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全国夏粮收购超1亿吨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9-15 11:17:25 | 浏览:15121次 ]

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2025年09月15日05: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欧阳洁)2025年夏粮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收购进度快。今年小麦上市时间早,旺季收购较往年提前一周左右。收购工作开展以来,农民售粮踊跃,大多采取即收即卖方式,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托市范围广。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储粮集团严格执行收购政策,适时增设收购库点,加强人员、设备等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现场服务水平。目前,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300万吨,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市场运行稳。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加工、贸易、储备等企业有序购销,小麦价格总体平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随着国庆、中秋临近,面粉消费即将进入传统旺季,小麦市场购销将进一步活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澳门中联办发言人祝贺澳门特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顺利举行

2025年09月15日08:4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澳门9月15日电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发言人15日发表谈话,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顺利举行,对初步当选的14名直接选举议员和12名间接选举议员,表示热烈祝贺。

发言人指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是按照新修订的立法会选举法举行的首次选举,是澳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履行当家人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依法有序组织选举,公职人员带头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带动澳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关注选举、踊跃投票。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及特别行政区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步骤推进选举各环节工作,确保选举依法、公平、公正、廉洁进行。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各参选组别积极参选,深入联系选民、广纳民意,开展良性竞争,展现了爱国爱澳、竞贤竞能的新气象新风貌。广大选民以主人翁精神,认真行使澳门基本法赋予的选举权,投出神圣选票。这是澳门居民当家作主最真实的写照,是澳门在新起点上迈向依法治理和民主发展新征程的生动反映。

发言人表示,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澳门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选出高质量的新一届立法会,符合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符合澳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的新期待。当选的26名议员都是坚定的爱国者,有志服务社会,具有能力担当;议员结构整体优化,实现新老交替。相信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一定能够积极履职尽责,传承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广泛听取民心民意、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提高参政议政、为民服务能力;一定能够更好促进行政立法良性互动、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一定能够更好团结社会各界集中精力拼经济、谋发展、搞建设,加快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维护社会大局祥和稳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赵忆桐、卫嘉)



外交部发言人就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就任答记者问

2025年09月15日05: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4日就苏希拉·卡尔基就任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9月12日,尼泊尔前首席大法官苏希拉·卡尔基就任临时政府总理。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说,中方对卡尔基女士就任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表示祝贺。

  发言人表示,中尼传统友好源远流长。中方一贯尊重尼泊尔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同尼方一道努力,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尼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1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重磅微视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2025-09-15 09:09:33央视新闻

125人参与21评论

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08/Duration 7:15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这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重要时刻——9月3日,中国举行盛大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书写新的历史。今天,人类再次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世界迫切需要雾霭中的明灯。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凝聚起应对百年变局的广泛共识。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6次提到“和平”,深刻揭示了历史前进的必然逻辑。从天津到北京,日程密集的大国外交舞台,展示着何谓历史所归、何谓人心所向。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共促团结的善意和共谋发展的诚意,彰显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

14亿多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勇往直前、一往无前,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复兴的伟力、和平的呼唤,再次闪耀世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杜晓东 兴来 宁黎黎

编导丨赵叶子

文案丨杨彩云

配音丨黎春

编辑丨严佳 杨山 高凌潇 张鑫 李士轩 王萧宇


新华时评丨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②

2025-09-15 09:05:45新华社

33人参与20评论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②

新华社记者朱婉君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将“奉行主权平等”置于倡议的五大核心理念之首。全球治理倡议强调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体现了其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深刻回答了“由谁治理”“为谁治理”“如何治理”等关键问题。

主权平等是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核心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然而,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流涌动,少数国家凭借“胳膊粗”“拳头大”,企图垄断全球治理。全球治理倡议强调主权平等,直指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平等状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全球治理倡议完全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而这正是当今国际关系发展中极其缺乏的。”

