略不计,一俊遮百丑。现在很多事一丑掩百俊,一件事搞坏了,信誉、形象、声誉马上就下去。”
他强调,老百姓的感受在哪方面最强烈,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了。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显一潜的抉择中,习近平总书记道出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应有之义,更道出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深刻内涵。
|出品人:陈陆军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张钰惠 袁秀月
|校对:李京统 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2025-07-20 20:38:48新华社
“鼓岭鼓岭,第二故乡今犹在;鼓岭鼓岭,在我心中重千斤……”
7月10日至18日,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福州、北京举行。当两国青少年的声线如溪流交汇,带着青春朝气的歌声轻轻叩开记忆的闸门——
1992年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报纸上读到一篇题为《啊!鼓岭》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美国人加德纳对中国福州“鼓岭”儿时故园充满眷念,渴望故地重游却直到去世未能如愿的故事。
习近平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立即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了丈夫梦回故土的心愿。
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生动讲述了这段鼓岭故事。此后,鼓岭故事鼓舞着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跨越大洋架起一座座友谊桥梁。
202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致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贺信中深情写道:“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友好事业的未来。中美友好由两国人民共同缔造,更需两国青少年发展传承。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语言,但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音乐将我们相连是多么美丽的事,让我们看清彼此心意相通之处”“当我们一起合唱时,无需翻译,歌声本身就表达着最纯粹的情感”……
合唱周期间,两国青少年一句句纯真温暖的感言,让人想起习近平主席曾引述的艾奥瓦州老朋友的话“友谊是一件大事”。
1985年,32岁的习近平第一次到访美国,住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居民家中,热情友好的美国人民给他留下了难忘印象。“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多年后,习近平主席回忆道。
“我真切感受到了中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真挚感情,这让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穿越风雨,人们愈来愈认同: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一年多来,有鼓岭情缘跨越百年的传承与发扬,中美青少年共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平颂》;有匹克球成为两国青少年交流新纽带,续写“小球转动大球”佳话;更有源源不断的美国青少年走进中国城市与乡村,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善、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一批批美国青少年飞越大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同中国朋友建立尊重、友谊与信任,也帮助消除偏见、误解和隔阂。
“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我们和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竟能如此迅速建立紧密联系。”参加合唱周的一位美国少年这样表达体会。
人民友好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两国各界特别是青年一代携手努力,中美人民友谊必将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策划:张晓松
主编:杨依军
主笔:冯歆然、陆君钰
视觉:包昱涵、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2025-07-20 20:38:48新华社
“鼓岭鼓岭,第二故乡今犹在;鼓岭鼓岭,在我心中重千斤……”
7月10日至18日,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福州、北京举行。当两国青少年的声线如溪流交汇,带着青春朝气的歌声轻轻叩开记忆的闸门——
1992年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报纸上读到一篇题为《啊!鼓岭》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美国人加德纳对中国福州“鼓岭”儿时故园充满眷念,渴望故地重游却直到去世未能如愿的故事。
习近平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立即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帮助她完成了丈夫梦回故土的心愿。
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生动讲述了这段鼓岭故事。此后,鼓岭故事鼓舞着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跨越大洋架起一座座友谊桥梁。
202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致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贺信中深情写道:“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友好事业的未来。中美友好由两国人民共同缔造,更需两国青少年发展传承。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语言,但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音乐将我们相连是多么美丽的事,让我们看清彼此心意相通之处”“当我们一起合唱时,无需翻译,歌声本身就表达着最纯粹的情感”……
