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跨越山海,阡陌通达。在非洲国家刚果(布),有一条家喻户晓的公路——国家一号公路,它绵延500多公里,穿越高原、河谷,经过原始森林和沿海平原,最终抵达大西洋出海口城市黑角,这条在别人看来“不可能修成的路”在中国建设者手中一步步变为现实。刚果(布)总统萨苏感慨,是中国建设者圆了刚果(布)几代人的梦想。

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驱车出发,沿着一条双向四车道的现代化公路向西行进,一路上经过大大小小的城镇,最终到达刚果(布)第二大城市黑角,全长共536公里,这条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希望之路”。
连接刚果(布)政治首都布拉柴维尔和经济首都黑角的国家一号公路的建成让该国三分之二居民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变,而旁边是与中方一起承建这条公路的刚方工程师美德。

刚方工程师美德是中方承建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过程中为刚方培养的4000余名技术人员中的一员。他说,他很荣幸参与这个规模宏大的工程项目,并且从中收获了很多。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项目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2008年5月开工,2016年3月竣工。中国建设者用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刚合作史上体量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条公路穿越了茂密的原始森林、遍布荒草的丘陵、危险四伏的湿地、毒蛇出没的沼泽等5种复杂地形地貌。由于地况太过复杂,当初有法国公司在考察之后断然退出,并放言“没有任何人能修建此路”。然而,中国的海外建设者偏偏就是不信邪,硬是靠着拼劲和闯劲,生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创造了奇迹。


目前,布拉柴维尔和黑角间有三种方式:飞机飞行不到1小时,票价4万非朗(约合440元人民币);每周仅有一趟的火车耗时20小时,票价1.5万非朗(约合165元人民币);还有每天对开耗时10小时的大巴,票价9000非朗(约合99元人民币)。由于大巴能携带大件商品,因此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选。

一号公路建成不仅便捷了两地民众的往来,还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水平。一号公路运送刚果(布)9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连接刚前三大城市及沿线多个重要城镇,覆盖全国65%以上的人口。

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项目创造了大量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刚果(布)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表示,如果你们随机去采访布拉柴维尔和黑角的刚果(布)民众,那些生活在这条公路沿线的人会告诉你们真实的感受。我认为,这条公路的建成为刚果(布)带来了一场真正的变革。

一号公路承载着刚果(布)90%以上进出口货物的运输,连接刚前三大城市及周边沿线乡村与城镇,覆盖全国65%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大量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是一条梦想之路,也是一条未来之路。相信在今后,车辆将更加川流不息,合作之路将续写更多华美篇章。
为生命停车!这趟高铁在宁强南站临停3分钟……
2024-09-03 20:39:57央视新闻
8月31日晚,G89次列车在西成高铁宁强南站临时停车,为一名中年男子提供紧急救助,在铁路工作人员及医院的紧密配合下,男子得到及时救治,目前已转危为安。

G89次列车自北京西站开往成都东站,沿途仅停靠石家庄、郑州东、西安北、绵阳4站,列车运行至汉中至宁强南区间,一名男子突感胸闷、呼吸不畅、意识模糊、生命垂危!此刻,距离列车下一停靠站绵阳站运行时间还有90多分钟。铁路调度部门立即安排列车在前方宁强南站临时停车,车站启动应急预案,医护人员火速赶至,与列车工作人员无缝对接,为病人赢得宝贵抢救时间。
经过紧急救治,男子转危为安,随后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总台记者 李志 李扬)
永志不忘!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9周年纪念日 多地举行纪念活动
2024-09-03 20:42:27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全军及各地通过多种活动,追忆历史、缅怀先烈。

在高原、在驻训地、在营区,随着防空警报响起,全体官兵深痛默哀,缅怀先烈。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抗战英雄杨靖宇将军雕塑前,在革命烈士陵园,官兵们铭记英雄伟绩、重温入党誓词,表达苦练杀敌本领的决心意志。
福建龙岩:缅怀英烈忠魂 聆听光辉事迹

在福建龙岩市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245名烈士后代、退役军人、龙岩卫生学校师生瞻仰并敬献鲜花。92岁的老游击队员张国武讲述了自己的战斗故事。
江西宜春:开学第一课 播撒“红色”种子

在江西宜春,铜鼓县第二小学组织学生来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等地参观,向烈士献上鲜花。
香港举行抗战胜利79周年纪念仪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今天(9月3日)也在香港大会堂纪念花园举行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特区政府高层官员、司法人员、立法会议员,以及退伍军人团体和其他界别社会人士,以及青年团体代表等出席纪念仪式。

为铭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缅怀先烈和死难同胞,香港特区政府2014年8月宣布,自当年起每年的9月3日举行官方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上好劳动这门成长必修课
2024-09-03 09:33:17人民网
江苏徐州,一家幼儿园开设生活劳动类课程,老师带孩子们学习烧火做饭、裁布缝衣、种地养花等技能;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开展“劳动耕读”实践活动;江西九江,一所中学在校园里打造“快乐农场”,让学生在育苗、培土、施肥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为许多学校的亮点、特色,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开展劳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系列顶层设计、系统部署,推动劳动教育有效开展,育人成效不断提升。据统计,2023年,全国有81.6%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劳动教育清单,建成14.7万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不断夯实,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度越来越高。
也要看到,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避免劳动教育出现重形式轻实质倾向?如何让劳动课堂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吸引人?如何将劳动教育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确保学以致用?需要拿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设置课程,是提升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这就要求以更严谨、专业的态度,对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系统规划,使教学安排与学生各阶段能力、心理相匹配。有的劳动课布置的课后作业超出孩子能力范围,变成了“家长作业”,与初衷不符。要认识到,劳动课不是简单给孩子安排点动手干的活就算完了,而是要根据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让劳动课能锻炼孩子,更能启发孩子,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劳动教育来说,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劳动教育教师存在缺口,不少学校的劳动课教师并非专职,往往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这容易导致教师花在劳动课上的时间相对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不可能在师资配备上搞“一刀切”“齐步走”,但进一步充实劳动教育师资、提升劳动课教师能力素养,应成为共识和方向。《意见》明确要求“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等措施。相信随着实践的推进,师资队伍必将日益壮大、教育水平也将越来越高,为劳动教育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各方的共同责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定能让更多孩子爱上劳动、享受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者为郑州轻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3日 05 版)
10人参与9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