奉行主权平等,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足,致使全球治理体系无法充分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诉求。中方主张,这种历史的不公必须得到纠正,全球南方的声音应当得到更多倾听,各国的正当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护。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的国际治理体系,蒙方高度赞赏,愿同中方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表示,古巴高度评价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意义,认为这一倡议体现了全球南方的共同诉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奉行主权平等,中国始终知行合一。在对外交往中,中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感叹,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但马来西亚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从未感受到压力,而是获得平等和尊重。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始终秉持公平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少数国家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权利。中国坚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致力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正如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所说,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引领者,一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球治理是关乎人类共同福祉的重大课题。唯有坚持主权平等这一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才能筑牢全球治理的公正性与合法性,汇聚全球治理的共识和合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必将同其他国家一道,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加速迈进

2025-09-15 09:07:32央视网

29人参与15评论

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10/Duration 4:54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牢记总书记嘱托,粤港澳大湾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规则机制、产业协作等多领域融合发展水平,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加速迈进。

今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的脚步一刻不停。

看新业态。广州、珠海两地无人机物流航线近日开通,这是大湾区首条长距离无人机物流航线,广东与港澳间的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也在加快探索。

看新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正式揭牌,聚焦“香港研发、前海验证、湾区推广”模式,计划每年挖掘应用场景不少于100项。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融合发展,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面积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超过了8600万。今年以来,基础设施的联通建设正让人员往来变得越发便捷。

作为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眼下,狮子洋通道正在抓紧建设。该项目连接广州南沙区和东莞沙田、虎门两镇,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构建。而随着深圳机场三跑道工程收尾、白云机场三期工程加快推进,拥有7座运输机场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预计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2亿人次。

今年,广东持续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人才签注”等突破性政策不断优化。如今,在粤执业港澳专业人士超5500名,“港澳药械通”实现大湾区内地九市全覆盖,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境通办”。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湾区标准”244项,新一批共8项“湾区标准”也即将实施,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

各类要素加速流动,推动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产业协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不久前,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基地正式入驻河套科创中心,它将高效整合大湾区及国际创新资源,首批发布的7个前沿项目涵盖脑科学、精准医疗等新兴领域。与此同时,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设,目前三地已在此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个,涵盖了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多个领域。

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出自广东。今年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5.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20%;“新三样”、无人机等出口新动能增势强劲,分别增长30.9%、32.1%。

面向未来、向新而行,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



一图读懂|@所有人,收藏这8个锦囊,让日常上网更安全

2025-09-15 09:33:40光明网

0人参与0评论

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便利,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等风险也不容忽视。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一起打开8个“锦囊”,了解实用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转型拓发展 三晋谱新篇 向绿而兴 内蒙古绘就发展新蓝图

2025-09-15 09:47:23央视网

0人参与0评论

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06/Duration 2:55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山西、内蒙古坚定不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

转型拓发展 三晋谱新篇

“十四五”期间,山西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从2021年的32%逐年上升至2024年的44%。

山西是能源大省。在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山西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这是山西一家煤矿的云平台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井下的复杂构造与气体流动一目了然。

“十四五”期间,山西建成智能化煤矿298座,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83%。五年来,山西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39.68%提升到54.4%,绿电占比超过了传统能源。

向绿而兴 内蒙古绘就发展新蓝图

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超1亿亩、防沙治沙6500多万亩,有效遏制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握手”,毛乌素沙地超80%的面积披上绿装,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1.77%。绿色发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在煤炭年产量持续稳定在12亿吨的基础上,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突破,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4亿千瓦,超越火电规模,电力总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目前,内蒙古已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与8个省份建立了绿电外送交易合作,“十四五”期间累计外送绿电规模超2700亿度。


众志成城,这就是中国力量!

2025-09-15 09:49:50人民网+

0人参与0评论

80多年前

山河破碎,家国危亡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是谁

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发出最后的吼声

是谁

用血肉之躯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13/Duration 1:17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从赵一曼的绝笔信

到新安旅行团的少年足迹

从地道战中的军民同心

到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

每一个抗战故事

都是一颗火种

照亮民族觉醒的道路

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0:56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

9月15日

让我们重回烽火岁月

聆听英雄故事

感悟众志成城

点击观看

本次思政大课分为小学课程“众志成城”、初中课程“中流砥柱”、高中(中职)课程“精神丰碑”、大学课程“大国担当”四个篇章,按学段在9月15日至18日依次推出,敬请关注!