合唱周期间,两国青少年一句句纯真温暖的感言,让人想起习近平主席曾引述的艾奥瓦州老朋友的话“友谊是一件大事”。
1985年,32岁的习近平第一次到访美国,住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居民家中,热情友好的美国人民给他留下了难忘印象。“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多年后,习近平主席回忆道。
“我真切感受到了中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真挚感情,这让我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穿越风雨,人们愈来愈认同: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一年多来,有鼓岭情缘跨越百年的传承与发扬,中美青少年共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平颂》;有匹克球成为两国青少年交流新纽带,续写“小球转动大球”佳话;更有源源不断的美国青少年走进中国城市与乡村,感受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善、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一批批美国青少年飞越大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同中国朋友建立尊重、友谊与信任,也帮助消除偏见、误解和隔阂。
“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我们和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竟能如此迅速建立紧密联系。”参加合唱周的一位美国少年这样表达体会。
人民友好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两国各界特别是青年一代携手努力,中美人民友谊必将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策划:张晓松
主编:杨依军
主笔:冯歆然、陆君钰
视觉:包昱涵、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2025-07-20 21:00:55经济日报
夏日来临,夜间愈发成为消暑纳凉的黄金时段,夜经济逐渐“升温”。从升腾“烟火气”的市集到沉浸式体验空间,多地积极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推动夜间消费活力释放。
加强规划布局
强化政策引领,加强规划布局,是各地持续释放夜经济发展潜力、为消费注入“夜色动能”的有力举措。
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并列,作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陕西将夜经济作为撬动消费升级的重要支点,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激发消费活力。
今年暑期文旅消费季期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家平台发放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推出1216项、2792场文旅活动,涵盖夜游、夜演、夜市等夜间消费场景。
开封在河南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关于鼓励夜消费促进夜经济发展、关于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明星夜游项目”评选奖励办法等方面政策举措,大力培育夜间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夜游产业的撬动效应。
在夜经济消费集聚区培育方面,开封坚持规划引领、重点突破,在全市范围内系统布局鼓楼—书店街、双龙巷—珠玑巷、御街—龙亭等八大核心片区,作为培育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主阵地。
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将“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列入全省重点实施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当中。四川将打造20个“不夜地标”和100个“夜经济集聚区”,并以“夜经济”为牵引,推动“夜游、夜购、夜展、夜娱”串珠成链。
同时,四川还加强成渝双城联动,助力夜间经济发展。6月下旬,四川省商务厅公布的《川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川渝将大力发展具有巴蜀特色的夜间经济,协同建设夜间消费核心区、示范区、集聚区,持续擦亮“不夜重庆”“不夜天府”城市名片。
深挖区域特色
围绕培育有看点、有新意、有趣味的夜间经济消费场景,深挖特色、开发IP成为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
晚上7点,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的永兴坊非遗美食街区热闹非凡。西安永兴坊文化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耿威介绍,永兴坊通过民俗表演、常态化非遗演艺等持续点亮夏日夜经济,让游客在夜间也能深度领略文化魅力。
“当非遗遇上夜经济,不仅能激活消费,更能让城市记忆、文化认同在灯火中延续。”西安市新城区文旅体局副局长李萍说。今年夏天,永兴坊推出“非遗盲盒”和“银票互动游戏”,兼具趣味性和文化味的互动模式,提升了消费黏性,也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表达。
河南开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夜市的城市。“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承载着开封千年不熄的灯火传奇。
近年来,开封市把夜经济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系统构建“夜游、夜购、夜娱、夜宿、夜食”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体系,全力打造“夜开封·欢乐宋”夜游品牌。目前,已培育2个国家级、8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东介绍,目前,开封形成了以《大宋·东京梦华》“打铁花”为代表的夜娱,以灌汤包、杏仁茶、桶子鸡等小吃为代表的夜食,以半亩园民宿集群为代表的夜宿,以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大宋御河为代表的夜游,以书店街、鲜风生活为代表的夜购,串联了开封特色夜经济元素,形成了“大宋不夜城”丰富的产品谱系,逛夜市、游御河、看演出、住民宿成为游客的标配。
