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习近平向埃塞俄比亚新任总统塔耶致贺电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0-12 20:49:50 | 浏览:1531次 ]
分享到:

2024-10-12 17:36:08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塔耶·阿茨克-塞拉西·阿姆德,祝贺他就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埃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两国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我高度重视中埃塞关系发展,愿同塔耶总统一道努力,以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为契机,推动中埃塞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镜观·领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总书记的牵挂

2024-10-12 19:48:36新华社

重阳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有所养,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长久以来的牵挂。从倡导孝敬父母、重视亲情,到著文提倡“尊老”,再到高度重视困难老人、病痛老人的健康幸福,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老年群体、重视老龄事业,推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努力让天下老年人安度晚年。

记者:燕雁、丁海涛、姚大伟、李涛、李学仁

制作:毕晓洋、曲振东、周荻潇、张曼怡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文脉华章丨文明中国说·和合共生

2024-10-12 19:50:32大象新闻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明中国说》系列视频,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展现其之于中国、之于世界的精神价值。今天播出《“茶”和天下》。

Loaded: 14.06%
Current Time 0:48
Duration 9:22
自动播放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

座谈会上的讲话

如果说

要从浩繁的汉字中

选出最具中华文化内涵的汉字

其中一个一定是“和”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

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推崇的理念

贯穿中华文明的思想血脉

塑造华夏儿女的精神品质

这是茶文化兴盛的宋都开封

一场热闹浪漫的宋制婚礼正在举行

感恩茶、改口茶、和合茶

“三杯茶”

让我们读懂了“小家”的和气、和善

这是“世界茶源”——云南

征服了世界屋脊的茶马古道由此蜿蜒而出

樱花与茶园组成绝美cp

各民族在此交流交融

让我们读懂了“大家”的和睦、和谐

这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撒马尔罕

1000多年前

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沿着丝绸之路

来到了乌兹别克斯坦

现在乌兹人喝的茶

八成来自中国

汉语正逐步纳入当地的国民教育体系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兄弟情谊

让我们读懂了“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以茶敬客,以茶睦邻

以茶会友,茶叙外交

茶“和”天下,共品共享

读懂了茶与“和”的故事

就读懂了中国文化

读懂了中国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大国基理】写好社区治理“大文章”

2024-10-12 16:48:36人民论坛网

大国基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一定要夯实社区这个基础,社区建设好了才能真正造福广大居民群众"。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应当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持续优化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水平,以社区治理“提速增温”换取城市治理“提档升级”。

坚持大抓基层,夯实社区治理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区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必须充分发挥好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用党的组织优势为社区治理赋能。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延伸社区党建工作触角,构建完善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等组织架构,有效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党员干部更加密切联系基层群众,引领和带动社区治理。创新社区党组织活动方式,通过教育、引导、激励等各种方式,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实干担当,持续建强、建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

坚持群策群力,优化社区治理模式。组织建设是基础,组织优势发挥是重点。想要回答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重大课题,仅靠社区党组织唱“独角戏”远远不够,应当广泛动员团结社会力量,形成多元参与、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发挥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协调各方作用,牵引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用好用活社区共建机制,鼓励共建单位党组织、党员至社区报到,以“党组织一项目”“党员一件事”等形式,推动资源向社区汇集、力量向社区整合,不断扩大社区治理“朋友圈”,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在现有平台机制基础上,还应探索构建更多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渠道,不断将广大居民群众紧密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社区治理更具热度和温度。

坚持人民至上,提升社区治理成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如何,关键要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像养老服务顺心不顺心等事情,看起来很小,却关联着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提升社区治理成效,必须始终将群众所思所盼牢牢记在心上,做到民有所思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畅通渠道善察民情,用好“社情民意联系日”“书记面对面”等机制,深入群众听民声,联系群众问冷暖,掌握好民情的“第一手资料”。把群众“心上事”当作“上心事”,不仅要善察民情,还要积极推动群众关心关切落地落实。聚焦教育、养老、医疗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完善居民家门口的便民生活圈,不断提高群众办事的便利化水平,推动群众的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作者:金泽琪

【中国那些事儿】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中国广交朋友 美西方则“好为人师”

2024-10-12 20:35:06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10月12日电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George Yeo)近日接受CGTN连线采访时,对中国和西方外交方式的“根本区别”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杨荣文表示,美西方国家对外交往时喜欢“评判其他国家”,颐指气使地“手拿一个笔记本,像老师一样给各种事情打分”,因为他们习惯了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总有强烈的倾向去评判其他国家的所作所为。

杨荣文强调,这种做法“不太明智”,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因为各国国情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美西方连自己国家内部问题都无法解决,如何有资格和能力解决他国的问题?

杨荣文注意到,各国更欣赏中国的做法。中国“无意干涉别国内政”,对外广交朋友,推动互助互利,努力取得共同积极成果,而不是成为彼此的麻烦制造者。

(编译:齐磊; 编辑:夏梦晨 董静)

商务部回应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

问:2023年12月15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构成贸易壁垒后,请问至今有何进展?后续有何安排?

答:自《商务部关于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最终结论的公告》发布以来,民进党当局未采取任何实际措施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目前,有关部门正依据对台贸易壁垒调查结论,研究采取进一步措施。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南水北调的世纪答卷——世界最大调水工程改变中国供水格局

2024-10-11 09:44:59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题:南水北调的世纪答卷——世界最大调水工程改变中国供水格局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魏弘毅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调水工程——论证半个世纪,21世纪初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长达2899公里。

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南水北调工程。

统计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53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世界最大调水工程问世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破解我国水资源“北缺南丰”问题的超级工程,缘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从宏伟构想提出,到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动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工作历经半个世纪,最后形成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规模最大的泵站群、超大型渡槽、大口径输水隧洞……数十万建设者持续奋战,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2013年11月和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建成通水。东线从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之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入渠自流抵达北京、天津,向沿线豫、冀、津、京供水。

作为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在重塑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

1.85亿人直接受益

“以前的水苦咸,现在的南水甘甜。”来到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地采访,记者时常听到当地百姓为南水叫好。

黑龙港流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苦咸、高氟。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支撑地方实施生活水源置换,助力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通水将近10年,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沿线人民从‘有水吃’向‘吃好水’转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禹说。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为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河南省10余个省辖市用上南水。南水已由原来规划的补充水源跃升为多个城市的重要水源,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同时,南水北调工程有力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袁其田表示,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助力沿线50多条河流生态复苏,永定河、滹沱河、大清河等实现全线贯通。华北地区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连续3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近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输水隧洞8号平洞施工现场,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开始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承担引水隧洞主体工程掘进任务。

孙志禹表示,2022年7月开工的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至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安乐河口,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工程建成后将联通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3年5月发布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水网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西线工程、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高质量建设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加快实施防洪安全风险隐患处理,加快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上一篇:秋粮收获已过半 看各地良种良法保丰收
下一篇:习近平: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