Picture-in-PicturePlay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0:59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光影筑梦,共谱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2025-09-15 09:53:17四川新闻网

0人参与0评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9月13日上午,以“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嘉宾相聚一堂,交流思想、凝聚共识。

金熊猫奖,以影视为载体,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宏大版图中,影视作为无国界的语言,既承载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故事、价值观、美学追求,也为文化名人、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开辟一条出彩出圈出海的新赛道。当银幕的光穿越国界,当镜头里的故事连接不同肤色,光影早已超越了艺术载体的本色,搭建起全球影视作者对话交流的桥梁,更显国际水准、更具中国特色、更富巴蜀韵味,让多元文明在交流中碰撞火花,在互鉴中共同成长,共赴梦想的远方,擦亮蓉城国际名片,共谱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万众成卷,共绘盛景。来自五大洲,覆盖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影视佳作踏山海而来,角逐四大单元奖项,影像璀璨荣耀,梦想尽情绽放。第二届金熊猫奖,带我们去了解街头巷尾的细微坚守、跨越山海的携手同行、大国小家的动人故事等,每一帧光影都是时光画布上的深深印记,共同描绘出属于我们的时代盛宴。

光影盛会,为四川与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当银幕的光束点亮巴蜀大地,当镜头的语言讲述四川故事,影视界的闪耀盛世为四川带来了出彩新机遇。都江堰的千年文脉流进影像、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定格成帧、川剧变脸的神奇惊艳荧幕……在这场群星云集的艺术盛典里,光影成为展现四川风采的窗口,让世界透过美食、博物馆、非遗、名山大川、熊猫基地、盖碗茶等方面读懂多彩四川,实现光影盛会与出彩四川的双向奔赴。

一场跨越国界的星光盛会,不只是荣誉授予,更是全球文化交流的温暖注脚。影视创作出圈的背后,是以尊重为底色,以精品内容撬动大众共鸣,让每一束来自不同文明的星光都能照进亿万人的心中,汇聚成照亮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璀璨星河。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精品内容是整个影视产业的核心,始终决定行业的高度、深度和温度。影视创作者,用镜头记录时代,用故事传递温度,在匠心与坚守中,创作更多好作品,也以这次共聚为契机,实现文明对话的温柔碰撞,将不同文明的优势串联起来,为构建更加包容、美好的世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光影凝共识、促合作,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全球动能。金熊猫奖搭建了全球性展示平台,成为凝聚各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机会。在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多元共生的当下,要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看到四川丰厚的文化底蕴,又要以开放姿态深化合作,以共赢思维谋发展,让影视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绽放绚丽光彩。金熊猫奖,是友谊之桥、文明之路,倡导“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理念,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学习、合作,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注入新活力。

中国的大熊猫,世界的金熊猫。金熊猫奖,以影视为媒,筑文化之桥,开启一条互鉴互赏、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同行之路。光影编织的文明纽带,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光影力量凝聚共识,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范半烟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高端访谈丨全球治理倡议为何重要?武契奇130秒说清楚

2025-09-15 09:12:35央视新闻

0人参与0评论

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05/Duration 2:10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9月初,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北京接受总台《高端访谈》栏目的专访。武契奇表示,有三大原因说明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性,他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位领导人都应支持这一倡议。

武契奇:这项新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之所以必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要让全球南方国家拥有更多、更好的代表性。非洲大陆需要这样的权利,亚洲大陆也需要。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国际公法、规范、法规等方面取得的所有成果都在被侵蚀。

第三个原因是效能不足,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兑现我们对人类承诺的过程中缺乏效率。

以上便是三个主要原因。习近平主席想要实现和达成的目标、想要取得的成果正是让各国和各民族实现平等,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意味着我们所倡导的一切最终都必须真正惠及全世界的人民。我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位领导人都应支持这一倡议,因为中国的倡议并不是要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