从场景构造来看,四川注重夜间消费特色商街、商圈与精神文化、旅游、休闲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恐龙之乡”自贡以“盐、龙、灯、食”4张城市名片为特色,推行“一街、一策、一方案”,助力夜间消费融合发展。南充现有夜间县域核心商圈经济集聚区38个,提出以县域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为重点丰富消费业态,力争今年夜间经济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
“四川拥有16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既有成都‘夜游锦江’等夜游IP,也有乐山‘张公桥美食街’、自贡灯会等美食和文化IP,成都和重庆还通过区域协同放大市场规模,推动夜间经济从城市单点突破向区域网络化发展升级。”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说。
场景持续上新
夜幕降临,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大悦城天台焕发出别样生机。自5月起,第六届天台生活节在西安大悦城启幕,40多个特色摊位的创意集市,以及不定期举办的落日后躺平音乐会,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
为进一步促进文旅市场消费,曲江新区积极促进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形成。商业场所纷纷利用广场、天台等空间,打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市集活动。曲江创意谷聚焦“清凉消费”,为市民游客提供多样清凉选择;西影艺术市集上,创意手作、小吃饮品、DIY潮玩等商品琳琅满目。
西安新城区融合当下夜游潮流和元素,形成了“流光溢彩新城夜”区域文旅品牌,依托东新街、永兴坊、易俗社文化街区等优势资源,打造了突出“夜食”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有效促进了夜游业态融合发展。
近日,开封府景区正在试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南衙千秋月》,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该项目以包拯IP为核心,围绕“探案”主线,通过包拯数字人与演员互动,增强沉浸感。首个北宋文化主题扩展现实沉浸式电影《清明上河图:千年之约》也于近期在香港、开封同步首发。科技赋能下,新产品、新场景层出不穷,满足了游客不断升级的文化体验需求。
四川各地夜市也不断“上新”。雅安市雨城区打造了特色“熊猫夜市”,规划摊位230余个,带动就业350余人。绵阳市平武县滨江河堤潮汐夜市将原本零散的100余个夜间摊点整合提升,在河堤形成规模化、特色化消费集聚区。
在成都,夜经济与世运会实现了联动。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弛介绍,结合暑期到来与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举办,成都推出夏日文体消费活动,策划了“世运版”夜游锦江,推出特色夜市和街头表演;打造灯光球场、中超联赛“第二现场”、24小时健身房等夜间体育消费场景。4月30日至5月4日,成都产生夜间消费金额76.5亿元。
2025-07-20 21:05:50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7月20日电 题: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亡
新华社记者邓倩倩
在福州市中心的安泰河畔,静谧祥和的巷弄里,朱紫坊22号萨家大院饱经沧桑。叩开红漆大门,挂在厅堂里的萨家先烈画像映入眼帘,在我国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的画像旁,悬挂着的是他的侄孙、海军抗日英雄萨师俊的画像。
一艘中山舰模型、一枚萨师俊私章,被后人珍藏在玻璃橱柜里,寄托着对他永远的缅怀,传颂着“武官不惜死”的萨氏家风。
萨师俊,又名萨本俊,字翼仲,1895年出生于福建省府闽县(今福州市市区)的雁门萨氏家族。在海军世家的熏陶下,他自幼便以雪中日甲午海战之耻为奋斗目标。他曾对兄弟说:“强国莫急于海防,忠勇莫大于卫国,我兄弟宜习海军,亦我民族武德之传统也。”
投身海军报效国家的种子早已埋下。萨师俊考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役于中国海军。历任江贞、建安两舰副舰长,公胜、青天、顺胜、威胜等舰舰长,海军闽厦警备司令部副官处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参谋等职。
在顺胜号舰长任上,萨师俊曾率内河炮舰完成由上海至福建的海疆巡弋,创中国内河炮舰海巡先例。他常以“服役海军,必须勤奋忠勇,力争上游”的座右铭鞭策自己。
1935年2月,萨师俊被委任代理中山舰舰长一职,不久被正式任命为该舰第13任舰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萨师俊于1938年6月参加武汉会战,率部在长江水域执行施放水雷及运输任务,历经各次战斗。是年10月,日军逐步进逼武汉,中山舰奉令调到武汉金口封锁航道。
10月24日,日军大举出动袭击中山舰。萨师俊指挥战士们猛烈还击,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击落敌机3架,激战数小时。当日下午,日军再次派出6架轰炸机进攻中山舰。由于缺乏空中飞机的保护,孤军迎战的中山舰处于劣势。在惨烈战斗中,炸弹击中舰体左舷,使舵机失去控制,后又击中舰桥右侧,火光冲天。
不幸,萨师俊被炸断了双腿倒在血泊中,官兵伤亡严重。士兵们想护送他到舢板上离开军舰,但萨师俊拒绝撤离,誓与军舰共存亡。他坐在甲板上高呼杀敌,直至中山舰沉没,壮烈殉国,年仅43岁。
是役,中山舰共阵亡官兵25人、轻重伤20多人,是抗日战争中伤亡官兵最多的一艘军舰,萨师俊成为抗战时期阵亡的职衔最高的海军军官。
站在祖宅厅堂里,萨氏后人追忆起长辈讲述的一幕:当萨师俊壮烈牺牲的报丧消息传回福州萨家,众人悲恸不已。在萨家大院举办的追悼会上,政界、海军界及亲朋乡邻前来悼念。
“彼时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实力相差悬殊,但萨师俊等一众中山舰将士英勇抗敌,‘纵死犹闻侠骨香’,体现了中国海军军人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也成为抗战艰难时刻鼓舞国人的耀眼星光。”海军史学者陈悦说。
中山舰沉没半个多世纪后被整体打捞出水,修复保存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以供后人瞻仰。在福州三山陵园里,家乡人为中山舰福州籍抗日将士树立起一座纪念碑。每年清明节,烈士后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来此缅怀追思。
纪念碑旁,青铜雕塑定格以萨师俊为首的将士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悲壮瞬间,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2025-07-20 21:07:45央视网