高端访谈丨全球治理倡议为何重要?武契奇130秒说清楚

2025-09-15 09:12:35央视新闻

0人参与0评论

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05/Duration 2:10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9月初,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北京接受总台《高端访谈》栏目的专访。武契奇表示,有三大原因说明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性,他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位领导人都应支持这一倡议。

武契奇:这项新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之所以必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要让全球南方国家拥有更多、更好的代表性。非洲大陆需要这样的权利,亚洲大陆也需要。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国际公法、规范、法规等方面取得的所有成果都在被侵蚀。

第三个原因是效能不足,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兑现我们对人类承诺的过程中缺乏效率。

以上便是三个主要原因。习近平主席想要实现和达成的目标、想要取得的成果正是让各国和各民族实现平等,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意味着我们所倡导的一切最终都必须真正惠及全世界的人民。我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位领导人都应支持这一倡议,因为中国的倡议并不是要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

青岛市委:坚决拥护山东省委决定

政知见

2025年09月15日 09:35:05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编辑 | ‍‍高语阳

据《青岛日报》报道,9月14日上午,青岛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通报山东省纪委监委对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市委书记曾赞荣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对孙永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充分体现了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决策部署的鲜明态度,充分释放了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市委坚决拥护省委决定,全力协助配合省纪委监委的审查调查工作。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定精神上来,坚决同一切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深刻汲取案件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强化纪法观念,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从严从实加强监督约束,进一步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完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锲而不舍纠治“四风”,着力增强纪律刚性,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始终用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各级党组织要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一体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9月14日,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孙永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图片

孙永红 资料图

孙永红,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山东即墨人,历任山东省胶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胶州市委书记等职务。2020年1月,孙永红转任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此后兼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

目前,中央第九巡视组、山东省委第二巡视组正对青岛市开展联动巡视,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9月23日。

人民日报头版:反对浪费并不是主张“不消费”“少消费”

人民日报

2025年09月15日 06:07:04 来自北京

107人参与6评论

怎样正确认识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本报记者 张帅祯《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5日 第 01 版)

最近,许多贴息“红包”、平台补贴陆续出台,我自己也“以旧换新”了手机和家电。但身边也有人疑惑,提振消费是否会助长浪费?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可以“两全”吗?

——人民网网友

能够理解这种担忧。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确实会产生浪费。比如为了“排场”大摆宴席,结果剩下大量饭菜;为了“痛快”冲动购物,最终却闲置无用……这些行为不仅造成资源消耗,也和国家提振消费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提振消费中的“消费”二字,到底该如何理解?

于个人而言,消费能有效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换一部新手机,能提升沟通效率和生活品质;来一次旅行,能让人放松身心、开阔视野……这些基于现实需求的消费行为,不仅具备切实的“功能价值”,也提供了珍贵的“情绪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放眼宏观,消费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来看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较上年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稳固。尤其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有助于以内部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提振消费不仅必要,更是必然。

回到网友的疑问,我们要推动的,从来不是盲目追求规模的非理性消费,而是一种健康、可持续、有活力的消费——它关注品质与价值,与浪费截然对立。

网络上还有另一种声音,担心反对浪费会抑制消费。果真会这样吗?

并非如此。反对浪费并不是主张“不消费”“少消费”,而是倡导让每一笔支出都更加理性、更有意义。

从“小份菜”“按需备餐”让餐饮更精细更健康,到“共享单车”“共享办公”极大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从闲置交易推动物品循环利用,到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走进千家万户……这些身边的改变,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反对浪费不仅没有抑制消费,反而正在悄然引领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升级,并深入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绿色低碳逐渐成为新风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样一种理性、可持续的观念,也与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刻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施行以来,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螺栓,筑牢了反浪费的制度堤坝,也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根本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意味着,既要“该省的省”——毫不松懈约束奢侈浪费行为,严控浪费、压减非必要支出;也要“该花的花”——把钱用在刀刃上,让更多资源投向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两者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实践。

“会过日子”与“过好日子”,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我们既可以用好政策红利,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也需要秉持反对浪费的原则,理性支出、珍惜资源——而这,正是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之间的“两全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8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