0:20/1:50自动播放
央视网消息:闷热天气里,最适合吃点清爽开胃的东西。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夏日美食。在贵州铜仁市印江县,有一种用米浆制作的、形似游虾的特色美食,搭配冰镇酸水与秘制调料,入口爽滑冰凉,是当地人夏天的传统美味。
入夏后,印江县朗溪村的黄艳一家就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每天午后,小小的院落里坐满食客,大家顶着烈日赶来,就为这碗地道的清凉"虾米"。制作"虾米"的米要提前浸泡至少三小时,直到能捏成粉末状,一斤大米能做三碗“虾米”,黄艳每天都要根据预估销量提前备料。磨好的米浆细腻如乳,而制作的关键在于石灰水的调配——锅中水沸后,按精确比例加入食品级熟石灰粉搅匀,再倒入米浆混合。
炉火持续加热时,要不停搅拌锅中的米浆,这个环节至少要坚持半小时。最后,滚烫的米浆通过特制漏斗淋入凉水中,瞬间凝固成细条状,在水中摆动时像一群游动的小虾。吃的时候舀入冰镇酸水,淋上秘制辣椒,撒把炒得香脆的黄豆,一碗消暑佳品就成了。
甘肃兰州:素凉面“邂逅”羊肉串夏日独特美味
0:00/1:44自动播放
炎炎夏日,甘肃兰州人的餐桌上常会出现一对消暑“搭子”,那就是素凉面和烤肉串。清凉爽口与香辣劲爆,这两种味觉体验让无数食客感受到了兰州夏日的独特风味。
一团面剂抻拉、折叠几下,浸入沸水中,翻腾片刻捞出锅,淋上醇香的菜籽油。用筷子挑起,快速抖散落下,黄灿灿的面条根根分明、粗细均匀。
在煮过面的原汤里放入切好的芹菜、胡萝卜,不用添加任何佐料,等菜煮熟,这浇头就做好了。上桌前,将原汁原味的浇头浇在面条上,再调入红艳的油泼辣子、浓稠的芝麻酱、辛香的蒜水,以及香醋等特制调料,就是兰州人夏日里最爱的素凉面。
兰州人吃素凉面,最经典的吃法是搭配烤羊肉串。肥瘦相间的羊腿肉穿制成串,上火烤至劈啪作响、滋滋冒油的程度,再撒上辣椒面、孜然、盐等调料,趁热将串儿撸在凉面上。顿时,凉面的清香素朴和烤羊肉的热辣浓烈完美相遇。
2025-07-20 21:15:53天山网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7月18日一早,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村民古丽买买提·艾萨走进厨房,“啪”的一声打开天然气炉灶,蓝色火焰随之腾出,不一会儿,奶茶壶里飘出浓郁香气,一家人吃上了可口的早餐。
“小时候,砍柴火、拾牛粪、烧煤炭做饭,整天灰头土脸。”古丽买买提说,现在做饭用上了天然气,洗澡也用天然气,人干净了,房子干净了,心情更美了。
近年来,随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的实施,南疆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的800多万各族群众告别了“柴煤时代”,迈入“天然气时代”。
油气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1953年,我国原油年产量只有43.5万吨,只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三分之一。
找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迫切需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石油。
希望最先在祖国的大西北升起。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
数据显示,1955年,新疆原油产量3.29万吨,天然气882.4万立方米。克拉玛依油田点燃我国石油工业第一把火,到1960年,原油产量达166.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9.4%。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达6664万吨,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从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到油气产量全国第一,新疆油气开发打破了一个个“不可能”,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北部部署的沙参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首次实现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突破,拉开西北油田勘探开发序幕。
1989年1月,部署在鄯善县的台参1井喷出工业油流,被誉为当年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枝报春花”,吐哈油田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1989年4月,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库尔勒市成立,吹响塔里木石油会战号角。
至此,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相继建成四大油田,依托四大油田又相继建成四大炼化厂,到21世纪初,新疆石油工业已占据工业经济半壁江山。
1998年,部署在库车坳陷的克拉2井,喷出高产工业气流,由此发现我国当时最大天然气富集区——克拉2气田,直接推动和促成西气东输工程,惠及下游15个省区市120个大中型城市约4亿居民。
今年1月,部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在一代代建设者的努力下,戈壁荒原上崛起了石油新城,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流金之地。
通上天然气的康什维尔村,变化不小。从2018年起,古丽买买提的丈夫别卡·提里瓦尔地相继买了挖掘机、大货车,外出包工程挣钱,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累计有50多位村民买了大型机械,在周边干工程。”该村党支部书记苏勇说。
202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当前,该工程正在天山南北火热进行,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惠及新疆24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2个团场1100万人口。
从克拉玛依油田诞生起,70年来,石油工业在新疆经济结构中始终举足轻重,持续为各项事业作出贡献,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它化作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一幢幢高楼、一所所学校……让新疆各族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2025年07月22日09:38 | 来源:人民网小字号“农村金融服务是脱贫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础条..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